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共部门人才笔试及,笔试试卷结构确立要领

公共部门人才笔试及,笔试试卷结构确立要领

时间:2023-09-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笔试的概述在人类测评手段不断创新的现阶段,评价中心技术、网络在线测试、资质评价等测评方式日趋时兴,有些人认为笔试已经过时,对人才测评甄选的作用甚微,仅用上述某种时兴的测评方式,就可检测公共部门人才所需检测的测评要素,客观准确地鉴别人才。

第二节 公共部门人才笔试

笔试作为公共部门人才测评的一种测评方式,并非现代公共部门的新创,而是历史上实践已久的纸笔测验方式在公共部门这一特定领域的具体应用。因此,公共部门人才笔试与人们普遍使用的笔试在概念上具有同一的本质内涵,但因其对象、目的的特殊,有其不同于其他笔试的范畴。

一、笔试的概述

在人类测评手段不断创新的现阶段,评价中心技术、网络在线测试、资质评价等测评方式日趋时兴,有些人认为笔试已经过时,对人才测评甄选的作用甚微,仅用上述某种时兴的测评方式,就可检测公共部门人才所需检测的测评要素,客观准确地鉴别人才。出现此种认识,既与对不同测评方式测评功能的认识欠全面准确有关,也是由于部分公共部门人才笔试设计欠科学、实施欠规范、测试结果信度、效度不高所导致。事实上,对于公共部门人才所要测评的要素来说,笔试仍然是最基本的测评方式,具有重要的把关作用。

公共部门人才笔试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其一,经济高效。笔试具有适宜群体测评尤其是生源广泛、规模宏大的人才测评的独具优点。在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同等的条件下,笔试的测评成效,实为其他测评方式不可企及。公共部门人才笔试也是如此,它是公共部门人才几种测评方式中最经济而又效率最高的一种。

其二,测评面宽。笔试以书面质问、书面作答为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场交互式测评,还是非现场交互式测评,在性质上均属静态的间接性测评,其施测过程有别于面试、评价中心技术等测评方式的全程互动,对应试者作答信息的感知和掌握,也不具直观性和情感性,但这毫不影响笔试测评对象的广泛性、测评内容的多元性和测评目标的多层性。一张笔试试卷,可采用多种题型同呈现多个维度、不同目标层次、数十个测评要素的内容,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对应试者的知识、能力、个性特征、职业倾向等,进行组合式的综合性测评,进而达到从应试群体中甄选出具有从事公共管理工作基本职业素质人才的目的。

其三,误差易控。公共部门人才笔试的显著特点,在于程序严密,考场行为规范明确,施测实行全程监控,能较好防止测试无关因素的干扰。而且在施测、评卷、结果统计等环节,可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手段进行控制和操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主客观因素所造成的误差,提高笔试结果的准确性及公信力。因此“笔试这门古老、基础的测评技术与现代人才测评技术相结合,焕发出越来越强盛的生命力,体现了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确系其他人才测评技术无法更换和替代”。(1)

其四,督导力强。笔试应试人数最多,涉及面最广,淘汰率最高,测评内容及能力要素最全,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关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对公共管理干部的素质要求,不仅要检测担任各级各类公共管理职务必须具备的通用性政治、经济、管理、法律、科技、历史、国情、公文写作与处理方面的知识,以及专业性的基础知识、管理知识、公共管理业务知识、行业概况知识、政策法规知识和内外关系知识,而且还要重点检测从事公共管理工作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和核心能力,如记忆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规划决策能力、目标实现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以及适合公共管理工作这一特殊职业要求的个性特征。所以,科学的公共部门人才笔试,对整个干部队伍知识的更新、能力的发展、合理素质结构的形成,具有极其强烈的督促和导向作用,促使在任及后备干部养成自觉学习、注重研究、不断提高和优化自身素质的职业习惯。

