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羌族舞蹈风格特点及文化内涵分析

羌族舞蹈风格特点及文化内涵分析

时间:2023-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羌族核心区的四个主要聚居县中,茂县是全国最主要的羌族聚居地和羌族文化中心,而北川县是目前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这也表明了古羌族在艺术创造上的多元性和创新性。总而言之,羌族艺术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不仅是羌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艺术创新_中国羌族

第三节 民族艺术创新

广义上的艺术是指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各种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艺术发展的根本就在于创新,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和源泉,如果没有了创新,那么艺术就将趋于僵化,就缺少了审美的独特性和特殊性,难以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因此,只有不断地给艺术注入新鲜的血液,艺术才能有所发展。因此,艺术的创新也体现在了羌族文化的多样性上。同时,艺术代表了文化的一个方面,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其本身就承载了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

img130

羌族舞蹈练习(茂县凤仪镇)

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具有浓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多彩的艺术创作,其中很多艺术作品流传至今,得到了继承和发扬。羌族艺术是羌族人民为满足主观情感的需求而创造的,大多通过生产实践活动而逐渐形成在日常生活中用于娱乐的特殊方式。它是羌族人民对生活的浓缩或者是夸张,反映了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从生产到思想全方位的羌族社会生活。羌族艺术之所以能够流传和发展,是因为它在保持着本民族的艺术特色的同时,融入了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条件下的新元素,在保持民族传统的同时,又有所创新发展。

img131

羌族民间艺人准备鼓乐表演(茂县黑虎)

一、羌族的文化类型

羌族聚居区域包括羌族核心文化区和文化支撑区两个范畴。羌在汉藏之间,因而羌文化可粗略划分为三种类型:羌族原生文化、“汉羌融合”型文化和“藏羌融合”型文化。羌族文化区域特色浓郁,文化种类众多。在羌族核心区的四个主要聚居县中,茂县是全国最主要的羌族聚居地和羌族文化中心,而北川县是目前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

21世纪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主要分布在岷江流域和大金川河流域河谷两岸的二级台地及高半山区。遗址可初步分为三种类型:早期以汶川龙溪阿尔遗址为代表,是一种以陶胎夹石英为显著特征的原生土著文化。中期以威州姜维城彩陶文化遗址为典型,土著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彩陶及半月形穿孔石刀,与西北马家窑彩陶文化有着密切联系。晚期以理县箭山遗址为代表,是一种在早、中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较为发达、特色更鲜明的新型地方文化。有考古学家认为,岷江上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对于四川盆地周围早期蜀文化有深刻影响,如在绵阳边堆山、广汉三星堆及成都平原的早期遗址中都有明显反映。

川西北一带的历史文化遗物极为丰富,在某种意义上,其文化类型的多样性也表明了这一民族走廊正是连接黄河和长江的重要文化通道。例如在茂县、汶川、理县、马尔康、金川、小金、黑水、若尔盖等县,人们均已发现不同时代的古人类生活、居住过的部落文化遗址多处。在随葬品中往往发现陶器,也有铜、铁、木、漆器和其他质地的杂器、装饰品等,其中不乏艺术的精品。这也表明了古羌族在艺术创造上的多元性和创新性。该区域分布最广、最多的是石棺葬文化遗址,其墓葬总数在10万座以上。

从考古发掘的材料来看,古代羌人聚居的甘肃、青海一带,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铜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如青海的卡约文化、诺木洪文化、上孙家寨类型,青海的寺洼文化、辛店文化等,与古羌人可能有直接的关系(7)。从广义的角度看,甘肃、青海远古文化和羌人都有一定联系(8)。而最新考古发现表明,早在距今约6000年前,岷江上游区域的先民们即已创造了以营盘山遗址群为代表的史前文明,包括大型中心部落的出现,成熟的定居粟作农业,高超的陶器烧制技术和精细的玉石器加工工艺以及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目前考古学家的初步判断是,营盘山文化是一种以本土文化因素为主体成分,同时吸收了仰韶晚期文化、马家窑类型文化等外来文化因素的地方文化类型,堪称岷江上游史前文明之集大成者。

二、羌族艺术文化的多样性

羌族地区属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山区。岷江及其支流切过青藏高原的边缘,造成了这里山高谷深的独特地理环境。当地山体宏大、沟壑纵横,土壤、气候、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分布差异,体现了山地区域多层次的结构特点。地质构造形态复杂、矿产丰富、水量充沛、气候多样,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草场资源丰富。这里的独特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资源物产养育了羌族人民,他们在这里生存、繁衍,创造出了独特的民族文化。

从历史上看,羌族已经从昔日的东方大族变成了今日身处“汉藏之间”的弱小民族,但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羌族人民积累了极为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其中,艺术文化是羌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羌族民间宗教信仰、传统社会组织以及社区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是羌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通过观察自然万物、思考总结生产生活经验和社会人生意义创造出来的宝贵财富。其悠久的文化承载着厚重的人文印记——丰富的语言文学、独特的建筑风貌、神秘的释比唱经、古朴的民间音乐、奔放的民族舞蹈等等,不仅是他们民族智慧和历史进步的标志,同时也是羌民族可以退守栖居的精神家园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的宝贵资源。

