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1]
文献类
蔡巴·贡噶多吉著,陈庆英、周润年译:《红史》,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
蔡美彪:《元代白话碑集录》,科学出版社,1955年。
曹振镛:《平定回疆剿擒逆裔方略》,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
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
陈子龙:《明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62年。
初师宾主编:《中国简牍集成》,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年。
椿园七十一:《西域闻见录》,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
椿园七十一:《新疆舆图风土考》,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
达仓宗巴·班觉桑布著,陈庆英译:《汉藏史集》,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
大司徒·绛求坚赞著,赞拉、阿旺、佘万治译:《朗氏家族史》,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
戴锡章撰,罗矛昆校点:《西夏纪》,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
窦仪等:《宋刑统》,中华书局,1984年。
额尔登泰、乌云达赉校勘:《蒙古秘史》(校勘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
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
方勺:《泊宅编》,中华书局,1983年。
方龄贵:《通制条格校注》,中华书局,2001年。
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
甘肃省博物馆、嘉峪关市文物管理所:《嘉峪关壁画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5年。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居延新简——甲渠候官与第四燧》,文物出版社,1990年。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中国文物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居延新简——甲渠候官》,中华书局,1994年。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汉简》,中华书局,1991年。
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酒泉十六国墓壁画》,文物出版社,1989年。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7年。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1955年。
郝经:《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影印明正德二年(1507)李瀚刻本。
桓宽:《盐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蒋良骐:《东华录》,中华书局,1980年。
孔平仲:《孔氏谈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郎瑛:《七修类稿》,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92年。
李贤:《大明一统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李振宏、孙英民:《居延汉简人名编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连云港市博物馆、东海县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中国文物研究所:《尹湾汉墓简牍》,中华书局,1997年。
梁份:《秦边纪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刘锦棠:《刘襄勤公奏稿》,文海出版社,1985年。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马祖常:《石田先生文集》,元代文集珍本丛刊影印明刊黑口本。
那彦成:《那文毅公筹划回疆善后事宜奏议》,文海出版社,1969年。
欧阳修:《归田录》,中华书局,1981年。
欧阳修:《文忠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祁韵士撰,包文汉等整理:《皇朝藩部要略稿本》,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
钱若水著,燕永成点校:《宋太宗实录》,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年。
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中华书局,1980年。
邵伯温:《邵氏闻见录》,中华书局,1983年。
申时行:《明会典》,中华书局,1988年。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华书局,1959年。
沈节甫:《纪录汇编》,商务印书馆,1938年。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
松筠:《钦定新疆识略》,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
松筠:《西陲总统事略》,文海出版社,1965年。
宋濂:《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
宋庠:《元宪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孙诒让著,孙以楷点校:《墨子闲诂》,中华书局,1986年。
苏天爵辑撰,姚景安点校:《元朝名臣事略》,中华书局,1996年。
苏天爵:《元文类》,《四部丛刊》初编本。
苏天爵著,陈高华、孟繁清点校:《滋溪文稿》,中华书局,1997年。
汤球:《十六国春秋辑补》,中华书局,1985年。
唐长孺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壹)》,文物出版社,1992年。
屠寄:《蒙兀儿史记》,中国书店影印本,1984年。
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79年。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中华书局,1981年。
王恽:《秋涧先生大全集》,元代文集珍本丛刊影印明刊修补本。
王符撰,王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中华书局,1987年。
王圻:《续文献通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王钦若:《册府元龟》,凤凰出版社,2006年。
王尧编著:《吐蕃金石录》,文物出版社,1982年。
王树楠:《新疆图志》,东方学会据志局本铅印本,1923年。
王栐:《燕翼诒谋录》,中华书局,1981年。
王銍:《默记》,中华书局,1981年。
魏初:《青崖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魏坚主编:《额济纳汉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
魏泰:《东轩笔录》,中华书局,1983年。
魏源:《圣武记》,中华书局,1984年。
文莹:《湘山野录》,中华书局,1984年。
文莹:《续湘山野录》,中华书局,1984年。
文莹:《玉壶清话》,中华书局,1984年。
