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哈尼族农业现状

哈尼族农业现状

时间:2023-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节 民族区域自治一、哈尼族地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情况随着全国各地大解放的春风,哈尼族地区的人们也逐步实现了当家做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拨乱反正,我国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工作取得了新的成就,哈尼族地区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黄金时期。
民族区域自治_中国哈尼族

第六节 民族区域自治

一、哈尼族地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情况

随着全国各地大解放的春风,哈尼族地区的人们也逐步实现了当家做主。1949年7月,在元江成立滇南临时人民政府行政公署,12月改称滇南行政专员公署,移驻建水;1950年3月后改称蒙自区行政督察公署,公署迁蒙自,辖个旧、蒙自、开远、建水、石屏、元江、龙武、曲溪、金平、新民(元阳)、屏边、河口12县及红河县筹备处。1949年8月,元江宣告解放,成立了元江县临时人民政府。

1950年夏,李和才作为云南省爱国民族上层代表,到北京出席全国政协会议。1951年1月,蒙自专区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在蒙自召开,出席代表305人,其中哈尼族代表65人,会议选举李和才、李呈祥等为蒙自专区民族协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1年3~5月,中央民族访问团到红河慰问,向边疆各族人民转达党中央、毛主席对各族人民的关怀,宣传党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政策,向各民族代表赠送了有毛主席亲笔题词“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的锦旗和慰问品。1951年5月10日,蒙自专区民族民主联合政府在蒙自成立,李和才、李呈祥当选为副专员。1951年8月,蒙自专区组建200多人的专区民族访问团,李和才为副团长,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争取民族上层,开展对敌斗争,发展生产工作。1952年4月,红河爱尼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迤萨成立,郭维藩当选为主席(县长)。1953年1月24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成立,车罗等5人当选为自治区副主席;1953年9月,蒙自专区民族工作会议在蒙自召开,决定1953年12月在元阳、金平、红河3县及河口马鞍底等哈尼族聚居地区建立红河哈尼族自治区。

1955年6月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改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1954年1月1日,红河哈尼族自治区在元阳新街成立,李呈祥当选为自治区主席,许文安等为自治区副主席。1954年5月18日,云南省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区成立,刀有才当选为自治区主席,罗世祥等当选为自治区副主席;1955年12月改为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957年1月,云南省红河哈尼族自治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先后完成和平协商土改。1957年7月5日,蒙自专区和红河哈尼族自治区各族代表会议作出了合并建州的决定,制定了建州方案,经国务院第57次会议批准。1957年11月18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成立,李和才当选为州长,李呈祥、许文安等当选为副州长。1958年3月,李和才当选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当选民族委员会委员。1959年4月,李呈祥当选为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1963年10月,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李和才当选为州长,李呈祥、许文安等当选为副州长。1964年12月,李和才、毛阿卑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4年12月,李呈祥当选为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65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李和才当选为州长,李呈祥、许文安等当选为副州长。

十年动乱期间,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遭到了严重破坏,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工作完全陷入停顿,原有的一些自治地方被取消、肢解,许多自治地方名存实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拨乱反正,我国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工作取得了新的成就,哈尼族地区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黄金时期。1975年1月,李和才当选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7年12月,李和才当选为政协云南省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1977年12月,云南省政协四届一次会议在昆明举行,李和才等当选为副主席。1978年2月,李和才、李沙普、陈批鲁当选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8年8月,陈批鲁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79~1985年,李和才当选为云南省第五、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79年11月28日,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成立,罗忠明当选为县长。1980年11月22日,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成立,张学文当选为县长。1983年4月,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孙敏初等当选为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白佐光当选为州长。1983年6月,郭维藩当选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并当选为常务委员。1983年5月,李全开、李和才、唐家寿、陶发昌、白佐光当选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5年12月15日,云南省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成立。白存德当选自治县县长。2007年4月,改为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986年8月,云南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届会议批准《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条例》。1988年6月,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孙敏初等当选为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先猷当选为州长,王正芳等当选为副州长。1989年8月,云南省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批准《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条例》。1990年3月,云南省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条例》。1990年5月15日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成立,陶国相等当选为副县长,1992年当选为县长。1990年7月,云南省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普洱(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条例》《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条例》。1991年9月,云南省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条例》。

2008年1月,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成立50周年庆典、第八届中国普洱茶叶节等被评为2007年度云南“十大民族盛会”;中国·墨江哈尼族太阳节等被评为2007年度云南十大“民族狂欢节”。2009年1月,绿春县哈尼十月年长街古宴等被评为2008年度云南“十大民族团结盛会”。2010年1月20日,红河州第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成立30周年庆典等被评为2009年度云南十大“民族团结盛会”;江城首届中老越三国丢包节暨边境交易会等被评为2009年度云南十大“民族狂欢节”。