人类所创多种测评方法长期实践的客观效果表明,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测评功能和适用范围。任何单一的测评方式,都无法准确测出履行某种职务所需具备的全部身心素质水平。公共部门人才笔试也概不例外,因其测评对象不可直观,交互媒体单一,测评尺度的标准物难以同一,测评结果不易“复验”,测评内容的似真性、情景性不强,所以难于检测公共管理干部四类核心能力要素所要求的现实运作能力,以及适宜从事公共管理工作的某些外显性个性特征和公共管理者人格感召力方面某些内隐性职业品质,是公共部门人才笔试在测评功能方面的主要局限。这些公选公共管理干部必测的能力素质、个性特征和职业品质,需在笔试测评的基础上,通过面试和组织考察作进一步的检测。

二、笔试试卷结构及其确立要领

1.公共部门人才笔试试卷结构的要素及确立依据。

所谓公共部门人才笔试的试卷结构,概要地说,系指一份笔试试卷所含组成要素及其相应关系,是由多维、多层成分彼此关联而构成的集合性结构系统。完整规范的笔试试卷结构体系,应包括内容、目标、题型、难度、分数、时限6种结构要素。这些结构要素及其比例互为条件、相互制约,其中任何一种要素设置不当、比例失调或改变排列组合方式,都会影响试卷的整体测试效果。也就是说,试卷结构与笔试效果之间是一种条件关系,一次笔试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所用试卷结构的规范与合理。如果笔试设计只注重试题的编写质量,忽略试卷结构的整体优化,将直接影响笔试的整体效果。

根据笔试的性质和目的,其试卷结构的确立,应以党和国家对公共管理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不同行业系统公共管理职位对履行职务的能力素质要求和应试群体的身心特征为依据。但必须明确,上述依据在确立笔试试卷结构中的地位作用、关系密切度等方面互有区别:其中党和国家对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要求是指导依据,组织人事部门颁布的有关规定是政策依据,不同行业系统公共管理职位对履行职务的能力素质要求是事实依据,应试群体的身心特征是参照依据。

2.确立笔试试卷结构的基本要领。

笔试试卷结构的确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须遵循相应的运作程序,并熟悉确立不同素质结构的一些基本要领。确立笔试的试卷结构,应分三个步骤进行:调查摸底,确定测评范围和标高;分解内容,理清关系,整合体系;绘制二维蓝图,固定各要素结构及其比例关系。试卷各组成要素结构的确立,当注意以下基本要领。

(1)确立内容结构的基本要领。笔试试卷的内容结构,即是一份笔试试卷所含内容的组成部分,以及不同部分内容所占的比重与相互关系。确立笔试试卷的内容结构应注意三个基本点:其一,试卷所含内容,应能如实体现一次笔试测评要素的内容体系;其二,全卷内容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应有内在联系,能正确反映所测内容点与面、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其三,各分项内容在全卷内容中所占比重,应与该内容在一次笔试测评内容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称。

(2)确立目标结构的基本要领。一份笔试试卷所要测试的能力目标层次及不同能力目标的所占比例与相互关系,即是笔试试卷的目标结构,或谓一次笔试测评的能力要素体系。确立试卷目标结构的基本要领是:目标层次的设计,必须严格依据考选标准对笔试所测能力要素的要求,符合公共管理职位级别和不同行业系统职位群对履职者所要求的能力素质结构,切忌套用某种固定的目标结构;同一笔试试卷不同层次测试目标的所占比例,应切合笔试的性质和目的,并应顾及应试群体的现实水平和身心特征。

(3)确立题型结构的基本要领。笔试试卷的题型结构,即是一份笔试试卷所用试题的种类,以及各类试题在全卷问题量中的比重和不同类型试题间的内在关系。试卷题型结构的确立关键应注意两点:一是所用题型的选择,必须根据笔试测评内容、能力目标、施测方式确定,不可为编题的简便、评分误差易控等因素所左右;二是不同题型的选择及各类试题比例的确定,必须考虑不同类型试题的测试功能和适用范围,应符合实现笔试目的对试卷测评功能的要求,同时还应考虑施测时限、应试群体的适应能力等因素。

