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族教育发展

民族教育发展

时间:2023-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民族教育发展从严格意义上讲,撒拉族的民族教育应包括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学校教育等。不管怎样,在崖曼工举办的这所义学,开创了循化教育史上第一所撒拉族学校教育的先河。兴办文学、儒学、书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循化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同时培养了一批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文武人才,其中也包括撒拉族的文武人才。不过,学校为了突出民族教育特点,为回族、撒拉族等穆斯林开设适量的阿拉伯文及伊斯兰文化课程。
民族教育发展_中国撒拉族

第一节 民族教育发展

从严格意义上讲,撒拉族的民族教育应包括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主要是清真寺教育)、学校教育等。撒拉族民族文化主要通过前两种教育形式来传承。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传承方式也呈现多样化。后来,又出现了“义学”、学校教育等。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教育发展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清政府开始在循化设立“教育官”。先后设义学三处:分别是城内义学、崖曼工义学和托巴义学。城内义学是从雍正年间营兵子弟习文基础上办起来的。崖曼工义学,设于清真寺,并聘请河州人宋显明为师,教撒拉族幼童学习,但因撒拉儿童不懂汉语,加之强迫入学,而家长又把孩子学习作为当差,弟子既不愿,师亦不安,该义学创设一两年后就停办了。不管怎样,在崖曼工举办的这所义学,开创了循化教育史上第一所撒拉族学校教育的先河。

清政府在循化设立义学的同时,在县城内还建文庙,设立儒学,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调大通县训导杨锡辂任循化儒学训导,文庙设廪生2名,增生2名,六年一贡。岁考取进文童4名,武童4名,科考取进文童4名。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五月,芮学使科岁考取文武生包元长等12人。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五月,周学使科岁文武取进马文秀等12人,其余考文童21人,武童10余人,其中撒拉族童生韩应凤考中武生。

光绪十八年(1892年),循化厅在文庙始设龙支书院。由贡生詹鲁邦担任院长。以藏书、研习儒家经典、科举准备为主,录取文化程度较高的童生。入学者先学《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后学“四书”“五经”讲授宋明理学,后来教材内容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有历史典故、道德教育、自然常识、诗歌辞赋等教材,并注重考课,成为与科举制度配合密切的官学。

兴办文学、儒学、书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循化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同时培养了一批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文武人才,其中也包括撒拉族的文武人才。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废科举、兴学堂”的新政声中,循化龙支书院改为循化厅官立高等小学堂。原岁蒙、育英、正蒙三所私塾改为初等小学堂。改制后,循化高等小学堂学制为5年,课程设有修身、读经、中国文学、算术、历史、地理、自然常识、图画、体操九门。初等小学堂学制为4年,教学内容除学习一般启蒙阶段的读、写、算知识外,读经、讲经占有重要地位。以后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和学生人数的增多,使得更多的撒拉族儿童接受了学校教育。

20世纪初,受中国新文化运动和“科技救国”“教育救国”思潮的影响,中国穆斯林中一些精英分子如北京的王宽阿訇提出改革传统的经堂教育,倡导既有穆斯林文化特色又吸收现代科学文化的新式教育,后来还成立社会团体“中国回教俱进会”,以促进新式学校教育为宗旨,此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地处偏僻的青海省也不甘落后,成立“青海回教教育促进会”,1934年8月,青海回教教育促进会循化分会正式成立。马步芳为了经营青海,急需各种人才,所以对循化的民族教育特别重视,在教育经费和师资配备方面优先照顾。据1935年统计,全县学校约17所,其中撒拉族、回族地区的学校占11所,撒拉族、回族学生达723人。课程设置方面,吸取了“义学”只讲儒家学说而导致学生和家长产生抵触情绪的教训,除教育部所颁小学课程标准基本相同外,鉴于撒拉族、回族的民族文化特点,还普遍开设每日1~2课时的阿拉伯文课,一来吸引学生上学,二来传承民族文化。至1945年,回教促进会循化分会附设的完全小学达10所,学生445人,初级小学19所,学生600人,不少学校有撒拉族教员、学习基础扎实的撒拉族学子继续到当时青海省的最高学府西宁昆仑中学求学,毕业后返乡任教于各村小学,有的还成了校长,成为积极推动撒拉族学校教育的先锋,从而促进了撒拉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发展,使撒拉族的文化素质得到较大提高,逐步改变了撒拉族多数成员只懂撒拉语而不会讲汉语更不会写汉字的局面。随着越来越多的撒拉族成员汉文化水平的提高,使其活动半径越来越大,好多人走南闯北,见识外面的世界,开阔了眼界,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加深了对彼此间的了解。