二、哈尼族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介

(一)自治州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于1957年11月18日成立。地处云南省南部,与越南接壤,国境线长达848公里。州府设蒙自市,下辖蒙自市、个旧市、开远市及屏边苗族自治县、河口瑶族自治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元阳县、红河县、绿春县、建水县、石屏县、泸西县、弥勒县共13个市县。国土面积32931平方公里。总人口437.3万人,其中哈尼、彝、苗、傣、瑶、壮、回、布依、拉祜等少数民族人口249.88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57.1%。

红河州区位优势突出,它地处昆河(内)聚居走廊,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国际大通道建设的前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境内交通发达便捷,昆河高等级公路和滇越米轨铁路穿州而过,泛亚铁路东线玉(溪)蒙(自)正在建设,红河机场即将建设,现有河口和金水河两个国家一类口岸,通道7条。

红河州资源丰富,工业起步早,科技力量较为雄厚,是云南省有色金属和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基地之一。全州有三个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经济作物以甘蔗、花生、烤烟为主,草果产量居全国首位。香蕉、菠萝、石榴为自治州的名产。自治州境内有堪称世界一绝的红河哈尼梯田,有历史文化名城建水,有闻名世界的锡都个旧,有领先世界水平的现代企业——红河卷烟厂,有历史名人熊庆来、张冲的故居等众多的自然人文景观,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随着冶金和电力的发展,带动了机械、化工、轻纺、建材、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发展。目前,全州已建立起有33个门类、初具规模,在云南省具有一定优势的工业体系,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以有色金属为主的重工业,以食糖、卷烟为龙头的轻工业等多种行业竞相发展的格局。在工业产品中,锡工艺品、焊锡、精锡、紫陶汽锅等10多种产品被评为“国优”和“部优”,以锡为主的有色金属采、选、冶技术有的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制糖加工技术处于全省领先地位。

全州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开拓创新,艰苦创业,使全州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全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57年全州生产总值仅为2.93亿元。1996年首次跃上百亿元台阶,达到105亿元,2000年以后,红河州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期,2008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514.7亿元。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财政实力明显增强,2008年全州实现财政总收入129.36亿元,其中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5.14亿元,地方财政支出107.3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突破3000元。

建州初期,农业在全州经济中占较大份额,1957年红河州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5.5∶34.0∶20.5,1978年调整为40.6∶41.8∶17.6,2008年调整为17.6∶55.1∶27.3,全州产业结构总体上呈现出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的走势。各产业内部,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结构调整,种植业比重不断下降,林、牧、渔业比重稳步上升;工业中传统产业改造取得成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烟草、有色金属等行业成为支撑红河州工业生产的主要力量;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在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继续较快增长的同时,旅游、房地产、社会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在经济总量中,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不断下降,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稳步上升,2008年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30.9%,全州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红河州工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成为全州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支撑力量。1957年全州工业总产值仅为1.99亿元,2008年增加到71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7年增长75.6倍,年平均增长8.3%。2008年全州完成工业增加值206.3亿元,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8.4%。目前,全州已经建立起门类较为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烟草、有色、能源、化工、建材、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得到发展和壮大,国企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了具有红河州地方特色的工业产品结构,涌现出一批名牌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明显增强,工业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工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经过50多年的奋斗,全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加强,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2008年,全州实现农牧渔业总产值149.5亿元,比1957年增长7.3倍,年平均增长4.4%。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加,2008年全州粮食产量达到133.73万吨,比1957年增长l.6倍,年平均增长1.9%。肉、奶、水产品等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均有大幅度增长,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源,大大提高了红河州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改善了生活质量。

建州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红河州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相继建成投产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重点项目,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全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9.71亿元,比1957年增长577l倍,年平均增长19.3%。巨大的投资引擎,给红河州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也给红河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建州50多年来,红河州消费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网络化的消费市场体系日渐形成。2008年,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4.88亿元,比1957年的1.5亿元增长69.9倍,年平均增长8.3%。连锁超市、专卖店、便利店、快餐店等与国际接轨的商业业态竞相发展,消费信贷、分期付款、特许经营等现代营销模式不断涌现,消费升级加快,消费市场持续繁荣兴旺。

