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当代有影响的文化人物
一、韩建业
韩建业(1938~2010年),撒拉族语言学家,青海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语言学教授,长期致力于民族语文特别是撒拉族语言文字研究,功勋卓著。主要成果有:论文《撒拉语词法概述》,该文描述了撒拉语词法的结构规律,根据撒拉语的词的形态、句法和语义的特点,将其划分为名词、形容词、数词、代词、量词、副词、动词、后置词、连接词、语气词、感叹词、拟声词共12类,根据语义特征分为实词和非实词两大类,并分别作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反映了撒拉语词法的发展现状,具有较高的语言学学术价值;《撒拉语与汉语语法结构特点之比较》,将撒拉语的一些语法特点与汉语语法进行比较研究,双语对比研究拓展了撒拉语研究的新领域。著作有《撒拉族语言文化论》,对撒拉语研究作了汇总。该书分语言专论和文化笔谈上下两篇。上篇从撒拉族语言的语音、词汇、词法、句法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与论述,并附录了撒拉语常用词汇和话语材料。下篇从传统文化、地名文化、姓氏文化、文献研究、风俗风情等方面对撒拉族文化作了介绍和探讨。《韩建业民族语言文化研究文集》,主要内容包括青海省民族语文工作的回顾与思考,20世纪50年代撒拉语调研情况之回顾,撒拉语概况,现代撒拉语,谈撒拉语的新词术语,撒拉语句子分类及成分,撒拉语名词的构成和格式的划分、撒拉语词法概述,撒拉语动词简述,撒拉语词组和句子的结构方式。《土尔克杂学》词汇选释,从文献资料看撒拉语的发展变化,初谈康家话语音系统及词汇的构成,民族文字的作用无可置疑,青海民族语地名的语言结构特征,撒拉族文化的类型与特点,发扬优秀传统克服消极因素,撒拉族传统文化与经济建设,循化地名中的文化透视,从外来词透视撒拉族文化,循化、化隆民族教育调查报告,撒拉族小学汉语语文教学问题,给撒拉族学生教授汉语(普通话)的几个问题,以改革精神普及我省民族地区初等教育,加强双语研究促进双语教学,撒拉族风情,撒拉族的婚俗,撒拉人的名姓,撒拉族的婚姻家庭,撒拉族民间文学中的民俗事象,开发利用撒拉族说唱艺术“吾热赫苏孜”,撒拉语谚语简析,撒拉族研究,青海伊斯兰教教派与门宦现状等,内容丰富,资料翔实。
韩建业教授对民族文化极端忠诚,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撒拉族语言文字研究事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撒拉族文字的恢复和完善工作中。他不但做语言文字研究工作,而且费了巨大心血拿出了民族文字方案。为了推广该方案,他还到处游说,希望说服民族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支持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然而,从过去物资匮乏年代过来的人们正在如饥似渴地搞经济、跑项目、奔仕途,老教授的话没有几个人能听得进去,其良苦用心没有多少人能领会,相反,还受到当时一些人包括个别领导干部的冷嘲热讽,但他矢志不渝,锲而不舍,不怕困难,即便在病魔缠身的生命的最后岁月里,不顾凄惨的境遇,坚强的意志支撑着虚弱的身体,仍然心系民族文化,执著地为自己的理想在奋斗着,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流尽了最后一滴汗水,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二、韩秋夫
韩秋夫(1932年~),原名韩文麟,笔名秋夫。青海循化县乙麻目村人。1950年参加工作,历任循化县共青团、县教育局、县委宣传部干事,《青海日报》记者、编辑,《青海湖》杂志编辑,青海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世界华语诗人协会会员,青海省第七届人大代表、常委,青海省第八届政协委员。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诗集《秋夫诗选》,组诗《二月的庄子羞了》《给共和国的赞歌》《摩羯星座》《哲理的大西北》《爱的复活》《秋夫诗九首》,长诗《向东的长歌》,论文《用火一样的语言燃烧人心》《论诗的感化作用及其特征》《论艺术对象的范畴》,诗歌《子午线之歌》《黑狼》《走向迷宫》,散文《创造的典仪》等。《草原上的虹》获1955年青海省优秀诗歌一等奖,《共和国的赞歌》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二等奖,《古城之恋》获1985年青海省优秀诗歌奖。
秋夫虽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只在20世纪40年代末上过青海省昆仑中学,但他天赋极高,悟性很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奇才,只有特定的历史、特定的环境和独特的个人禀赋才能造就如此卓尔不凡的文学奇才。只可惜正当他风华正茂初露锋芒的时候(20世纪50年代)被错误地打成“右派”,身陷囹圄20多年。否极泰来,好不容易熬到了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恢复了自由,成了青海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事业如日中天,社会威望不断提高,一度还当上了青海省人大常委,本可以大展宏图,施展才华,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7],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潮流和当时撒拉族特殊的政治生态环境[8]和人文环境,加之他个性突出,言辞犀利,得罪权贵,有时在受到外界刺激的情况下甚至出言不慎,无意中伤害了一些人,从而失去宽松和谐的写作环境,在内外双重因素的挤压下,诗人无论怎样力求旷达,而精神始终不佳,未能保持原先旺盛的斗志和创造力。但无论人们如何评价其为人处事的风格,秋夫作为一个文人毕竟有过一段辉煌,哪怕像一颗流星划破寂静的夜空一样,虽然短暂,却发过耀眼的光芒,综观其一生,仍不失为一位在全国诗坛有影响的诗人。