1940年,“青海回教促进会”会立西宁中学正式改为会立昆仑中学,并扩大了学校规模。此时的昆仑中学已有初中班15个,高中班4个,师范班6个,附设小学班16个,幼稚园班6个,在校学生人数计达2000多人。1945年又分别办起了昆仑中学第一、第二、第三分校。市内另设阿拉伯文女子小学5处,幼稚园2处。共计117个班次,学生8516名,教职员646人。学生既有回族、撒拉族,也有汉族、藏族、土族、蒙古族等;教师也是如此,来自五湖四海,精英荟萃,专家云集。昆仑中学校长首任者为李德渊(汉族),继任者为马霄石(甘肃徽县人)。马氏离职后,校长始由马步芳兼任,另设副校长主其事。依次为邵鸿恩(汉族)、马寿昌、马振武、高文远、马玉龙、马瑛富。教员先后有姚均(汉族)、马师融、马师孔、石殿峰(汉族)、葛钺(汉族)、刘希古、马乐天、冶存礼、邵士琦(汉族)、戴旭初(汉族)、国益三(汉族)、马儒珍、马福林、熊亦愚(汉族)、吴垠(汉族)等,多系本省及外地绩学之士。抗战期间由内地前来昆仑中学执教的又有刘瀚非(汉族、教数学)、马文(教理化)、程棠(汉族、教英语)、刘恩(汉族、教物理)、胡翼成(汉族、教地理)、王云阶(汉族、教音乐)等,都对昆中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1939年被誉为“西部歌王”的王洛宾来到青海,在昆仑中学任教。1940年春天,王洛宾随电影导演郑君里在青海金银滩草原拍摄《民族万岁》时,创作了不朽之作《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曲让中国人如痴如醉,也让西部民歌走向了世界。

昆仑中学的课程,完全依照当时教育部规定的要求开设,通常有史地、国文、数理化、音体美、党义等课程。教材也采用经中华教育部审定的课本,学制也同于国内一般六年制普通中学。不过,学校为了突出民族教育特点,为回族、撒拉族等穆斯林开设适量的阿拉伯文及伊斯兰文化课程。

昆仑中学的教学经费,最初由募集捐赠和中央与地方政府补助,后来大多由马步芳所经营的企业逐年拨付的基金支给。中小学生,不论来自哪个民族,一律享受公费待遇,每月给每人发白面45斤,菜金1元,煤渣若干。另,每年发棉布单、棉衣各一套,有时也发胶底布鞋。课本一律免费,并发给一定的文具纸张。这在当时社会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对各少数民族特别是向来不重视汉文、汉文化教育的回族、撒拉族子弟,无疑有较大的吸引力。回族、撒拉族百姓对这种不同于经堂教育的新式学校教育,由起初的冷淡而终于变为积极、热心了。回族、撒拉族子弟上学读书的风气便由此而开。

昆仑中学在各界人士、各族师生的努力下,为社会造就了不少有用之材。昆仑中学校友中有很多人后来上了国内有名的农科、工科、医科、文科等大学,一些人成了上述各科专家、学者,另一些人解放后则成为党政干部。比如,章勉现为台湾大学医学教授;马福林成为当时甘肃省回教教育促进会教育长,解放后任甘肃省政协委员;韩有文因其率部起义之功,后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李德渊解放后曾任西宁市副市长,为青海省著名书法家;马霄石毕生致力于回族文化的研究,著作宏富;韩应选等一大批昆仑中学学生则在党的培养下,成长为党的高级干部,曾任青海省政协主席;韩秋夫成为著名诗人[1]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循化的撒拉族教育终于走上了稳步发展的轨道。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幼儿教育