同时,红河州注重发挥地缘和资源优势,大力拓展对外贸易,2008年全州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0.17亿美元,其中外贸出口4.98亿美元,河口口岸已成为云南省最活跃的口岸。在努力拓展对外贸易的同时,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展招商引资领域,构筑招商引资平台,创新招商引资办法,广泛寻求国际和国内的交流与合作,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红河”知名度不断提高,对外经济呈现旺盛活力,形成了全州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随着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红河州人民生活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城乡居民就业多元化,收入渠道不断拓宽,居民收入稳步增加。2008年全州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2256元,比1957年增长27.9倍,年平均增长7.1%。2008年全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023元,比1978年增长18.7倍,年平均增长11.2%。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消费结构逐步改变了多年来以吃、穿等生存资料为主的单一格局,居民家庭对现代化耐用消费品的拥有,也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体现发展与享受需求的住房、通信、汽车、旅游休闲消费较快上升,消费升级加快,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50多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2008年,全州拥有各级各类学校2308所,在校学生79.82万人,以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为中心的基础教育、中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日益完善。“科技兴州”意识加强,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全州经济社会领域,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研成果显著,科技成果推广率和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城乡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卫生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对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得到加强,2008年末全州共有卫生机构252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1587人。文化事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2008年末全州拥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9个,公共图书馆15个,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6.03%,电视人口覆盖率95.04%,以《玛的十七岁》《花腰新娘》为代表的一批影视作品、民族歌舞在全国获得大奖。

通过深入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和《自治州条例》,不断完善与之相配套的实施办法,充分依法行使自治权。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使用。2008年,全州少数民族干部总数达到30124人,占干部总数的37.53%;其中党政干部8843人,事业干部20779人,企业干部502人。少数民族干部已成为红河州建设各项事业的骨干力量。注重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保护、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得到尊重。先后收集整理少数民族文化古籍,出版了《哈尼族辞典》《彝族辞典》《红河哈尼族谱牒》《红河彝族尼苏迁徙史》,编纂《彝族通史》《彝族毕摩经全集》,目前,《哈尼族口碑文化译注全集》编译工作正全面展开。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不断巩固与发展。以“万村建设千村推进十项工程”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累计投资4715万元,推进了202个新农村示范建设。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在红河州民族聚居地区开展了“两村”建设,先后创建了40个“民族团结示范村”,3个“兴边富民示范村”和68个“民族团结示范点”,使农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全州呈现出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自治县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墨江是1979年11月28日成立的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位于云南中南部,县城距省会昆明273公里,昆曼国际大通道穿城而过,是祖国内地通往云南西南边疆和云南加快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的交通要道,交通十分便捷。全县总面积为5312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9.98%。墨江县辖2镇13乡、总人口36万人,有哈尼、汉、彝、拉祜、布朗等25个民族,少数民族占73%,其中哈尼族人口21.24万,占总人口的59.2%,被誉为“哈尼之乡”。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海拔最低440米,最高2278米,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均温度为17.9℃。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为1353.7毫米。县城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素有“春城中的春城”之称。资源丰富。盛产的紫米为云南之最,2009年2月获墨江紫米原产地证明商标;以紫米为原料酿制而成的紫米封缸酒,获1992年法国巴黎国际名优酒“金奖”和1994年第二届巴拿马国际万国名酒博览会特别“金奖”。主要河流有把边江、泗南江、阿墨江、他郎河、布竜河、坝干河、那卡河、杩木河,均属红河水系;水利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50.35亿立方米,可开发水电146.1万千瓦,目前已开发利用890千瓦。境内山高林茂,森林资源丰富,有林地面积23.3万公顷,蓄积量1386.8万立方米,素有“绿海明珠”之称。县内储藏8类30余种金属、非金属矿种,金矿省内外享有盛名,年产黄金万两以上;镍资源位居全国第二,具有较大的潜在价值。野生动植物、药材、土特产繁多。

历届县委、县政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2009年,加大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涉农产业提质增效。茶叶种植面积达18万亩,产量3000吨;烤烟种植面积3.6万亩、产量10.7万担;甘蔗种植1.37万亩;桑园种植面积达1.47万亩;渔业产量1730吨,电站库区网箱养殖示范获得成功。林产业稳步发展。种植速生丰产林3.23万亩,生产木材8.62万方、中纤板6.48万方、生产松香1564吨;橡胶种植面积达21万亩,投产4万亩,干胶产量2000吨;生产紫胶130吨,新植紫胶寄主树2万亩;有10万亩竹林,产出竹材1万方;核桃产量92吨,新植核桃7.2万亩。水电、矿业、酒业发展成效明显。加快完善崖羊山、戈兰滩、泗南江、居甫渡、龙马电站后续工程,稳步推进三江口、石门坎、长田、普西桥电站建设,启动建设轩秀电站;完成发电量22亿度。生产黄金1296千克;生产水泥11万吨。酒江酒业和地道酒业生产成品白酒4423吨、黄酒42吨。

