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丽佳
摘 要: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需要辅导员更多的关心与帮助。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结合辅导员工作的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如何帮助他们找到理想的工作,实现理想的就业目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指导 辅导员作用
辅导员是离学生最近的人。学校安全稳定的问题、困难家庭学生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学生心理辅导的问题等等,都是辅导员必须面对的任务。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就业指导已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部分。
首先,辅导员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充分条件是“做学生的朋友”。多数辅导员都是由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担任,他们年轻、有活力,生活阅历与大学生比较接近。由于辅导员工作性质的特殊性,经常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朝夕相处,久而久之,师生之间更多地以“朋友”的关系展开交往活动,使辅导员较易走进大学生的内心深处,赢得大学生的信任。辅导员可凭借角色优势,本着关心和爱护的原则,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开展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大学生解决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引导他们客观地分析问题,走出误区,实现顺利就业。
其次,目前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业问题也成为大学生密切关注的话题。辅导员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工作落脚点,使就业指导与就业工作相结合,不断将就业意识、方法灌输给学生,不仅能提高日常管理工作的效率,也有助于提高就业指导的预期目标。
虽然有以上优势,但是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很多问题:
一是辅导员素质的局限。目前,大部分辅导员缺乏必要的就业知识、社会实践经验和系统的就业指导理论。加之辅导员普遍比较年轻,工作经验比较少,在指导学生就业时,指导形式和内容单一,注重强调学生的考研、考证、提高自身素质等内容,忽视了学生正确择业观的引导、职业价值观的确立、国家就业形势分析等重要内容,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有的学生不能正确了解自我需求,盲目签约和解约,还有的学生对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心存疑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有人无业就,有业无人就”的局面。
二是就业指导专业化程度不够。现代就业指导工作不再是简单的行政工作,而是一门新兴的学问。而目前许多高校从事就业工作的辅导员往往是凭经验办事,缺少专业知识。加之实际工作中,一名辅导员要带两百名左右的学生,每天要应对大量常规事务性工作,有的辅导员还承担党团、行政、教学、科研等其他工作,工作任务繁重,没有投入足够时间和精力从事学生就业工作,辅导员往往陷入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误区,整日陷入事务性工作当中,导致对本职工作,包括就业指导工作的研究不深入,只能凭借粗浅的理解,去解决在就业指导中的各种问题,影响其有效地给学生提供专业的就业指导。
三是就业工作缺乏连续性和针对性。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随意性大,过分强调实用性和时效性,内容形式单一,主要停留在讲解求职技巧、收集需求信息、组织面试等表层工作,只是帮助解决大学生就业中暂时碰到的问题,忽视了对大学生进行全程化就业指导的过程,影响了就业工作的连续性。另外,由于辅导员更替、新老交替缺乏制度保障,这些都影响了就业指导工作连续性和针对性的实现,降低了就业工作的实效。
以上几点是广泛存在于辅导员们中的共同问题。就目前的高校资源而言,辅导员只有通过学校提供的辅导员培训讲座,主题班会竞赛,在职考研等手段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专业化培养,必须经过相关专业的学习与培训。专业化、科学化的辅导员学习、培训,是提高辅导员整体素质的有力措施。一方面,要坚持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相结合、脱产进修和专题培训相结合、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相结合;另一方面,要利用学校出台的优惠政策,积极进行继续深造,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为实现辅导员骨干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奠定基础。
对于大部分学生缺乏就业意识,辅导员就要从新生入学时做起。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辅导员在进行就业指导时要树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意识,一定要改变就业指导只是对毕业生进行指导的观念,要将就业指导工作从新生入学就着手做起,贯穿于整个大学期间。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有目标、有重点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量体裁衣,这样才是真正对学生负责的就业指导。
最后,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也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下,就业市场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了公平竞争和双向选择的机会。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如果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就业市场,对毕业生就业是十分有利的。一方面,可建立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库,保持已有需求单位的信息,建立毕业生在单位的反馈机制,巩固已有的就业市场;另一方面,辅导员还可该根据学生特点及生源所在地等情况,积极走出去,主动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调研用人单位真实需求、工作要求等,开发新的用人单位。只有不断巩固、开拓就业市场,就业工作才能持续稳定地发展。通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特别是与各地的就业指导中心、人才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和大集团公司的联系,将他们请进学校,组织小型的地区见面会和行业见面会,可拓展用人渠道。通过建立“用人单位信息库”,并在毕业生就业阶段及时地发布信息,还可确保市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直接管理者和指导教师,切实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就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学习指导、心理疏导、生活辅导。只有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辅导员,才能当好学生健康成长中的引路人。因此,健全学习机制,丰富辅导员就业指导知识,提升辅导员自身素质,可以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