五世达赖喇嘛著,郭和卿译:《西藏王臣记》,民族出版社,1983年。
吴处厚:《青箱杂记》,中华书局,1985年。
吴澄:《吴文正公集》,元人文集珍本丛刊影印明成化二十年(1484)刊本。
吴祯著,黄选平审,马志勇校:《河州志校刊》,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年。
西清:《黑龙江外记》,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年。
徐轲:《清裨类钞》,中华书局,1983年。
徐松:《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
玄奘,辩机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
薛英群、何双全:《居延新简释粹》,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
严从简:《殊域周咨录》,中华书局,1993年
杨博:《杨襄毅公奏疏》,《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
杨春茂著,张志纯等校点:《重刊甘镇志》,甘肃文化出版社,1996年。
杨一清:《杨一清集》,中华书局,2001年。
杨应琚:《西宁府新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姚燧:《牧庵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叶梦得:《石林燕语》,中华书局,1984年。
贻谷:《土默特旗志》,光绪三十四年(1908)刊本。
佚名:《皇明诏令》,台北文海出版社,1984年。
佚名:《回疆志》,成文出版社,1968年。
尹洙:《河南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虞集:《道园类稿》,元人文集珍本丛刊影印明初复刊本。
虞集:《道园学古录》,《四部丛刊》初编本。
俞正燮:《癸巳类稿》,商务印书馆,1957年。
曾布:《曾公遗录》,文海出版社,1979年。
曾巩:《隆平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文物出版社,2006年。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释文修订本)》,文物出版社,2006年。
张世南:《游宦纪闻》,中华书局,1981年。
张说:《张说之文集》,《四部丛刊》本。
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
张维:《陇右金石录》,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
张学颜:《万历会计录》,《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
张羽新主编:《清朝治理新疆方略汇编(第一辑)》,学苑出版社,2006。
张雨:《边政考》,华文书局,1969年。
昭梿:《啸亭杂录》,中华书局,1980年。
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
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郑士龙:《国朝典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编:《回疆则例》,全国图馆文献微复制中心,1988年。
钟广生:《新疆志稿》,文海出版社,1969年。
锺方:《哈密志》,禹贡学会钞本,1937年。
周天游辑注:《八家后汉书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朱国桢:《涌幢小品》,中华书局,1959年。
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文海出版社,1979年。
《大元圣政国朝典章》,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
《承德府志》,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年。
《明实录》,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明太祖御制文集》,台湾学生书局,1965年。
《钦定理藩部则例》,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
《清实录》,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
《新疆史志》,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3年。
《永乐大典》,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波斯]拉施特主编,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商务印书馆1983、1985年。
著作类
阿不都·塔里甫:《维吾尔教育史概况》,手稿。
伯戴克著,张云译:《元代西藏史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曹旅宁:《张家山汉简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
曾问吾:《中国经营西域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
陈梦家:《汉简缀述》,中华书局,1980年。
陈槃:《汉晋遗简识小七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陈启天:《中国近代教育史》,台北中华书局,1969年。
陈庆英:《蒙藏关系史大系·政治卷》,西藏人民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陈庆英主编:《中国藏族部落》,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
陈守忠:《河陇史地考述》,甘肃人民出版,2007年。
陈育宁主编:《宁夏通史》,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
陈直:《居延汉简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
程树德:《九朝律考》,中华书局,2003年。
崔永红、张得祖、杜常顺主编:《青海通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杜家骥:《清朝满蒙联姻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杜齐著,李有义、邓锐龄译:《西藏中世纪史》,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内部刊印,1980年。
樊保良:《蒙藏关系史研究》,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博物馆编:《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
高荣:《先秦汉魏河西史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
谷苞主编:《西北通史》,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
顾祖成:《明清治藏史要》,西藏人民出版社、齐鲁书社,1999年。
郭成康:《康乾盛世历史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2年。
和田清:《明代蒙古史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
侯丕勋、刘再聪:《西北边疆历史地理概论》,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
胡平生、张德芳编撰:《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胡小鹏:《西北民族文献与历史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