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墨江是世界上北回归线唯一穿过的城市,被誉为“北回归城”;墨江拥有近1000对双胞胎,河西村的哈尼文化和神奇的双胞井名扬四方,被誉为“双胞之家”。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属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北回归线纪念性建筑,融天文、地理、科普、园林、旅游、民族文化为一体,是全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天文科普教育基地。每年5月1日~3日举办的中国·墨江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胎节暨哈尼太阳节,是一个具有典型性、趣味性、互动性、多元化的特色精品节日,也是目前中国第一双胞品牌节日。“哈尼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三张名片文化品牌效应逐步扩大,2009年共接待游客87.2万人次。

坚定不移地走“科教兴墨”和可持续发展之路,教育文化事业蒸蒸日上,2003年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入学率达99.1%。哈尼等民族传统文化丰富,特色浓郁,近年来收集出版了哈尼史诗《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创作了《扭鼓舞》《拇指舞》《抢小帽》《醉鼓》《哈尼的家乡在哪里》等优秀文艺作品。2010年,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播出了《魅力墨江》专题节目。别具一格的哈尼文化在云南省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为把墨江建设成为哈尼文化展示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民族宗教、民政优抚、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2009年,墨江县完成生产总值20.6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3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7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2.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16元。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1954年5月18日成立的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东南与越南接壤,南与老挝交界,国境线长183公里,是云南省唯一与两个国家接壤的县。素有“一眼望三国”之称。县城驻地勐烈镇距云南省会昆明公路里程520公里,距普洱市政府驻地思茅区145公里;陆路通过勐康口岸可直达老挝丰沙里省和首都万象,通过龙富通道可直接进入越南奠边省;水路通过土卡河可直达越南的莱州省和首都河内。全县总面积3544平方公里。辖5乡2镇;总人口12.1万人,主要有哈尼、彝、傣、瑶、拉祜等24个民族。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地处横断山余脉无量山的尾端,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2207米(康平乡狮子岩大山),最低海拔317米(曲水乡李仙江出口处的土卡河寨子),高低相差1890米。年平均气温18.7℃。年均有霜日仅2~3天。年平均降雨量2283毫米,为云南省的第三位,属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河流有属红河水系的曼老江、勐野江、李仙江、曼连河、腊户河、土卡河等30多条江河。全县森林覆盖率64.5%,活立木蓄积量1639.233万立方米,全县有商品林214044.7公顷,生态公益林40363.1公顷。

江城县“一眼望三国”的区位条件和三江环绕、江河纵横、山林奇境,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曲水乡三国交界的十层大山,李仙江畔的亚热带雨林,狮子岩大山的奇峰异石,郁郁葱葱的万亩胶园和牛洛河万亩茶园,中老边境的7号界碑,整董镇的傣家竹楼,电站库区“高峡出平湖”的景色。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哈尼历年节”“火把节”“泼水节”“盘王节”和各种祭祀活动,丰富、独特的少数民族传统文艺,使旅游者饱览边疆壮丽山河的同时,领略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及人文。《阿米车》在全国获奖,中老越三国丢包节暨边境交易会在旅游者中有吸引力。

历届县委、政府把加强工业作为重要战略部署,全面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合理开发利用林业、矿藏、水电等资源。重点培育发展水电、林业、畜牧、橡胶、茶叶、蔗糖等6个骨干产业。引进北京大唐公司开发李仙江水电资源,李仙江四级中型电站已建成发电,总装机容量119万千瓦;林产加工、矿产等一批重点技改项目建成投产,工业发展后劲增强。做大做强蔗糖、茶叶、橡胶等基础产业,依托龙头企业,扩大“公司+基地+农户”的覆盖面,依靠科技,扩大种植规模和进行产品深加工、创品牌,发展特色产业。牛洛河茶业有限公司、泰裕钾肥有限公司、云胶集团江城分公司、力量生物江城糖厂、明子山茶厂等龙头企业,带动全县经济发展。

2008年,江城县完成生产总值9.7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0.421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73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2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2.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18元。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

1980年11月22日成立的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中南部,因地处红河流域元江中上游而得名。县城坐落在元江两岸,昆曼国际大通道、国道213线同红河经济干线交叉处,是云南省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陆路必经之地。距昆明210公里,是距省城最近的热区。总面积2858平方公里。辖4镇6乡4农场;总人口20.03万人,主要有哈尼、彝、傣等民族。

元江山川毓秀,物华天宝,古有“滇南雄镇”盛名,今得“天然温室”“哀牢明珠”美誉。境内山坝相间,立体气候特点突出。最高海拔2580米,最低海拔327米。年均气温23.8℃,终年无霜,全年降雨量735.7毫米。海拔1300米以下的热区达166万亩,海拔1000米以下待开发热区面积有20多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39.5%,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造就元江丰富的矿产、生物资源,现已探明的矿产有金、银、铜、钴、镍、石膏、蛇纹石等,其中镍矿蕴藏量约53.3万吨,位居全国第二;芒果、荔枝、香蕉、菠萝等经济林果和芦荟、茉莉花、热带花卉等特色生物资源优势突出。

