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西国家旅游综合实验区的基本内涵和功能定位

广西国家旅游综合实验区的基本内涵和功能定位

时间:2023-09-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广西国家旅游综合实验区的基本内涵和功能定位蒙子良[1]一、广西旅游业现状和前景展望按照《旅游规划通则》的概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均可被视为旅游资源。

广西国家旅游综合实验区的基本内涵和功能定位

蒙子良[1]

一、广西旅游业现状和前景展望

按照《旅游规划通则》的概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均可被视为旅游资源。广西地处亚热带,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一)广西旅游业发展现状

1.基础具备

近年来,广西城镇化发展很快,形成像南宁、桂林这样的国际性城市。接待能力明显提升,2007年广西拥有星级酒店有384家,其中五星级11家,四星级32家,三星级177家;绿色旅游饭店金叶级10家,银叶级44家。以沿海港口为龙头,南昆铁路为骨干,高等级公路、水运、航空和其他基础设施相配套的出海大通道框架已形成。各市、县全部实现国内外直拨电话和无线移动电话服务。

2.产业形成

广西旅游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要素不断优化,旅游产业素质明显提升,旅游产品特色化明显,旅游企业数量大幅增加。入境市场、国内市场和出境市场(含边境旅游)稳步发展,全区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连年创历史新高,旅游业已发展成为广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已完成了旅游资源大省到中国旅游大省的转换,正逐步向中国旅游强省迈进,旅游产业发展基础良好。

3.品牌初具

近年来,广西实施资源整合、品牌带动、质量提升、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战略,形成以滨海休闲、边关跨国、山水生态、民族风情、历史文化、会展商务为主题的旅游品牌,包括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德天瀑布、“中国第一滩”——北海银滩、“世界最大的天坑群”——百色天坑、“百色风雷、两江红旗”——红色旅游、印象·刘三姐、乐满地、中华白海豚、中国—东盟博览会等。

4.潜力很大

广西旅游业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和发达省市相比,差距还很大,不但落后于沿海省市,也落后于周边的云南、贵州。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区位优势还未变成交通优势,环境优势和地缘优势还未变成市场优势和产品优势,极具发展潜力的都市支撑还未形成现实优势;(2)区域旅游合作比较脆弱,合作层次不够深入,合作机制还没有形成;(3)整体形象不鲜明,知名度有待提高;(4)旅游资源开发分散、规模小、品质不高、联系不紧;(5)要素资源(土地、资金、信息、技术、管理、产权)短缺,发展活力不足。面临的挑战有强势产业抢占资源和挤压、周边同类旅游产品的激烈竞争、生态环境脆弱(海湾生态最易受工业化的污染)的威胁、复杂敏感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关系的不利影响等。

广西旅游业的落后现状,离本身丰富而独特资源的发展要求也很远,发展潜力很大,具有后发优势。

5.阶段特点

第一,广西旅游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旅游资源整体开发水平不高,不少优良旅游资源处于待开发和浅开发状态,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旅游文化和旅游社会环境亟待加强开发建设。

第二,广西旅游业处于发展的黄金期。区域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国家发展战略聚焦带来基础设施全面改善,为发展旅游服务配套提供支撑和有效衔接;旅游业发展得到高度重视,旅游本身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产业发展速度快;区位优势和旅游价值得到彰显,同时面向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

第三,广西旅游业面临全面转型升级。从以观光为主的“门票经济”向综合收益为主的产业经济转变;从观光产品为主向休闲度假、城市商务旅游等为主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跨越;着眼于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强化区域整合,实现向和谐旅游、统筹发展跨越;着眼于城市群和大工业发展,强化公共设施向优化整合转变,实现向社会资源旅游化跨越。

(二)广西旅游业发展前景展望

广西旅游业处于旅游业升级换代的转型期,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处于发展的黄金期,处于功能突显和初步释放的新时期。以北部湾经济区国家战略为契机,以发展北部湾旅游为突破口,把广西旅游业建设成发展新高地,增长新一极。

