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三农”思想及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示
刁静洋 王训腾
(重庆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重庆,400054)
摘 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时期的实践中,毛泽东逐渐形成其“三农”思想。他肯定农业的基础地位,提*加大农业投入,走合作化、机械化、现代化道路;主张变革农村落后的生产关系,建设公共事业,加快其城镇化进程;强调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以及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加强其教育、维护其利益的重要性。这些思想对于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毛泽东“三农”思想 社会主义新农村 启示
我国是一个在农业生产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基础性地位,农村占据了我国国土的大部分面积,而农民则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毛泽东深刻认识到“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时期,始终关注“三农”问题,形成系统的“三农”思想。它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更是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深刻的启示,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1 毛泽东“三农”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的“三农”思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同时,紧密联系中国国情,围绕着农业、农村、农民三大中心,产生了一系列思想成果。
1.1 农业
1.1.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紧密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而得出的科学结论。他认为农业为工业化提供所需要的各种原料,因此农业实际上是国家积累的首要来源。这说明农业在我国不同的建设发展阶段都处于头等重要的地位。毛泽东在枟我们的经济政策枠枟人民民主专政枠枟论十大关系枠枟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枠等文章中的论点,不断强调农业的重要性。在1962年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正式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反映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的重要思想。
1.1.2 农业应实现合作化、机械化与现代化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提出了“将农业国转变成工业国”,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那么如何将中国落后的农业,转变为符合当前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现代化农业呢?根据我国国情,毛泽东规划出“先合作化、后机械化、逐步实现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毛泽东认为,个体的农业生产使农民陷入贫苦,“克服这种状况的唯一办法,……就是经过合作社”。[1]然后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可以使农业机械动力、机耕面积等都有较大提高,从而实现农业的机械化。最后借助农业机械化的进步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并最终极大地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以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电气化为核心农业现代化目标,把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1.1.3 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毛泽东认为,必须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这不仅是保证农业基础地位的必然要求,更是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从而团结全国人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加大农业投入的比例,不仅可以满足全国上下的粮食需求,确保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而且可以通过“使农业能够扩大再生产,使它作为工业的市场更大,作为积累的来源更多”。[2]农业积累的加大,促进工业积累的不断提高,最终工、农业协调发展,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
1.2 农村
1.2.1 变革和完善农村生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毛泽东在分析我国当前社会生产力,尤其是在农村生产力十分落后的基础上,试图走出一条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以先进的生产关系推进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建设道路——他先后进行三次土地改革,通过合作社的形式实现了农业向社会主义过渡,进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变革和完善农村生产关系的实践中毛泽东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得出了更科学的认识:在坚定不移地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的基础上,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与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新的生产关系在建立后,一定要保持相对稳定。
1.2.2 推进农村城镇化
毛泽东的农村城镇化思想主要包括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是农村发展多种经营。他首先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通过异地转移(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方式得到解决,“如果中国需要建设强大的民族工业,建设很多近代的大城市,就有一个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长过程”[3],农民应在适当的时候向城市转移,成为工人。另外还可以采取本地转移的方式,即通过在农村发展非农产业、多种经营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挖掘农业内部潜力,繁荣农村经济。毛泽东的城镇化思想对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维护社会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1.2.3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毛泽东认为,农村公共事业的完善,是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重要保障。发展农村的公共事业主要应致力于两大方面:一方面要加强农田水利事业的建设,另一方面应完善农村的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毛泽东曾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4],并以此为号召,掀起全国农田水利建设的高潮,建成了如三门峡、小浪底等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另外,毛泽东认为教育要面向广大农民,开办“包括识字扫盲,办小学,办适合农村需要的中学,中学里增加一点农业课程,出版适合农民需要的通俗读物和书籍,发展农村广播网、电影放映队,组织文化娱乐等”。[5]以丰富多样的形式,繁荣农村文化事业。还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建立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保障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
1.3 农民
1.3.1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在中国,农民占总人口的80%以上。在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中,农民“是现时中国国民经济的主力量”[6],“农民是中国工人的前身,是中国工业市场的主体,是中国军队的来源,是现阶段中国民主政治的主要力量和中国现阶段中国文化运动的主要对象”。[7]正是在对中国农民问题的正确分析的基础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战略性地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开辟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从而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后又在农村实行生产关系的变革,走集体化、合作化道路,再次实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1.3.2 农民问题的中心是土地问题
落后封建的土地制度导致了农民的穷困,要想调动农民投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必须解决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土地问题。从枟兴国土地法枠的“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到1931年形成的“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土地革命路线;从抗日战争时期的“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团结一切抗日力量的政策,到1947年枟中国土地法大纲枠颁布了彻底的土地纲领。1948年毛泽东在枟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枠中总结性地指出:“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时期,在土地改革工作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8]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最终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符合农民愿望的土地改革路线,使我国的革命和建设得到了全国最大多数人的支持。