元江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旖旎,民族风情浓郁。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3000年前的原始文化珍品——它克崖画,生动洗练;2000年前的青铜文化,灿烂夺目。元江河谷两岸热带风光,哀牢冷凉山区哈尼梯田,以及生活在这里的十多个兄弟民族共同构成一幅充满民族文化神韵的五彩画卷。县民族歌舞团名扬四海,被国家授于“全国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乌兰牧骑式演出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自治县成立以来,元江社会经济步入快速发展、不断超越自我的新时期。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勇于创新,走出了一条“山坝结合,治水办电,开发热区,振兴经济”的元江之路。

元江以粮食、甘蔗、烤烟、热带水果、畜牧、干果、热带水产为主的传统农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以芦荟、茉莉花、热带花卉为主的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已初具规模。按照把元江建成“全国最大的芦荟基地县”“云南省最大的茉莉花茶加工基地县”“云南省花卉出口基地县之一”的发展思路,大力进行芦荟、茉莉花、热带花卉等生物资源创新产业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得到省、市领导的肯定与支持。现全县种植芦荟、茉莉花、热带花卉、香蕉、果蔗面积3万亩。芒果进一步加快品种改良,面积稳定在4万亩,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县水利化程度达62.8%,坝区85%,为元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生物资源创新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业经济生产持续发展,经济效益提高。传统工业经济以制糖业、建筑建材业、水电业为主,年产食糖6万吨,水泥年生产能力达42万吨,年发电量3亿多度,每年外销玉溪、昆明1亿多度,是全国首批一百个初级电气县之一。近两年来,县委、县政府以国企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制糖支柱产业实现整体扭亏为盈;水电企业、供销社改革已制定了改革方案,正按计划实施;工业企业、商贸企业以降低成本为核心的内部管理普遍得到加强和改进,以强化财政管理为重点的财政改革正有效推进。

2008年全县实现现价生产总值22.6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06元。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1985年12月15日成立的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昆曼国际大通道和弥宁公路、景宁公路在宁洱交汇,距泰国曼谷1424公里,距省会昆明373公里,距普洱市政府驻地46公里,是滇南乃至中国连接东南亚和南亚的陆路交通要道。总面积3670平方公里。辖7乡2镇,总人口19.4万人,主要有哈尼、彝、傣、回、拉祜、白等民族。

全县热区土地面积240万亩,年平均气温18.2°C,降水量1398毫米,日照1920小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是发展林业、茶叶、烤烟、咖啡、蚕桑等产业的较适宜地;全县现有林地面积425.5万亩,森林覆盖率74.04%,活立木畜积量2076万立方米;水能蕴藏量达53.7万千瓦;有铜、铁、铅、锌、岩盐、煤等矿藏资源。

名茶、名碑、名人是宁洱的三大文化品牌,自清雍正七年(1729年)设普洱府起,已有280年历史,勤劳智慧的宁洱先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探索出了独特的普洱茶加工工艺,使宁洱在历史上就形成了茶事兴旺、商贾云集、会馆林立、文化昌盛的普洱茶生产、加工、贸易中心,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普洱府文化、普洱茶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铸就了普洱茶这一驰名中外的历史品牌。县内有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和民族工作第一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誓词碑。有创办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百年老校——普洱中学,是主演电影《五朵金花》《阿诗玛》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杨丽坤的故乡。

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切实把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培育发展经济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全县茶园面积达10余万亩,产值达2.55亿元,林产工业产值达1.64亿元;电力工业产值1.59亿元,矿业总产值达0.66亿元,建材业工业产值达2.36亿元,畜牧业产值达2.06亿元。

2008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6.57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74亿元;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8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0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39元。全县呈现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共同繁荣进步的喜人景象。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

1990年5月15日成立的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的西南部,县城驻地恩乐镇距省会昆明398公里,距思茅189公里。总面积4136.81平方公里。辖8乡3镇,总人口20.4万人,有彝、哈尼、拉祜等22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1.8%。

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7.7%,海拔高差在774~3137.6米之间。由于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分属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三种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8.5°C,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湿润,四季如春。县境内山高林密,河流纵横,分属于红河、澜沧江两大水系,有澜沧江、恩乐河、勐统河、者干河等534条大小河流流淌其间。立于哀牢山主峰海拔3137.6米的大雪锅山,雄伟挺拔;森林植被完整,树种繁多,2700年树龄的世界最大最古老的野生茶树王和万亩野生茶树王群落蜚声海内外。