1.旅游综合体验区

实现商务、休闲、度假、观光等旅游目的的多样组合,超越现在还是围绕线路开发旅游观光产品的思路,当前特别要注意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在有条件的地区,形成一些旅游聚集区。

2.产业协调发展区

广西应该形成一个多种产业协调发展,生产与消费并重,工业与服务业(以旅游业为龙头)齐飞的产业格局。

3.旅游合作示范区

以北部湾旅游先行先试为突破口,做好北部湾城市与泛北部湾城市的合作,以及中国与东盟的旅游合作,打造旅游合作示范区。

4.地域形象品牌区

以北部湾旅游先行先试为突破口,用旅游发展来树立起北部湾的新形象。如果北部湾发展的结果是让国人把这里仅仅当成一个工业制造基地,港口工业基地,那将是一大败笔。

把广西打造成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让世界人民来到广西任何一个城市都能享受到旅游大餐,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二、广西国家旅游综合实验区的基本内涵

(一)国务院关于旅游业性质和作用的界定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发展旅游业基本定位为“外事接待”性质。1964年中央决定成立“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时,明确发展旅游事业的方针政策是“扩大对外政治影响”和“为国家吸取自由外汇”。直到1994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还出现“国际旅游事业”的表述。

1991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首次把旅游业归属为“产业”的范围。

1992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明确将旅游业界定为“产业”范围。

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确定旅游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1995-2005年的“九五”、“十五”时期,我国入境游、国内游和出境游市场格局形成,全国有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先导产业来发展。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三个方面:旅游业特别是国际旅游业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方面,是国家扩大内需的重要领域。历年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有阐述。

旅游业在国家对外开放中的作用在历年(1979—200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共出现31次,占总出现次数的51%。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旅游业在对外贸易中发挥了“出口创汇”的作用(17次);旅游业在“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友好往来”中发挥了作用(5次);旅游业在促进“对外开放格局形成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中发挥了作用(9次)。

旅游业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中的作用在历年(1979—200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共出现13次,占总出现次数的21%。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旅游业在推动“发展第三产业”中发挥了作用(7次);旅游业在“调整产业结构”中发挥了作用(6次)。在2007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发展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内容。

旅游业在国家扩大内需中的作用在历年(1979—200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共出现6次,占总出现次数的10%。对于旅游业在扩大内需中的作用政府工作报告从“拓宽服务性消费领域”(1999)、“发展服务性消费”(2000,2006)、“培育新的消费热点”(2002,2007)、“提高居民消费水平”(2003)几个角度分别作了阐述。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其他作用,如“广开就业门路”(1979);“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1992)、“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2003)等。此外,在历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还间或提到了“控制楼堂馆所建设”(1986)、“禁止公费旅游”(1988,1990,2000,2002)、“整顿旅游市场秩序”(2002)等等,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当时的时代特征。

(二)广西国家旅游综合实验区的基本内涵

广西国家旅游综合实验区的基本内涵是:广西国家旅游综合实验区是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为地理空间,以旅游优先开发开放为核心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主要内容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旅游优先开发开放为主题,以旅游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先试先行为特征,以建设区域旅游一体化、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实验区。

1.国家战略

广西国家旅游综合实验区,是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核心在于先行先试的试错权。通过在旅游发展中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体制性方面的实质性突破,为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起带动和示范作用;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和谐社会起示范作用。

2.综合性改革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我国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经济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国际形势和国内环境的变化发展,改革开放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即“综合性攻坚”改革阶段。中国旅游产业现在进入了一个转型时期,旅游业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市场化水平低、效益不佳。广西国家旅游综合实验区,需要对旅游发展的方方面面进行改革。这种改革不再是若干分散的单项改革,而是综合配套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处理好方方面面的交互关系,以期实现多层面、立体式协调发展。

3.综合性试验

旅游是一个关联度高、带动系数大的产业,旅游业涉及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与工业、农业、商贸、交通、服务、文化等领域都有紧密联系。要实现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改革现行的政府管理体制和旅游产业运作机制,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加强政府指导,增强旅游企业活力,提高旅游市场化运作水平,促进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设立广西国家旅游综合实验区,旨在旅游领域“先行先试”,着眼于“制度创新”,以“立”为主,以发展旅游业为突破口,率先进行与旅游发展相关的经济政治等方面管理体制及运作机制的改革创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旅游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子,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旅游市场体制,增强和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拉动区域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发展,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生长点。

