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战略基石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战略基石

时间:2024-09-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战略基石张兴奎胡丽华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成了备受关注的新领域。而其阶层意识本身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又是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最可靠的基础。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战略基石

张兴奎 胡丽华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成了备受关注的新领域。这一方面来自于其“新”,另一方面是相对于其他领域统战成员而言,其队伍庞大,构成复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从目前理论研究取得的成果及其在政策上的体现来看,人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新的社会阶层的内涵、存在形态、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工作对策,以及在实践中建立工作载体,探索工作的方式和方法等问题上。至于如何使新的社会阶层的阶层意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形成自觉接受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强劲精神动力,则关注较少。而其阶层意识本身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又是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最可靠的基础。本文试就这个问题略叙管见,以求为拓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研究思路尽绵薄之力。

一、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统一战线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内在聚合力和推动力

统一战线从本质上说是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多样性反映的是统一战线不同成员的具体利益和价值取向,一致性反映的是统一战线所有成员的共同利益和价值追求。只有在当一致性足以包容、体现和主导多样性的条件下,统一战线才能不断巩固发展和壮大。一致性包括统一战线成员共同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共同的价值观。其中共同的经济利益是基础,共同的政治利益是保障,共同的价值观是精神纽带。从统一战线主要是一种战略和持续发展的深层次看,只有广泛包容、充分体现和切实起到主导作用的共同价值观,才能形成强大的精神纽带,更好地实现统一战线成员共同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

从我们党领导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积淀来看,统一战线的团结和谐和发展壮大,从根本上取决于起主导作用的共同价值观。这种共同的价值观就是主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价值体系。究其原因在于统一战线虽然在一定条件下也表现为一种策略,但根本上是一种战略。统一战线调整的不只是某种特定条件下个别的社会关系,而是长期调整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社会政治关系,在新世纪新阶段集中表现为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无论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是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来看,要长期调整如此复杂的社会关系,从实践层面上只能靠正确的方针和政策,从理性层面看又只能依赖于共同的价值观。因为只有充分体现共同理想信念的方针政策,才能为各方面统战成员自觉接受,真正起到调整我国重大社会政治关系的作用。很难设想在根本的价值取向上完全相反,没有任何交集的社会政治力量,能够长期共处于同一个政治联盟之中,实现稳固的团结合作。而共同的价值观如果不是一定社会形态下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各方面统战成员的凝聚力不足以抵消其具体价值取向上的差异所形成的离心力,依然不会形成长期巩固的政治联盟。

不同范围的统一战线,其共同的价值观也不一样。一般地说,统一战线的范围越大,其共同价值观的内涵就越浅,范围越小其共同价值观的内涵就越深。在大陆范围内,统一战线成员的共同的价值观,就是要在超越爱国主义之上,赋予其社会主义的内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统一战线成员共同的价值取向。这个核心价值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统一战战线的共同价值观只有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之上,才能找到实现共同利益的途径,在事关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根本利益的问题上,达成广泛的共识,形成统一的思想和意志,把各方面统一战线成员团结凝聚起来,真正自觉地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团结奋斗。

统一战线之所以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广大成员共同的价值观,从利益关系上说,在于这个核心价值体系是广大统战成员共同利益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集中体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样也是由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基础、现实状况和发展方向所决定的。在新世纪新阶段,包括广大统战成员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的一个真理,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必须用爱国主义来团结凝聚全体中华儿女,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来开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道路,通过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来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离开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不仅不能形成统一的思想和意志,实现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的共同利益,而且也不会真正找到实现共同利益的发展道路和实践途径的理论武器。更为重要的是离开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映各方面统战成员具体利益的各种价值观,在价值目标上形成的差异和矛盾,将会形成强大的离心力,最终导致政治同盟关系的破裂,不仅共同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统战成员的具体利益也根本无法实现。

