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巴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古巴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东与海地相望,南距牙买加140千米,北离美国佛罗里达半岛南端217千米,由古巴岛、青年岛等1600多个岛屿组成,是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岛国,也是西半球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1953年7月26日,菲德尔·卡斯特罗率领一批青年发起武装起义,1959年1月1日攻克首都哈瓦那,推翻了亲美的巴蒂斯塔独裁统治,建立了革命政权。古巴共产党是古巴唯一的合法政党,它在1959年革命胜利后由古巴人民社会党、七二六运动和三一三革命指导委员会3个革命组织合并而成的。革命胜利后,上述3组织在1961年6月合并成“古巴革命统一组织”。1962年5月,“古巴革命统一组织”改名为“古巴社会主义革命统一党”。在1965年9月底至10月初的一次重要会议上决定将党改名为“古巴共产党”,并决定成立中央委员会,卡斯特罗担任第一书记。1961年4月,古巴军民胜利地反击了美国雇佣军的入侵,卡斯特罗宣布古巴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1963年完成了土地改革和外国企业国有化,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一)苏东剧变前古巴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在曲折中不断深化
古巴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也走过弯路,出现过超越发展阶段、从“理想主义”出发作出决策的失误。20世纪60年代,在实施全民免费教育、全民免费医疗等措施时提出,要在短短几年之内,把古巴人民的生活水准提高到美国人和俄国人之上,达到高于一切国家的生活水准。卡斯特罗在后来反思时指出,在某些方面,实行免费是不妥当的。看起来我们当时好像在向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方式日益靠近,实际上背离建设社会主义基础的正确道路愈来愈远,犯了“某些理想主义的错误”。在经济体制方面,从1967年至1975年,取消财政预算制和经济核算制,否定国营企业间的购销关系,代之以拨款制度的经济簿记登记制,后来卡斯特罗认为,这是一个极为错误的决定。1969年初,卡斯特罗发起了年产一千万吨糖的群众运动。1970年7月,他承认指标不能达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领导人对“客观因素”判断失误,责任要由他来负。他告诫说,让我们再也不要像过去习惯的那样,把一个来自我们头脑里的主意直接在实际中实施,这样的方案常常在现实中碰壁。从70年代开始古巴共产党逐步认识到,“理想社会主义”不符合古巴实际,提出要学习当时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同时结合古巴的实际情况加以改造。卡斯特罗认为,各国所建设的社会主义不能都一样,不能抄袭人家已经使用过的方式,每一个国家应该使自己的纲领、方法和策略适合本国的特点。1975年12月召开的古共一大指出,社会主义阶段和共产主义阶段之间的基本差别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成熟程度,并认为古巴社会当前处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此会议决定,有必要采用和实施一个适当的国民经济领导体制和计划体制。经济领导体制的基础应该是承认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必须集中统一规划,同时保持企业经济经营管理的自治,保留并最有效地利用货币商品关系和价值规律。1986年古共三大提出要进一步完善这一体制。但由于这一体制未摆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弊病,放开经济政策又出现腐化堕落、贫富分化的“不良倾向”,卡斯特罗认为古巴形成了一个富人阶级,在克服理想主义错误时,“却犯了经济主义和重商主义的错误”。因此,在80年代后期掀起一场“纠正错误和不良倾向的进程”。在戈尔巴乔夫上台实行“公开性”和苏联式的政治经济改革时,卡斯特罗强调“古巴环境特殊”,“受帝国主义封锁、包围和入侵”,因而“不能抄袭别国的经验”。古巴的纠偏运动虽没有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但在苏东剧变的冲击下保持了社会和政治的基本稳定。古巴1972年加入经互会,采用“经济领导和计划体制”,实际上是按照经互会的分工,实行了依靠外贸、外援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使古巴原有的单一经济结构更为突出。
(二)新时期古巴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苦探索
