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初探
朱薇薇
摘 要:当今社会大学生在职场能否取得成功,关键的不仅仅在于他的能力与专业知识,还在于他的职业素养。开展职业素养教育是全面贯彻落实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高校尤其是高职高专应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高专 职业素养
开展职业素养教育是全面贯彻落实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这就要求高职高专教育必须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培养大学生崇高的职业理想、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职业素质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并做好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从事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大学生将来在职场能否取得成功,最关键的并不仅仅在于他的能力与专业知识,还在于他所具有的职业素养。
大学生的职业素养由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共同构成。显性的职业素养是指大学生的形象、资质、知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隐性的职业素养是指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方面,具体表现为:敬业精神、合作态度、责任意识、执行力等。隐性职业素养决定、支撑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是隐性职业素养的外在表现。因此,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该以培养显性职业素养为基础,重点培养隐性职业素养。
二、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现状
我国的高等教育多年来偏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和教育,在教育产业化以后就业率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众多高校加强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但是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还是呈现出重视不够的现状。
(一)没有系统的课程和教材
目前各高校还没有开设专门的课程,也没有专门的教材,涉及的相关内容都分散在《思想道德与修养》和《就业指导》等一些思政课程和班辅老师的日常教育工作中,没有系统的体系。
(二)没有专门的师资队伍
由上一点我们已经知道职业素养的教育散落在一些思政课程和班主任、辅导员的日常教育中,而他们之中真正对职业素养进行了认真和专门研究的也很少。高职高专虽然都设有就业指导中心,但是系统和专门研究职业素养的师资也几乎没有,很多老师对于职业素养的学习和了解都是较为零星和粗略的。
(三)学生培养职业素养意识淡薄
现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都停留在老师教授的专业知识层面,对于职业素养的内涵了解甚少,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也不明确,这与我们要培养受社会和用人单位认可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是有差距的。
三、职业素养缺失将会产生的负面影响
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素养缺失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将会影响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目前正值我国轰轰烈烈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教育的技术人员。但我们现在看到很多毕业生由于缺乏基本的职业素养,在工作中表现出不能吃苦耐劳、组织纪律性较弱、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等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如果作为将来国家建设主要力量的当代大学生缺乏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整个国家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将会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有关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生具有敬业和创业精神,有诚信和责任心,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在一线工作能独当一面,一专多能,运用自如。而这些内容都是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素养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决定着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位置和后续的发展。
四、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一)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在进行自我剖析,全面客观地认识主、客观因素与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定位,设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既定目标的职业,制定相应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发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各种积极的行动去达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作为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性格和兴趣爱好,采取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就业观,指导他们逐步完成职业生涯规划,并积极给他们创造学习环境和实践机会,培养他们从事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通过系列的职业训练,提高大学生的职业修养。
(二)将企业文化引入学校,促进大学生提升职业素养
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支持,将企业文化引入学校,多渠道、多途径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进大学提升职业素养。
1.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如将5S管理模式引入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引入到学生宿舍管理之中。通过引入此种在诸多单位运用的管理制度,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并熟悉这种管理制度,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就能尽快适应企业对员工的要求。
2.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环境。高校可邀请社会精英或专业人士走进高校宣传企业文化,另外还可通过开展学校与企业间的各种合作来加强学生对企业的了解,营造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环境。就笔者所在高校而言正大力发展校企合作,通过引进一些企业进入学校设立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等方式,可以增加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对以后进入职场打下良好的基础。
3.将行业要求与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紧密结合,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道德要求,行业规范往往是从事该行业的人员必备的职业道德。高校应结合学生将来从事职业的道德规范和具体要求来开展职业道德的教育。学生只有认真感受和体会行业要求,才能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发挥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在职业环境中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都是从实践中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只有让学生到实践中去认真领悟、体会和感受职业道德和行业要求,才能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因此我们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到社会中去实践和锻炼。
1.营造良好的职业环境
高校可以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找到职业素养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切入点,深化和拓展职业素养教育内容。例如学校建有实训基地,可以模拟企业的运转模式,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行角色转换,了解相应行业的规范,从而达到培养职业道德情感和意志,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到企业参观和顶岗实习等方式进行真实的职业锻炼,通过工作经历的磨炼,培养优良的职业品质,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以及高度的责任感。
2.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除了精心组织教学实践活动以外还应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三下乡”活动、勤工助学等活动,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他们艰苦奋斗、自强自立意识,为他们自觉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打下坚实基础。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担任多种角色,从事各类工作,也会在此过程中学生与人交往以及更好的沟通,学会竞争和合作。
(四)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
人文精神是一种关心生命情感,追求价值意义,不断超越世俗生活的自主精神和批判精神,是人存在的精神支柱,也是民族之魂。人文素质高的人,社会的道德感、责任感强。要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通过开设一些人文方面的选修课程、讲座以及以传播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校园文化活动来教育和感染学生。
加强高职高专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必然要求,高职高专必须把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放到与基础理论知识、专门知识以及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相对等的地位上去考虑,扎扎实实做好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