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服刑人员行为规范的定义和特征

服刑人员行为规范的定义和特征

时间:2024-09-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服刑人员行为规范的特征《规范》对服刑人员具有指导性、规范性、矫治性和强制性的作用,服刑人员必须遵守并严格执行。《规范》通过突出规定服刑人员改造义务,全面规定服刑人员禁止行为,来指导服刑人员正确对待服刑改造生活,努力学习文化和技术,端正劳动改造态度,养成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通过全方位地规范服刑人员的一言一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范》是司法部为确保监狱服刑人员改造秩序而制定的行政规章。

一、服刑人员行为规范的定义和特征

(一)服刑人员行为规范的定义

《监狱服刑人员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根据国家法律、法令和法规制定的行政规章制度,是服刑人员在改造生活中遵守改造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义务的行为准则。它是考核服刑人员表现的基本内容之一,是进行评审和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

(二)服刑人员行为规范的特征

《规范》对服刑人员具有指导性、规范性、矫治性和强制性的作用,服刑人员必须遵守并严格执行。

指导性。《规范》通过突出规定服刑人员改造义务,全面规定服刑人员禁止行为,来指导服刑人员正确对待服刑改造生活,努力学习文化和技术,端正劳动改造态度,养成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规范性。《规范》是监管改造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把服刑人员从起床、出操、就餐、劳动、学习、休息、就寝、生活卫生、文明礼貌等,一一作出明确规定,并实行全面考核。对做得好的,表现突出的,要给予奖励;对屡犯监规的,要从重处罚。通过全方位地规范服刑人员的一言一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矫治性。大多数服刑人员在入监前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良习惯,甚至恶习较深,《规范》重点解决的就是服刑人员不良行为矫正问题,服刑人员在服刑改造中,要逐步改造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由强制接受矫治到自觉地接受矫治,最后达到良好行为的自我养成目的。

强制性。《规范》是司法部为确保监狱服刑人员改造秩序而制定的行政规章。《规范》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监狱法》的延伸,当然对服刑人员改造具有强制性特征,是服刑人员接受改造必须遵守的言行准则,是考核服刑人员改造表现的一项基本内容,是进行评审的一个基本条件和实施奖罚的重要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