从1990年8月开始,受苏东剧变影响以及美国对古巴进行的长期经济封锁,古巴政府进入了“和平时期的特殊阶段”,陷入了自1959年革命以来前所未有的困难境地。1991年10月古共召开四大,提出拯救祖国、拯救革命、拯救社会主义,要坚持不放弃革命原则、不放弃人民政权、不放弃为人民造福的“三项原则”,同时要采取灵活政策,使古巴的“制度适应当今世界的现实”。古巴开始逐步调整政治和经济政策,根据内外环境特点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途径。1993年7月26日,卡斯特罗发表讲话,正式宣布古巴进行改革,从而标志着古巴进入了以改革和对外开放为主的新的发展阶段。此后,每年均有新的改革举措出台。1997年10月,古共五大召开,强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在1993年以来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出一些有长期发展战略意义的改革举措。
第一,改革农业经营机制,实行国营农场合作化,允许农民承包闲置土地。
长期以来,古巴农业中国有成分占绝大部分,合作社和私人所占比例很小。为克服国营农场经营不善和效益低下的问题,调动起近百万农业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1993年9月,古共政治局通过决议,将原有的国营农场或企业转变为具有合作社性质的“合作生产基层组织”,这是古巴农村经济的一项重大改革。1993年底,古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国有土地合作化的法令,将上述改革措施用法律形式肯定下来。
第二,放宽对个体经营的限制,发挥多种经济成分的作用。
在城市改革方面,古巴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合理发展的方针,逐步加大市场因素在古巴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了活跃城乡经济,改善对城镇居民的服务质量,政府规定,个人、集体农民、国营企业和军队的生产单位在完成上交任务后均可出售自己的多余产品,也可通过代理商出售,只有少数产品仍须由政府控制。1993年9月,古巴政府宣布允许在部分行业中实行个体经营和建立个体私营企业。为了规范个体私有经济市场,政府还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和条例,对参与个体经济劳动者的条件、行业道德标准、产品或服务质量标准、收费价格、税率等方面作了规定。同时规定,个体经济劳动者仍然享有与国有制或集体所有制企业劳动者一样的免费医疗权和受教育权,从而促使更多的人大胆投身于私有经济活动。
第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针对国企长期亏损的状况,1998年8月,古政府颁布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第187号法令,正式开始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改革推行新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企业完善制度,主要内容包括:政府减少对企业的直接干预;企业在制定人员编制和生产计划等方面有更多的自主权;实行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建立能准确反映企业经济运行情况的财务机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亏损企业由1989年的71%下降到2002年的20%,既减少了国家对国有企业的财政补贴,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又使企业通过调整整顿,大大提高了竞争力。
第四,实行金融体制改革与工资制度改革。
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实体经济系统运行发生的变化,古巴实施了金融体制改革,建立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相分离的金融体系。1997年5月28日,古巴颁布第172号法令,决定成立古巴中央银行,将原古巴国家银行一分为二,古巴国家银行不再具有中央银行的职能,只行使商业银行职能。金融体制改革改善了银行支付体系,加强了金融监管,保障了金融体系安全,提高了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使之基本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工资制度改革也在进行之中,打破传统的“大锅饭”制度,取而代之的是按工作状况和贡献确定工资额的做法。取消工资上限,根据生产率和产量核算工资。
第五,改变传统单一支柱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旅游业。
古巴是世界主要产糖国之一,长期以来因其糖产量在世界总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世界上最甜的岛国”或“世界的糖罐”。古巴经济长期维持以蔗糖生产为主的单一经济发展模式,加大了经济的脆弱性。苏东剧变所带来的经济困难从一个侧面暴露了古巴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加之国际市场糖价下跌,近年来,古巴政府对经济结构进行了调整:一改过去以生产蔗糖为主的单一经济,压缩甘蔗种植面积,大力发展农牧业,扩大粮食和蔬菜种植面积,提高稻米产量,以解决国内严重缺粮的困难;同时加大甘蔗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降低糖生产成本,提高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国际旅游业,使其成为创汇、安置就业和发展其他相关产业的重要途径。