三、马学义
马学义(1939年~),撒拉族中唯一的小说家,撒拉族中第一位整理民间文学的作家。1985年,他的也是撒拉族的第一篇小说《鲁格娅》诞生,紧接着《撒拉爸》(《中国西部文学》)、《命运的呼唤》(《青海湖》)、《哈三告状》(《民族文学》)、《黑大胆》(《回族文学》)、《金子客》(《青海湖》)、《花儿皇后》(《回族文学》)等相继问世。他的小说直面现实,贴近生活,反映处在重大变革当中的撒拉族社会复杂多变的矛盾和纠葛,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性格独特的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如刚正不阿的撒拉爸、正直诚实的哈三、饱受命运捉弄的阿娜五号、受人歧视又酷爱艺术的花儿皇后等。他们成了撒拉族文学画廊里的第一批主人公,同时也为我们提出了不少尖锐的社会问题,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深受读者喜爱。《撒拉爸》获青海省新中国成立4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奖。除了写小说外,他还有大量撒拉族民俗和民间文学方面的著述问世,如《骆驼泉》《撒拉族民间故事选》《积石山下撒拉家》《撒拉族风俗志》(合作)等著作。后来,又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命运的呼唤》。《骆驼泉》曾先后两次获奖。
这位撒拉族小说家和民间文艺家早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政教系,后在部队工作,曾经还是一位驰骋体坛的运动健将、排球明星。他身材魁梧,是一位典型的突厥后裔。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是其创作的黄金时期,他以一种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痴迷,满怀信心,雄心勃勃,克服种种困难,骑着自行车,背着干粮,头顶烈日,深入撒拉族聚居区的羊肠小道和田间地头,常常与耄耋老人促膝交谈,追溯历史,向山野村夫了解民俗民风,搜集整理大量的撒拉族民间文学和民俗资料,为抢救濒临灭绝的民族民间文化立下汗马功劳,同时,潜心写作,为社会奉献了可观的文化产品。他胸怀宽广,为人厚道,关心青年知识分子的成长,热情提携后生,特别对一些从事撒拉族民俗和民间文学研究的人给予过无私的帮助,甚至将自己花费巨大心血搜集到的资料拱手相让,以期资源共享。
四、陈 珊
陈珊(1949年~),中国书画家。1965年毕业于西北师大美术系国画专业。长期从事美术教学和国画创作,现为甘肃省政协书画研究室高职画家,系甘肃美术家协会会员、兰州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美术高级教师,其国画作品获全国画展优秀奖并被国家收藏。所辅导的青少年美术作品获得国际奖项和全国一等奖、优秀奖等。
作品曾参加国内外美展获奖并被编入《92’中国美术家专集》《现代中日美术通鉴》等。作品被日本、瑞士、英国、美国等国收藏。作品主要描绘中国西部边塞风土人情,画风深沉浑厚而悲壮。在兰州举办了陈珊国画艺术展;出版有《陈珊画集》《陈珊甘南风采集》和《陈珊桂林速写集》等,多件作品被国家文化部、人民政协及海外文化部门收藏。《撒拉人》获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佳作奖。《荒野春韵》获1993年中国西部画展优秀奖。《河州古韵》获中国青年国画大展一等奖,1996甘肃首届当代中国画展优秀奖。《奶香醉人》获中国西部风情画展优秀奖。其作品有鲜明独特的风格和对西部风情的个人追求。作者多角度地汲取艺术营养来丰富自己的绘画语言。以意境为主,又不失水墨画的神韵。浪漫与梦幻的情调是画家艺术的一大特点,同时也尽量追求一种醉人的生活气息,他的《家住黄土高原》就能让读者嗅到窑洞前的黄土清香味。《河州唱晚》用一片暖暖的金黄色调画出了心中的霞光,色彩单纯而层次丰富,展现出一片清静自由的天地,洋溢着特有的诗情画意……在创作过程中,他十分重视速写,他的速写集汇集了作者在柳州、漓江、桂林等地游览时的部分写生作品。1984年,生活在西北的陈珊有机会到南方去写生作画,桂林山水激起画家的创作灵感和热情,漓江烟雨使他如醉如痴。他用感情的画笔一幅幅地记录着嘉陵江的小船、漓江鱼鹰、阳朔人家、桂林山水、雨打芭蕉、水边风竹。这些有别于大西北的南方景象,激起了他的新鲜感和想象力,使他的画面呈现出别样风情。他在描绘桂林风光时,吸收了国画的构图和版画的黑白效果,特别注意虚实对比,疏密得当。画面简单而生动,充分显露出画家深厚的基本功和艺术修养。如《漓江人家》《江水映月》《芭蕉听雨》《随水而去》《彩云追月》等都是这方面的佳作,使人感受到一种美的享受,同时也表现画家创作的浪漫风度,把读者带到桂林山水之中,使人感受到自己和画家一起漂流在江南秀水之中,让人心情无限的惬意。舒曼的一首《梦幻曲》,至今令人赞叹陶醉。其关键在于它给予人们如梦似幻的美的愉悦,进而引起对人生价值的深层思考。陈珊的绘画给予我们的正是这样一种审美效果。
陈珊以诗人般的梦幻,营造着他自己的西部山水。他的《青海湖之梦》《河西古韵》等作品都极富生命力和现代感。他深入生活写生遇到山民,都会目送天边,朴实敦厚的山民负重的印象,一直留在画家的脑海中难以抹去……也正是画家的这种割不断的平民情结和根植于底层沃土中的创作思想,才使他的作品具有了憾人的力量。
陈珊是撒拉族画家,熟悉少数民族习俗,所以笔下得心应手,生活气息浓厚,人物行笔简练,并略作夸张变形,其敦厚朴实的形象跃然纸上。
五、马明良