统一战线之所以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广大成员共同的价值观,从现实存在的多种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来说,在于这个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巨大的包容性。统一战线得以巩固、发展和壮大最重要的前提,就在于其巨大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反映在经济上,是充分实现多种所有制形式和经济成分的具体的现实的利益;反映在政治上,是为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和各界人士参与政治生活,反映政治诉求提供畅通的渠道和广阔的平台;反映在文化价值观上,是与体现各方面统一战线成员现实利益的价值观相交融,为实现其人生价值和理想提供最宽松的环境和现实的途径。这三者是紧密相连,互为条件的有机整体。其中最具有包容性的价值体系,是统一战线包容性最直接最经常的体现。在新世纪新阶段,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具有这样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集中体现在这个核心价值体系是科学的价值体系,从根本上指出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向,承认其他各种社会意识形态存在的合理性,不排斥各方面统一战线成员可以有自己的信仰,哪怕是基于不同的哲学世界观的信仰,允许统一战线成员在政治上坚持以及不反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前提下,保持自己的政治观点,追求自己的价值目标,能够最大限度地为多样性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提供发展的空间。特别是作为一种科学的价值体系,其能够充分吸收其他价值观中科学成分的特性,更体现出了其他价值体系所无法具备的巨大包容性。

统一战线之所以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广大成员共同的价值观,从不同的价值观在整合社会利益关系的作用上来说,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主导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不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全部,更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的所有价值体系的全部。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形式的非马克思主义、非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不仅长期存在,还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而这种多样性的特征又几乎全部体现在统一战线当中。在多种价值观乃至于多种价值体系同时存在的条件下,只有确立一个起主导作用的核心价值体系,才能维系统一战线的团结和统一。这种起主导作用的价值体系只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性,首先,来自于其科学性,反映着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向,是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和精神动力。其次,来自于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都是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设计和建立的,并在这个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根据其基本原则和要求来运行的。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意味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失去了相融性。再次,来自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基本战略和各项方针政策,调整我国社会关系的各种法律法规,其理论上的依据和调整社会关系特别是重大社会政治关系的规则,其政策取向和政策目标,都是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来制定的。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主导性。离开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一战线实际上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与可能。

二、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应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战略取向

在新世纪新阶段,新的社会阶层不仅已经成为统一战线工作的新领域,而且是仍处于迅速成长中的更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工作对象。与其他方面的统战成员相比,新的社会阶层人数最多,掌握的资源最多,构成最为复杂,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多样化体现得也最为充分。特别是新的社会阶层主要是以阶层的形式出现的,相对于这个阶层的人数和构成而言,其组织资源又相对较少,组织内部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代表性人士的影响力、号召力、对本阶层人士的软约束力十分有限。因此,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基本战略取向和工作的基本着眼点,就应当放在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这是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务本之道。

首先,从新的社会阶层的基本特点来看,只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形成团结他们的强大精神纽带。相对于其他领域统战工作对象而言,新的社会阶层具有鲜明的特点。从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来看,新的社会阶层的特点基本上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队伍庞大。一般的估算是新的社会阶层已达8000万人之众,并处于继续发展壮大之中。如果加上与其相联系的其他方面的群众,这个阶层所涉及的社会关系更为广泛,已居各领域统战工作对象及其所联系群众之首。二是构成复杂。根据目前已经形成的较为一致的看法,这个阶层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的每一个方面,其具体构成也极为复杂。三是实力雄厚。普遍认为目前新的社会阶层掌握着近十万亿元左右的资本和使用着全国一半以上的专利技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都在或大或小的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四是社会联系广泛。新的社会阶层作为我国重大的社会政治关系,无论其作为一个整体,还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个体,都与其他阶层和其他方面的社会主体存在着极为复杂而密切的联系。不仅如此,这个阶层的很大一部分人还有着广泛的国际联系。五是价值取向多样化。新的社会阶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部分,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等多样化特征最为显著。除了这些基本特点之外,新的社会阶层与其他阶层仍然存在着比较紧密的亲缘关系,但却脱离了原来的组织体系,其自身的组织资源相对较少,成员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特别是市场经济规则及与之相适应的观念,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影响较深,使其代表性人士对本阶层人士的影响力和软约束力相对较弱。这种特点决定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统战工作,不可能通过逐一地解决各方面具体问题的个案累加的方式来开展,在实践中又不可能真正覆盖每一个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要在他们当中深入开展统战工作,贯彻落实我们党关于新的社会阶层统一战线工作的方针政策,把他们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最基本的就是要他们在价值追求上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需要保持一致性,在具有广泛而深刻共识的基础上,实现行动的自觉。而只有通过在他们当中培育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他们多样化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融合,才能为实现广泛而巩固的团结奠定深厚的思想基础和认识基础。