三、广西国家旅游综合实验区的功能定位

参照国内外综合试验区和发展区域旅游的经验,我们把广西国家旅游综合实验区的功能定位为:共同打造珠江上游流域绿色屏障,把广西建设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优化配置、旅游管理体制创新、城乡旅游统筹发展的示范基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优先发展、旅游区域合作开发开放、优秀旅游人才培养的平台,实现广西旅游实验区旅游行政管理、旅游规划建设、旅游市场营销和旅游资源保障四个一体化。

(一)打造一个绿色屏障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许多国家的经济社会文明史,就是一部流域文明史。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或地区,河流都是流域经济的纽带,主要的产业都集中在流域区,流域经济在区域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

珠江是中国南方最大河系,与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松花江、辽河并称中国七大江河。珠江横贯中国南部的滇、黔、桂、粤、湘、赣六省(自治区)和越南的北部。水量丰富,年径流量仅次于长江,是黄河的6倍。具有良好的航运条件,年货运量仅次于长江而居第二位。

珠江水系支流众多,流域面积10000km2的支流有6条,即北盘江、柳江、郁江、桂江、贺江和连江。集水面积在1000km2以上的支流,主要在广西境内。

养护好和发展好珠江上游的绿色屏障,不仅是上游欠发达地区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的事,更是发达地区粤港澳的大事。共同的利益和责任,使广西和发达地区粤港澳以及云南、贵州进行区域旅游的合作开发成为可能。在国家层面,则应该利用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协调粤港澳与珠江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

长江三峡打造绿色屏障的经验是,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以来,先后启动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环湖绿色屏障等以营造林为重点的林业生态工程,累计造林1728万亩,森林增长速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

为了打造珠江上游流域绿色屏障,必须坚持“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方针,一要推动天然林保护工程向纵深发展,创新发展思路,扩展建设范围,扩张建设规模,增加建设总量;二要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保护好上游流域的生物多样性;三要积极争取生态公益林补偿基金的启动实施,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四要加快基地建设,实现“量”的有效扩张。切实加大森林资源的培育,根据生产经营目的,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原料林基地,加快定向培育步伐;五要落实好各项政策,重点培育和壮大林业龙头企业。按照“少采多造”的原则,逐步放宽林木采伐政策,大力引进多元资本,尽快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林业骨干龙头企业,在政策引导、技术服务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使其不断发展壮大,实现管理合同化,生态标准化,经营科学化,产品市场化,销售订单化,服务一体化;六要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始终坚持“谁造林、谁所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明晰林木权属,放活使用权,落实收益权,放宽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和经营约束,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特别是民营资本转变。

(二)打造三个示范基地

1.打造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优化配置示范基地

各国经济发展表明,整合也是一种竞争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促进旅游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增强旅游经济主体活力,加强区域互动和对外合作,形成旅游发展的持续动力。

广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2006年,已经开发的景区景点有800多处,分布于14市63县。广西建设与申报旅游综合实验区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就是要通过构建广西国家旅游综合实验区,借鉴旅游强国的发展经验,采用国际通用的旅游规则,整合区内各种可开发的旅游资源,优先发展跨国旅游合作开放开发区,先行先试,实现广西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为全国旅游业树立发展典范。

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核心是重点旅游资源的整合。整合和开发我区旅游资源的总体思路是:以景区景点建设为中心,以特色旅游线路建设为载体,以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整合资源、培育品牌、建设精品、形成网络。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加大部门联动和区域合作力度。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和区域布局,大力开拓海内外客源市场。加快旅游企业改革创新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全面构筑开放带动型旅游产业体系,促进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打造少数民族旅游管理体制创新示范基地