1980年9月,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妇联、教育局联合创办循化县第一所机关幼儿园,招收以撒拉族为主的儿童56名,设大、中、小3个班。1981年,增设托儿园,开设识字教学、练习说话、音乐、手工制作等7门课程。1983年3月,新建幼儿园,占地5亩,建筑面积达235平方米。同年,在积石小学和农村小学附设学前班19个,在园在校幼儿达到453人。1884年3月,积石镇东街大队筹办大队幼儿园,开设大、中两个教学班,有民办教师4人,入园幼儿80人,该园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88平方米。1987年,积石镇下草滩坝村,在村公房开办幼儿园1所,开设两个教学班,教职工3人,入园幼儿40人,村办幼儿园经费由村委会统一筹措,国家给予适当补贴,教学由教育局指导。1990年底,全县有公办、民办幼儿园3所,设12个教学班,在园幼儿311人,其中撒拉族幼儿约200人。小学附设学前班2个,招生142人。至2007年底,全县幼儿园达6所,幼儿教师40人,幼儿664人,其中撒拉族幼儿约400人。

(二)小学教育

1954年,全县小学达24所(其中完小7所,初小17所),学生达2553人(其中撒拉族学生约1300人),教职工为98人(其中撒拉族教职工约50人)。1963年,全县小学为38所(其中完小17所,初小21所),学生达3133人,教职工122人。1967年,全县小学达64所(其中完小20所,初小44所),学生达3711人,教职工185人。1970年,全县小学达83所(其中完小25所,初小58所),学生达4264人,教职工217人。1975年,全县小学达150所(其中完小41所,初小109所),学生达10185人,教职工457人。1978年,全县小学达155所,在校学生达9352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78%,教职工达502人。1980年,全县小学为105所(其中完小53所,初小52所),学生达7027人,教职工447人。1985年,全县小学为95所(其中完小44所,初小51所),学生达10545人,教职工583人。1990年,全县有各类小学93所,其中完小51所,初小42所,寄宿制小学4所,在校学生1157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75.3%,巩固率95.5%,毕业生883人,升学率98%。教职工683人。2005年,全县有小学98所,其中完小45所,初小53所,522个教学班,毕业人数1925人,招生2321人,在校学生数1491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6%,“两基”普六教育已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并认真贯彻落实“两免一补”“一费制”等教育改革政策,全县享受免费提供教科书学生达18386人,占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的93.5%。教职工765人,其中专任教师760人。2007年,全县小学达95所,学生14894人(其中撒拉族800余人),教职工787人(其中撒拉族450余人)。

(三)中学教育

1958年6月,循化中学成立。9月开课,有教职工13人,专任教师10人,均为大专院校毕业。招生174人,设4个教学班,设政治、语文、数学、史地、动植物、体育、音乐等课程。1960年,除循化中学外,全部停办。1969年,全县中学有2所,学生307人,教职工28人。1973年,全县中学有3所,学生753人,教职工61人。1978年,全县中学有8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7所),学生2553人,教职工159人。1981年,全县中学有9所,学生2071人,教职工198人。同年7月,创办撒拉族女子中学,择优录取少数民族女生50名。1983年,全县中学有9所,学生1955人,教职工209人。同年,循化中学改学制,初中3年,高中3年。按全日制《教学大纲》和全国统编教材设置政治、语文、代数、几何、化学、物理、生物、历史、地理、英语、体育等。1977~1990年,考入大中专院校生1879人,其中大专、大学365人,中专1514人。1990年,全县有完全中学3所,戴帽初中6所,共62个班,是年毕业600人,招生1143人,在校学生2729人,教职工278人;全年普通大中专录取213人,其中大专以上录取74人。1996年,为满足义务教育需要,附设初级中学1所。是年,全县有完中3所,初中1所,戴帽初中6所,中学生3461人。2003年,创办高级中学1所,有16个班级,当年招生学生875人,教职工52人。是年,撒拉族女子中学和循化中学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2005年,全县有中学11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高中34个班级,初中105个班级,“普九”工作已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教职工441人,是年,全县参加普通高考528人,高考上线390人,其中一本23人。2007年,全县中学生达6215人(其中撒拉族约3800人),教职工1239人(其中撒拉族约700人),当年全县参加普通高考608人,高考上线336人(其中撒拉族200余人),上线率为55.3%。一本29人,二本113人。