(4)确立难度结构的基本要领。一份笔试试卷的难度结构是否合理,取决于全卷难度的分布状态和不同层次难度试题的比例是否恰当,以及难度概念的使用、难度参照系的选择是否正确。笔试试题的难度概念有别于标准参照笔试(或称水平笔试),它使用的是相对难度。其试题难度确立的参照系,是笔试应试群体的现实能力水平,而不是某种既定标准。因此,笔试全卷总体难度和试题难度的确立,必须与应试群体的现实水平相适应,太难或太易,都将影响试题的鉴别力,有碍选拔目的的实现。再者,还必须把握好全卷不同难度试题的合理分布,要符合考生应试的心理特点。

(5)确立分数结构的基本要领。笔试试卷的分数结构,并非单指试题一个维度的分数分配,即全卷各小题和各大题的所占分数,以及各类试题分数在全卷总分中所占的比例,还应包括笔试内容、笔试目标两个维及其组成部分的分数与比例。所以,完整的试卷分数结构,应是三维结构。笔试试卷分数结构的确立要领有三:其一,不能完全按题型赋分,比如选择题每题1分、辨析题每题5分等。应明确的是,题型相同并不等于所测内容的数量与作用、能力层次、解题过程的复杂程度等完全一致,因而试题的赋分需从试题内容、检测目标、题型类别三个维度综合考虑。其二,全卷不同笔试内容的分数比重,要与各部分内容在全卷所考内容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考生掌握各部分内容所需付出的相应劳动量和实际价值基本一致。其三,为使全卷各题的分数基本等值,应有确定一次笔试试题分值的共同原则或参照系。

(6)确立时限结构的基本要领。试卷的时限结构,是指一次笔试施测的限定时间和各道、各类试题的作答时间分配,以及各类试题作答时间在整个施测时间中的比例关系。笔试亦是如此。其时限结构的确立,应以笔试的特点、目的要求,试卷的长度、难度,试题内容的呈现形式,作答方式和应试群体的年龄特征等为依据。各题所占时间比重,要考虑试题难度、作答方式、解题要求等因素,防止因时间宽严失控而造成试题及全卷既定难度标准的升降。

还需指出的是,笔试试卷六种要素结构的确立,切不可只注重单项要素结构的合理。在试卷结构设计过程中,必须通盘考虑、彼此兼顾,力求整体结构的优化。否则,其中任何一种要素结构的不合理,都将影响全卷结构体系内在关系的协调,进而降低笔试的效能。

三、笔试试题规范及其编制技巧

1.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由一个题干和选择项组成,题干可以是一段不完整的陈述,也可以是一个问句。题干的作用是设置一个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试题的难度和能力要求的高低。选项是题干中问题的可能的答案或对题干不完整陈述的四种可能性补充。选项能鉴别考生认知能力水平的差异。单项选择题主要测评考生对知识的再认和理解能力,但若试题编制得好,也可测试考生更高层次的能力,如比较、分析、论证与计算等能力。

对单项选择题题干的要求:

(1)题干应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也就是说必须在题干中把问题交待清楚,题干必须准确提示质问内容的内涵,使不同能力水平的考生都明了题意。

(2)题干中要包含尽可能多的内容,尽量把选项中共同的内容放在题干中。

(3)题干力求正面陈述,慎用否定结构,尽量不用反问和问句。

对选项的要求:

