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时期执政党的“学习”品质
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最根本的“学习”任务。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这一任务始终是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展开的,这意味着我们党“重视学习”的传统在新时期具有了全新的内涵。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和领导力量,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是顺利完成这一事业的内在要求和基本保障。重视学习、不断学习的精神品质首先在党的自身建设中有着最集中的体现,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
改革开放初期,各条工作战线人才稀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迫切感到提高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性。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作了《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所必须解决的四个前提之一便是“要有一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干部队伍”(6)。1982年1月,邓小平在《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的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是革命和建设的战略需要”(7)。
党校教育是实现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重要途径。1983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的决定》,提出党校教育由“短期轮训干部为主”向“正规化培训干部为主”转移的工作要求。党校培训的内容,大体说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即深入学习和领会一定时期内党和国家的重大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另一方面是科学文化教育,即扩展与增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所必需的专业文化知识。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除了常规性的党校教育之外,中国共产党还抓住种种契机在全体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中展开各类专项教育,促进和改善党的学习。这些专项教育可以粗略地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1)以端正党风、严肃党纪、增强党性为主题的专项教育活动;(2)以学习和贯彻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为主题的专项教育活动;(3)以纪念党和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继承优良传统或汲取经验教训为主题的专项教育活动;(4)以应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主题的专项教育活动等。(8)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学习热情并没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开展而衰退,相反,他们甚至以“知识恐慌”和“本领危机”来表达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性。进入21世纪以来,进一步加大了“学习”的力度:2001年,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高峰会议上,提出了“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要求;2003年秋天,中共中央提出了为了带领人民建设好学习型社会,必须首先把我们自己建设为学习型政党;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正式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目标;2009年,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个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作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举措,自2002年12月起,第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共进行了44次集体学习。平均下来,几乎每40天就有一次集体学习。自2007年11月27日以来,到2012年5月28日,第十七届中央政治局也已经进行了33次集体学习。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制度化推动全党掀起了新的学习热潮。2003年6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陆续开工建设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并于2005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在原有党校和行政学院系统的基础上又为党的干部教育培训提供了新的重要基地。此外,2004年,中共中央开始部署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2006年3月,中共中央正式公布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对于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重视学习、不断学习的精神品质不仅体现在执政党自身的建设过程中,也体现在她所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方面面,尤其突出地体现在为振兴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作出的持续努力中。
恢复高考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是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在培养人才和发展教育方面的重大举措。1977年9月19日,邓小平同教育部主要负责人谈话时批判了“两个估计”,提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创造条件,调动科学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并提出要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等问题。(9)8月13日—9月25日,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改变“文化大革命”期间高校招生不考试的做法,采取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同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制度。1978年3月18—31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作重要讲话,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四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同时指出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党的一支依靠力量。(10)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相继出台,标志着我国的科教事业由拨乱反正向全面振兴与市场化变革的阶段转移。从此以后,尤其是在1988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之后,党和政府一方面围绕科研项目设立和完善了一系列科研资助计划,如科技攻关计划、星火计划、863计划、攀登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另一方面,为人才合理流动、科研与生产横向联合、推进科教事业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积极创造条件。
1992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确立之后,我国的科技教育事业也随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1993年2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定到20世纪末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同年,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科学技术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国家教委开始实施“211工程”这项以支持科学研究基地为主的国家计划。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1997年,科技部开始实施“973计划”,这是继自然科学基金和攀登计划后又一个高强度的以支持基础研究为主的国家计划。1998年,教育部实施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985工程”。进入21世纪之后,党中央又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人才强国”的战略。2010年7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3—14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明确要求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把发展教育和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本强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