其次,从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内容和目标来看,只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为正确认识和处理阶层关系创造最基本的条件。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从政策上明确了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内容。一是加强联系,掌握和反映情况,维护权益,支持发展和表彰先进典型。二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三是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加强党的建设。从这三方面的基本内容来看,这都是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任务,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综合起来,落实好这些工作任务的基本目标,就是使广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从而具备与其他阶层以及新的社会阶层自身团结和谐的共同基础,实现阶层关系的良性互动。而要落实好这些任务,不断实现阶层关系的和谐,还是要依赖于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一,加强与新的社会阶层的联系本身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党和政府特别是统战工作部门要加强与新的社会阶层的联系,另一方面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有与党和政府联系的愿望和要求。而要实现两者的结合,加强与整个新的阶层的联系,从深层次上说离不开共同的价值取向。只有在认同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成果的指导地位,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基础上,这种联系才能够建立并不断加强。第二,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更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在他们中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使他们从思想深处认同与我们党举同样的旗,走共同的路,增强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自觉性。第三,在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加强党的建设,本身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无论是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入党,还是在新的经济组织和新的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在深层次的思想认识上没有共识,在价值取向上没有共同之处,是不可能做到的。应当说,在新的社会阶层中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基本取向,同时也是做好经常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这一基础性的工作做得扎实有效,其他方面的工作就能够得到切实的巩固和加强。

再次,从贯彻落实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来看,只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为有效实现政策目标提供最基本的保证。在新世纪新阶段,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基本方针就是“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根据这个基本方针,又形成了一系列配套的政策。从我们党关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基本方针就可以看出,统一战线的战略性,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中体现的更为充分。这种战略性集中体现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统战工作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至少要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工作,不是针对其中的某些人或一部分人,而是整个阶层。正确认识和处理阶层关系,也是要实现新的社会阶层与其他阶层,以及新的社会阶层内部关系长期的团结与和谐。毫无疑问,贯彻落实这个基本方针的主体是我们党,主要工作职责由各级党委统战部门来承担;客体是广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其政策目标是把广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团结在党的周围,共同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就政策本身是一定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映和调整社会关系的体现来看,这个基本方针最根本的是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实现政策主体的意志。就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战略性来看,又必须依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其构筑长期起主导作用的认识平台。但政策主体的意志能否长期得到不断的实现,取决于政策的客体是不是长期接受政策的调节。只有当政策调整的社会关系,也就是说政策的客体在价值取向上与落实政策的主体在基本的方面保持一致的条件下,这种政策才能持续发挥调整阶层关系的作用,其政策的效力也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能够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由此可以看出,只有当新的社会阶层普遍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将其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基本准则,普遍地认同基于这个核心价值体系而建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我们党关于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基本方针,才能获得贯彻落实的思想基础和认识基础,具备有效实现政策目标基本条件。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普遍认同,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实践中也不可能得到真正有效的贯彻和落实。

三、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应围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探索工作载体和实践途径

统一战线工作的载体和途径,既是贯彻落实统一战线理论和方针政策的实践平台,也是能否实现政策目标的关键所在。各领域统一战线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不同,其工作的载体和实践途径也不尽一致。但无论哪一领域统战工作的载体与途径,都只有结合其特点,建立在其基本的战略取向上,才能具有生命力,实现相关领域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的政策目标。同样,也只有依据相关领域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战略取向,才能探索出有实践价值的工作载体和工作途径。

就新的社会阶层统一战线工作最基本的战略取向而言,这个领域统一战线工作的载体与途径,只能围绕着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探索。这既是保持手段与目的一致性的根本要求,也是破解目前新的社会阶层统一战线工作载体和途径远不尽如人意这一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的根本出路。从目前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实践来看,苦无有效对策的困扰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最主要的是与其他领域统战工作相比,目前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机制、载体、渠道和手段,在理论上和逻辑上都能说得通,但实际操作起来覆盖面有限,影响力不足,缺乏实践操作性,难以深入到新的社会阶层各个方面人士当中去,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以外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当中去。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在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机制、载体、渠道和手段的探索上,还没有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定式,在基本的战略取向上仍然以达成某种显性目标为目的,致使新的社会阶层许多方面的人士事实上难以纳入到实际工作范围之内。即使是非公有制经济领域这一依托工商联等传统的组织资源,有着近20年实践探索的工作领域,也无法形成对所有成员都能产生实际影响的工作载体,全面推进工作的开展。