黄布凡、马德:《敦煌藏文吐蕃史文献译注》,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年。
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年。
黄盛璋:《绿洲研究》,科学出版社,2003年。
蒋福亚:《前秦史》,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3年。
金宜久:《伊斯兰教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
黎宗华、李延恺:《安多藏族史略》,青海民族出版社,1992年。
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
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3年。
李大龙:《都护制度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
李寰:《新疆研究》,重庆安庆印书局,1944年。
李进新:《新疆伊斯兰汗朝史略》,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李均明:《秦汉简牍文书分类辑解》,文物出版社,2009年。
李明伟:《丝绸之路与西北经济社会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
李清凌:《西北经济史》,人民出版社,1997年。
李清凌:《元明清治理甘青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想和实践》,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8年。
李天虹:《居延汉简簿籍分类研究》,科学出版社,2003年。
厉声:《哈萨克斯坦及其与中国新疆的关系:15世纪—20世纪中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
林恩显:《清朝在新疆的汉回隔离政策》,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
林梅村:《古道西风》,三联书店,2000年。
林梅村:《西域文明》,东方出版社,1995年。
林永匡、王熹:《清代西北民族贸易史》,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
刘戈、黄咸阳编:《西域史地论文资料索引》,新疆人民出版社,1988年。
刘光华:《汉代西北屯田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
刘光华主编:《甘肃通史》,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
刘光华主编:《西北通史》(第一卷),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
刘建丽:《宋代西北吐蕃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年。
刘美崧著、黄咸阳编:《两唐书回纥传回鹘传疏证》,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
刘祥学:《明朝民族政策演变史》,民族出版社,2006年。
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中华书局,2005年。
罗运治:《清高宗统治新疆政策的探讨》,台北里仁书局,1983年。
罗正钧:《左宗棠年谱》,岳麓书社,1982年。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马大正主编:《中国边疆经略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马大正主编:《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马文华:《新疆教育史稿》,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
马长寿:《氐与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苗普生:《伯克制度》,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
妙舟法师:《蒙藏佛教史》,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3年。
裴景福:《河海昆仑录》,中华书局,1936年。
齐陈骏主编:《西北通史》(第二卷),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
齐清顺:《中国历代中央王朝治理新疆政策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
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尚衍斌:《元代畏兀儿研究》,民族出版社,1999年。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中华书局,1985年。
石硕:《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
苏发祥:《清代治藏政策研究》,民族出版社,1999年。
汤开建:《宋金时期安多吐蕃部落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外一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田澍、陈尚敏主编:《西北史籍要目提要》,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
田澍、何玉红主编:《西北边疆社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田澍主编:《西北开发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中华书局,2004年。
王国维:《观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王贵、喜饶尼玛、唐家卫:《西藏历史地位辨》,民族出版社,1995年。
王三北主编:《西北开发决策思想史》(古代卷),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
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王希隆:《清代西北屯田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
王小甫:《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王尧、陈践:《吐蕃简牍综录》,文物出版社,1986年。
王尧、陈践译注:《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民族出版社,1980年。
王毓铨:《明代的军屯》,中华书局,1965年。
王子今:《秦汉社会史论考》,商务印书馆,2006年。
王子今:《中国盗墓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
王宗维、周伟洲主编:《马长寿纪念文集》,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
乌力吉巴雅尔:《蒙藏关系史大系·宗教卷》,西藏人民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吴宗金:《中国民族法学》,法律出版社,1997年。
武守志:《一字轩谈学录》,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
夏格巴,李有义译:《西藏政治史》,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内部刊印,1978年。
徐晓光:《藏族法制史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
薛英群:《居延汉简通论》,甘肃教育出版社,1991年。
薛宗正:《安西与北庭——唐代西陲边政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