(四)中等专业教育

1978年8月,循化师范学校成立,初设时校址在积石小学。1980年,在积石镇草滩坝上庄,新建校园,有教职工6人。第一年招收学生50名,学制3年,使用全国师范统一教材,设教育学、心理学、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课。此后每年招生名额基本不变,毕业学生由教育局统一分配,充实小学教师队伍。1981年首届毕业48名,在校学生150名,教职工16人,专任教师9人。1983年开始,为提高全县小学教师的文化素质和教学质量,面向农村牧区,举办小学一年级教师培训班1期62名,校长、教师短期培训班4期200名。1985年,在校学生达到197名,全省师范学校统考中获听、说、读、写、口头作文第一名,词语竞赛第三名。1989年,在全国师范文艺录像比赛中获二等奖和独唱第三名。是年,在青年教师论文比赛中获全国二等奖和全省一等奖,建校12年共培养714名(含黄南代培“双语”生68名)师范毕业生,其中撒拉族250名、回族167名、藏族78名。1990年,有3个班,学生152名,其中少数民族学生96名,女生52名。教职工31名,专任教师14名,其中高级讲师1名,讲师3名,助理讲师4名,女教师2名。学校占地9亩,校舍面积1109平方米,其中教室面积135平方米,行政用房285平方米,实验室、图书室150平方米。藏书7949册。1993年8月31日停办,教职工并入县职业中学,15年共培养中等师范毕业生866名,大部分教师已成为自治县小学教育的骨干力量,为全县“普九”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职业技术教育

1983年9月,在循化中学开设木工班和缝纫班各1个,有学生38人。1993年9月,在原师范学校旧址创办职业中学,当年招生2个班,共有学生92人,其中女生32人。男学员主要学习汽车驾驶,女学员主要学习缝纫技术。1995年,县职中办驾驶员培训班3期,累计培训464名,举办缝纫班2期,培训112名,结业45名,职业中学培训人数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30%,并在各个乡镇建立了农业技术学校。1997年举办公关服务班1期,培训合格37名。1998年全县10个乡镇均成立了农技校,举办各类培训60期,培训人数3923人(女1033人),为自治县农牧区培养了一大批初级实用人才。1999年,县职中在不断强化职教培训龙头功能的同时,积极为教师进修创造便利条件,成立电大辅导站,新招1个班,学员54名。2001年7月1日,在原电大辅导站的基础上,挂牌成立了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广播电视大学,共举办3期现代信息技术培训班,两期计算机培训班,两期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班和1期女童教育师资实用技术培训班,累计受训人数达826人(次)。2002年,职业中学在继续招收函授电大专科班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增招函授电大本科班,并设成人自学考试点,在校学生达458名,成为全县干部职工学历培训的主要基地。同时,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强社会综合服务功能,努力向社会培养多样化人才方面发展,一年内先后举办两期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班,使146名下岗职工学到了一技之长并实现了再就业。2003年,投资150万元,新建职中办公、教学四层楼1幢,征占耕地面积7.3亩,建筑面积2022平方米。2004年竣工并顺利迁址。是年,先后举办面食加工班2期,有80名农民工参加培训;举办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班2期,70名下岗职工参加培训。至2007年年底,在校学生达400余人,其中外语专业98人,汽修专业52人,体育专业50人,计算机专业200人,另外,有联合办学60人,电大、北航远程教育在籍学员98人,是一所集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广播电视大学、远程网络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校。目前,在校教职工有23人,其中专业教师20人。

(六)成人扫盲教育

1951年开始,县成立冬学委员会,指定专人负责扫盲工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社会注重成人教育。1985年,成立农民教育委员会,设办公室、配备专职干部5人,实行各乡镇扫盲承包责任制,以学校为基础,下达扫盲指标1350人,开设32个教学点,1135人参加学习。县妇联和团县委在积石镇、街子等地开设撒拉族妇女识字班和教学点3个,学员130人。1995年,全县举办扫盲班63个(其中妇女班49个),参加扫盲的学员近4300人,经考核脱盲4027人(其中妇女2436人),验收无文盲村10个。1996年后,成人扫盲教育始终坚持“一堵二扫三提高”的方针,至2000年,累计举办各种扫盲班320个,其中妇女班170多个,参加扫盲的学员达25095人(次),经考核验收基本脱盲人数22862人,其中妇女15573人。验收基本无文盲村136个,15周岁至新中国成立后出生人口中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0%。全县10个乡镇中,9个乡镇已达到省颁标准验收。是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全县总人口102943人中,未上学人数达到44462人,占43.2%。经过扫盲,小学以上程度的人口达58481人,占56.8%,比1990年增加26.5%。进一步说明了自治县各族群众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是年,未上学人数中妇女有31154人,占全县妇女总数51551人的60.4%。