马明良(1961年~),民族学、宗教学、文化学学者,留学回国人员,西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宗教研究中心主任、伊斯兰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甘肃省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青海回族撒拉族救助会副会长,中央统战部民族宗教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上海外国语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科研项目和国家重点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和中国核心图书目录评审专家。
主要研究伊斯兰文化、撒拉族历史文化以及民族宗教问题,讲授《世界文化史》《比较宗教学》《伊斯兰文化》等课程。出版10余种著作,主编大型学术丛书《伊斯兰文化丛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代表作有《伊斯兰文化新论》《简明伊斯兰史》《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交往历程与前景》《伊斯兰文明的历史轨迹与现实走向》《撒拉族简史》(修订本)《撒拉族文化》《回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执行主编),译著《四大正统哈里发传》(合译)等。《简明伊斯兰史》入选学术大师季羡林主编的“世界性文化工程”——《东方文化集成》,并被相关大学定为博士生必读书目。《伊斯兰文化新论》被专家学者和领导广泛引用,《回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被青海省委主要领导给予好评,要求省委常委人手一册,认真研读。在全国性的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105篇论文,其中部分论文被主流媒体和刊物转载,如论文《论当代伊斯兰文明的新趋势》一文的核心观点被《新华文摘》转载,论文《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和谐理念》被收入供高层参阅的人民日报社《内参》,论文《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主权观之比较》被收入《中国学术年鉴》。主持包括教育部重大课题和国家社科基金在内的8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多项成果获优秀成果奖。应邀主持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回乡风情园”内涵设计与文稿撰写。应邀给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讲学,应甘肃省委组织部、统战部之邀给甘肃省领导干部作国际国内民族宗教问题的报告。先后赴美国和中东诸国访问交流。长期研究撒拉族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发展,发表20篇论文和文章,如《撒拉族的出路何在》《试论撒拉族的民族性格》《观念变革与撒拉族发展》《影响撒拉族教育的十大观念》《撒拉族生产观念与实践》《撒拉族商业文化》《撒拉族消费文化》《伊斯兰教与撒拉族的形成》《伊斯兰教与撒拉族经济》《伊斯兰教与撒拉族文化》《伊斯兰教与撒拉族教育》《伊斯兰教与撒拉族习俗》《撒拉族经堂教育及其历史作用》《近现代撒拉族新式教育》《街子清真大寺今昔》等。应深圳市委统战部和伊斯兰教协会之邀给在深圳的穆斯林(包括循化撒拉族流动人口)发表演讲,大声疾呼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自己的表率作用在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展示穆斯林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
为了促进撒拉族整体文化事业的发展,他于2010年1月发起并举办“首届撒拉族文化论坛”,邀请学界、政界、商界、教育界等社会各界人士,就撒拉族文化的现状、问题、前景等展开热烈讨论,就文化发展的许多关系全局和战略性的问题达成广泛共识,产生了较大反响。
六、翼 人
翼人(1962年~)。1981年毕业于青海教育学院英语专业,199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88年调入青海省文联,担任《青海湖》文学月刊编辑至今,青海省民族文化促进会会长、青海省诗歌学会副会长。
七、马 丁
马丁(1958年~),原名马学功,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孟达乡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海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青海省诗歌学会副会长。1982年中央民族大学毕业。现供职于《青海湖》文学月刊,任该刊执行副主编。大学期间就开始在《青海湖》《民族文学》《诗刊》《星星诗刊》发表作品,作品入选《青海省建国五十周年作品选》等20多种选本,诗集《家园的颂辞与挽歌》荣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连续三次获青海政府文学奖及其他奖项。
1984年自青海人民出版社调入青海省文联《青海湖》编辑部至今,先后任编辑,诗歌散文组负责人,副主编,执行副主编。20多年来,以刊物为平台,以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读者为宗旨,在推介宣传青海作家,发现扶持文学新人,重视加强省内外文学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在任诗歌散文组负责人期间,设置实施的诗歌栏目有《西部诗坛》和《青春地平线》,所发作品多被内蒙古出版的《诗选刊》转载,在当时的国内诗坛产生了广泛影响。组织实施的《青海诗人系列》先后推出昌耀至燎原等10多位老中青诗人,既有诗作,又配评论。为配合“青海湖诗歌节”和“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独立策划组织出版两期“诗歌专号”,得到了与会诗人与读者的广泛好评。期间,由其编发的多篇作品先后被《诗选刊》《散文选刊》《读者》《小说月报》及多种选本选载。由于成绩突出,2005年获得由省新闻出版局、省科技厅、省期刊协会共同评选的“首届青海省期刊优秀编辑”奖。
