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特点介绍

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特点介绍

时间:2024-09-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说,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应用正在引发政府管理的深刻变革,进而导致公民与政府间沟通方式的改变,以及官民关系的改善。可见,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对人类社会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无论是电子政务基础设施中的网络,还是数据库,甚至是操作系统,都有可能遭受人为的、意外的破坏。在完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过程中,两类特征必须兼顾,不能因为过分强调其优势而忽略了其潜在的危险,从而造成无法预料的损失。

3.1.2 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特点

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是以信息基础为依托,因而呈现出极强的技术特征,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广泛的适应性与渗透性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是一切生产活动、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都离不开的要素,更是政府管理活动中的关键要素。而信息技术作为处理信息的关键技术,在信息化时代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当前,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制造、办公室业务、通信娱乐医疗保健教育、科研、军事大众传播等多个方面,正因为如此,信息技术也逐渐地深入到政府管理活动当中,促成了电子政务的出现。电子政务基础设施作为信息技术的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降低政府行政成本,还能促进远程教育培训、政务信息公开的适时发展。可以说,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应用正在引发政府管理的深刻变革,进而导致公民与政府间沟通方式的改变,以及官民关系的改善。可见,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对人类社会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作为信息技术的组成,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沿袭了信息技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来说,由于电子政务基础设施中所包含的信息技术,改进了政府管理工具的技术性能,提高了政府的调控能力和实际管理水平,更有利于政府管理活动中的优化资源配置和合理流动。例如,电子文档的出现,就大大减少了政府管理活动中纸张成本的支出,并且更易于复制、保存,还能极大提高文档中的信息的真实性,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同时,由于电子文档所具备的高速传递性,政府管理活动中的各种信息可以依托于电子文档,快捷地传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将政府内部的高效性直接转化为良好的社会效应。

3.极强的时效性

信息本身就具有时效性,时间久远的信息就无法产生应有的价值;同样,作为信息技术组成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也具备极强的时效性。过时的基础设施往往脱离电子政务的实际需求,不但不能帮助政府提高管理效率,甚至还有可能成为政府管理活动的包袱。拿极端例子来说,如果当前电子政务应用中仍然使用电话线拨号上网,那么无论是信息传递速度还是信息的完整性都不能得到有效地保障。显然,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必须依据当前政府管理活动的实际需求适时发展,才能够真正体现其信息技术的时效性。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有可能超越政府管理的需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管理必须随时调整自身的需求。相反,政府必须明确自身需求以作出正确的主体性选择,减少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而带来的巨额成本。

4.高风险性

信息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的广泛影响,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于各种信息技术。电子政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出政府管理对于信息技术的依赖。但是,在看到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所带来的各种便捷的同时,也必须看到电子政务基础设施与生俱来的脆弱性,即信息技术的高风险性。无论是电子政务基础设施中的网络,还是数据库,甚至是操作系统,都有可能遭受人为的、意外的破坏。设想一下,假如电子政务的网络系统突然瘫痪,那么将会使得整个电子政务系统陷入停滞状态,一旦政府管理又高度依赖于信息技术,那么信息技术的突然失灵会使得政府管理活动出现混乱的局面。

如上所述,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具备两大类特征,一方面是其优势,另一方面则是其劣势所在。在完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过程中,两类特征必须兼顾,不能因为过分强调其优势而忽略了其潜在的危险,从而造成无法预料的损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