(1)创新旅游行政管理体制

旅游管理体制创新的总体目标是:转变管理职能,整合旅游要素,发挥综合效益,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旅游综合管理体系,实现广西旅游管理体系的国际化、标准化和现代化。

管理体制创新的主要途径是:以“大管理”的思路构建广西旅游行政管理体系,尝试建立广西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对旅游实验区进行统一管理;组建区、市、县(市)三级旅游区域行政网络,制定旅游发展规划、规范市场秩序,以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为依据,实施对于旅游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业内人员素质;以旅游区(点)资源整合的思路深化广西旅游区(点)管理体制,通过成立旅游投资公司或者旅游发展公司进行企业化经营,逐步实现旅游区(点)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分离;以社会组织为主体,旅游专业协会、社会团体、自发性组织参与,建立广西旅游业的民主监督管理体系;以北部湾的开发开放为契机,推进广西区域旅游的优先开发开放。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广西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对实验区规划与建设、资源保护与开发、旅游资金筹措与使用、全区宣传促销、市场开发与监管等的宏观调控,将与旅游密切相关的国土、城建、交通、文化、林业、水利等部门组织起来,完善有效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2)创新旅游经营管理体制

旅游经营管理体制创新的目标是:全面建立现代旅游企业经营制度模式;实现旅游经营体系的专业化、规模化、集团化和一体化分工协作。

旅游经营体制创新的主要途径是:进一步明晰全区旅游经营体系的专业化分工,避免经营职能的重复设置;积极推进旅游经营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完善旅游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模式;充分引入资本市场的经营模式,推进广西旅游产业的资本规模经营;逐渐确立新的旅游产业经营主体,建立广西旅游投资公司或者旅游发展公司,强化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的跨区域整合开发。

(3)创新旅游资源管理体制

当前,我区的旅游资源管理体制是由政府授权相应部门管理不同的旅游资源,风景名胜区属于建设部门管理,地质公园属国土部门管理,自然保护区由环保部门管理,森林公园属林业部门管理,文物属文化部门管理,江河湖泊属水利和交通部门管理,寺庙由宗教部门管理等。由于权属不同,各个部门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旅游开发或者将资源闲置,在旅游规划的管理上难免出现混乱。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上,由于资源权属多门,旅游局在开发上难以指导,在保护上难以监督,乱开发、乱建设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旅游资源的宏观调控和科学有序开发,造成对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

(4)创新旅游市场管理体制

培育旅游企业,壮大市场主体。加快旅游企业改革,推动企业的股份制、公司制改造,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以改革的精神、开放的思路和国际化的视野,实施全区旅游一体化工程。对国有旅游企业,要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大旅游企业改组、改造和改制的力度。支持旅游优势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进行收购、兼并、重组,形成一批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发展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

(5)创新旅游投融资体制

深化旅游投融资体制改革,消除市场分割,打破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实现投资方式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引导社会各类主体以多种形式投资旅游产业,鼓励不同性质的旅游企业相互参股,积极推行股份制。引入市场化开发机制,走市场化运作的路子,积极探索社会多元化投资的有效途径,调动各类投资主体的积极性,支持非公有经济向旅游产业领域拓展,允许景区(点)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切实推进产权多元化和管理职业化,采取“谁投资、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此外,还要创新旅游用地管理体制、创新旅游财税体制、创新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等。

3.打造少数民族城乡旅游统筹发展示范基地

人类对地球空间表面的开发,总是优先开发条件好的地域,然后再开发条件差或开发难度大的地域。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和我区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区农村地区的旅游开发势必加强和深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旅游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区旅游业的发展就全国而言,比较速度减缓,发展后劲不足;就区内而言,则是城乡发展不平衡。这两个问题的存在,都和我区农村旅游开放开发不足密切相关。

