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社会利益表达功能
Give Full Play to Interest Expression Function of the United Front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陈海燕
一、社会转型:发挥统一战线社会利益表达功能的时代要求
(一)利益关系演进是时代发展的新趋势
社会转型期,传统的分配格局被打破,利益分化的现象逐渐显现,社会主体的利益诉求表达意识有强化的趋势,一些领域中的利益关系呈现失衡的状态。由利益关系失衡引发的社会问题对党的执政能力和社会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引导利益关系从失衡走向利益关系均衡是社会转型期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作用,实现社会利益结构优化。
(二)利益矛盾凸显是时代发展的新特点
人民内部利益矛盾凸显,是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特点。(1)当前,群体性的利益差异集中表现在收入差距、区域差异、行业差异、城乡差异等方面,从客观上阻碍了改革深化的进程,从主观上产生了利益分化的现象,直接威胁到社会政治稳定。有效化解社会利益矛盾是一项艰巨的时代性工程,必须始终协调好各阶层的社会利益关系,尊重和维护好社会成员的现实利益,发挥统一战线的利益表达功能,实现社会利益关系均衡发展。
(三)利益诉求增多是时代发展的新情况
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转型的急剧推进,不同利益阶层与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异趋势日趋明显,利益主体多元化和群体意识不断增强,出现了利益主体矛盾显性化、利益冲突群体化、利益矛盾复杂化和利益诉求多样化的新情况。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失衡与社会运行失序、社会阶层分化与社会价值失范客观存在,传统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与社会利益协调机制不相适应,形成利益诉求多元化与诉求渠道不畅通的矛盾。
二、利益失衡:发挥统一战线社会利益表达功能的主要挑战
(一)利益诉求表达不平衡
一是利益表达主体与客体关系不平衡。当前中国利益表达主体中的个人要明显多于团体,利益表达组织缺位与个人的自主意识和表达意识越来越强烈地形成鲜明对比。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利益表达客体角色错位,客体功能主要指向行政指令和监督作用,影响了利益主体诉求表达的积极性。
二是利益表达方式与效果关系不平衡。利益主体为了实现利益诉求,在体制内会采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因受到社会变迁、法制规范、制度构成、运行程序等因素制约,体制内的利益表达在实践运行中并不通畅,影响了利益诉求表达的效果,出现了利益表达信息滞后与失真的情况。
三是利益代表性与利益诉求表达关系不平衡。中国现阶段制度内的利益代表更多的是一种“身份代表”,利益代表的能力还比较欠缺,利益代表性动力不足。在“身份代表”观念的影响下,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不能顺利进入决策层,利益代言和利益诉求不均衡发展。
(二)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
一是非理性表达增多。为实现个人利益和利益关系均衡发展,利益表达主体从制度内寻求表达渠道,当制度内表达渠道受阻或无效,群众合理的利益诉求得不到及时反映和有效解决,合理利益表达的高成本又无法避免,使得一些群众被迫放弃个人表达而选择私下表达不满,促使另一些群众转而选择制度外的非理性表达,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
二是群体性事件增多。制度内的利益表达不及时和信息沟通的滞后性延误了解决利益问题的最佳时机,组织化和规范化的利益表达有效性大打折扣,公众非理性的情绪表达被不断放大,使得部分利益问题集聚了更多的爆发力量,从而产生了群体性事件的频发,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三是公开舆论表达增多。当前,一些反映社情民意和密切联系群众的利益表达渠道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社会利益表达的组织化程度比较低,弱势阶层的利益表达自主性与表达渠道不协调,传统的统战工作方式难以适应形势发展和时代要求。同时,民众政治参与的热情有所提升,网络舆情关注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民众希望通过公开舆论特别是网络舆论来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以期通过扩大社会影响力来实现个人利益。
(三)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
一是利益表达机制操作性不强。从宏观层面来看,民众政治参与的热情越来越高,但现行政治参与机制还不能有效保障民众对政治生活和社会事务发挥决策影响力。“被代言”的现象普遍存在,民主参与决策“走过场”形式较为常见,民众利益诉求表达有时无处着力,利益表达机制的操作功能不能发挥利益关切和利益沟通的作用,制约了利益表达发挥输入性功能。
二是利益表达机制协调性不全。从微观层面来看,已经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统一战线有关利益表达的制度和政策,由于原则性要求多于操作性规定,统一战线对民众利益诉求更多的是起到了解和传递的桥梁作用。统一战线并未被赋予利益表达的专门职能和具体任务,进行利益协调工作尚缺乏力度,影响了利益表达发挥输出性功能。
三是利益表达机制长效性不足。从运行程序来看,由于程序化的约束少和规范化的制度欠缺,统一战线的利益表达机制不能从根本上保障弱势阶层和新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利益表达缺乏长效性的动力保障机制。统一战线成员利益表达不全面和利益表达形式多,没有构建科学有效的反馈机制,不能有效发挥统一战线的社会整合功能。
三、社会功能:发挥统一战线社会利益表达功能的对策思考
(一)协调各阶层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新时期统一战线具有显著的社会性,能够进一步发挥大团结和大联合的本质,在坚持求同存异原则的基础上,能够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争取人心和凝聚力量的根本职能,及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有效协调各阶层利益关系,起到化解社会矛盾“缓冲器”的作用,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一要反映社情民意,协调社会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众追求个人利益的选择性和自主性相辅相成,个人利益与市场利益的矛盾客观存在,有效化解利益冲突和利益矛盾可以规避社会风险。统一战线要尊重和维护同盟者的利益,加强党政部门与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广大群众的互动交流,及时反映党和国家的重大政策、改革发展进程、民生发展等社会基本情况,同时高度关切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社会建设和社会进步方面的意见和愿望,有利于化解矛盾、协调关系。
