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与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模式之我见
杨 阳
(西南政法大学,重庆,400031)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研究而言,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即研究重点的转移,不仅仅是对中国革命过程的考察,而是重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路径对策,以及实践模式的研究与评析。本文试图在围绕历史真实的基础上,以原始材料为基础、史论结合,提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重大意义。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提出、内容及其基本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找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有效途径,把建设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学习型政党 建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根本法宝,也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建设的最重要内容。从本质上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历史进程,是党紧紧依靠人民探索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正确道路、创立能够给中国人民带来解放和中华民族带来复兴的社会制度的过程。9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我们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首先,经过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其次,开辟了中国特色民主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再次,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由传统的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通过对马克思主义160多年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的历史经验总结,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强调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传播始终要同本国国情、时代发展和人民命运紧密结合。因此,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项重要任务。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党的建设面临挑战
党的建设,已不仅仅是一个理论话题,更是一个现实话题。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中国共产党如何将这一切变为现实,如何将马克思主义更好地中国化,其关键就在于学习。建设学习型政党,构建学习型社会是重中之重。
1.1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面对世界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当前,我们面临许多新任务、新问题,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内正处于体制转换的过程之中,新的形势和任务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学习任务。
从国际形势来看,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我国的发展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随着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各国“战略关系”和“伙伴关系”纷纷建立;而经济全球化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各国经济、科技的开放度越来越大,相互依存度大大提高;加之政治民主化与文化全球化的讨论与争议,使得世界各个政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除此之外,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以“人权”为借口干涉他国内政的做法屡见不鲜……面对这一切,学习新东西、学会新方法,寻找新思路、新对策以建设更具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成为中国共产党适应世界形势变化、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
2.2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顺利实现社会转型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激发了人民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喷涌而出,以较快的发展速度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然而市场经济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一些消极影响,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表明,执政党不能驾驭市场经济,社会就无法协调发展,经济就无法健康运行。全党学会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是治国理政的首要能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面临着社会结构的转型,即由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社会高度一体模式”向市场经济时代的“国家—社会的二分模式”转变。这种社会结构转型要求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形式及领导方式也必须随之改变,原来的高度集权的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曾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结构转型,中国共产党必须找准自身地位,通过加强学习改变组织方式和领导方式成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建设学习型政党成为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顺利实现社会转型的重要途径。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提出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迎接时代提出的新挑战的必然选择。党的建设总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是由党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是和党面临的政治任务联系在一起的。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民素质在提高,党所处的环境条件不断发生变化,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自由地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新的严峻考验和挑战,永葆党的先进性,随时完成新的任务。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战略任务的提出,出发点是将党善于学习的品质延续下去;这项任务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提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准确把握学习型政党的提出过程,有利于我们更加详细透彻地了解其主要内容及特征。
2.1 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中国共产党几十年积累的丰富经验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根据各个时期党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刻苦学习,不断地进行新的创业。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学习的论述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需要吸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资源。马克思、恩格斯一生都十分重视学习,马克思曾指出:“不学无术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无所帮助,也不会带来利益。”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学习问题的论述是从历史哲学的高度进行的,具体而言是与人的存在、人的发展这样根本性的哲学人类学问题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对学习问题的思考,并不是局限于就事论事,就学习论学习,他从人类生存和发展高度对学习问题的探讨,极大地影响了后人对学习的认识。