1.3.3 加强农民的教育
农民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农民素质的高低关系着革命和建设的成败。毛泽东认为,想要提高农民的素质,就需要对农民进行教育,而教育不能片面,要从农民的实际出发,既不能夸大农民的缺点,也不能只看到农民的积极性的优点,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毛泽东强调,要把对农民的教育与农民的学习、农民的生产实践结合起来,长期地、耐心地教育他们,帮助他们同自己的缺点、错误和局限性作斗争,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科学人文素质,在促进自己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发挥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
1.3.4 维护农民的利益
新中国建立以前,中国农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自身利益得不到保障。因此毛泽东认为,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要不断维护和扩大农民的利益范围。首先应给予农民更多的经济利益,不再只讲牺牲精神,提*多劳多得。其次,还要给予农民更大的政治利益。毛泽东指出,保障农民的选举权是维护农民政治利益的基础和关键。“在乡村中可以而且应当依据农民的要求,召集乡村农民大会选举乡村政府,召集区农民代表大会选举区政府。”[9]最后,充分给予农民教育、娱乐、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利益,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2 毛泽东“三农”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示
在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后,毛泽东的“三农”思想得到了实践的检验、丰富和发展,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当前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不可忽视的启示。
2.1 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夯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工业以及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壮大的前提和基础力量。发展国民经济,无论是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都必须以农业为参照,要与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并且要适时地支援农业、反哺农业。农村是农业发展的主要阵地,邓小平指出:“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做起的……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中国人口的80%在农村,如果不解决这80%的人的生活问题,社会就不会是安定的。”[10]江泽民也认为:“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抓住农村这个大头,就有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主动权。”[11]农村的稳定和繁荣,不仅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还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而农民作为能动的劳动主体,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力量。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必须依靠农民,服务农民,才能获得成功。
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必须将农业、农村、农民的三者统一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地位之上,并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加强对“三农”的全面支持。
2.2 以农民为本,调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的积极性
当今,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应当以广大农民为本。不仅要维护农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更应该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发展最终是为了农民,提高农民的素质,保障农民的利益,增加农民的收入,让广大农民过上小康生活。
以农民为本,应切实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继续加强农民的科学文化教育,扩大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第二,确保农民参与基层民主管理的权利,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健全村民自治制度,让农民真正享有当家做主的权利。最后,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妥善裁定工农业产品的价格比例,建立和完善分配制度,继续深化农业税制的改革和粮食价格补贴制度,鼓励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的开办,切实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胡锦涛强调:“坚持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2],保护好农民的切身利益,提高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2.3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代化水平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的农村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然而目前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之间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发展差距,这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因此,需要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加快农村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农民的科学技术教育。
首先,进行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力。提升农村的机械化数量和质量,建立一套农用机械的指导维修和更新换代机制,建立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农业科技普及推广体系和农业科技应用模式。其次,应科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走现代化产业之路。目前我国仍存在农产品结构单一、集约化水平低、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原则下,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采取“公司加农户”或农工贸一体的模式,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最后,科学分析市场需求,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生产——消费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
毛泽东的“三农”思想是在中国这个农业大国中,将马克思主义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紧密结合的思想成果,它为前赴后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们,尤其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指导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31.
[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0.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7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学术部.纪念毛泽东百年诞辰文集[C].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231.
[5]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75.
[6]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43.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77-1078.
[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16-1317.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215.
[1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7.
[11]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121.
[12]胡锦涛强调要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民心工程.http//www.xinhuanet.com,2006-01-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