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养老金偿付调整的机制
从影响中国养老金偿付调整的重要因素的分析可见,中国的养老金偿付调整制度亟待改革。养老保险金的偿付调整一般都是依据相关经济指标的变动来进行的,即养老金偿付的指数化调整。
(一)指数化调整机制的两种基本类型
1.物价指数化调整机制。所谓物价指数化调整机制是指养老金偿付随物价的变动而相应地浮动,当物价指数上升时,养老金的偿付也随之增加;当物价指数下降时,从理论上讲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也应随之相应减少,然而由于养老金偿付具有明显的刚性特征,很少会随物价指数的下降而下降。还有一种变形的方法叫做生活费用指数调整,即据以调整的指标不是整个物价指数,而是和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费用指数。养老金物价指数化调整是从绝对收入购买力的角度来保证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防止通货膨胀因素对老年人生活所形成的冲击。
2.工资指数化调整机制。所谓工资指数化调整机制是指养老金偿付随在职职工工资指数的变动而相应浮动。当在职职工的工资指数上升时,养老金偿付也依据一定比例随之增加;当工资指数下降时,养老金偿付理论上也应随之减少,因为养老金偿付刚性特征的存在,这种情况也很少发生。工资指数化调整是从相对收入购买力的角度来保证退休人员的实际生活水平,让退休人员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提高的情况下,也能增加养老金收入,与在职职工一起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二)两种指数化调整机制的效应比较分析
在动态的经济条件下,物价指数与工资指数的变动通常是不同步的,两种不同的指数化调整机制对退休人员和养老金收支计划所带来的影响也有较大的差异。
1.对退休人员的影响。在较长时期内,如果物价增长水平高于工资增长水平,按物价指数调整养老金偿付就会提高养老金的替代率水平,与在职职工相比,退休金的增长速度就会快于在职职工工资的增长速度,退休人员相对生活水平提高,因而对退休人员有利。反之,按工资指数进行调整,收入替代率水平将会保持稳定,与在职职工相比,退休人员相对生活水平没有下降,而实际生活水平会下降。在较长的时期内,如果工资增长水平高于物价涨幅,按物价指数对养老金偿付进行调整将会导致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收入替代率相对下降,对退休人员不利;而用工资指数对养老金偿付进行调整,则养老金的收入替代率相对稳定,相对收入水平保持稳定,但总体保险水平会提高,保险金的支出增大。
2.对养老金收支计划的影响。在物价涨幅高于工资涨幅的情况下,采用物价指数方式进行养老金偿付调整,养老金的支出量会因物价指数的上升而增加,但以工资为纳税(缴费)基数的养老金收入,却因工资没有增加或者缓慢增加而增长有限,造成支大于收的局面;采用工资指数方式进行养老金偿付调整,养老金的收入和支出随工资基数缓慢增长,收支基本稳定。在工资增幅高于物价增幅的情况下,采用物价指数方式进行养老金偿付调整,养老金支出的增幅不大,而养老金收入却因缴费(或纳税)工资基数的扩大而增长较快,出现收大于支的局面;采用工资指数方式进行养老金偿付调整,养老金支出增长较快,但养老基金收入随工资基数同步增长,收支基本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