我区旅游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城市之间旅游发展不平衡,南宁、桂林、北海等市较热。第二,市区旅游热,县区旅游冷。第三,城市旅游、乡村旅游、海滨旅游水平和档次差别较大。第四,县区旅游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薄弱。第五,城乡旅游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借鉴国际社会的经验,加强旅游扶贫研究,寻找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的突破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设立广西国家旅游综合实验区,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探索一条统筹城乡旅游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统筹城乡旅游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树立“协调发展观”和“大旅游”思想,整合全区旅游资源,优化全区旅游资源配置。广西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协调发展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的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大旅游发展战略,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快旅游优质工程建设,推动旅游国际化进程,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全面提高旅游核心竞争力,力争把广西建设成为旅游形象鲜明、特色突出、结构合理、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城乡协调发展的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强区域协作,扬长避短,取优弃劣,加速旅游资源的合理有效整合,形成重拳,隆重推出,争创品牌,发挥整合及品牌优势。同时要充分发挥产业资源优势,把旅游元素有机注入到产业发展之中,大力发展工业、农业、林业、山水、科技、文化、康体、美食等专项特色旅游项目,丰富城乡文化内涵,促进城乡旅游协调发展。

建立城乡互动机制,促进城乡旅游的互动。首先,要充分发挥旅游主管部门、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交通部门、旅游协会等组织和部门的作用,促进城乡旅游对接,设计城乡旅游线路。其次,确保城乡互游顺利实施。借鉴韩国的经验,大力提倡“广西人首先游广西”,实施“市民乡村游”、“村民城市游”工程,促进城乡互动、相互交流、相互支持,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心理差距。村民进城游览,可以促进他们开阔眼界,活跃思维,实现信息的交流,促进新农村文明建设。市民进乡村,可以了解乡村生活,了解农业知识,亲近大自然,愉悦心情,促进身体健康发展。

在统筹城乡旅游协调发展方面,云南省的经验值得借鉴。云南省依托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通过规划建设60个旅游小镇,走“以旅促农、以旅哺农”的“旅游经济”道路,不仅实现了对散落遗产的保护,更有力拓展了旅游业外延,带动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三)打造三个平台

1.打造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优先发展平台

广西是革命老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是需要扶贫和优先开发的西部地区,是我国5个民族自治区中人口最多的民族自治区。广西国家旅游综合实验区,作为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旅游运行机制、扩大旅游开发开放的先行者、试验田,其实践及经验积累,具有积极的体制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实验区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并将其中已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比较成熟的有益经验逐渐大面积推广,可为我国其他类似地区探索旅游开发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新的经验和体制示范。我国5个民族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而又都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广西国家旅游综合实验区的改革成功,必将为其他民族自治区提供可供借鉴的新的旅游发展经验和发展模式,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业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广西在中央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先行探索未来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各项制度和要求,依靠率先的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制度和标准来发展旅游业,比其他地区更快更早地建立起社会主义旅游市场体制,从而获得体制和机制上的先发优势和比较优势,促进广西旅游业优质高效发展,成为旅游管理体制创新高效、旅游运行机制灵活、旅游资源配置优化、产业拉动力强劲持续、旅游市场主体明确、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强,与国际规则、国际惯例、国际产业调整和要素重组相衔接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度开放、社会和谐、环境友好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形成新的区域创新增长极,充分发挥旅游集聚和扩散效应,带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2.打造少数民族区域旅游合作和开发开放平台

我们要以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开放为契机,把广西国家旅游综合实验区打造成区域旅游合作开发开放的平台。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现代旅游在我国是一种新兴的产业。我区各地旅游业的发展,多为各行其是,带有计划经济的传统色彩。各地的旅游规划和开发,多采取资源导向。以为拥有资源优势,就必然拥有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旅游产品的设计、旅游线路的编排,都局限于各市行政区域内。旅游资源特质相似的相邻地区,往往发展思路和产品规划雷同,导致重复建设。由于旅游业在我区发展迅猛,各市旅游产业规模膨胀很快,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则市场竞争迅速激化。此外,又由于旅游业本身就是市场经济特征特别明显的产业,市场导向对于旅游业的发展特别重要,旅游业的发展,市场化程度提高很快,也导致市场竞争的激化。所以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闭关自守的发展模式必然行不通。摆在各市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局限于本市的发展条件而受制于孤立发展的极限,与外地在低层次的“旅游大战”中两败俱伤;要么打破地方局限性,突破行政区域,走区域旅游合作发展之路,向协作要效益要前景。

