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艰难探索中前进

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艰难探索中前进

时间:2023-09-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些共产党垮掉了,有些共产党改换了门庭,但也有众多的共产党直面困境,在艰难探索中稳步前进。日本共产党所取得的成就,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推动,也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艰难探索中前进

受苏东剧变的影响和冲击,当今世界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了空前巨大的挫折。有些共产党垮掉了,有些共产党改换了门庭,但也有众多的共产党直面困境,在艰难探索中稳步前进。综观世界,大约100个国家中有127个政党仍然保持共产党称谓或坚持马克思主义性质,党员总数700多万(不包括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从地区分布看,亚洲29个、非洲8个、欧洲55个、大洋洲3个、美洲32个。其中,党员人数过万的共产党有30个,执政和参政的共产党约25个。从力量状况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转型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共产党呈现出不同态势。因此,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不乏亮点。

首先,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它们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努力探索和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树立了发展社会主义的新理论、新道路和新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如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取得了新的巨大的成就,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向着既定的目标一步步推进,让千秋中华大地显现了蓬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与此同时,越南、古巴、朝鲜、老挝等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道路上也取得了新的成就,使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在世界上更加令人瞩目。

其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共产党的力量有可喜的发展。

自从苏东剧变以来,日本共产党对其路线和政策进行了新的调整,使党员人数从苏东剧变时的36万人,增加到近年的41.5万人。日本共产党公布数据显示,2007年9月至2008年12月吸收了1.4万名新党员,其中年轻人比例上升,现阶段每月新增1000名。形成对比的是长期执政的自由民主党正面临大规模党员流失,党员人数从鼎盛时大约500万人跌至眼下大约100万人。[1]日本共产党成立于1922年,二战后获合法地位,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发展高峰,现为日本第四大政党,但在国会参、众两院722个席位中只占16席。然而,在国会外,日本共产党却拥有巨大的政治基础。它在全国设有2.4万个基层办公室,在地方和县级议会中总共拥有3000多个席位。这使得日本共产党成员当选地方官员人数比其他政党都多。日本共产党目前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中党员人数最多、组织最为严密、政治影响最大的党,它的实力超过了苏东剧变时期的实力。日本共产党所取得的成就,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推动,也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此同时,法国共产党、西班牙共产党、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也在斗争中取得了新的进步。

再次,发展中国家共产党有了新的发展。

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的力量在新的世纪引人注目。1925年12月26日召开了印度共产主义者第一次全国会议。这一天,被认为是印度共产党诞生的日子,标志着印度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从成立的那一天开始,印度共产党内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派别和斗争。到了20世纪60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了大论战,中印之间还发生了边界冲突,印度共产党内部由于对印度社会性质的认识不一致终于导致了尖锐的矛盾。1964年4月,印度共产党的全国会议出现分裂。当年10月31日至11月7日,以党的总书记南布迪里巴德等为首的一派单独在加尔各答召开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选举孔达拉亚为总书记,改党的名称为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简称印共(马)。随后,以党的主席丹吉为首的另一派在孟买又召开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选举丹吉为党的总书记,继续沿用印度共产党的名称,简称印共。至此,印度共产党一分为二。1964年印度共产党分裂时,印共的力量大于印共(马)。但由于两者不同的政策,印共的威信曾一度下降,印共(马)成为印度最大的左翼力量。印共(马)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代表大会,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会选举产生政治局。设有县级委员会和地方基层组织。印共(马)现有党员约80万左右,下属群众组织的总人数超过3000万。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印共(马)和印共都进行了反思,认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不代表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而是有关国家的共产党领导人歪曲和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内涵,强调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印度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党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两党的政策出现了趋同的倾向。2004年,印共(马)和印共在国会选举中获得了巨大成功。两者所获的席位及其他左翼力量所获席位之和超过了60席。这个数目虽然还不足以组织政府,但却对欲组成政府的政党联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为了阻止信奉印度教至上的印度人民党继续执政,以印共(马)和印共为首的左翼力量决定从外部支持以国大党为首的“团结进步联盟”,其基础是双方达成的《最低共同纲领》,从而为其执政奠定了政治基础,印共(马)和印共也因此在全国范围内达到了其影响力最大、地位最高的阶段。印共(马)和印共是在一个10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取得进展的,这就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从20世纪90年代初由一个四分五裂的左翼小党变成当前尼泊尔一个比较大的政党,并在最近几年的时间内两次问鼎中央政权。尼泊尔联合共产党(毛主义)也一度执政,这在南亚地区,甚至在世界上都可以算是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个亮点。