八、马文才
马文才(1953年~),笔名闻采,是一位多面手,既写散文又写诗还写报告文学,以散文见长,其文构思精巧,文字优美,遣词造句十分讲究。早年是一位药剂师,后来担任青海省伊斯兰教经学院副院长。20世纪80年代,闻采的代表作有《积石关,不是雄关》(《青海湖》)、《奥土斯诗魂》《骆驼泉余韵》(《长安》)、《我是尕勒莽的后代》(《雪莲》),组诗《僵土地的律动》《参差风景》(《民族文学》)、《大尔加垭豁》(《民族作家》)、《涉域》等,散文代表作有《清水湾》(《雪莲》)、《街子——撒拉族的圣地》(获《民族文学》山丹奖)、《孟达峡三思》(《青海湖》)、《遥望积石关》(获青海省新中国成立40年文学创作奖)。后来作家由写抒情为主要特点的诗歌、散文转而写以叙事见长的报告文学和小说,相继发表了报告文学《蜕变》(《民族文学》)和风格独特、出手不凡的两篇小说。《独眼猎人和独眼雪豹》是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中关于人与野兽的对抗,敌视、戒备、挑战的描写惊心动魄,扣人心弦,而且耐人寻味。小说指出了人性与野性,文明与野蛮,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冲突。《下弦月》是一篇中篇小说,小说描写了三个不同民族青年之间产生的爱情纠葛和悲惨命运,刻画人物性格复杂多变,语言描写颇具匠心。
九、马盛德
马盛德(1959年~)197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舞蹈专业,1998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获文学硕士(舞蹈学)学位。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处处长,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司副司长,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副会长,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和宗教舞蹈研究,著有《人神共舞——青海宗教祭祀舞蹈考察与研究》,撰写《西北地区撒拉族、回族、维吾尔族婚俗民间舞蹈比较研究》《论回族宴席舞的式微》《二十世纪中国舞蹈的回顾》《古代舞蹈的当代遗存——於菟》《藏族舞蹈在藏戏艺术中的运用与发展》《热贡的“巫风舞祭”》《从“堆依奥依纳”的消失看撒拉族艺术发展缓慢的原因》《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动作》等论文数十篇,发表或转载于《西北民族研究》《回族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重要学术期刊。现为国家重点课题“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专家组成员,主持“西北民间舞蹈数据库”课题。
曾任文化部第二届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委,《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舞蹈学科分支主编,第六届全国舞蹈比赛评委,2004~2005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评委,第五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委。
十、马维胜
马维胜(1965年~)1986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政治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8年9月至1989年7月在四川大学经济系助教进修班学习硕士研究生课程;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结业;1996年被确定为省级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现为青海民族大学准学科带头人,青海民族大学教务处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经济和区域经济。先后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参编学术著作和教材4部,主持省级课题1项、地方政府课题4项、院级课题2项、企业课题4项,参与省级课题3项。现主持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藏高原城市化模式研究》课题研究。同时,主持青海民族大学教务处的工作,在课程设置、教学改革等方面多有建树,为民族教育作出了贡献。
2003年开始主持教务处工作,首先在校长和分管副校长的领导下,组织开展全校评估建设工作。经过努力,学校的各项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最后顺利通过教育部9个专家为期1周的全面评估,成为全国41所首批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高校。评建工作不仅达到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目的和要求,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同时也把学校置于全国高等教育办学指标框架,对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办学实力和教学管理等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验。