从旅游业固有性质和现代旅游发展趋势来看,区域旅游合作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旅游资源尤其是自然旅游资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往往具有遍在性和重复性,导致某些相邻行政单元的旅游产品的相似性和替代性。要延长同类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或实施旅游产品的更新模式,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相邻地方必须共同协商,相互协调。

旅游线路的合理安排,对延长旅客旅游时间,增加旅客旅游消费,至关重要。建设市场统一的国家旅游实验区,实现区域旅游合作,可以延长旅游线路,精选旅游景点,丰富旅游内容,乃至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可以编排环状封闭式旅游线路,避免往返路线重复,提高旅游效益;促进线路的网络化,利于旅游资源重组,旅游产品多样化,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促进各市县在旅游开发、经营等方面的取长补短,发挥整体优势,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保证广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打造旅游区域合作开发开放的平台,包括国内旅游区域合作开发开放的平台和国际旅游区域合作开发开放的平台。

进一步加强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旅游合作。希望国家旅游局在项目建设、线路整合、宣传促销、人力资源培训以及旅游信息平台开发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旅游交流与合作。

打造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合作平台。建议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由国家旅游局和东盟各国旅游部门共同主办中国—东盟高层旅游合作论坛及中国—东盟国际旅游展,建立中国—东盟高层旅游会晤和磋商机制,打造中国—东盟区域旅游合作平台。

开发中国—东盟旅游信息平台。建议国家旅游局利用互联网等渠道,开发建设中国—东盟多语言旅游信息交换平台,实现具有操作性的信息交流大网络,为多边旅游合作提供便利,并为今后实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无障碍国际区域大旅游创造前提条件。

在东盟地区增设旅游办事处。目前国家旅游局在东盟10国仅有新加坡一个办事处。为加强中国与东盟的旅游交流与合作,尤其在旅游宣传促销等领域的合作,建议国家旅游局在东盟地区,如亚太旅游协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协作办公室所在地的泰国曼谷,至少再增加一个办事处,为国家旅游局及各省市区旅游部门与东盟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提供更多便利。

积极推进与周边国家的旅游便利化。协商有关部门,扩大我国边境各省区重点旅游口岸城市的游客落地签证范围;简化通关手续,扩大免签证国家和地区范围;争取开辟更多的出入境口岸和国际机场,为游客在交通上提供便利;规范边境旅游出入境管理,为边境旅游的游客提供最便捷的出入境服务,尽量减少游客出入境费用。

3.打造少数民族地区优秀旅游人才培养平台

旅游人才是旅游业最重要的生产力,是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强劲动力。通过对区内各市的调研发现,我区旅游业最缺的是旅游管理人才匮乏,新成立的崇左、贵港、来宾等市尤甚。旅游从业人员总体水平低,旅游人力资源总量和后备力量不足,已成为制约广西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广西需要实行人才战略,培养一支业务能力强、通晓市场经济知识、熟悉国际旅游业务、结构合理的旅游人才队伍。

要突破以前认识上的一些误区,改变人力投资与物质资本投资不协调的现象,逐步增大人力资本投资的比重,将人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实施大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旅游主体(旅游者)潜能开拓战略、不拘一格选拔引进和培训人才战略、创新激励战略、旅游服务精细化战略。

(四)实现四个一体化

1.实现旅游行政管理一体化

从本质上说,推进广西国家旅游综合实验区行政管理一体化,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活动,也是一场深入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广西国家旅游综合实验区行政管理一体化,是加强旅游宏观调控、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的体现。实现实验区行政管理一体化,意义重大。它是解决我区旅游产业发展速度放缓、解决旅游业发展各种弊端和矛盾的需要,是做强做大广西旅游产业、改变广西旅游产业基础薄弱现状的需要,是加快开发广西优势旅游资源,以及加快广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根据广西的实际情况,借鉴深圳特区、浦东新区、滨海新区和国外旅游业管理体制的经验,我们认为应成立广西旅游管理委员会,由区人民政府主席任党组书记兼主任,分管副主席担任常务副主任。管理委员会成员,包括区旅游局、区党委办公厅、区政府办公厅、区交通厅、区外事办、区发改委、区国土与资源厅、区公安厅、区环保局、区体育局、区林业局、区建设厅、区文化厅等与旅游业相关部门的一把手。

