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的结构
按照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和规划目标,充分考虑标准体系的纵横关系,当前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结构如图8-1所示:
图8-1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结构图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结构由两个层面、六个部分组成。
1.总体标准
总体标准是电子政务建设的核心,规定了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目标。具体而言包括电子政务总体性、框架性、基础性的标准和规范。
2.应用标准
应用标准是电子政务基础数据的标准,主要有数据元、代码、电子公文格式和流程控制等方面的标准。
3.应用支撑标准
应用支撑标准是电子政务应用程序的软件标准,包括为各种电子政务应用提供支撑和服务的标准,主要有信息交换平台、电子公文交换、电子记录管理、日志管理和数据库等方面的标准。
4.信息安全标准
信息安全标准是电子政务安全体系的具体构成,包括为电子政务提供安全服务所需的各类标准,主要有安全级别管理、身份鉴别、访问控制管理、加密算法、数字签名和公钥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标准。
5.网络基础设施标准
网络基础设施标准是电子政务运行的系统硬件标准,包括为电子政务提供基础通信平台的标准,主要有基础通信平台工程建设、网络互联互通等方面的标准。
6.管理标准
管理标准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项目管理标准,包括为确保电子政务工程建设质量所需的有关标准,主要有电子政务工程验收和信息化工程监理等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标准。
以上电子政务的标准结构体系中,总体标准作为第一个层次处于核心地位,是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目标。在第二层次中的各个标准可以看做是总体目标的细化:网络基础设施标准是电子政务的建设基础;应用标准和应用支撑标准是基于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上的软件建设规定;信息安全标准涉及电子政务建设的安全体系,在软件上对应用标准和应用支撑标准作出规定,在硬件上对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作出规定;管理标准则是将前几项内容当作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从项目管理的角度作出的硬性规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