从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起,学校以增强综合办学实力为核心,以推行学分制为教学改革重点,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教育教学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期间,教务处认真贯彻工作部署,全面推进了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工作,全面推行了学分制改革和教学质量工程。到目前,学校的本科专业由2003年的18个增加到50个,硕士点由5个增加到27个,“文多理少无工”的学科专业布局结构得到明显调整;积极申报各类实验室建设项目,教学仪器设备价值由2003年的1900万元增加到6800多万元,实验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以完善学分制为重点,推行选课制、学分绩点制、专业大类培养制、弹性学制、本科生导师制、主副修制等,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向着注重素质修养、加强教育、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以参与教育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为切入点,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国家级名师奖评选、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国家级特色优势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民族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十一、马玉宝
马玉宝(1958年~)祖籍循化,出生在大通县,现任青海省音乐家协会主席。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音乐系,曾组织策划省内外大型文艺活动。
“2010首届中国西北音乐节——长安音乐论坛”10月18日上午在西安举行,论坛以“中国西北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为主线进行交流,与会专家也和音乐院校的学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旨在打造和提升西北音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马玉宝出席当天论坛并就西北的民族音乐特点发表了看法:宁夏、青海、甘肃以独有的“花儿”音乐为特色;新疆因有13个民族而形成了特有的音乐氛围;陕西则具有陕北、关中、陕南三部分为分类的音乐特点。
十二、马成俊
马成俊(1964年~)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清水乡人,1985年7月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中文系,获得学士学位。现任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民族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成果有与马学义合作出版专著《撒拉族风俗志》,与马伟共同完成撒拉族文献资料汇编《百年撒拉族研究文集》,与杨正文合作撰写《中国婚俗文化》,与八位专家合作完成《循化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华民俗·青海卷》,主编《神秘的热贡文化》《热贡艺术》等著作。其中《神秘的热贡文化》和《热贡艺术》两本书内容丰富,叙述全面,包括“神灵佛光弥漫的热贡”“热贡的苯教文化”、无所不在的神灵——原始信仰、混沌初开的认识;原始信仰的起源、亦真亦幻的世界;布满神灵的山川、表象背后的真实;原始信仰的社会功能、古朴悠远的苯教文化、佛光映照的世界——藏传佛教、因缘合和的产物;佛法缘起、超越无明的智慧;佛教的基本思想、出世入世的演进;隆务寺政教模式、诵辩论著并举的寺院教育、凝结信念的乐章——古今建筑、神灵的殿堂;寺院建筑、功德与信念;佛塔、石经、经轮、人神交感的舞台——巫风傩祭、“热贡的藏传佛教”“热贡艺术的种类”“热贡唐卡艺术”“热贡堆绣艺术”“热贡舞蹈艺术”“多彩的热贡建筑”等章节内容,全面详尽地介绍了我国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流派。热贡艺术主要包括唐卡、堆绣、雕塑、建筑彩画、图案、酥油花等多种艺术形式,因发祥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河畔的热贡(藏语“金色谷地”)而得名。数百年来热贡人民传承着从宗教寺院走出来的民间佛教绘塑艺术,其从艺人员之众多,群体技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故有“藏画之乡”的美誉。热贡艺术是藏族不同地区之间、藏汉民族文化之间交相辉映的产物。马成俊教授为介绍、宣传和弘扬作为藏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热贡艺术作出了突出贡献。
十三、韩中义