杨建新、马曼丽主编:《西北民族关系史》,民族出版社,1990年。
杨建新主编:《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通史》,民族出版社,2009年。
姚兆麟:《西藏民族志》,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
于豪亮:《于豪亮学术文存》,中华书局,1985年。
余太山主编:《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袁森坡:《康雍乾经营与开发北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札奇斯钦:《蒙古与西藏历史关系之研究》,台北正中书局,1978年。
张岂之、史念海、郭琦主编:《陕西通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张羽新:《清代前期西部边政史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
张羽新:《清政府与喇嘛教》,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
张云:《元朝中央政府治藏制度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
张云:《元代吐蕃地方行政体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章嘉·若贝多杰著,蒲文成译:《七世达摘喇嘛传》,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
赵俪生主编:《古代西北屯田开发史》,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年。
赵向群:《五凉史探》,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
赵珍:《清代西北生态变迁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
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
郑炳林主编:《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
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著,吴均、毛继祖、马世林译:《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等编:《清代边疆史地论著索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周伟洲:《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
周远廉:《清朝兴起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
[俄]A.H·库罗帕特金:《喀什噶尔》,商务印书馆,1982年。
[英]包罗杰著、商务印书馆翻译组译:《阿古柏伯克传》,商务印书馆,1976年。
[意]伯戴克,周秋有译:《十八世纪前期的中原和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年。
[意]伯戴克著,张云译:《元代西藏史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苏联]符拉基米尔佐夫:《蒙古社会制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韩]金成修:《明清之际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英]罗伯特·沙敖著,王欣、韩香译:《一个英国“商人”的冒险》,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
[法]石泰安著,耿昇译,王尧审订:《西藏的文明》,中国藏学出版社,1999年。
[英]托玛斯著,刘忠译:《敦煌西域古藏文社会历史文献》,民族出版社,2003年。
[日]永田英正:《居延汉简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论文类
安国楼:《论宋朝对西北边区民族的统治体制》,《民族研究》1996年第1期。
巴卧·祖拉陈哇著,黄颢译:《〈贤者喜宴〉译注(三)》,《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
巴卧·祖拉陈哇著,黄颢译:《〈贤者喜宴〉摘译(二)》,《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第1期。
卜宪群:《西汉东海郡长吏升迁考述》,《商丘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
陈高华:《略论杨琏真加和杨暗普父子》,《西北民族研究》1986年第1期。
陈慧生:《清政府在新疆建省前后的伊斯兰教政策》,《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6期。
陈金凤、官士刚:《民族因素与三国鼎立》,《北朝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
陈金凤:《从汉中到陇右——蜀汉战略新论》,《莱阳农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2期。
陈庆英:《忽必烈即位前的八思巴》,《思想战线》1988年第5期。
陈庆英:《元代宣政院对藏族地区的管理》,《青海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
陈梧桐:《明太祖与明成祖对西北地区的经营》,《民大史学》1996年第1期。
程政举:《〈二年律令〉所反映的汉代告诉制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初师宾、任步云:《建武三年居延都尉吏奉例略考》,《敦煌学辑刊》1983年第2期。
邓前程:《明代藏地施政的特殊性:古代中央王朝治理藏区的一种范式研究》,四川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丁福林:《关于汉代属国的几个问题》,《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杜家骥:《清朝的满蒙联姻》,《历史教学》2001年第6期。
方铁:《应重视研究古代治理与开发边疆问题》,《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年第1期。
甘肃居延考古队:《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文物》1978年第1期。
耿世民:《两件回鹘文契约的考释》,《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78年第2期。
顾吉辰:《宋代蕃官制度考述》,《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4期。
郭成康:《清朝皇帝的中国观》,《清史研究》2005年第4期。
郭红:《明代都司卫所建置研究》,复旦大学2001年博士论文。
何双全:《窦融在河西》,《西北史地》1988年第3期。
何向红:《维吾尔族教育近代化的历程》,《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何兹全:《中国社会发展史的元代社会》,《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5期。
侯丕勋:《“塞天田”制度考述》,《简牍学研究》第一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
胡小鹏、安梅梅:《秦胡研究评说》,《敦煌研究》2005年第1期。
华立:《清代的满蒙联姻》,《民族研究》1983年第2期。
贾敬颜:《汉属国和属国都尉考》,《史学集刊》1982年第4期。
金滢坤:《吐蕃统治敦煌的社会基层组织》,《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年第4期。