(1)总体来说,选项的编制设计应符合三条标准:真才实学者错不了;不学无术者混不了;投机取巧者猜不了。

(2)各选项在结构上要大体一致,长度上也应大体相当。

(3)避免正确选项关键词与题干关键词的重复。

(4)各选项在逻辑上和语法上都能与题干相接,选项本身也不应有较明显的逻辑错误或表述的毛病。

(5)避免表述不同而实际意义相同的选项在同一试题中并存。

(6)各选项之间不应相互重叠,相互包含,相互依赖。

(7)应尽量避免使用类似“以上都是”、“以上都不是”、“不能确定”等选项。

(8)迷惑性选项中慎用绝对或修饰性字词。

(9)同一试题选项的设计在形式上要保持一致性。

2.多项选择题的编制。

多项选择题由题干和选项组成,选项有4个或5个,其中正确选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多项选择题的测评功能与单项选择题的测评功能基本相同。

多项选择题的题干编制要求与单项选择题的题干编制的要求基本相同,但也有特殊之处:

(1)每个试题应测一个重要的知识内容。

(2)每个试题只能提出一个明确的问题。

(3)多项选择题的选项必须能体现对某一具体知识点的全面考查,不能只考查其中一部分。

选项的编制要求也与单项选择题基本相同,但从4个或5个选项的整体看还应符合以下要求:选项中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绝对正确的,不能把多项选择题编制最佳或最差选择题。

3.判断正误题的编制。

判断正误题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选择题,它向考生提供一个陈述句或一个命题,要求考生对此作出“是”与“非”的判断,这里的选项实际上变成正确、错误两种。判断正误题主要用于考查考生对于基本知识的了解和理解情况。这类试题一般不单独作为一种题型使用,而常常与改错、分析、说明理由等结合在一起使用。但用于学历层次较低的考生时,也可单独使用这种题型。

判断正误题的编制方法一般是把教材中容易发生记忆或理解错误的基本知识,设计成陈述句或命题,让考生加以判断。

在编制判断正误题时,要充分注意以下几点:

(1)考查的内容应是相关知识中的主要或重要部分,不要流于细枝末节,要突出对理解能力的考查,文字尽量不要套用教材中的现成表述。

(2)务必使试题做到是非界限分明。

(3)谨慎使用特殊的限定词。

(4)每个题中只出现一个概念。

(5)语句在叙述时,要简单明了,尽量不要使用复杂的句式结构。

(6)题目的措词必须非常明确,要肯定正确或错误,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词语。

(7)试题中要慎用否定句特别是双重否定式句子。

4.填空题的编制。

填空题是在一个句子里缺少一个或几个关键性的字或词,让考生填写。此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考生作答时猜测因素相对较小。填空题的优点是容易编制,答案明确,评分客观,缺点是考查能力的目标范围较窄,通常只适用于知识性考查。

填空题编制的方法主要有:选取教材中的某一重要知识为原材料,从原材料中选取一个词或一句话,稍加整理,删去其中某些关键信息,或删去教材中的原话来编制。

填空题的编写应遵循下列要求:

第一,填空题每一句所空缺的字句,一定是重要的字句,而且要和上下文有密切的联系,使考生填写时不至感觉困难,同时可填入的答案应是唯一的。

第二,每题句内不要有太多的空白,保证题意清晰明了,有足够的信息,且计分客观。

第三,试题的措辞要明确,应使空白处需填的答案是唯一的。

第四,空白的地方最好放在一句后面,不要放在前面,这样比较符合人们通常的阅读习惯。

第五,为了避免暗示的影响,所有的空白长度要大致相等。

5.简答题的编制。

简答题一般由一个陈述句或一个问句组成,让考生作简短扼要的回答。

简答题可以考查考生的实际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也可以考查一些分析、综合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简答题的编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第一,试题不但要答案唯一,而且要简短具体。要做到正确答案唯一,命题者要具备较高的措词技巧和使用精确词语的能力。因为同一个试题常可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回答,若问题措词不准确,势必造成评分困难。

