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服务与应用系统
电子政务是21世纪政府服务于社会的一种新型服务方式,所以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是以服务为宗旨的,电子政务的应用系统都要紧紧围绕服务对象的需求,选择优先支持的政府业务,统筹规划应用系统建设,提高各级政府的综合服务能力。
1.服务体系
电子政务强调服务是宗旨,“服务”是电子政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特别强调要惠及全民。作为对服务宗旨的实现,应用系统G2C、G2B和G2G就构成了电子政务的服务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服务的对象是公众、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的职能机构及各个部门。以服务为宗旨,就意味着电子政务要以人为本,惠及全民。应用系统要通过整合和共享信息资源,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即为满足政府服务公众和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在人口登记和管理、法人登记和管理、产品登记和管理、市场准入和从业资格许可等方面实现信息共享。为满足政府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的需要,提供市场与经济运行、农业与农村、资源与环境等方面的信息监测与分析服务。为满足各级领导科学决策的需要,提供信息汇总、信息分析等服务。为满足政府提高管理效能的需要,提供人力资源管理、财政事务管理、物资管理等信息服务。
总之,电子政务的服务体系是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以服务的实现程度、服务的效率、服务的质量为衡量依据的网络体系。
2.应用系统
应用系统也称应用平台,是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主要内容。G2C和G2B的核心部分,是公众、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最需要的部分,这些部分是社会公众关注度高、经济社会效益明显、业务流程相对稳定、信息密集、实时性强的政府业务,这些也是电子政务优先支持的业务。G2G的核心部分,则是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监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降低行政成本的办公、财政管理、税收管理、金融监管等业务。这些也是电子政务优先支持的业务。
在我国,应用系统的建设必须强化应用,推动互通共享和支持部门间协同。在建和拟建系统要有利于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和优化组织结构,避免简单地在原有体制和业务流程基础上建设应用系统。电子政务是为政府机构改革服务的,其目的不是在原有管理体制上建立面向本部门的应用系统,而是要整合业务、优化流程和重组机构。所以要围绕优先支持的业务,以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以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为支撑,兼顾中央和地方的信息需求,统筹规划应用系统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