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鄂伦春族的主要交通工具

鄂伦春族的主要交通工具

时间:2023-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 交通习俗一、水上交通鄂伦春民族在特殊的生产生活环境中,适应深山和河流密布的地理条件,创造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交通工具,形成了独特的交通方式和习俗。直到现在大兴安岭的鄂伦春族人仍然在制作和使用桦皮船。“依如达仁”和“曳架”都是鄂伦春族的陆上拖拉滑行工具。鄂伦春族因长期使用驯鹿而有“使鹿部”的别称。马取代驯鹿是鄂伦春族生产力的一大进步。
交通习俗_中国鄂伦春族

第五节 交通习俗

一、水上交通

鄂伦春民族在特殊的生产生活环境中,适应深山和河流密布的地理条件,创造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交通工具,形成了独特的交通方式和习俗。交通工具分水上、陆上两种,水上交通工具有桦皮船、威呼、排木、兽皮筏等;陆上交通工具有马、雪橇、滑雪板等。所有交通工具均具有就地取材,方便实用的特点,显示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img52

桦皮船

(一)水上之舟——桦皮船

桦皮船,鄂伦春语称“木若沁”,是鄂伦春族用来狩猎、捕鱼以及渡河、驮载的工具。桦皮船形制颇为特殊,敞口,船体中部较宽,船头、船尾尖细并微微上翘,状似剖开的梭子。素有“水中之舟”美称的桦皮船,灵巧实用,携带方便,轻便灵活,一个人就可以扛走,但运载量却很大,一次可乘坐三至五人,可载四五百斤重的东西,并可任意穿行于江河湖泊之中。“陆行载于马上,遇水用之以渡”[28]。顺流用船桨,逆水或浅水用竿撑。直到现在大兴安岭的鄂伦春族人仍然在制作和使用桦皮船。

img53

桦皮船

(二)兽皮筏

兽皮筏就是(犴或鹿)皮船,是鄂伦春族早期的交通工具,《黑龙江志稿》卷六记载:“扎哈,小舟也,以皮革和桦皮为之。”说明这种叫“扎哈”的船既可用桦树皮制作,也可用兽皮制作。制作兽皮筏必须使用刚刚扒下来的鹿皮或犴皮。制作一只兽皮筏需犴皮三至五张。兽皮筏的载重量很大,一次可以装三四百斤重的物品,能乘坐两三个人。它不怕碰撞,但一次在水中的时间不易过长,否则时间久了皮子就会浸泡变软[29]

(三)威呼

文献记载:“威呼,独木舟也,刳木为之,长二丈余,阔容膝,头尖尾锐,载数人,水不及舷,仅寸许,荡漾中流,驶行如箭。初乘此舟者,瞑目不敢视,其险可想。遇水盛,亦可联二为一,以济车马。土人习于威呼,驶行水面如履平地。”[30]这是北方民族特有的一种船只,早在金代,女真人就使用这种船在混同江上捕鱼了,鄂伦春族个别地方使用“威呼”船。“威呼”是满语,独木舟的意思。“威呼”船长近七米,用整个粗圆木制作,将圆木凿出槽形,宽仅容一人坐其上,一只威呼可坐数人。威呼的制作方法是:选一个直径60厘米左右的原木用火烧,然后掏出烧焦的部分,使原木变成木槽,稍加修整,放在水中就能行驶了[31]

(四)排木

排木,鄂伦春语叫“特额木”。鄂伦春族人在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圆木在水中漂浮,不容易沉没,于是开始制作和使用排木。用十几根木杆绑在一起。排木的载重量很大,鄂伦春族人用它来渡河和驮运猎获物。居住于诺敏河一带的鄂伦春族人还使用这种排木作为水上交通运输工具[32]

二、陆地交通

(一)“曳架”“依如达仁”

“依如达仁”即拖床(拖着走),是鄂伦春族一种非常古老的运输工具。制作非常简单,仅取两根三四米长的桦树,稍加修饰,用马牵拉,根部拴两根皮绳,分别拴拉于马的两侧,实际上就是用马拉两根完整的大树,树干做辕,树枝载东西或人。每次出猎有伤员或病人的时候就用它驮载,由于树枝弹力很大,伤病人在上面不会有震荡之感,比较舒适[33]

“曳架”是在“依如达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取两根三四米长的圆木,后半部拴几根横称,用于驮载物品,前半部分做辕子,用马牵拉[34]

