首页 理论教育 主流理论的合流与非主流理论的崛起

主流理论的合流与非主流理论的崛起

时间:2023-09-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冷战”结束之后,一大批新的理论纷至沓来,这些理论纷纷对主流的理论提出了批评和质疑。反思主义理论的崛起,表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步入一个转型期,即主流理论的自我维护与非主流理论的批判相互矛盾发展的阶段。

二、主流理论的合流与非主流理论的崛起

国际关系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走向合流,然而又无法有效地解释“冷战”的终结以及未来世界政治的走向,本身表明这些理论存在弱点和缺陷。于是,“冷战”结束之后,一大批新的理论纷至沓来,这些理论纷纷对主流的理论提出了批评和质疑。“国际关系理论领域充满着反思、修正、探索和争论。”[43]由于新出炉的理论否认理性的核心作用,反思主流理论提出的众多概念,批评主流理论存在的理论缺陷,被基欧汉称为“反思主义理论”(Reflexive theories)。

反思主义理论的崛起,表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步入一个转型期,即主流理论的自我维护与非主流理论的批判相互矛盾发展的阶段。严格意义上讲,反思主义不是一个理论流派,而是一个“理论家族”,包括批判理论、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建构主义、历史社会学等众多流派。“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国际关系中观念和话语的作用,强调结构与行为体的相互建构,并且强调权力的非物质性和真理的相对性。”[44]显然,反思主义理论争论的主题是主流理论的核心假定,比如客观性和主观性,客体和主体的关系等问题,论战的核心的国际关系的本质,力图从总体上解构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认定为当然的概念和假设。因此,从目的倾向上,反思主义理论的批判精神和信息社会对国际关系的重构过程是同向的,反思主义理论强调共享观念、知识、认同、建构等因素,虽非有意在理论上回答信息社会对国际关系造成的各种冲击,但在客观上却触及了信息社会的关键问题。从批判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代表的非主流理论对主流理论的批判和争论来看,客观上形成了对信息社会条件下的国际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的理论氛围,但是这些理论存在“只破不立”的缺陷,使得它们在信息社会的研究上缺乏成果。比如在建构理论方面相对有点成绩的建构主义,把大量的变量引入国际关系的研究但却不能确立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给人的印象是一个仅仅关于相关性的理论,就像一锅黏稠的粥,很难用清晰的逻辑来梳理,削弱了它的解释力和预测力。”[45]因此,反思主义的理论有如“夕阳下主流理论的影子”,虽然无处不在批判着主流理论的概念和逻辑,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把握住了全球化带来的国际政治变迁跳动的脉搏,打开了众多理论创新的空间,孕育了理论创新的时代契机。但是,非主流理论在建立自己的理论框架方面鲜有建树,成为没有确立起理论根据地的“游击队”,进而限制了理论创新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