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哈尼族的习俗

哈尼族的习俗

时间:2023-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 交通习俗哈尼族地区山高路崎,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极为缓慢,人们相互间的往来及物品交换,只能是徒步行走,富裕者则以畜力助行;运输全靠人背马驮,极为艰辛。通过河流上的桥梁,哈尼族人民便可自由地将自己所携带的物品顺利送到目的地。近30多年来,随着哈尼族地区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偏僻山区修筑公路,逐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公路交通运输网,机动车辆遍布城乡,往返不绝。
交通习俗_中国哈尼族

第五节 交通习俗

哈尼族地区山高路崎,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极为缓慢,人们相互间的往来及物品交换,只能是徒步行走,富裕者则以畜力助行;运输全靠人背马驮,极为艰辛。哈尼族居住的山区满布着纵横交错的崎岖山路和林中的原始小径。原始小径虽然不宽阔,但它比大的道路更近,更具有标示方向的性质。在这里,山路是本民族内部、民族之间、城乡之间以及边疆与内地之间交往的重要通道。由于山路指示出可靠的方向,邻人可以相互拜访,新的荒地能去开拓,新的文化传播也由于山路变得更易进行了。哈尼族山区山高谷深,溪流河道纵横奔流,给山地农耕生产带来了灌溉之便,但又常常给行人带来不便。为了克服这些障碍,使山路越过横阻的河流,勤劳聪慧的哈尼族人民利用多变的地形,就地取材,架设拱桥、多木桥、独木桥等各种桥梁。其中以架设独木桥最为普遍。最常见的架桥办法是直接砍来一棵坚硬的大树,横跨于溪道河流之上,稍加固定即成独木桥。架设较宽一点河流的桥梁,要在两岸分别支砌稳固的石墩,然后砍来两棵或三棵坚实的大树,稍经削平,就横架于两岸的石墩上,加以固定即可。通过河流上的桥梁,哈尼族人民便可自由地将自己所携带的物品顺利送到目的地。哀牢山一带哈尼族中青年男子上山劳动,常喜欢携带一支明火枪,作猎取野物或护身用。过去,凡出门办事、探亲访友或赶街时,几乎每个中青年男子都要挎一个细蔑编织的“批思”,以盛小件物品。其工艺别致而古朴,状如现代挎包,但现在“批思”已不多,仅限于“贝玛”(即祭师)使用。妇女外出办事,一般手提竹篮,携带蓝布挎包或肩挎一只细篾特制的六角眼小型花背篓,称做“哈八”,内装各种小件物品;上山劳动则背负一只巨型蔑箩,有眼者称“哈卡”,无眼者谓之“比抽”,以便背运重物。

img41

哈尼族的背篓   摄影:白永芳

哈尼族山区因山高坡陡,道路坎坷崎岖,男女皆不善肩挑,运送物件全用背背负。妇女是背运粮食、柴火、山地作物、树疙瘩、肥料、建房土基、石块等重物的主要承担者。她们背运重物多使用背架。背架系扁形木制品,长50厘米,宽20余厘米,中部一侧凹如弧状,两端上下方均系着双股棕绳背带,上方背带稍宽而柔软,用以套头,下方背带却专系物件,不论任何物件(包括竹筒背水)都用下方背带系紧。背上的物品重量可以通过背架及其背带,均匀地分布于全身各部。背运重物时,在背上垫一件蓑衣,以免压破背部。有时男子也参与背运重物,但他们不使用背架,而是用双股棕绳背运。背架实际成了妇女专用的运输工具。建房用的木料一般都由两名男子合抬或一人直接肩扛的办法运输。两人或多人合抬的巨型重物,一般都要以抬杠和绳索相配合,并运用杠杆原理,系以重物,诸如大石板、巨木等,运送猎获之野物甚至死人的灵柩等。这种运输方法,在哈尼族山区也比较普遍。

长途运输主要靠马帮,大多组成一个集体,并选出一个“马哥头”率领,互相关照;一般一人可以管理四匹马,出发时带上锣锅、大米、腊肉、食盐、水烟筒和足够的马料;记好途中的伙食开支账目,回家以后平摊。马帮出门要选择吉日良辰,走到村口岔路处要磕破一个鸡蛋,以示辟邪;村口附近忌讳与成年妇女相遇,村边途中忌讳蛇、麂子、虎、豹等野兽截路而过,否则为不祥之兆,要立即返回。马帮出门,远近以站计算,每站平均相距30公里,为马帮一日的行程,其住宿点称做马站,实际多半是稍微背风的山野河畔。

img42

哈尼族滑轮车   摄影:白永芳

为保持山路长期平整,在红河南岸哈尼族民间承袭着一种村民同修山路的传统习俗,谓之“戛轰汤”。每当秋收前夕,各村分别约定日期,分段负责;各户派出一名劳力,合力修整山路,砍开拦路的刺槐,搬走障路淤泥和石头,填平坑凹,架设断桥,把一条条崎岖山路从村边一直修到田边,便于人们之间相互往来。近30多年来,随着哈尼族地区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偏僻山区修筑公路,逐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公路交通运输网,机动车辆遍布城乡,往返不绝。然而,在未通公路的偏僻山村,仍然依靠人力和畜力作为交通运输工具。[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