“依如达仁”和“曳架”都是鄂伦春族的陆上拖拉滑行工具。

img54

马爬犁

(二)滑雪板

滑雪板鄂伦春语称“亭那”,有木制和皮制两种。木制的滑雪板是用煮过的桦木或柞木板,长约2米,短的长1米左右,宽约20厘米,厚约5厘米,前端上翘,尾部贴地。皮制的滑雪板是用鹿皮和野猪皮制作的,不经过鞣制的鹿皮和野猪皮非常坚硬,将其剪成长方形,在皮子的上方绑一根皮绳,人站在其上拽着皮绳往前滑,非常有趣。滑雪板一般底部贴一块鹿皮,毛尖朝下。板底的鹿皮作用很大,它可以掌握速度,前进时是顺茬,倒退时是戗茬,下坡时正好是顺茬,可以加快速度。板中间钉有皮带,用于捆缚双脚,划行时“手持长竿,如泊舟之状,划雪上,前进则板乘力,瞬息可出十余里”[35]

鄂伦春族生活的地区,冬季漫长而寒冷,每当大雪封山的时候,鄂伦春族人便使用滑雪板疾驰于冰雪之上。每年正月和二月里,鄂伦春族人用滑雪板狩猎,这时天气渐暖,白天,雪有点融化,而晚上又结成薄薄的冰层,马陷其中很难自拔,而滑雪板则借着冰力滑得更快。这个季节穿上滑雪板既方便又快捷。因此说:滑雪板既适宜在平坦或浅软的雪地上行走,又适宜在山林中和深厚较硬的雪地上使用,是最理想的雪上交通工具。

(三)雪橇

雪橇也叫爬犁。木质结构,是没有轮子的交通工具,由马和狗拖拉,用四根方板钉制的。后来有了铁底爬犁,在雪地和冰原上行走多用雪橇。鄂伦春族人出猎时就用马爬犁载运一切家什和猎物。

(四)驯鹿“四不像”

据有关资料记载:“鄂伦春役之如牛马,有事哨之则来,舐以盐则去。”[36]驯鹿以“苔藓为食,用罢任去,招之即来”[37]。驯鹿曾经是鄂伦春族人的重要交通工具,无论迁徙还是狩猎都要用驯鹿驮载。鄂伦春族因长期使用驯鹿而有“使鹿部”的别称。后来,鄂伦春族人迁入黑龙江以南以后,离开了苔原地带,后来由于发生了瘟疫,“鹿类丧亡殆尽,乃改用马匹”。马取代驯鹿是鄂伦春族生产力的一大进步。马的驮载能力、速度、耐力、跋山涉水的水平都远胜于驯鹿。

(五)山林之舟——鄂伦春猎马

马是鄂伦春族陆上的最主要的交通工具。马善于穿越沼泽地踏“塔头”(沼泽地的木墩形草丛根),跨“倒木”(被风刮倒或枯朽倒地的树木),走在“塔头”或“倒木”中既不陷,也不倒。

牵马出猎摄影:薛冠超

img55

骑马出猎 摄影:宏雷

鄂伦春族饲养和驯化的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并因此而被誉为“鄂伦春马”。鄂伦春马由于长期在深山之中生活和繁殖,逐步形成了矮小,体瘦,行动敏捷,奔跑速度快,耐力持久的特点。一是能够翻山越岭,行于森林之中,是人和其他任何工具所无法比拟的;二是善于在湿地和低洼地带行走,走在湿地中,马会专踏塔头,在易陷的低洼地,马能行动自如;三是善于驮载货物,载重量很大,每匹马能驮载二三百斤的物品;四是在狩猎过程中能够同猎人很好地配合。由于马善于在山岭森林中行走,骑马走在森林里,马能够巧妙地躲过树枝的拦挡,能够轻松地走过沼泽地。在森林中穿梭自如,疾驰如飞,因此鄂伦春马有“山林之舟”[38]的美誉。

(六)大轱辘车

这种车大轱辘是木制的,多数是与汉人或达斡尔人交换来的。大轱辘车进入鄂伦春族地区基本上是在农业出现以后,主要用于农业生产。有时鄂伦春族也用它装载猎物到附近村屯做交易,同时拉回自己所需用的东西。

随着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鄂伦春族使用的交通工具也越来越丰富多样。新中国成立后,拥有了自己的马爬犁、马车、大卡车,“解放”牌汽车;农机具有拖拉机,手扶拖拉机,马拉收割机,大胶轮“55型”。改革开放后,鄂伦春族拥有了“140”“141”型汽车及各种轿车,出现了汽车专业户,如个体运输户、出租车等。如今的鄂伦春族村,摩托车取代了马匹;各种汽车,轿车取代了马爬犁、大轱辘车、马车等。鄂伦春族人同其他民族一样,驾驶着轿车,驰骋在高速公路上,车行于天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