广西旅游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和旅游综合执法队。办公室与旅游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办公室主任由旅游局局长兼任,办公室负责管委会的日常工作和旅游局的工作;旅游综合执法队,由工商、公安、交通、卫生、旅游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由旅游局质监所所长担任队长,执法队不是常设机构,由管委会统一布置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时,临时组成。

广西旅游管理委员会全体成员会议每年集中召开两次会议,要求成员单位的负责人和具体承办人员到会参加,讨论和解决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果遇到临时性的突发问题常务副主任也可以召集相关成员召开会议。管委会的会议是务实的会议,只谈问题,不谈成绩,在开会之前由旅游企业、旅游局提出问题,在会上讨论解决,涉及相关部门要及时解决问题。

成立广西旅游管理委员会,旅游管理体制得到理顺,统一对旅游管理的步调,避免交叉重复管理,为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组织保证,使政府发展旅游业的战略意图能比较好地得到贯彻实施。旅游综合执法队的成立,也避免对旅游经营者的一些违法行为,旅游局无法定权力处置的尴尬局面得到解决。

2.实现旅游规划建设一体化

广西国家旅游综合实验区,强调旅游规划一体化,旨在避免近距离不合理重复建设,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减少对旅游资源的浪费。为此,应加强对旅游产业发展在规划的主导作用,整合广西旅游规划力量,总结旅游规划工作经验,紧密跟踪国内外旅游规划新动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规划理念和方法,创新各类旅游规划技术,精心规划建设一批新的旅游精品,完善提升广西传统经典旅游产品,改造完善一批现有特色旅游产品,形成广西旅游精品系列,使广西的旅游精品数量和质量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抓紧编制、完善并落实《广西“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旅游发展规划》《广西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广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广西旅游商品开发规划》等,将旅游业纳入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3.实现旅游市场营销一体化

成立广西旅游管理委员会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让未来的广西具有一个目标、一个身份和一个声音,共同应对未来的机遇和挑战,采取全方位促销模式,实现旅游市场营销一体化。在政府主导下,运用多种宣传促销手段,有规模、有重点、有步骤地联合开拓重点客源市场。其联合的形式可以是区域联合、省际联合、横向联合、纵向联合、跨行业联合,联合的内容可以是线路联合、产品联合、经营联合、服务联合等。

4.实现旅游资源保障一体化

在旅游业发达的城市,有限的资源面临着旅游市场迅速扩张的巨大压力,是当前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在边远山区,则大量优质旅游资源还大批地闲置,是当前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旅游业是一个扩大化了的网络,是自然网络。旅游业网络化法发展原则和旅游景点由城市向乡村发展的大趋势,要求对旅游资源进行一体化的开发和保护。成立广西旅游管理委员会,是实现旅游资源保障一体化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2007年10月15日。

[2]刘奇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九次代表大会报告》,2006年11月15日。

[3]《关于进一步加快广西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1999年8月23日。

[4]《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2月14日。

[5]《2007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西新闻网,2008年2月29日。

[6]肖建刚:《关于建立国际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思考》,《旅游调研》,2008(1)。

[7]余小军:《加快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业发展》《广西日报》2008年4月1日。

[8]《2003—2008年南宁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9]《2003—2008年百色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10]《百色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3—2015年),百色市人民政府。

[11]《贺州市旅游产业“十一五”规划》,贺州市旅游局编制。

[12]《广西来宾市旅游业发展规划》(2005—2020年),来宾市人民政府,广西旅游规划设计院,2007年6月17日。

[13]《梧州市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梧州市旅游局,2006年7月18日。

[14]《2003—2008年钦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注释】

[1]蒙子良,男,1982级政治教育专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现为广西远建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