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政务信息资源的概念和特性介绍

政务信息资源的概念和特性介绍

时间:2024-09-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一般意义上的时效性不同的是,政务信息的时效性主要表现为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决策的超前性和发布的及时性。因此,政务信息资源是相互包含且交叉的,内容丰富而复杂。

3.3.1 政务信息资源的概念和特性

信息资源是指信息及其载体。信息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内容描述。信息是指描述的内容,以什么形式描述则取决于载体的性质。载体又称为媒体,是信息从信源到信宿的传递者。载体上反映信息内容的物理符号或信号,在信息处理中被称为数据。因而,数据是信息的物理形式,信息是数据的内容。依据一般意义上信息资源的含义可以认为,政务信息资源是一切产生于政府内部或虽然产生于政府外部但对政府各项业务活动有影响的信息的统称。

1.政务信息资源的特征

(1)权威

政府部门是法律法规的发布机构,是公共事务的管理机构,也是社会中最关键决策机构,其产生的信息势必具有强烈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2)综合性

政府管理着全社会众多的公共事务,各级政府构成一个巨大的、不停运转的大系统,政府还包含着不同的职能部门,政府这种纵横交错的形态决定了政务信息资源的多样性和产生效益的综合性。

(3)时效性

政府职能决定了其决策的权威,同时也表现出政务信息的时效性。与一般意义上的时效性不同的是,政务信息的时效性主要表现为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决策的超前性和发布的及时性。

(4)共享性

政务资源应该为全民所有,在不危及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政务信息必须要与公众分享,这是政务公开的缘由所在。同时,在信息流动和共享的过程中,还必须注意信息安全和信息隐私的保护。

(5)机密性

政务信息资源中有相当一部分涉及国家重大的方针政策、政府活动、工作部署和社会动态等机密性信息。其机密程度高,意义重大,稍有不慎,就会给国家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对这一部分信息资源,必须保证其机密性,不得参与信息共享。

2.政务信息资源的组成

当前我国政府正在由管理型转向服务型,政府主要依靠法律法规、政策间接调控国民经济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政府职能的转变势必要通过大量的信息来实现。总的来说,政务信息资源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政府决策信息

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求政府更多地以立法和政策管理社会和经济事务。政府定期向基层和群众发布政策、法规条例、决策咨询、战略发展报告和总体布局等信息,使社会事务的各个方面根据政府的整体思路和要求开展工作,保证经济和社会发展置于政府的政策范围之内。

(2)政府服务信息

政府职责之一是积极营造开放公平的社会经济环境,提供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因此,政府为社会各界提供的信息成为政务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国际国内重大政治新闻、经济运行分析、热点透视、社情动态、税收征管、统计报表、市场供求信息、预测信息、金融财经信息、科技与人才信息等。

(3)政府反馈信息

政府反馈信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各行各业、基层群众和各学科专家学者的批评、建议、意见等;二是来自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等。政府反馈信息的好坏、及时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府责任性实现程度的高低。

(4)政府交流信息

政府之间、政府上级机关与下级机关之间建立起信息渠道,得以实现彼此之间经常性的横向与纵向的信息交流,以协调各行政机关、行政人员与行政活动之间的关系,消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政府交流信息内容丰富,反映了政府职能划分、权力分配的实际状况,对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起到了基础支撑作用。

上述政务信息资源划分的界限并不是绝对的,政务信息资源还可按信息来源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按信息状态分为固定信息和流动信息,网络环境下有文献信息和电子信息之分。因此,政务信息资源是相互包含且交叉的,内容丰富而复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