长期以来,羌族不断与外界接触,尤其与汉族长期交往,使其在精神信仰和社会文化方面受到汉文化的巨大影响。但他们仍然保持了自身的民族传统和文化特色,使民族实体和民族文化有着高度统合。从语言服饰、饮食建筑和手工技艺,到民间艺术、风俗习惯、礼仪节庆等等,羌族文化无不与羌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展现出浓厚的羌族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其中,羌族艺术文化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并不排斥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特色,因而呈现出“多元一体、难解难分”的杂糅形式。另一方面,由于川西北地区丛山林立,相互沟通困难,同出一脉的羌族艺术文化也因地区的不同显得缤纷斑斓。以茂县为例,其北部地区的羌族铠甲舞、羌笛演奏技艺、建筑技艺、“瓦尔俄足”、羌族多声部、白石崇拜习俗、服饰文化、饮食习俗、“萨朗”、推杆等独具特色;中部地区多有羌族酒歌、服饰、羊皮鼓舞、羌年、羌绣、万年孝习俗等文化遗产。南部地区更近于汉人社会,其民间故事、服饰、刺绣、器乐等等有着更丰富的外来元素。这些都是羌族艺术创新的明证。总而言之,羌族艺术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不仅是羌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羌族艺术的创新体现

(一)羌族舞蹈艺术的创新

羌族的民歌是羌族艺术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羌族人民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羌族民歌的题材和内容丰富而广泛,根据不同的风格和特点,羌族的民歌可分为山歌、情歌、颂歌、苦歌、叙事歌、古典唱诗、劳动歌、风俗歌、酒歌、丧歌、哭嫁歌、喜庆歌、多声部民歌等。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羌族民歌以民族歌舞团为依托,在继承和发展民歌的同时,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1956年11月1日,阿坝州民族歌舞团成立;1980年4月11日茂汶羌族歌舞团成立。专门的音乐社团即民族歌舞团的成立,提供了羌族音乐的发展平台,推动了羌族音乐的发展和新作品的创作。如,1961年原阿坝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将收集整理的羌族民歌《山寨情歌》录制成唱片;在茂汶羌族歌舞团的支持下,创作的新作品《腰带舞》《铠甲舞》《快乐的青年》《多索沙》《月亮弯弯》《欢乐的铃鼓》等多次获全国或全省一、二、三等奖;出版了大量的羌族音乐专著及论文:《羌族民歌选》《羌族音乐》《羌族传统音乐与民俗》《羌族萨朗的主体型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等。

(二)羌族舞蹈艺术的创新

羌族的舞蹈和民歌一样,是羌族文化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羌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羌族舞蹈与羌族古老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传统礼仪密切相关,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按照羌族舞蹈的内容和风格,大体可分为自娱性舞蹈、祭祀性舞蹈、礼仪性舞蹈、集会舞蹈四大类。主要有“萨朗”“羊皮鼓舞”“铠甲舞”“集会舞”“礼仪舞”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羌族地区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又创作出了大批具有羌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羌族舞蹈。较为有影响力的舞蹈有:舞蹈《羊角花》于1982年获省级二等奖;舞蹈《送哥一双云云鞋》于1984年由州选送省演出并获奖;舞蹈《花儿纳吉》于1985年获省级二等奖,并于1986年8月参加民间音乐舞蹈比赛,荣获文化部、国家民委三等奖;舞蹈《石奎余奎》于1990年,在“四川省第二届少数民族艺术节”上,获创作二等奖;舞蹈《铃鼓催春》于1992年,由阿坝州代表四川羌族文艺演出队参加在云南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艺术节”,一展风采,为四川省赢得了荣誉;舞蹈《云云鞋》,获得省级创作三等奖,并送北京参加全国民族民间舞蹈比赛;同年5月,舞蹈《喊太阳》在四川省民族文艺基金颁奖大会中,获得最佳奖;1998年,舞蹈《羌魂》在“四川省第三届少数民族艺术节”上,获创作一等奖;1999年,应意大利卡斯特维拉里民俗文化组委会之邀,羌族文艺演出团,在意大利表演了一台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舞蹈。回国后,国家民委国际司给予了嘉奖,并颁发了证书;2002年舞蹈《纳甩纳萨》在“四川省第四届少数民族艺术节”上,获创作一等奖、表演二等奖;2004年在“全省群众文化舞蹈声乐大赛”上,又获创作金奖和表演银奖。2009年制作的纪念灾后重建的大型舞台诗剧《大北川》,一反以往舞剧“被动式情景演绎”的俗套,大胆采用了目前国际流行而国内仅有的无场次舞剧艺术,大胆借用蒙太奇的电影表现手法,借鉴采用国际流行的艺术形态,继承性改良创新了羌族独具魅力的民风、民俗和原生态音乐歌舞、羌笛、羊皮鼓等羌族特有文化符号在舞台上的表现力。

(三)羌族乐器的创新

流传于羌族地区主要的乐器有羌笛、口弦、唢呐等。

羌笛在羌族民间乐器中,最具特色且最为有名。据说羌笛是秦汉时游牧西北高原的古羌人所发明,因为当地不产竹,所以最初的羌笛是用羊腿骨或鸟腿骨制成。早期的羌笛还一物多用,既可当吹奏乐器,又可做马鞭,同时还是放牧时互相联络的工具。西汉以前的羌笛只有3~4个孔,到1世纪,经改进有5个孔,并逐渐传到内地。现在流行于羌族地区的羌笛,是一种7音阶的双管竖笛。管身用岷江上游高山特产的油竹削成方块形。长15~20厘米,粗如小指。两管并列,以细线捆扎,竹簧插于管头,竖吹。由此可见,羌笛在制作材质和用途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