二要密切联系群众,凝聚社会共识。新时期脱离和背离人民群众的现象屡见不鲜,对人民群众的意见置若罔闻成为新的腐败现象。要发挥统一战线直接联系群众、主动关心群众、经常反映群众要求的基础性作用,把不同阶层、群体、党派、民族和宗教信仰者都广泛团结起来,凝聚社会力量,为社会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强大的力量支持。
三要坚持求同存异,维护社会稳定。统一战线具有求同存异和体谅包容的显著特点,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协商作用。既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形成民主化的科学决策,为民族团结提供力量支持,又要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和自主性,协调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为社会稳定建立可靠的“安全阀”。
(二)畅通利益表达渠道,积极发挥社会整合功能
从内部动力来看,统一战线要将社会利益关系均衡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应然要求,致力于发挥社会整合功能。从外部选择来看,统一战线要广泛培育利益表达的社会组织,拓宽政治参与渠道,搭建信息交流平台。
一要发展社会化组织,强化对社会整体的利益关切。针对利益分化和社会化组织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统一战线要建立各层级的社会组织,发挥社会组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载体作用,让社会组织成为集中反映民意和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使社会组织成为群众表达合理利益诉求的主要渠道,实现对社会整体的利益关切,构建共同利益的分享机制。
二要引导理性表达,建立有序的政治参与格局。一方面,统一战线要开发多样化的政治参与渠道,把有序的政治参与引入政治体制的框架,使政治体系有效运行,制定出科学化的政治决策,形成自下而上的政治参与格局。另一方面,统一战线要努力减少体制外的因素对体制的冲击,及时对非理性行为进行矫正,引导群众通过合法有序的方式理性表达政治诉求,提高政治体系消化、吸收和融合各种社会利益的能力。
三要建立信息交流平台,突出联系广泛的优势。统一战线要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建立透明化、立体化和社会化的信息体系,增强各党派、各阶层和各利益群体间的交互性,形成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的交流局面。构建信息化网络,及时、便捷、有效地传递重要信息,充分利用统一战线的资源优势,着力推进公开舆论表达,形成高度的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的良好氛围。
(三)健全利益表达机制,着力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有利于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有利于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利于成为社会稳定的“缓冲阀”。非制度化的利益表达容易造成利益冲突和激化社会矛盾,极有可能构成社会风险的“高压线”。
一要建立利益表达征集机制,发挥系统输入功能。统一战线建立利益表达征集机制,让群众的意愿和呼声顺利进入下行通道,听取不同利益群体的声音,创新反映社情民意的方法。发挥系统输入功能既要千方百计地汇集民众意见,最大化地集中民智和广求善策,又要真实地反映社会利益诉求,最优化地推进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把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输入公共政策,为制定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决策提供全面、真实和有效的信息。
二要建立利益表达反馈机制,发挥系统输出功能。发挥系统输出功能要在分散的利益要求基础上,将各种政策建议通过制度渠道进行综合分析和提炼升华,使民意表达得到及时回应、利益诉求得到有效贯彻、利益关系得到系统梳理,为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参考,不断创新优质的信息反馈“回音壁”。
三要建立利益表达协调机制,发挥利益综合功能。统一战线要建立利益表达协调机制,引导利益主体理性表达利益诉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发挥统一战线上下沟通和左右协调的功能,凝聚社会共识,减少利益冲突,构建和谐社会。利益表达协调机制通过利益综合过程把特殊需求变成综合要求,通过利益转换过程把具体利益要求变成社会总体利益,积极构建利益主体之间的平衡关系。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因素,着眼于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发挥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的功能。
[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赵宬斐:《政党政治与政治现代性——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视野的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
刘湘顺:《马克思利益关系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王立新:《试论我国社会分层中人民利益表达制度的建构》,《社会科学》2003年第10期。
王中汝:《利益表达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科学社会主义》2004年第5期。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党校研究室讲师)
【注释】
(1)邢贲思:《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求是》2010年第2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