在列宁的一生中,他都非常重视学习,他将学习问题和党的建设结合起来,将学习提高到政治高度加以看待。他指出:“没有革命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党。”他认为学习问题不仅是个人增长知识的问题,还是一个政治问题。在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无产阶级政党都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及时组织全党的学习。列宁主张首先要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把书本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其次,要采用系统的方法,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灌输培养;再次,要向自己的对手学习,要向自己的错误学习,善于从错误和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党史上,毛泽东的学习理论具有重要地位。毛泽东同志终身酷爱学习,堪称学习的典范。他对学习的论述主要围绕什么是学习、为什么学习、学习些什么、怎么学习这四个方面的论题展开。在和平建设时期,党的中心任务转到大规模的建设上来,学习的侧重点必须发生转变,毛泽东提醒全党:“我们熟悉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由此可见,毛泽东时期关于学习型政党的主要思想和核心精神已经具备,这些都成为学习型政党理论和实践建设的重要理论来源。
2.1.2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袖关于学习的论述
邓小平同志认为加强学习可以使党不犯大错误,不迷失前进的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邓小平同志的*导下,全党又开始了一次新的学习。邓小平同志从战略的高度把学习与党的生死存亡、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联系起来,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新机遇的呼唤和新挑战的压力,时时催促我们要牢牢抓住机遇,以学习的态度对待工作,以学习的方式开展工作,以学习的成果促进工作,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不断学习、不断进取。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大力*导和推动全党干部的学习。1994年3月江泽民同志向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发出了“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号召,要求全党同志要努力学习,各级领导干部更要带头努力学习。江泽民同志的学习观,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不仅为我们加强干部队伍的理论武装工作,为我们加强学习培训、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了学习的榜样,而且对于推动全党、全社会的学习发挥了重要的指导和激励作用。
胡锦涛同志认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伟大时刻,全党同志都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前进、前进、再前进。在学习方法上,胡锦涛同志要求我们除了自学之外,中央政治局还要组织集体学习,于是2002年12月26日,中央政治局进行了首次集体学习。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为全党树立了一个榜样,能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这是国家领导人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表现,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历史时期适应新时代变化、新时期执政任务的治国共识。
2.2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战略任务的提出过程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提出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由浅及深的过程。从中共十六大到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历经八年的时间,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学习”的理解在实践中升华。这个过程的逐步完善既是共产党人走向成熟的体现,更是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党的十六大在北京举行,江泽民同志代表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六大所作的报告中指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04年9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动党的建设工程这个高度明确提出“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任务。
2007年10月,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为主题,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十七大把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全党作为党的建设的第一项任务重点加以强调。
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2009年9月15日至18日,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枟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枠,枟决定枠第三部分着重强调“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学习型政党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适应时代变革、适应社会发展而提出的加强党的建设的战略选择。我们必须适应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建设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准确把握学习型政党的主要内容,也就明确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切入点;弄清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主要特征,有助于我们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地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
3.1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学习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首先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次,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代条件相结合,科学地解决当今时代人类和中国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再次,将马克思主义转变为在理论内容上贴近人民现实生活,在表现形式上通俗易懂、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理论,真正践行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第二,学习中国历史和现实国情,深刻认识中国的特殊国情。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提高文化修养。党员干部多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经常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可以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把握能力,正确处理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享乐与精神享受等重要关系。同时,面对我国既是人口大国又是农业大国,目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特殊国情,坚持深化理论武装是学习型政党建设的首要任务。
第三,学习世界各国执政经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就政党的执政方式而言,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执政党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带有普遍规律性的认识。无论哪个政党,它的执政方式都是和本国国情、本党党情相结合的产物,别的政党无法照搬,这是始终不变的原则。然而,通过对各国政党执政方式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获得很多启示和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执政失败的政党,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在党内民主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因此,中国共产党应该广泛吸取他国的执政经验与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开辟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建设之路。