巴西共产党(简称巴共)是目前巴西合法的、最有影响的共产党,也是拉美地区力量最大的非执政的共产党。苏东剧变以来,巴共力量不消反长,参政能力增强:1994年巴西全国大选,巴共的联邦众议席翻了一番;1996年市政选举中,得票数增加了两倍多,议席增加了两倍。现在巴共是巴西主要反对党之一。在联邦众议院513个议席中占7席,同时拥有州议员11人和市议员95名,在147个市镇与其他政党联合执政。巴共在巴西工人、知识分子和学生中具有相当影响,在学生运动中占据领导地位。巴共能够发展,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巴共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主张各国共产党根据本国国情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1962年以阿马佐纳斯为首的“巴西的共产党”(巴共前身)部分领导人,反对追随苏联的立场分裂出来重组巴共。几十年来,巴共一直反对苏联的内外政策,认为“苏共二十大是社会主义运动衰败的开端”,提出要“捍卫真正的、纯洁的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主张在巴西建立“密切结合巴西历史和现实情况以及文化传统的社会主义”。所以,苏东剧变对其理论和社会主义观念不仅没有造成严重冲击,反而增强了其影响力。第二,巴西社会经济状况为巴共力量的发展提供了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巴西政府实施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历史上形成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的问题凸显,两极分化加剧。巴西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大国,但也是世界上国民收入分配最不均的国家之一,穷人占居民人数一半以上,其中1/5为赤贫人口。伴随贫困化的是土地高度集中、暴力犯罪、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失业率居高不下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因社会矛盾趋于激化,近年罢工浪潮此起彼伏,无地农民争取土地的斗争高涨。政治和组织上比较成熟的产业工人队伍和农民队伍是巴共力量发展的基础。第三,巴西代议制民主进一步巩固,为巴共的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历史上,巴共长期处于非法地位,发展受到限制。巴共于1985年获合法地位后力量趋于稳定和发展。进入90年代,在坚持革命道路的同时,更加有效地利用资产阶级议会民主进行合法斗争,争取社会和政治上的支持,提出“推行深刻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政治民主化进程”、“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立独立、公正的司法制度”、“解决外债问题”等主张,逐步得到人民的理解和赞同,党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威望不断提高,党内团结也得到加强。

南非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从1998年南非共产党十大通过的新章程及南非共产党在新南非民主进程和新南非建设过程中的表现来看,经历了80多年血与火洗礼的南非共产党在政治上正日益成熟,正越来越重视从南非的国情而不是从马克思主义本本出发来制定党的战略策略。它既坚持了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在组织体制、思想观点以及奋斗目标上的基本特性,又结合时代的变化发展,依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新南非的具体情况,在党的思想建设和指导原则上,在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员标准上,在党对南非未来国家政治体制和政权组织形式的认识上,在建立新型党际关系等许多重要方面进行了富有南非特色的发展和探索,其中有些经验不仅对它本身,而且对其他国家尤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建设,以致对21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都有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然而,苏东剧变对社会主义运动所造成的伤害毕竟是严重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上述发展还远远不足以让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它发展的高潮时期,它还是处于低潮中。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和欧洲社会主义运动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甚至是萎缩的状态,这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不能不产生消极的影响。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源地,曾经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中心,即使在20世纪80年代也有影响较大的欧洲共产主义理论。但冷战结束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多数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着共产党,各派共产党人仍在不屈不挠地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而斗争。但除了希腊等国共产党的力量小有发展外,多数党尚未摆脱政治迷茫、组织涣散、行为分散、影响乏力的困局:

第一,苏东剧变对它们的打击远远超过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揭露斯大林个人迷信时期的打击。一个可悲的例子是,在西方影响很大的意大利共产党宣告解散了,同时解散的还有荷兰、英国等国的一些共产党组织。那些在困境中坚持下来的共产党,则陷于党员大量流失、基层组织瓦解、选民队伍萎缩、党的形象受损、政治影响力骤降的困境。

第二,由于反共意识形态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那些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拥有稳定的干部队伍和组织体系的共产党,这些年来始终难有较大发展。在美国,共产党一直壮大不起来,其党员据估计不超过万人,有人说实际上只有几千人。

第三,为适应新的形势,有些党开始改变自己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修正自己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及政策主张,其中包括法共、美共等老党。但从目前情况看,理论革新和政策调整并没有给这些党带来新的机会,它们短时间内仍难实现较大发展。

第四,发达国家共产党的分化组合过程远未完结。在意大利,原意共部分党员成立的重建共产党再次分裂,又出现了意大利共产党人党。英国、荷兰等国也出现共产党重建过程中山头过多的现象。目前欧洲各国共产党与所在国政治生活中心的距离日益拉大,它们大多成为各自国家的二流政党或三流政党。