第六,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采取机动灵活的政策吸引外资。
相比较而言,古巴的对外开放要先于国内改革起步。早在1982年2月,古巴就颁布了关于吸引外国投资的第50号法令,但长期未能实施。1991年10月,卡斯特罗在古共四大上明确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政策。他强调指出,外国投资与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原则并不矛盾。1992年2月,古巴政府对1982年制定的外资法进行修改,放宽了对外资的限制。同年7月,古巴全国人大又将有关合资企业的条文纳入修改后的宪法,确定合资企业是古巴经济中的一种所有制形式。1994年10月,古政府宣布将包括糖业在内的所有生产部门向外资开放。1995年4月20日,古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其对外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为使古巴更好地与世界经济接轨,1995年9月,古巴颁布新的《外国投资法》及其他法规,对外国投资者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为其创造更为良好的投资环境。1996年6月,政府又颁布了第165号法令,规定创办自由区和工业园区,允许自由区从国外引进所需资金或劳务总额的25%,自由区以外的生产机构经批准可同区内的生产企业实施联合。1997年5月开放了第一个自由贸易区。
第七,推行灵活务实的“多元化、全方位外交”,在反封锁中开拓新的国际发展空间。
面对世界形势的新格局,古巴共产党对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摈弃原先过分拘泥于意识形态的思想认识,超越意识形态的障碍,积极开展多元化、全方位外交,与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寻求广泛的合作。首先,古巴对美国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以斗争求生存但不激化矛盾,既坚决捍卫国家独立、主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又变通某些政策,以利于改善两国的关系。其次,作为拉美国家之一,古巴把修好与周边拉美邻国的关系,回归拉美大家庭作为外交的重点,力争重返“泛美体系”。第三,古巴重视西方国家在打破经济封锁方面的作用,利用西方国家的矛盾,大力发展同欧盟国家、加拿大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和经贸往来,以缓解美国的封锁和禁运。第四,经过多年的努力与调整,古巴已同俄罗斯及东欧国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此外,古巴高度重视发展同中国、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并积极发展同亚太、中东和非洲等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三)古巴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成功经验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古巴已逐渐从困境中走出来,并取得了一些较为明显的成绩,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第一,改革以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前提。
古巴在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走自己的路,既借鉴外国经验教训,又不照搬,始终从本国国情出发。卡斯特罗曾说,我们需要进行有益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改革与开放,但是这要在社会主义的原则范围内进行,并强调要建立有古巴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二,步伐谨慎,循序渐进。
古巴的国际环境和条件远比其他的国家更为困难与复杂,国内的经济形势又十分严峻,这就使得古巴的改革开放步伐不能太快。古巴领导人多次强调,社会的稳定是改革开放的前提,必须排除美国的思想渗透和武力威胁的干扰与破坏,确保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对可能影响稳定的、带有困难的改革措施尤为慎重。
第三,保持公平分配,尽可能减少社会代价。
古巴始终十分重视公平问题,在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古巴领导人公开承诺,绝不让一个人无衣无食,流落街头。当时,政府断然拒绝了一些苏东国家实行的“休克疗法”,认为这对普通劳动者的伤害太大了。古巴每出台一项重大的改革措施,都要事先交给群众讨论,充分考虑其承受力。改革开放过程中,一直保留了在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险方面为全民提供的免费服务,对保持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进行的国企改革使得不少职工下岗,但政府规定,职工下岗4年内可领取原工资的60%,再就业时其工资不得低于原工资的80%,以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水平。
