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改革开放有利于改善民生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发生,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行为准则,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把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国家财政向与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领30三十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30年是中国历史上解决民生问题成绩最大的30年,是中国老百姓得到实惠最多的30年。
一、民生问题在改革开放中具有特殊重要性
众所周知,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社会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然而,翻开我们的历史典籍,却发现民生问题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很少受到过真正重视。只有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民生问题才真正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关注。但遗憾的是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和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获得快速发展,解决民生问题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成效也不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民生问题受到了党和政府更高程度的重视和普遍关注。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提出,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重点,并把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国家财政向与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领域倾斜,使一些重大的民生问题开始得到有效解决。把改善民生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善民生有利于进一步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原有的收入分配方式、社会保障体制、公共产品生产方式、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等均发生深刻变化,而各方面相应的新机制、新格局尚未完全形成或正处于探索阶段,这势必会引发一些新问题,产生一些新矛盾。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处置,就可能激化矛盾,诱发更多问题甚至冲突。只有直面这些问题并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才能不断实现更高层次的社会和谐。
2.改善民生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信心。民生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态度。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得到社会各阶层的普遍支持、配合和参与,就是因为各阶层都从改革开放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大力改善民生,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将进一步激发他们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创造性。
3.改善民生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公平正义。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特别是让相对困难的地区和群众的生活得到更大的改善,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
4.改善民生有利于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是对人民各项权益的保障,是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贯彻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方针的具体举措。党的十七报告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民生问题就是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就是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必须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二、改革开放以来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
1.不断完善了城镇养老保险制度。进入21世纪,中国进入老龄社会,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规模大,本世纪30年代人口老龄化将达到高峰。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政府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努力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改革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1997年,中国政府统一了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国家参照城市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和职工工资增长情况,对基本养老金水平进行调整。20世纪90年代起,部分地区开始探索改革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进行离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的改革试点。
第二,多渠道筹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在人口老龄化加速、退休人员不断增多的背景下,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越来越大。为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中国政府通过多种渠道筹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国家规定,各级政府都要加大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力度,增加对社会保障的投入。2000年,中国政府决定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包括: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及股权资产、中央财政拨入资金、经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及投资收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按照《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程序和条件实行市场化运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养老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障得以实施的重要财力储备。
第三,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推进养老保险管理服务社会化。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在按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有条件的企业可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企业年金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实行基金完全积累,采用个人账户方式进行管理。企业年金基金实行市场化管理和运营。为保证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减轻企业社会事务负担,政府推进养老保险管理服务社会化,实行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为全面提高社会保险管理水平,适应劳动力转移流动中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的需要,政府自2003年起开始实施“金保工程”,逐步实现社会保障信息的全国计算机联网运行。截至2007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010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41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5156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4951万人。
2.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国农村养老保障以家庭为主。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采取个人、单位和国家等多方出资筹集养老基金并为老年人提供经济帮助和服务,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项制度,它是农村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社会化养老保障的核心和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后,部分地区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按照“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建立了个人账户积累式的养老保险制度。截至2007年底,全国已有1900个县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工作,5000多万农民参保,300多万参保的农民领取了养老金。
3.改革和完善城镇医疗保险制度。
第一,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原则上实行属地管理。规定了覆盖范围和缴费标准。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和职工,包括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各种类型企业、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职工和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资金来源主要为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医疗保险费。
第二,加强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为规范医疗服务行为,降低成本,国家同步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制定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的目录;保证参保人员享受必要的医疗服务,限制不合理的医疗费用支出,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利用效率;对提供服务的医疗机构和药店实行定点管理,建立竞争机制,选择医疗行为规范、服务较好的医疗机构和药店作为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制定和不断完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的费用结算办法。
第三,逐步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在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为满足不同参保人员的医疗需求,国家加强和完善医疗保险管理和服务,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减轻参保人员的个人负担,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普遍建立了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制度。国家逐步建立主要由政府投入支持的社会医疗救助制度,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截至2007年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22051万人,增加6319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7983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068万人。2007年城市医疗救助40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7.2%。
4.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保障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减轻农民因病带来的经济负担,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政府于2002年开始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政府、集体、个人多方筹资。截至2007年,全国有2448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7.3亿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85.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总额为220亿元,累积受益2.6亿人次。农村医疗救助603万人次,增长150.1%。民政部门资助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2306万人次。到2007年6月末,这项制度已经覆盖全国农村84.9%的县(市、区)和82.8%的农业人口。
改革开放以后,针对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国家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2007年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12155万人,其中参保农民工3966万人,比上年增加1429万人;参加城镇医疗保险的农民工3131万人,增加764万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28日)。同时加快制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可衔接的养老保险办法。加快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截至2007年全国已有1000万被征地农民参加了社会保险。
三、改革开放的深化,要求进一步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只有将持续不断地改善民生作为国家发展的主题与根本目标指向,才能真正化解现实中的各种矛盾与利益冲突,才能造就真正和谐与文明的社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进一步改善民生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大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关键要靠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把财政收入这块“蛋糕”做大,国家用来解决民生问题的财政资金的比例才会提高,才能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政府才更有能力去解决与人民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目前我国经济总量的绝对值虽然较高,但人均量偏低,结构不尽合理,发展方式还是以粗放型为主,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要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依靠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手段,处理好速度、质量和效益,投资、消费和出口,以及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尽最大努力把经济发展好。
2.转变政府职能。在强调政府经济、行政职能的同时,要更加突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使之更好地担当公共服务者的角色,以与改善民生的要求相适应。要树立“依法治国”理念,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严格规范政府行为,防止一些政府部门与民争利,防止利民政策走样。政府要正确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问题,在大力发展经济、重视效率的前提下,要更加关注社会公平和公正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诸如分配不公、弱势群体、下岗失业等公共问题,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
3.财政预算要不断增加民生支出。每年财政预算中用于社会公共事业的支出要有一个较大增长,要重点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义务教育、贫困群体最低生活保障、下岗失业等方面和领域。同时,要界定各级政府在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责任,各级政府要结合财政体制改革,合理划分事权和财权,将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责任进一步具体化和清晰化。
4.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护民众切身利益的“托底之网”,对落实民生举措具有最基本的保证作用。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依然较低,覆盖范围也有待扩大,还有大量的人群应尽快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要努力探索和完善城镇各种保险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加强对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逐步形成以最低生活保障、灾民救助和五保供养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社会帮扶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要逐步提高城镇低保标准,不断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力度,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5.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要改变过去考核政府及其官员政绩时只把GDP增长作为唯一标准的片面做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科学、合理、全面的政绩考核体系。不但要把GDP增长作为考核标准,更要把经济增长中的能源消耗、环境污染情况,以及是否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和解决了教育、住房、下岗失业、分配不公等民生问题作为考核标准,甚至可以提高解决民生问题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在政府和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中的权重,从而促使各级政府和官员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政绩观,更加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