第四,学习现代先进的文明成果,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也需要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包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这种学习,应该立足于中国的实际,立足于增强中华民族自力更生的能力。学习的进步,会引进思想的进步,推动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成为一切进步的先导。我们要把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任务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创造出具有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有效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扫清障碍。
3.2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主要特征
作为一种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政党既具有组织的特点,也具有政党的特点。学习型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学习目标具体化,提高学习型政党的学习力、创新力、组织力。重新建立和巩固党的共同信念及目标,无论全党还是党员个人,都能够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三个代表”落到实处,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学习力。要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在继承党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创新,依靠教育和人才改革教育模式,从而提高全党的素质,为党的持续创新、与时俱进奠定基础。学习型政党重在依靠建立组织的共同愿景,以激发个人学习的动力,通过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共享不断创新提高,是一种将内在动力作为依靠的平等协调模式。
第二,学习内容系统化,深化理论武装与实践活动有效统一。将学习内容系统化,即把建设学习型政党所面对的问题放入社会的大系统中考察研究,在学习工作中预见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出现的情况,并充分看到问题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透过现象把握其本质。换言之,将工作学习化(即把工作的过程视为学习的过程)和学习工作化(即把学习和工作同等对待,同等要求)这两者合为一个系统,树立资源共享和团结合作的思想,使学习更加有效。
第三,学习方法科学化,形成乐于交流、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改善整个党组织和党员个体的心智模式,以系统论、信息论等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为借鉴,从而改变陈旧的思维习惯和定式,主动学习和掌握新的科学技术和技能,科学、合理地适应新的情况和变化。一方面要激发人们乐于交流的积极性,营造出崇尚学习、尊重知识的舆论氛围;要激发人们勤于实践的自觉性,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另一方面要激发人们勇于创新的自主性,创建人人创新的体制和氛围。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有效路径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需要从实践层面上回答“怎么建设”这一问题。毛泽东同志在枟改造我们的学习枠的开篇就明确提出:“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发展与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学习经验,如今,建设学习型政党,我们不仅要改进广大党员的学习行为,还要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做法的基础之上,开辟出更多学习创新的科学有效路径。
4.1 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学习指导,以不变应万变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相对稳定又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其本质和精髓体现在理论的整体性之中。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党员干部素养的核心,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第一,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和毛泽东同志的著作,要仔细研读,深入剖析;第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辩证法以及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辨别是非能力;第三,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深入学习领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战略思想,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切实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我们武装头脑、推动各项事业的强大思想武器。
当今时代,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总结新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提高自身应对各种复杂情形的能力。我们应该以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导,同时努力学习其他学科知识,使我们的思想水平和知识水平适应时代前进的需要。用颠扑不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去迎接瞬息万变的时代带给我们的挑战,以不变应万变,定能制胜。
4.2 将互动式、共享式作为学习方式,探索科学执政新境地
第一,将向专家学习和向群众学习有效结合,在实现知识专业化的同时真正做到问政于民。时代的发展所带来的是知识的专业化程度日益增强,各个知识领域的专家和学者,通常可以准确地把握该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理论,所以首先要向专家学习。
第二,将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相结合,实现成员互动和资源共享。个人自学并自由研究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式,在1921年枟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枠中,毛泽东初步提出了自己的学习方法论:要求变被动受学为主动求学,注重个人自学,主张自由研究。打破个人学习的封闭界限,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经验与他人分享,便能使其成为所有人共同的财富。
第三,将古今、中外各种学习资源结合起来,兼收并蓄。一方面要学习和吸收民族传统文化中精髓,另一方面要持有开放的心态和世界的眼光,善于向国外学习。除此之外,应充分利用互联网这种新技术、新平台,让网络学习成为重要的学习手段,继而将网络学习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
5 结语
21世纪的今天,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的情况下,如何既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又要善于维护国家的独立、安全和利益;如何适应以信息科学为标志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快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科技创新体制的形成已成为党的头等大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们不懂得、不熟悉的东西还很多。只有边实践边学习,把坚持学习作为紧迫而又长期的重要任务,才能及时掌握科学发展的各类信息,在科技的浪潮中获利更多。如今,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经济全球化、信息时代的到来,各个城市乃至国家纷纷加强学习,日本要把大阪建成“学习型城市”,美国要成为“人人学习之国”,新加坡要建成“学习型政府”……面对国际国内掀起学习热潮的形势,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也必须与时俱进,对原有知识进行不断更新、拓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进而成功推动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建设,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列宁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王东,刘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新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11]高军.执政党建设价值基础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2]王东,刘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新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