韩中义(1966~),史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民族研究中心副研究员。1985~1989年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历史学专业本科毕业,获史学学士学位。1989~1992年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民族史专业研究生学习,毕业后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1~2004年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中外交流文化史方向研究生学习,获史学博士学位。1992年7月分配到新疆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工作至2001年9月。2004年6月南京大学毕业后到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工作,主要从事伊斯兰教、西域历史、中外关系史的研究工作。1996年承担了新疆规划办一般课题“新疆苏非主义研究”。2000年承担了中组部子课题“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宗教民族问题”。发表了学术论文30余篇,独立承担1项省部级课题,5项国内外合作课题。2001年起担任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主要论文有:《撒拉族“工”之初探》《中国伊斯兰文化及其特色》《撒拉族“阿格乃”初探》《中亚苏非主义特征初探》《新疆伊斯兰教苏非尊号考释》《丝绸之路上的焉耆源流史》《略论新疆黑山派早期发展史》《试论苏非派在新疆回族中的传播》《中国史书上记载的巴格达》《撒拉族谚语研究》《略述新疆苏非派对内地的影响史》《小经拼写体系及其流派》。专著《西域苏非主义研究》从宗教史、中国古代史、社会史、文化史的角度对中亚—西域—新疆地区的伊斯兰苏非主义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十四、马建新
1961年,一个风雪肆虐的冬夜,一名男婴在塔沙坡村一户贫苦农家的土炕上呱呱坠地,他就是如今的撒拉族奇才——马建新。马建新年少时,就“浸”在撒拉族的文化中。上山放牧时,他聆听林间拉运木头的汉子们嘹亮的号子;邻家办婚事时,他凑上去观看再现追根寻祖的骆驼舞。晚上,他和同伴们一起在麦场上唱歌……
马建新高中毕业后回乡任教,上课之余他倾心绘画,常画身边的山水、花鸟及校园生活。1987年,他的人生有了第一次重大转变,青海师范大学艺术系主任陈龙教授游览孟达天池,晚上正好夜宿在马建新家里,闲谈之余,陈教授发现他很有艺术天赋,当即同意让他到师大艺术系深造。
经过两年的专业训练,马建新的美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89年,马建新回乡任循化县师范学校美术教师,1993年调入循化中学。他教学有方,在循化中学任教的5年时间,学生中有12名考入中等师范学校美术专业,2名获全国中小学生书画展三等奖,1名获全省青少年书画比赛一等奖。他在业余时间不懈地创作,作品多次获国际国内大奖,并先后被聘为中国现代民族书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日本爱华路多国际书画函授学院客座教授、中国青年书画家协会理事等。
作为一位撒拉族传统文化的忠诚守望者,马建新默默奉献才华。在他的各类作品中,都流淌着他对民族、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近年来,他的美术作品《牡丹》(国画工笔)、《收获》《阿姑》(摄影)、《母亲》(素描)等先后在国内外获奖。马建新倾注才华与心血,用图文形式将撒拉族历史文化呈现给后人,让撒拉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为撒拉族争取了荣誉,成为颇有影响的作家、书画家、摄影家及资深编辑。2003年3月,马建新创办了《驼泉报》,这是青海省新闻出版局审批的一份反映撒拉族民俗风情的小报。4开4版,季度出版。办报宗旨为挖掘撒拉族民间文化,反映循化自然风光。重点是立足循化,面向国内外,兼顾循化政治、经济、文化、民俗、旅游、教育等。每期1500份。2004年9月,为县庆50周年特刊是4开8版,发行3000份。至2005年,累计发行12期,19500份,开创了自治县个人办报的先河。后该报改由循化县文联主办,并改为期刊。
十五、韩海潮
韩海潮(1956年~)。1956年生于兰州。曾先后在兰州、湖南铁路部门工作。1992年发起并创办《开拓》杂志,任主编至今。
10多年来,《开拓》杂志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在宣传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维护民族团结方面作出了贡献。1997年12月,编辑部被甘肃省民委、团省委、省青联评为甘肃省第二届各族青年团结进步先进集体。1999年,他当选为甘肃省青年联合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2002年11月,应伊朗对外文化联络部邀请,作为穆斯林学者赴伊朗德黑兰参加“第十届《古兰经》艺术展”,受到亲临艺术展的总统哈塔米接见并签名留念,他回国后即在《开拓》杂志上撰文,刊发图片,介绍艺术展的盛况,引起广大读者的兴趣和好评。2003年,应沙特阿拉伯文化部的邀请,与北京两位阿拉伯语专家学者赴沙特利雅得参加了沙特“第十八届哲纳迪里亚”文化节活动,其间受到时任王储、现任国王阿卜杜拉的亲切接见。中国驻沙特大使吴思科先生接见了与会的三位学者并对《开拓》给予很高的评价。客居沙特的甘肃临夏籍华侨祁尚勇老人约见了他和李华英先生(原《人民画报》阿拉伯文版总编),祁先生在交谈中说:“办一本穆斯林刊物非常不易。一位撒拉族兄弟能挑起办穆斯林刊物的这副重担,并办得有声有色,实在难能可贵。”多年来,《开拓》杂志的影响日益扩大。2002年,日本东京伊斯兰文化中心出版的《萨拉目》(译为:和平)杂志总第86期刊文介绍《开拓》杂志的办刊情况。2004年,北京中国外文编译局出版的《今日中国》(阿拉伯文版)第四期撰文向阿拉伯世界的穆斯林介绍《开拓》杂志的有关内容和办刊情况。这期《今日中国》在阿拉伯世界发行后引起很大反响,先后有埃及、阿尔及利亚等国的学者通过E-mail给编辑部和韩海潮主编写信,为中国有这么一份发行量大、质量又高的穆斯林自己的刊物而高兴。从1982年起,他先后在《兰州晚报》《株洲日报》(湖南)、《羊城晚报》(广州)和《开拓》等杂志上发表文章多篇。