镇沅是云南省林业生产重点县之一,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6.7%,木材蓄积量达2100万立方米。有珍稀植物树种秃杉、云南山茶、野茶树、粗榧、云南黄边等23种,可供药用的动植物资源近2000种,其中植物资源就有1000多种。野生动物物种多样,有460余种,其中属国家珍贵保护动物的有长臂猿、金丝猴、虎、豹、绿孔雀、黑熊、大灵猫、弥猴、白鹇等10多种。蕴藏着金、银、铜、铁、盐、煤、花岗石、石英石、瓷土等多种丰富的矿产资源,哀牢山上已被探明发现的巨型金矿带正在开采,盐矿储量超过亿吨,煤矿储量达千万吨。有着丰富的热区开发资源,适宜发展咖啡、甘蔗、橡胶、茶叶等热带、亚热带作物和经济林果,丰富的草山资源也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优越的饲料资源。

古朴、别具特色的彝族、哈尼族、拉祜族村寨,散落在千山万壑间。居住在这里的三个主体民族及其他各族人民,酷爱劳动,形成了具有本土风味的歌与舞,风与俗,形成了独特的边地文化氛围。彝族咪哩人之手工麻纺服饰工艺文化、哈尼族卡多人之风情婚礼、苦聪人反弹三弦之深谷奇葩、神秘而隆重的苦聪圣节“畲葩节”等,流经千百年亘古不衰,至今仍散发着无尽的艺术魅力,让人叹为观止。地方名胜有世界茶树王诞生地省级风景名胜区千家寨,有飞来寺景区、金山丫口观景点、金矿工业旅游区、难搭桥景区、圈田街战役遗址、白水瀑布景区、靛坑河景区、四迭岩观景点、玻烈河古桥、恩乐江休闲旅游区、南京战役遗址、老县城遗址。镇沅旅游业发展,将借助建设思茅“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自驾车生态旅游路线的契机,强化与昆明、玉溪、思茅三市旅游区域全方位合作,以茶树王之乡为核心、以原生态为基础、以民族文化资源为依托,打响“走金光大道、拜世界茶王、探神秘苦聪”三张旅游品牌,重点打造哀牢山旅游环线,把镇沅茶文化、苦聪文化推向全省、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1998年2月28日,镇沅县城从按板镇迁至恩乐镇,标志着镇沅辉煌厚重的发展史又翻开了新的篇章。随着镇沅“林产业强县、烤烟富民富县、民族文化兴县”三大发展战略的提出,镇沅县委、县政府进一步调整产业发展思路,以林业、烤烟两大支柱产业发展支撑镇沅经济,以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带动民族经济发展,镇沅各族儿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举全县之力挖掘资源,发展经济,各项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1.6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0.8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3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62元。

(三)民族乡

景洪市景哈哈尼族乡

景哈哈尼族乡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东南部,全乡国土面积399平方公里,总人口15216人,哈尼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1%。

乡境内群山连绵起伏,河山相间,海拔800~1100米,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均气温为22.6℃,年均降雨量为1336.6毫米,是一个山区乡。

自1988年建立民族乡以来,乡党委和政府从本乡实际出发,制定了以“粮为基础,橡胶为骨干,南药水果为依托”的生产方针,进行逐山规划,分山治理,调整单一的产业结构,多种经营,农、林、牧、副、渔得到全面发展。

橡胶产业得到巩固提升,强化胶园管理,加强橡胶技术培训,防治病害,确保橡胶产业优化升级。2008年,全乡橡胶面积达24.8万亩,开割面积10.21万亩,人均橡胶面积达12亩以上,干胶产量8790吨,增加胶农收入1148万元。以砂仁种植为主的南药产业在市场价值日益提升的前提下,产品数量和质量逐年改善,种植面积达2420亩,产量达到49.3吨。以沿江一带热带水果基地为代表的景哈水果品牌效益逐步产生影响,具有代表性的水果有澳洲坚果、东柿早、荔枝、甘蔗等。澳洲坚果种植面积达5000亩,水果、甘蔗播种总面积200亩,总产量达800吨。畜牧、水产业稳步发展,生猪、家禽存出栏率均有较大增长,2008年畜牧总产值实现704万元;水产养殖352亩,全乡国民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2008年,全乡生产总值实现2.7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8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0.65亿元;乡镇企业收入1.6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18亿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4071元,居全市前列。

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

格朗和哈尼族乡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东部,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具有地缘优势。全乡国土面积312.44平方公里,总人口15836人,其中哈尼族占总人口的87.28%。

格朗和乡风光秀丽,民风淳朴,旅游资源丰富。驰名中外的南糯山大茶树生长在半坡自然村内,迄今有800多年历史,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型茶树,享有“茶王树”的美誉。前往旅游观光的中外游客不断。