把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基本的战略取向,则可以为探索有效的工作机制、载体、渠道与手段搭建新的认识平台,提供新的更为宽广的思路。

首先,以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战略取向,可以为探索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机制明确基本的目标指向。所谓工作机制,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了完成某项共同的任务,或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将相关部门联系起来,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协同开展工作的制度、规则和程序。完善而有效的工作机制的要害,在于要有确需各相关部门协同工作的实质性内容,能够使之形成紧密的联系和在实际工作中具有相互协调关系的需要。从统战工作实践经验也可以看出,任何一个领域统战工作的机制,都只有在具有了实质性的工作内容和目标指向的前提下,才能发挥作用。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战略取向,就进一步明确了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是面向这个阶层所有成员的一项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来明确工作机制运行的制度、规则和战略着眼点;明确作为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主体的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在不同时期和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和任务要求;明确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形成工作合力的内容和工作目标。更为重要的是,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战略取向,才能科学地设计出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机制的基本框架,增强这个工作机制的针对性,把构成这个机制的各相关方面紧密地联系起来,为经常性地研究和推进工作找到现实而又可行的途径。

其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战略取向,可以为探索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有效载体找到根本的出路。工作载体实际上就是联结工作对象,实现政策目标和战略意图的桥梁与纽带。工作载体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战略取向的正确性。这关系到工作载体有效发挥作用战略空间的大小。特别是对于新的社会阶层来说,这种战略取向更为重要。因为这个阶层的组织资源相对较少,成员的关系比较松散,既有的组织资源对其成员的约束力也较弱,由此决定了这个领域的统战工作,比之于其他领域更需要通过有效的工作载体来推动。而任何单一的工作载体,又不可能牵动和覆盖整个新的社会阶层,需要由建立在共同的战略取向基础上,相互联系、体现特点、各有侧重的工作载体组成的工作载体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战略取向,不仅可以大大拓宽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载体发挥作用的战略性空间,而且还为形成完善的工作载体的体系提供了理论平台和设计思路。这个设计思路的要义,就是按照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从党委、政府和新的社会阶层两个方面,开展影响力大、牵动面广、持续性强,能够引起广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高度关注和认可的主题活动。从党委和政府方面来说,要充分发挥自身占有的政治资源和强大社会公信力的优势,建立由党政部门主导的覆盖整个新的社会阶层的社会评价体系,对他们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人物给予肯定和表彰,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引导和吸引到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轨道上来。因为任何社会形态的核心价值体系的树立和培育,从内在动力上说,都是通过树立反映其本质要求的代表人物来实现的。在这方面,我省今年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开展的“建设者奖章”评选表彰活动,就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探索。从新的社会阶层来说,要引导他们根据各自的特点,开展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要求的各种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一起来,成为这个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实践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条主线,把党委、政府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活动载体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相对完整的工作载体的体系,使之成为推进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强大引擎,为实现这个领域统一战线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系统。

再次,以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战略取向,可以为开辟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渠道提供更广阔的选择空间。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渠道,主要是党委统战部门联系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贯彻落实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方针政策的实践途径和工作路径。从目前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实践来看,开展工作的主要渠道是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组织资源,其中又以工商联和与工商联联系紧密的同业公会、行业协会等为主。新的社会阶层其他方面人士,特别是自由择业的党外知识分子等的工作,还没有相对稳定可靠的工作渠道。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新的社会阶层的战略取向和相应的工作内容体系并不十分明了。与新的社会阶层特别是自由择业的党外知识分子关系紧密的行政资源和组织资源,其功能和作用与统一战线具体的和显性的政策要求及政策目标的交集过小,相融性不够,无法在贯彻落实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方针政策中真正形成合力,发挥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基本战略取向,就可以为明确这个领域统战工作的政策目标和工作内容找到新的出路,不仅可以通过不断的探索,丰富新的社会阶层及这个阶层不同方面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涵,而且还可以扩大统战部门同紧密联系新的社会阶层的行政资源和组织资源的交集,使这些行政资源与组织资源成为推进统一战线工作,落实统一战线理论和政策的依托。更为有价值的是,明确了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战略取向,还可以大大丰富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内容、任务和要求,为形成新的组织资源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为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开辟新的通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