劳干:《释汉代之亭障与烽燧》,《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9本,1948年。
李均明:《汉简所见出入符、传与出入名籍》,《文史》第19辑,中华书局,1983年。
李迎春:《汉代的故吏》,《历史教学》2008年第18期。
李治安:《元代政区地理的变迁轨迹及特色新探》(三),《历史教学》(高教版)2007年第3期。
梁志胜:《洪武二十六年以前的陕西行都司》,《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3期。
廖元琨:《从写亦虎仙之死看明代哈密危机内因》,《青海民族研究》2009年第4期。
林恩显:《清代乾隆年间新疆垦务之研究》,《政治大学学报》(24),1971年。
林永强:《汉代葆部的社会治安功能考论》,《青海民族研究》2009年第1期。
刘建丽、赵炳林:《略论宋代蕃兵建制》,《西藏研究》2004年第2期。
刘建丽:《宋代吐蕃风俗述略》,《西北民族研究》1988年第2期。
陆离:《吐蕃统治敦煌的基层组织》,《西藏研究》2006年第1期。
陆离:《吐蕃统治河陇西域时期的军事、畜牧业职官二题》,《敦煌研究》2006年第4期。
陆离:《吐蕃统治河陇西域时职官四题》,《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
罗贤祐:《元代畏兀儿亦都护谱系及其地位变迁》,《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
吕秋文:《西藏地方与中央政治隶属关系促成之原因》,《中国藏学》1998年第1期。
马德:《KHROM词义考》,《中国藏学》1992年第2期。
马顺平:《明代陕西行都司及其卫所建置考实》,《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第2期。
马啸:《明朝与蒙藏地区政治互动模式初探》,《西藏研究》2008年第2期。
彭建英:《东汉比郡属国非郡县化略论》,《民族研究》2000年第5期。
乔今同:《甘肃漳县元代汪世显家族墓葬——简报之一》,《文物》1982年第2期。
裘锡圭:《关于新发现的居延汉简的几个问题》,《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4期。
仁庆扎西:《西平王府今地考》,《青海社会科学》1986年第6期。
石硕:《蒙古在连结西藏与中原政治关系中的作用》,《西藏研究》1993年第4期。
石硕:《明朝西藏政策的内涵与西藏经济的东向性发展》,《西藏研究》1993年第2期。
石硕:《清代前期治藏特点及相关问题》,《西藏研究》1996年第1期。
苏发祥:《论清朝治理西藏地方的经济政策》,《西藏研究》1997年第4期。
苏航:《大智法王班丹扎释的家族与世系——以〈西天佛子源流录·佛子本生姓族品〉为中心》,《民族研究》2011年第2期。
苏钦:《论中国古代民族法制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孙言诚:《秦汉的属邦和属国》,《史学月刊》1987年第2期。
田余庆:《〈隆中对〉再认识》,《历史研究》1989年第5期。
万诚毅、黄志蓉:《南疆维吾尔族教育源流论》,《塔里木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王俊梅:《简牍所见“督烽掾”试说》,《兰州学刊》2007年第5期。
王力、王希隆:《东汉时期羌族内迁探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第3期。
王欣:《吐蕃驿站制度在西域的实施》,《新疆社会科学》1989年第5期。
王尧、陈践:《吐蕃兵制考略——军事部落联盟剖析》,《中国史研究》1986年第1期。
王子今:《中国古代惩治盗墓行为的礼俗传统和法律制度》,《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王宗维:《汉代的属国》,《文史》第20辑,中华书局,1983年。
王宗维:《汉代的属国制度与民族关系》,《西北历史资料》1983年第2期。
王宗维:《汉武帝的民族思想和政策》,《西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夏米西丁·哈吉:《维吾尔族与伊斯兰教经院教育》,《文史知识》1995年第10期。
星全成:《清朝治理蒙藏方略对后世的启示》,《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刑义田:《汉代书佐、文书用语“他如某某”及“建武三年十二月候粟君所责寇恩事”简册档案的构成》,《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0本,1999年。
徐世虹:《汉劾制管窥》,《简帛研究》第二辑,法律出版社,1996年。
薛英群:《新获居延简所见窦融》,《社会科学》1979年创刊号。
杨富学:《唐宋时代回鹘社会的发展与转型》,《新疆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杨际平:《吐蕃子年左二将户状与所谓“擘三部落”》,《敦煌学辑刊》1986年第2期。
杨铭、何宁生:《曹(Tshar)——吐蕃统治敦煌及西域的一级基层兵制》,《西域研究》1995年第4期。
杨铭:《唐代吐蕃统治鄯善的若干问题》,《新疆历史研究》1986年第2期。
杨铭:《吐蕃时期敦煌部落设置考——兼及部落的内部组织》,《西北史地》1987年第2期。
杨铭:《新刊西域古藏语言写本所见的吐蕃官吏研究》,《中国藏学》2006年第3期。
于振波:《汉简“中劳”“中功”考》,《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
于振波:《居延汉简中的燧长和候长》,《史学集刊》2000年第2期。
袁森坡:《清朝治理蒙藏方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6年第4期。
张德芳:《简论悬泉汉简的学术价值》,《光明日报》2000年8月25日。
张俊民:《从汉简谈汉代西北边郡运输的几个问题》,《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3期。
张羽新:《清政府与喇嘛教》,《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第2期。
张云:《关于元代宣政院的几个问题》,《中国藏学》1995年年第2期。
张云:《唐代吐蕃统治西域的各项制度》,《新疆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张云:《吐蕃在西域的部落及其组织制度》,《甘肃民族研究》1992年第2、3期合刊。
张云:《新疆藏文简牍所见吐蕃职官考述》,《西域研究》1992年第4期。
支振锋:《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的“诸侯”》,《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朱悦梅:《吐蕃军队给养方式探蠡》,《中国藏学》2009年第3期。
朱悦梅:《吐蕃在西域的军事建制及其特征》,《海峡两岸西域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塔里木大学西域文化研究所,2010年8月。
朱悦梅:《吐蕃中节度考》,《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
[日]森安考夫著,劳江译:《吐蕃在中亚的活动》,《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一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
[日]森安孝夫:《敦煌出土元代回鹘文佛教徒书简》,《东洋文库研究部欧文纪要》第40辑,东京,1982年。
[日]山口瑞凤:《以沙州汉人构成的吐蕃二军团的成立与Mkhartsan军团的位置》,《东京大学文学部文化交流研究纪要》1981年第4期。
[匈牙利]乌瑞著,荣新江译:《KHROM(军镇):七至九世纪吐蕃帝国的行政单位》,《西北史地》1986年第4期。
[匈牙利]乌瑞著,沈卫荣译:《释KHROM:七—九世纪吐蕃帝国的行政单位》,《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一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
【注释】
[1]主要参考文献按编著者姓氏拼音排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