为《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撰写词条两篇、刊用一篇。先后出席有关中国伊斯兰教、穆斯林民族方面的学术研讨会10余次,提交文章多篇,有的文章被会议论文集收入。自《开拓》诞生的那天起,韩海潮主编举意通过这一穆斯林媒体《开拓》,触及中国穆斯林的信仰、遵行、道德修养和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旨在提升穆斯林的道德水准和文化修养。创刊16年来,在他的筹划和组织下,杂志社举办了10余次大型公益活动。其中扶贫助困、扶贫助学、扶贫助教活动多次,共筹集衣物2000余件,现金4万余元。受助对象有回族、东乡族、保安族和汉族,为构造和谐社会,促进民族团结作出了积极贡献。鉴于在扶贫助困、助学等方面的贡献,他被甘肃省慈善总会穆斯林扶贫助教工作委员会聘任为理事。2004年,他被中国回族学会第二届理事会选为理事;2006年,被兰州市伊斯兰教第八次代表大会选举为副秘书长;2007年,当选甘肃穆斯林书画摄影协会理事。
十六、马梅英
马梅英(1961年~),女,籍贯青海省循化县,1961年出生于湟源县城。1982年从中央民族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果洛州文联《白唇鹿》编辑部工作5年。现在青海省《海东报》报社担任记者、编辑工作。系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青海省撒拉族研究会理事。
1982年开始创作,1983年起在《白唇鹿》《青海湖》《青海日报》等发表作品。散文《我珍爱的“小熊猫”》获1994年省电台“广播之友”征文三等奖,散文《母亲的精神》获1996年全国第八届报纸副刊好作品三等奖,散文《写给侄儿》获1998年度“青海新闻奖”报纸副刊三等奖,散文《改革托起的美好家园》获1998年省电台“我眼中的这二十年”征文三等奖。
十七、撒玛尔罕
撒玛尔罕(1968年~),原名韩文德,出生于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清水乡,现供职于青海省移动通信公司。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青海省作协主席团委员、青海省诗歌学会常务理事。1986年起在《中国作家》《民族文学》《诗选刊》《青海湖》等国内刊物发表作品600余首。出版诗集《裸河》《撒玛尔罕的鹰》《时间两侧的颂辞》三部。作品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经典文库》《青海省建国五十周年作品集》《高大陆上的吟唱》《中国西部散文诗》《中国青年诗人二十五家》等20多种选本。曾获青海省首届青年文学、中国通信行业文学评奖一等奖以及《星星诗刊》等报刊奖10多项。
十八、马伟
马伟(1970年~)。循化县石头坡人,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青海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撒拉族语言文字,主要学术论文有《撒拉语的主语宾语问题》《撒拉族传统文化和现代化浅谈》《撒鲁尔王朝与撒拉族》《论撒拉族的六角形符号》等,与马成俊共同完成撒拉族文献资料汇编《百年撒拉族研究文集》。
十九、韩占祥
韩占祥(1940年~)撒拉族著名民间艺人、撒拉族地区家喻户晓的“花儿”歌手和撒拉族文化热心人士。
40年前,韩占祥就是西北地区著名的歌手。他不仅会唱传统“花儿”,而且更擅长现编现唱,是一位天才的“脱口秀”。1964年,刚从西北民族学院教育系毕业3年的韩占祥,凭着自己创作的一首撒拉“花儿”《新循化》,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只凭着一把二胡、一支笛子,韩占祥的歌声就把全场的气氛烘托得沸腾起来,评委和专家们也忍不住站起来鼓掌。青海省委一位领导到西宁车站迎接时,第一句话就问:“哪个是撒拉族唱花儿的?”然后握着韩的手说:“你一首《新循化》唱遍了全中国,唱红了北京城,你是青海人民的骄傲,撒拉人民的光荣。”那年韩占祥才23岁,但已经是县文化馆的负责人。省领导的鼓励激发起他无穷的创作热情,一年之后,他整理创编了表现撒拉族东迁历史的舞剧《骆驼泉的故事》。1979年,“全国少数民族民间歌手、诗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韩占祥作为撒拉族代表参会。在与会的13个民间“花儿”歌手中,只有他一人有幸进中南海为国家领导人演出,他即兴演唱的4首“花儿”,其中一首:“鸟儿出笼马脱缰,金凤凰展开了翅膀,人民给了我银铃嗓,放声唱,要响个百花儿齐放……”邓小平站起身来给他鼓掌,合影时,小平同志就让韩占祥站在自己身后。他创作的4个撒拉族节目代表青海省参加全国乌兰牧骑文艺调演,获得1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
二十、董淑琴
董淑琴(1951年~),女,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城镇人。现为青海省民族歌舞剧院二级舞蹈编导,中国舞协会员,青海省舞蹈家协副主席,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会员,中国文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第八、九届常委。曾在北京舞蹈学院进修,获得专业证书。
从艺以来,主演过独舞《养猪姑娘》,双人舞《老两口送饭》,三人舞《你追我赶》《阿丽玛》《应征途中》《迎亲》及多个群舞的领舞,《白毛女》《智美更登》曾获1979年青海省文艺调演表演三等奖。曾随青海省歌舞团出访突尼斯、马耳他、塞浦路斯、土耳其等国。创作的主要舞蹈作品有:撒拉族舞蹈《心泉》《天池梦》《阿娜索莫》《快乐的艳姑》《奥突斯魂》,小型舞剧《茹花姑》,藏族舞蹈《黄河源头》《唱支山歌给党听》《祝愿》;女子独舞《五更》《花漫河湟》;舞蹈《追赶明天的太阳》《青海人》等。其中《心泉》获青海省第二届文艺创作评奖优秀作品奖及全省调演二等奖;她是系列歌舞《七彩江河源》编导之一,该节目获全国“五个一工程”提名奖,青海省“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青海省三届文艺创作评奖优秀作品奖;创编辅导的藏族舞蹈《祝愿》获全国大学生文艺调演创作一等奖、辅导一等奖。