(七)特殊教育

循化县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1995年。当初,有两个聋生班,32名学生(其中撒拉族27名),7名教职工。后来经过广大师生的多年努力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至2007年,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生源不断增多,师资水平不断提高,在校生达147名(其中撒拉族130名),10个教学班,23名教师(其中撒拉族14名),使本校成为一所集聋儿教育、聋儿培训康复教育、启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融合教育学校。

学校位于县城东门南街,校内有篮球场、健身房、乒乓球室、多媒体教室、电脑室、语音室、电子备课室、学生浴室等。招收的学生均为低视力者,在听力、语言、肢体、智力等方面有障碍者以及失去双亲的孤儿。在校学生从2000年春季开始,实行学费(含杂费)、食宿全免费,而且解决学生生活用品,并派车辆接送学生上学回家。

学校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成立文艺队,多次参加省、地残疾人文艺汇演并获奖。由于各项成绩突出,学校曾被评为“青海省文明学校”“青海省特殊教育先进单位”等。瑞典“希望之星”、香港“光亮发展协会”等民间组织的官员及韩国友人考察团曾多次莅临本校参观并带来了教学用具与设备。省民政厅、省慈善协会、海东民政局等单位的领导也曾视察过本校,并解决了一定数量的学生生活用品。

为了拓展学校办学功能,让更多的残疾学生得到特殊教育,本校举办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科目设有美容美发、修理、打字、温棚种植、刺绣、泥塑、贴花等多门手工课,截至2007年,共有43名聋哑学生进入市场,回报社会。部分学生的手工作品还远赴香港、瑞典等国参展,并在省、地、县青少年书画手工展览中数获大奖。

(八)教师队伍

新中国成立后,除动员原有教师任职外,还吸收有一定文化知识、思想进步的青年补充教师队伍,至1950年有教师36人,其中女教师4人,少数民族教师9人。1953年后,国家每年分配大中专毕业生,不断壮大教师队伍。1955年,教职工人数达到106人,其中女教师6人。1957年,教师中开展反右派运动,12人被划为右派分子,接受劳教、劳改或送生产队监督劳动改造,16人下放回原籍劳动。是年,从省水源队下放24人来循化充实教师队伍。1958年后,分配12名专科、本科大学毕业生到循化中学任教。是年,实行全民办学,群众解决师资68人,占教师总数的37.7%。1961年后,学校缩减,教师下放,精简下放22人。小学教师从1959年的188人减少到1962年的125人。1964年,农村大办耕读学校,教师不断增加,至1965年有小学教师199人,其中民办98人。1978年后,统一分配大专、中专师范院校毕业和循化师范学校毕业生及招聘中学教师到各学校任教,全县教职工达662名(其中小学教职工503人,中学教职工159人)。1978~1990年,有110名民办教师经过考试,转为公办教师。1990年,全县有中小学教职工961人(其中撒拉族约500人),其中专任教师846名,民办教师166人,中学教职工278人,其中专任教师203人。小学教职工683人,其中专任教师643人。1999年,全县教职工达992人(其中撒拉族约550人),高中、初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73%、97.8%和98.5%。至2007年底,全县教职工达1318人(其中撒拉族750余人),其中幼儿教师40名,小学教师780余名,中学教师450余名,特校教师20余名,职业技术学校教师23名。

总之,新中国成立以来,循化撒拉族教育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同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撒拉族终于有了自己的高级(省、厅级)干部、大学教授、学者、博士、作家、艺术家、海外留学生、知名企业家等。这其中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毕业生,有国际伊斯兰最高学府——埃及艾资哈尔大学的毕业生。如今,全县3748名在职干部中,撒拉族知识分子占2200余名(其中女性干部达700余名),乡科级副职以上的撒拉族领导干部有120余人。在全省范围内,厅级副职以上的撒拉族领导干部达10余人。除此之外,经多年努力,有近17000名撒拉族群众脱盲,近千名撒拉族青年得到技能培训(驾驶员、电焊工、拉面匠培训),他们在经济浪潮中一展风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