近几年,格朗和乡党委和政府把加快新农村建设作为“三农”的突破口,认真落实国家各项农业政策,着力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加大科技扶持力度,稳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乡经济建设、社会各项事业得到持续、全面、协调发展。确保粮食种植面积,不断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做好籽种、化肥、农药的供应及实用技术的培训工作,同时充分利用粮食直补等政策杠杆,充分调动广大粮农的种粮积极性。2008年,全乡种植水稻13662亩,种植玉米4798亩,种植大豆405亩,种植花生320亩,全年粮豆总产量612.18吨,发放粮食直补资金44.4万元,综合直补资金101.1万元。粮食生产稳步快速发展。

茶叶是该乡的支柱产业,始终坚持提升茶叶产业的品位,努力抓好茶叶生产,增加茶农收入。2008年,全乡茶叶种植面积35096亩,产量达17830担。加大甘蔗生产力度,种植面积1.5万亩,产量5.3万吨。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开展多样化种植和栽培,扩大竹产业、云麻产业、核桃产业的种植,橡胶种植面积2870亩,云麻种植面积501亩。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发展,以茶叶加工、运输、商品零售为主的各种个体私营企业不断发展。全乡有个体私营企业213个,从业人员318人,全乡经济社会实现新的跨越。

2008年,农业生产总值达6623.1万元;财政税收31.8万元,各项财政支出979.4万元,增长45%;农民人均纯收入2421元;人均有粮394公斤。

勐海县西定哈尼族布朗族乡

西定哈尼族布朗族乡位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西部山区,西与缅甸隔江相望,国境线长54.5公里。国土面积615.49平方公里,总人口23881人。其中,哈尼族13032人,占全乡总人口的55%。2005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耗资110万元,在布朗族聚居的章朗村,修建了全国第一个布朗族生态博物馆。

乡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山、河、丘、谷相互交错。海拔在668~2249米,属南亚热带气候,低河谷地带气候炎热,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终年无霜;高山地带气候温冷,年平均气温在17℃以下。每年的11~12月,可以领略白雾茫茫的“西定云海”。

西定乡以农业生产为主,水稻是主产的农作物,经济作物主要有茶叶和甘蔗。近年来,乡党委和政府立足乡情,因地制宜,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努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固定耕地面积,依靠农业科技,提高粮食单产,增加农业复种指数,确保了粮食产量逐年提高。2008年,全乡粮豆种植面积6.3万亩,产量1135.9万公斤。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农业经济取得较快发展。甘蔗种植面积14278亩,产量48570吨,工业入榨量44115吨;提出“优茶强乡”的发展思路,加强古茶园管理,扩大台地茶种植面积,茶叶种植3.5万亩,可采摘面积2.3万亩,产干毛茶814.9万公斤。橡胶产业发展迅速,橡胶面积为22767亩,生产鲜乳胶120吨,干胶片30吨。培育云麻新产业,云麻种植面积15626亩。

积极向外争取各项资金与项目,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辖区内公路干线通车里程303公里,11个村委会89个村民小组村村通公路;79个自然村通自来水,占总数的89%;88个自然村通电,占总数的99%。农村有拖拉机503辆,农用车37辆,汽车2辆,微型车1辆。年末固定电话1833台,手机2435台,占农村总户数的39%,有11个村委会89个村民小组通电话;电视覆盖率达69%。

2008年,全乡实现农业总产值7148万元;地方财政收入52.2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达516万元。农民人均有粮513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883元。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澜沧县酒井哈尼族乡

酒井哈尼族乡位于普洱市澜沧县东南部,国土面积381平方公里。总人口13027人,其中哈尼族5681人,占总人口的44%。

境内多山,北部高,南部低,年平均气温17.2℃,具有立体气候的特点。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阳光充足,年光照230天。最适宜种植茶叶、甘蔗、南药和各种农作物。全乡森林面积304161亩,森林覆盖率为52%。

1988年建立民族乡以来,党委和政府结合本乡实际,以粮食生产为基础,大力发展甘蔗、茶叶、畜牧业等多种经营,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增长,不断增加农民收入。2008年,全乡播种面积40949亩,总产量561万公斤,农民人均占有粮338公斤。种植玉米、小麦、西瓜、马铃薯、早稻等,种植面积2510亩。经济作物全面增长,甘蔗面积12758亩,产量46119吨;茶叶面积13940亩,产量1134吨。加大冬农开发力度,合理配置种植品种,全乡完成冬农开发3805亩(其中荞麦1400亩、玉米900亩、小麦400亩、西瓜1000亩、东升南瓜60亩、洋芋45亩)。大牲畜存栏3988头,出栏685头;生猪存栏9720头,出栏4056头。