第四,物质建设与精神建设并重。
古巴政府一贯坚持对全国人民进行广泛深入的政治思想教育。古巴共产党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把改革开放同维护国家主权、民族独立、保证社会主义的生存与发展结合起来。坚持细致的、长期的政治思想工作,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社会基本上保持了稳定,为摆脱危机并顺利推进改革开放创造了极为重要的条件。其中,古巴共产党注重自身建设,对干部严格要求,用历史和现实的英雄人物和领导者的廉政、勤政榜样来影响人民群众,引导社会风气的健康发展。此外,古巴政府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特别重视教育,即便是经济最困难的时期也保持了对教育的投入。
(四)古巴近年来的社会主义理论探索和政策走向
2006年7月31日,劳尔·卡斯特罗接手国家最高权力,并加速推进改革。2007年7月26日,劳尔·卡斯特罗在群众集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对古巴经济进行“结构性改革”。针对国家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他号召全党和全国广泛开展讨论,提出意见和政策建议。广大群众踊跃参政议政,在历时半年多的大讨论中,提出了130多万条意见和建议。这场群众大讨论的结果表明,全党、全国具有普遍的政治共识,即经济发展和与民生直接相关的问题是党和政府面临的最紧迫、最首要的任务。从古巴政府采取的各项措施来看,其工作重点似乎是解决具体而实际的经济和民生问题,尚未涉及深层次的经济体制和结构问题、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等。但从劳尔·卡斯特罗主政以来的一系列讲话中我们已经看到古巴探索社会主义的新进展。
第一,突出强调经济工作的重要性。
古巴向来优先发展国防、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部门,经济工作常常受到种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劳尔·卡斯特罗努力把政府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上来。他在2008年的“7·26”讲话中指出:以前我们说芸豆与大炮同样重要,现在我们说芸豆比大炮更重要。
第二,把公正和平等与平均主义区分开来。
长期以来,平均主义导致“大锅饭”,严重曲解了社会公正和平等这一重要的社会主义原则。在2008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代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式的讲话中,劳尔·卡斯特罗指出,社会主义意味着社会公正和平等,但是是权利的平等,机会的平等,而非收入的平等。平等不是平均主义。归根结蒂,平均主义也是一种剥削形式:勤劳的劳动者受到不勤劳的劳动者甚至好吃懒做者的剥削。
第三,强调经济计划的协调性和经济效益。
劳尔·卡斯特罗严厉批评经济计划和组织工作缺乏协调性、不讲效益的做法。他曾在讲话中一针见血地指出:2加2等于4,我们不可能希望等于5。但是在我们现实社会中,有时2加2却等于3。他提出,我们的义务是在未来几年尽可能地提高我们经济和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益。对开支和成本精打细算。善于勇敢地改正我们在经济管理方面所犯的理想主义的错误。
第四,重新诠释劳动者作为“生产资料主人”的意识。
劳尔·卡斯特罗突出强调责任和贡献。他说:关于劳动者是否意识到他是生产资料的主人,这并不仅仅取决于理论的说教,也不取决于他们的意见是否在生产活动中得到采纳。重要的是他们的收入是否与他们个人的贡献相符,他们所在的劳动单位是否完成了它的社会目标,也就是说,是否实现了所确定的生产和服务指标。
第五,肯定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地位和作用。
古巴向来重视国家和集体社会所有形式,忽视甚至排斥个体小农和其他个体劳动者的作用。最近,劳尔·卡斯特罗把古巴现有的各种所有制形式和生产组织形式相提并论,强调和谐共处。他指出,大企业、各种形式的合作社和小农生产者都是能够和睦相处的所有制形式和生产形式,没有任何一个是与社会主义相排斥的。
第六,提倡注重实效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精神。
劳尔·卡斯特罗大力提倡发扬批评精神和创新精神,反对僵化和教条主义。他在2008年第七届全国人代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提出,在农业生产中要更加注重实效,改变以前不计成本、大规模动员城镇居民和学生长途跋涉去支农的做法,提倡发展“城镇农业”,鼓励城区居民就地利用周边土地从事粮食和菜蔬生产。
古巴在不断进行社会主义理论探索的过程中,形成了对本国社会主义的基本认识。这种基本理论和认识与古巴所处的特殊国际环境等客观因素一道,影响和决定着古巴社会主义的发展。劳尔·卡斯特罗政府正在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这是否会带来理论创新,新的政策调整是否会带来新一轮经济改革等问题,都是影响古巴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值得关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