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时间:2023-09-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社会主义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表达了“发展的动力是人民群众,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一是把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有自觉能动性的基本观点贯彻于社会发展论。所以,把以人为本确立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充分肯定了人、人民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

四、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古代就有“民为邦本”的思想。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最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概念。他在《管子·霸业》中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孟子也曾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些民本思想反映出我国古代一些进步的思想家、政治家在一定程度上对民众疾苦的体察和对民众力量的一种认知,在客观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减轻百姓疾苦。但这种民本思想带有很大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在古代,民本思想被视为得民心、存社稷、固君位的手段,实质上是一种“驭民”、“治民”之术,是作为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手段而提出的。古代民本思想在重民、亲民同时又有畏民、愚民倾向,甚至把人民群众看做是无知无识的“群氓”。即使是所谓的“重民”、“亲民”,也是把它看做是对老百姓的恩赐。显然,这种民本思想是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矛盾的。这与社会主义社会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完全不同的。

而社会主义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表达了“发展的动力是人民群众,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在一定意义上,唯物史观就是群众史观。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则出发,揭示出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史,物质资料生产者本身的历史,即劳动人民的历史。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等全部文明成果都是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必须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我们推进事业的根本工作路线。”(18)“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19)为此,中共十七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地位,强调以人为本为核心,在对以人为本的诠释中,更加突出了民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0)这段对以人为本的诠释蕴涵了新的内容,标志着我们党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更加深刻。一是首先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这意味着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二是提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这意味着在以人为本的内涵中贯彻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主体思想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即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一切社会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而这正是党之所以自觉地坚持一切工作都要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根据所在。

仅以1988年上海甲肝大爆发事件为例。1988年1月至3月,上海爆发了一次严重的甲肝流行事件,30万人感染甲肝。当时全国有很多单位支援上海58万公斤药材,但各地药价普遍高于国家规定的牌价,高于上海的牌价。如果制成成药按上海的价格出售,全部要赔本倒挂,但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上海市药材公司决定把这些药材一律低价出售。这样高进低出的头10天,就赔了130多万元,但这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尤其是它凝聚了多少民心,增强了多大的政治凝聚力,是无法用130万元的金钱来衡量的。

因此可以说,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本”,不只是一个价值判断,而首先是一个事实判断,即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问题上,集中体现了科学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以及价值观的统一。因为任何价值观都以一定的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为前提,没有脱离世界观、社会历史观而孤立存在的价值观。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本”,既有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上认定人是社会历史生存和发展的主体的意义,又有价值观上指导和评价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标准的意义。

以人为本准确精辟地概括了实现科学发展观所必须坚持的出发点、主体、动力、目的等基本原则,而这些正是构成科学发展观核心内容的基本要素,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能否实现的前提和关键。“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一是把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有自觉能动性的基本观点贯彻于社会发展论。在尊重自然、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突出人的主体性,表达了人类应该如何能动地改变客观世界以实现自己的目的,以及这一主体和客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推动社会发展进程所持的基本观点。二是把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贯彻于社会发展论。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民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进步的主要推动者,理应成为社会的主人和社会财富的享用者。所以,把以人为本确立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充分肯定了人、人民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从实践角度看,把以人为本确立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抓住了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保证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方针和总体战略。

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新社会人的生存与发展状态的本质规定,主要是指每一个现实的人摆脱和超越各种内在和外在的限制与束缚,从而在关系、能力、素质和个性等诸方面所获得的普遍提高与协调发展的过程和境界。它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人的素质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的能力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的关系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和人的个性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从历史唯物主义来看,人本身的发展正是社会发展的最大资源和动力,人本身的天赋、创造性和能力的充分发展是最大的社会财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标准将不再是劳动的耗费,即不再是工作时间和数量,而是组成社会的人的能力和素质的发展。人对外部世界的掌握和改造,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对自身素质和知识的改造和掌握。因此可以说,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和最高原则。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1)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在其发展和实现过程中表现为一定的具体性、过程性和相对性。它不是按照抽象的原则推出的结论,而是从现实的生活实践中所确定的一个目标;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它没有一个绝对的、恒定的标准,其内涵的丰富程度与历史的发展阶段是相关联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程度和评价标准。因此,可以说,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一个在不同发展阶段包含有高低不同实现程度的历史过程,又是一个在社会主义社会就要努力争取、到共产主义社会最终实现的价值目标。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人类所追求的大同理想社会,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才能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在社会主义新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和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在与资本主义的较量和竞争中,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更高的经济发展速度上,同时还体现在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尽管生产力会得到某种程度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并不能自发地带来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相反,却会使人处于异化状态,导致了人的畸形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制度,这种制度把通过消灭剥削和压迫来实现共同富裕作为自己的社会本质,它把如何改变现实中人的存在状态和在这种状态下如何提高人的自身素质等问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人的全面发展规定为人在各方面的充分而最大限度的发展,是人由片面到全面、由畸形到完善、由贫穷到富裕、由潜在到现实的发展。这是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做到的。正因为如此,能否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就成为区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正因为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获得了空前提高,给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带来了深刻变化,人的全面发展有了良好的开端和起步。人们的精神状态从消极被动转向积极主动,个体的存在价值得到进一步肯定,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民主观、健康观、娱乐观等都注入了现代因素,大家普遍思想解放、观念新颖、好学奋进、勇于开拓、修养品德、善于创新、追求幸福、享受休闲,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人的整体素质有了全面提升。但也应该看到,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农民和城镇部分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失业人员增多,有些群众生活还很困难;收入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市场经济秩序有待继续整顿和规范;有些地方社会治安状况不好;一些党员干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和弄虚作假、铺张浪费行为相当严重,有些腐败现象仍然还很突出。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22)由此可见,人的全面发展必然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奠定基础、准备条件的重要过程。

因此,现阶段更应牢固确立人民群众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主人翁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关注人民群众的精神诉求,发现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把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他们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同时自身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实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最终做到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注释】

(1)参见王秀云:《社会主义三次历史性飞跃新论》,华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71—72页。

(2)参见http://bbs7.news.163.com/bbs/country/74289805.html。

(3)参见http://219.235.129.58/reportView.do?Url=/xmlFiles/d48e481308064b709bfc3d0fa44b18ac.xml&id=4d7cd95e52724019ba95cd931d592559&bgqDm=20114000&118nLang=zh.CN。

(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8页。

(5)《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0页。

(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1—172页。

(8)《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1页。

(9)《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11页。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4—265页。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4页。

(13)参见吴忠民:《中国社会公正的现状与趋势》,《江海学刊》2005年第2期。

(14)参见侯惠勤等:《冲突与整合——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8—150页。

(15)《论语·颜渊》。

(16)《墨子·兼爱中》。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2页。

(18)《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1页。

(19)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20)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22)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