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国道214线公路提升改造为二级公路,酒井至勐滨路、勐根村公路、税房村部分公路改道已建成,全乡有3条总长60公里的乡村公路,4个村民委员会和57个村民小组已通车。加大电网覆盖率,37个村民小组1940户8383人用上了电。4个行政村开通了程控电话,62个村民小组开通了无线座机电话,3个行政村开通了移动电话。4个村民委员会39个自然村(寨)安装了卫星电视地面接收机,4个村民委员会15个村民小组开通中频网,广播电视覆盖面继续扩大。加快建设全乡人民的人畜饮水问题,目前已解决49个村民小组2351户10051人、4388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

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3061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316.7万元;财政收入2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38元。

澜沧县惠民哈尼族乡

惠民哈尼族乡位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南部,国道214线纵贯而过,交通便利,村村通公路,地理位置优越,素有澜沧“南大门”之美称。全乡国土面积394平方公里。总人口14115人,其中哈尼族5529人,占总人口的36%。

境内地形东北高,西部低,地势较平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20℃,年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光照较长,气候暖和。

境内景迈茶山为当地布朗族、哈尼族和傣族的祖先开创,种植于公元180年,距今1800多年。茶树为天然林下种植,是最为古老的种植方式,被日本茶叶权威专家誉为“茶文化历史博物馆”。

古茶树大部分树冠挺拔,枝叶茂密,具有发芽早、叶质柔软厚实肥壮、白毫丰满的特点,是云南茶叶的佼佼者,是天然的保健饮品。古茶园占地2.8万亩,现已进行了保护开发。此外,矿产资源较多,储存量较大,其中已探明铁矿储存量19.98亿吨,占全省一半之多。

近年来,惠民乡党委和政府坚持以粮食生产为基础,茶叶为重点,因地制宜,努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经营,选准主要骨干发展项目,争取以家庭经营、集体经营、联合经营三种形式,大力发展经济作物,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农作物播种总面积25354亩,粮豆播种面积21665亩,单产183公斤,总产量3969527公斤。其中水稻播种面积10213亩,单产208公斤,产量2128吨,玉米播种面积8005亩,单产201公斤,产量1609吨。茶叶面积56762亩,采摘面积43485亩,产量211.4万公斤,春茶产量117吨,茶叶产值2114万元。甘蔗种植3008亩,产量9525吨,产值190万元。生猪存栏12527头,同比增加2586头;出栏5955头,同比增加834头。当前,全乡形成了以项目牵动农村经济,以项目优化产业结构,以项目增强发展后劲的良好局面。

澜沧—惠民35千伏高压输电线路已于2000年底架通,5个行政村和35个自然村均实现通电。全乡建有一组容量为750门的程控电话装机,两座手机站,通讯十分便捷。5个行政村已通电视。

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877万元;财政收入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75元。

澜沧县发展河哈尼族乡

发展河哈尼族乡位于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南部,总面积469平方公里,总人口14589人,其中哈尼族人口5183人,占总人口的34%。

乡境内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6℃,具有立体气候的特点。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全年光照230天,日光照达7小时。土壤以红沙胶土为主,适于农作物和发展林业。

全乡森林面积512419亩,森林覆盖率72.84%。木材蓄积量30万立方以上,是澜沧县最大林区之一。

1988年2月成立民族乡后,乡村经济快速发展。尤其近几年乡党委和政府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经济作物种植呈现多元化,效益明显提高。粮食生产稳定,通过加大对良种良法和科学技术的推广力度,粮食单产实现较快增长。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5457亩,有效灌溉率为38.59%,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9647.8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0.66亩。2008年粮食总产量实现749万公斤。甘蔗、茶叶、林果和畜牧业是发展河乡的支柱产业。全乡茶叶面积11238亩,可采摘面积8548亩,产量达910.8吨;甘蔗面积9357亩,入榨量3万多吨;桑园面积也达到774.5亩。畜牧业稳步发展,大牲畜存栏5357头,牛存栏5323头,出栏率为12.7%;生猪存栏15279头,出栏7311头,出栏率为57.3%。

全乡已实现五通(即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有3411户通自来水,有2645户通电,有122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450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837户,全乡共拥有汽车37辆,拖拉机909辆,摩托车1927辆。

2008年,全乡完成经济总收入3033.5万元,农民人均总收入1203元,农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注释】

[1]杨忠明:《西双版纳哈尼族简史》,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政协提案法制委内部资料,2004年,第39~40页。

[2]参见史军超:《哈尼族及其文化渊源》、毛佑全:《哈尼族原始族称、族源及其迁徙活动探悉》等文。

[3]孙官生:《从传说与历史看哈尼族族源》,载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研究所编:《哈尼族研究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2~26页。

[4]史军超:《哈尼族与“氐羌系统”》,《民族文化》,1987年第5期。

[5]《哈尼族简史》编写组:《哈尼族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6][美]F.V.格朗菲:《泰国密林中的游迁者——阿卡人》,刘彭陶译,载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研究译丛》第五辑,第15~1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