第二,务必使每道题都涉及到重要内容,不要去测验琐碎的东西。

第三,避免提供作答的线索,也不给考生作答以提示。

考试是测量考生掌握某一方面知识程度的手段。若在编制简答题时,问句中已提供了作答的线索,那就达不到测量的目的。此外,每题所留答案的空格要大致相同。

第四,要把问题与实际情境结合起来,注意知识的实际运用,避免仅偏重知识的记忆。

6.论述题的编制。

论述题是向考生提出问题,让考生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答案并回答问题。它主要适用于考查考生组织材料、综合、分析、评价及文字表达能力。

论述题编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1)要从知识的总体出发,进行综合性考查,或侧重考查基本原理的具体运用。论述题适合于较高层次的能力测量,因此在命制试题时,一定要使论述题发挥出它的特点。

(2)要考核测试内容中的重点问题。任何试题都应考核实质性的东西,为了使考查重点与考试内容的重点相符合,更好地实现考试目标,论述题所考查的当然应该是考试内容中的重点问题。

(3)提出问题要明确,要使考生了解题目的要求,不受阅读、理解等其他因素的干扰。

(4)应采用答案具有统一定论的试题。论述题本来在评分上就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如果再加上答案没有定论,评分者就会产生更大的困难,这样误差也就更大。

(5)题目要具有启发性。在编制论述题时,不要简单地让考生综述一个问题,而应该给考生一个问题情境,要求他们多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

(6)在有些考试中不允许考生选择问题回答。这是因为如果让考生选择题目,对考生的得分则无法比较。而且考生总是倾向于他较熟悉的试题,这样就更不容易反映其真实水平。另外,同试卷的论述题之间一般不是等值的,不同试题缺乏可比性,也会造成评分误差。

(7)命题时要同时做出标准答案,并要对各种可接受的答案有所规定,给分点要划分得精细一些。

7.改错题的编制方法。

改错题是给出一段材料或一个图表,其中的一些提法或表述方式不正确或不规范,要求考生把这些错误找出来并加以改正。它主要考查考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错题编制应符合下列五项要求:(1)选材要合适,选那些学习中和实际工作中容易理解和运用错误的知识点、容易混淆的概念作为考察材料。(2)错误要确定,答案要唯一,不能模棱两可。(3)在一段材料中错误不能太多。(4)错误点要简短,易改正。(5)答案最好做到客观化,易评分。

8.作文题的编制方法。

笔试中的作文题主要有命题作文和条件作文两种形式。

编制命题作文题应该:根据考试目的和考生现在或将来的需要确定考试的文体要求;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考生的特点确定写作意图和选材方向,使每位考生写出的文章立意积极,有意义,选材的方向中有全体考生所熟悉的材料;考虑题目的容量,既不怪僻又不落俗套。

编制条件作文要把文体要求、写作意图和选材方向体现在所给的具体条件中,同时,作为条件的文字要简短(缩写、改写除外)、易读(除非兼考阅读能力)、含意深刻、有生发的余地。如果是看图作文,画面要简单,易于看懂而不生歧义,寓意深刻而有现实意义。

9.案例分析题的编制方法。

案例分析题的编制是比较困难的,但并非无规律可循,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根据一定的理论去假设一个情景、事例,并用文字表述出来,然后结合事例提出一些问题,这样可编制出一道案例分析题。假定的情景、事例可以符合理论也可以不符合理论,但必须是可以运用有关理论去解释、说明或反驳的。

另一种命题方法是选取某一实例,按照一定的理论对实例加以简化或摘录,编制出一道案例分析题。

编制案例分析题时,提供的背景材料要有实际意义,即提供的事例必须是实际中可能会发生的。不要编造不可能发生的事例或以实际中极罕见的不符合正常逻辑的事例为背景材料。背景材料的陈述要简明扼要,但其包含的信息要全面,不要使考生因不知道某方面的信息而无法回答问题。背景材料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称一般不确指,可用甲、乙、丙或A、B、C等不确定形式表述。当然,对于在社会上完全公开的,不涉及任何机密的,已经发生过的一些事例也可以用真实名称。