在原苏联地区,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简称俄共)力量最强,影响最大。这个党曾被叶利钦政权所取缔而于1993年获得重建,经过艰苦斗争重新争得合法权利。此后,俄共不但积极参加了历届国家杜马选举,而且推举领导人参加了两次总统大选,均取得令人瞩目的好成绩。近年来,俄罗斯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俄共复兴的势头受阻,其内部多次分裂,在最近的大选中受挫。目前,俄共的思想理论基础和内外政策主张已作出重大调整。它接受了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样化的现实,引入了某些社会民主主义的价值观,甚至允许自己的党员参加其他同类性质的政党,还把党的标志改为镰刀、锤子和书,并把“俄罗斯、劳动、人民政权、社会主义” 作为自己的口号。总之,今天的俄共是个非常务实的党。但在俄罗斯社会依然笼罩着强烈的反共情绪的情况下,未来一段时间,俄共仍将背负着原苏共的历史包袱,长期处于困难境地,其生存和发展还将面临许多问题。

原苏联其他地区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也都相当困难。

在乌克兰,乌克兰共产党(简称乌共)重建后与俄共的处境极为相似,是其国内最大的政党之一。乌共领导人几年前曾和俄共领导人一样,参加了总统选举的最后一轮角逐。但目前,乌共面临着与俄共相似的问题,诸如如何调整自己的思想理论基础、如何更新自己的内外政策主张、如何制定自己的行为准则和策略方针、如何巩固和扩大自己的队伍、如何处理好同执政者及其他政治力量的关系。

在白俄罗斯,原苏共党员在重新建党的过程中采取了不同途径,结果导致白俄罗斯共产党人党和白俄罗斯共产党同时并存。从理论基础和奋斗目标上说,这两个共产党并无根本分歧,但至今仍处于相互分裂之中。白俄罗斯共产党有条件地支持现政权,白俄罗斯共产党人党则成了不妥协的反对派。

在高加索地区,亚美尼亚共产党经过了重建复兴→平稳发展→内部分裂→再陷困境的曲折历程,现状不佳。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两国的共产党始终没有真正恢复起来,影响更小。

在中亚地区,塔吉克斯坦共产党目前在议会中拥有很多席位,可以对政府的活动产生一定影响。吉尔吉斯共产党人党在议会中有些席位,但不足以影响国家的内政外交。哈萨克斯坦共产党前些年在议会中有过几席,近几年因亲总统力量发展很快,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在现议会中一席未获。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独立后根本不允许重建共产党。

在波罗的海地区,共产党始终没有获得合法地位,更谈不上有组织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了。曾经被认为唯一例外的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几年前通过选举赢得了议会多数,党的主席当选为国家总统,有许多年处于执政地位,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执政业绩。但今日的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已不同于原苏联时期,它是在剧变后形成的社会制度内、在非社会主义的宪法和法制框架内开展活动的。因而,它获得执政地位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已在摩尔多瓦恢复。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是在承认多党制和私有化,接受剧变后的社会现实的前提下,按照竞选承诺去实现执政理念的。它所面临的挑战、压力和困难相当大,甚至在2009年的选举中也丢了执政地位。

东欧地区的社会主义成果更是丧失殆尽,共产党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在波兰、罗马尼亚以及南斯拉夫解体后独立出来的巴尔干诸国,几乎看不到共产党人的消息,有的国家绝对禁止建立共产主义性质的政党。那些依然信仰共产主义的人们,只能以其他名义建党,或到其他社会组织中开展活动。

但也有些国家,如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等国,共产党人重建了自己的组织,只是名称不同,力量不等,影响各异。有的国家甚至同时存在几个共产党。它们的区别在于,有的一直积极参与各种政治活动,有的却始终无法取得合法地位,有的传统色彩多一些,有的更加接近于社会党。在捷克、斯洛伐克两国,共产党人的队伍恢复较好,其思想理论、政策主张和行动策略,比较切合本国实际。虽然这两个共产党也处于在野地位,内外环境压力重重,但在本国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已不容小觑。特别是捷克和摩拉维亚共产党,在议会中拥有很大发言权,政治影响力仍有上升空间。鉴于这些情况,不能说东欧已不存在有组织的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运动。

与此同时,东欧各国共产党纷纷改名易帜,基本上已经社会党化。重建后的各国共产党的实力根本无法与过去相比,又重新回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那种“社(会党)”强“共(产党)”弱的历史状态。

发展中国家的共产党受苏东剧变的影响一般要比发达国家的共产党轻一些,但在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作用下,其发展也处于停滞的状态。一些“以社会主义为方向”的国家,放弃了苏联设计的“非资本主义道路”,转而接受西方的改革“药方”,政治上搞起多党制,经济上实行私有化,意识形态领域实现了自由化。总的看来,发展中国家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社会主义实验”少了,信奉社会民主主义并加入社会党国际的政党和组织多了。

由此可见,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仍处在低潮中,在运动低潮中出现亮点的,仅仅是局部的高涨,它并没有成为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主导方面;我们更不能把局部的甚至是个别的高涨,误认为是整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高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