四、笔试的实施

笔试的实施是考试的核心环节,笔试的设计、命题、组卷等前阶段工作,都是实施的前提。笔试试题的质量如何,笔试信度和效度的高低,必须通过实施才能得以判断。此外,主试与被试的交流,也是通过实施实现的。因此,笔试实施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笔试目的实现。从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实施的程序上看,一般包括下列步骤:制定实施方案、印制试卷、设置试场、施测、阅卷评分、处理考试结果。

1.制定笔试实施方案。

根据笔试的要求和实施考试所具备的条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以加强笔试实施的质量控制,保证笔试的实施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

制定笔试实施计划时,应对下列事项作具体的说明:笔试的工作日程;笔试科目及安排时间;试卷的印制、交接及保管的要求;笔试考点、考场选择与设置的要求;笔试工作人员(含监考人员、巡视人员)的数量、条件、职责;违纪的处理办法;评卷工作计划;笔试分数的统计与公布方法。

2.印制试卷、答卷。

试卷、答卷的印制要做好下面几项工作:一是严格核实考生报名人数,以防止试卷印制的短缺或过剩;二是抓好试卷、答卷印刷的质量;三是做好试卷答卷的交接和保管。本阶段中的第二、三项工作尤其要注意保密问题。

3.设置考场,确定、训练监考和巡视人员。

考场的设置应遵照既适合考生心理,有利于考生发挥真实水平,又不至于向考生提供作弊的条件。在考场数确定下来以后,就要确定监考人员的数量,同时对其进行必要的训练,使之明确监考、巡视的工作任务与要求,以便施测时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一般在正式考试的前一天,主考机关和巡视人员应对各考点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既要检查考点的环境卫生以及考场内的桌椅摆放是否符合要求,也要检查考点的各种标志,如考场示意图、考场号、考场规则等是否齐全、醒目,还要检查医务人员的配备、保卫工作的安排及施测所需物品的准备等。

4.施测。

凡是正规的考试,按其施测过程都可以分为预备、施测和结束三个阶段。施测是考试实施的核心步骤,为保证其过程应有严格的可控性,应要求包括考生在内的所有人员在统一的考试时限内,都务必执行同样的指令、说同样的话、做同样的事。

(1)测前的预备阶段。

这个阶段大约有半个小时。主、监考及巡视人员的任务与要求如下:提前半小时到达考点办公室,接受考前的培训;距考试开始15分钟,监考人员领取试卷后,径直走向考场,组织考生进场,并对考生进行考前教育;距开始考试5分钟前,当众启封试卷,分发试卷、答卷及草纸,指导考生填涂有关信息,按考点统一要求的指导语进行试前解说;核对考生的准考证、身份证及座号与考号是否一致。

(2)施测阶段。

施测阶段是指考试时限规定的时间。本阶段监考人员的主要任务与要求如下:正式考试开始的信号一发出,监考人员应立即宣布:“开始答卷”;监考人员在本阶段中,应坚守岗位,集中精力,认真履行职责,不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对考生的提问,应按规定行事,不得对考生提示任何正确解答的线索;在考试结束前,认真、如实地填写考场记录。

(3)结束阶段。

本阶段监考人员的主要任务与要求如下:考试结束的信号一发出,监考人员应立即宣布:“停止答卷!”收试卷、答卷及草纸。若答卷与试卷分开,则应先收答卷;清点试卷、答卷,若无遗漏,则按本考场号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整齐,交主考验收无误后,再按装订要求进行装订、密封。

5.试卷评阅。

为了缩短录用考试的周期,在笔试施测结束后,应着手安排评阅试卷的工作。试卷评阅的基本程序如下:成立试卷评阅组织,包括领导组、各学科组、质量检查组、试卷管理组、合分组、后勤组等;培训阅卷工作人员;评定试卷。主观性试题,在正式评定试卷前应先进行试评,以便评卷人员能统一把握评分标准;试卷的合分、登分;考试的质量分析和结果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