独舞《五更》参加青海省电视台电视艺术片《在那遥远的地方》演出录制,该片参加了国家计委、宣传部、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北京市委联合举办的《光辉的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成就展》并获优秀组织奖、最佳设计制作奖。个人传记被收入《中国文艺家传集·舞蹈篇》。
二十一、马文娥
马文娥(1970年~),撒拉族著名女歌唱家,北京东方歌舞团演员。1987年获青海省首届“花儿杯”电视公开赛专业组金奖。同年,又获全国“长江杯”歌会银奖。多次随团出国访问演出。
二十二、张进锋
张进锋(1952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撒拉族文化工作者、撒拉族语言文字专家、小提琴手。
1990年,当张进锋看到大部分本族青年已经不会说撒拉语、撒拉语词汇丢失越来越严重、外来词汇越来越多时,他决定开始从事这项保护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工作。他说:“撒拉族丢掉了自己的文字,如果再丢失了自己的民族语言,那么,撒拉族的传统文化也会加速流失。”
为保护和传承撒拉族口头文学,张进锋平时很注意收集撒拉族谚语。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成立50周年庆典上,他朗诵了自己多年搜集、记录和整理的撒拉族谚语,并把它制成光盘在循化推广。他说,谚语是撒拉族口头文学中一朵绚丽多彩的花朵。
张进锋一生酷爱音乐。“花儿”是青海各族人民都喜闻乐见的用汉语演唱的一种艺术形式。撒拉族祖先从中亚迁徙到循化后,在与当地居民的长期融合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花儿”。随着岁月的流逝,会唱“花儿”的人越来越少。他运用传统的借物喻情、借物咏志等比兴手法,编创了《尕撒拉夸家乡》《请到循化来》等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其中《尕撒拉夸家乡》家喻户晓,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为了使已经丧失文字的撒拉族把撒拉语能够流传下去,张进锋又着手创制记音符号。他多年行医,精通撒拉语、藏语、土语,在此基础上,张进锋还自学了土耳其语、土库曼语和阿拉伯语。在年近50岁时,又自学了英语和电脑操作,开始利用网络与国内外研究突厥语的专家交流、沟通。他根据古籍文献和现有的撒拉语,经过反复的修改、实践,创制了一套含有声母、韵母的记音符号,以此为撒拉语记音,力求最大限度地保留撒拉语的原貌。他创制了这套记音符号后,并不只是停留于理论上,而是通过各种谚语、歌曲等通俗易懂的方式去激发人们对撒拉语的热爱和学习撒拉语的热潮。
二十三、马光辉
马光辉(1956年~),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一个用知识改变家乡面貌、用科技惠泽千家万户的带头人。1977年马光辉从青海师范学校毕业,先后在县中学、县民族语言办公室、县民族宗教局、县科委工作。1986年到县科委工作后,在和农业、农民、土地广泛密切的接触中,马光辉对科技在农业中日益突显的作用的认识有了质的提升。两年后,马光辉作出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辞去在人们眼中仕途光明的县科委副主任职务,要求在县科委从事农业技术推广这项最基础的工作。
辞去县科委副主任后的5年时间里,马光辉牺牲了所有节假日,潜心钻研《果树病虫害防治》《土壤肥料》《植物及植物生态》《种子》《作物栽培》等专业书籍和有关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相关知识。
1987年,马光辉与道帏藏族乡有关领导协商后,成立了由153名会员组成的科普协会,随之又大胆尝试了27个行政村的科技村长的组建培训工作。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县10个乡镇154个行政村都相继配齐了科技村长,为全县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夯实了基础。
循化线辣椒是当地农民的当家蔬菜品种和主要经济来源,因其果实细、长,色艳,有一定的螺旋度和褶皱、肉厚、油多子少、辣味适中、香味浓郁而享誉全省乃至全国,成为市场供不应求的名特优农家产品。马光辉成立了“探索辣椒病虫害防治实验攻关小组”,用6年时间和省科研部门对引起辣椒死秧的病因、流行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1992年,全县辣椒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1300余亩,2005年,又扩增至1.6万亩,年产值达4000万元,使农民人均增收300元,使19处百亩以上种植的标准化生产基地清水乡河东示范基地户创收5000元,人均增收1000元。近年来,由于辣椒种子品种混杂,影响到辣椒的品质。2004年,马光辉又精心致力于线辣椒种子“提纯复壮”的科学研究和推广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每年向种植大乡、种植大户提供优良种子,种子示范面积达4000多亩,不仅确保了线辣椒原有的品质,而且对全县线辣椒的丰产作出了贡献。
为了做大做强线辣椒品牌,在他的推动下,连续举办五届辣子节,从而推动了椒农的种植积极性,也促使四家辣椒加工厂的诞生,使线辣椒一路走红。
“调味之王”花椒在青海已有近500年的栽培历史,而循化县所产花椒因其鲜艳夺目、清香浓郁、麻中透辣而被推为上品。长久以来,当地花椒生产多采用自然栽培和传统的管理方法,致使花椒产量不高,树体衰老早,形不成规模效益,发挥不了地方产品的特色和优势。面对这种现状,强烈的责任感促使马光辉自费选择6项科研课题,20余年耕耘不辍,其科研成果花椒树的整形与修剪、4种主要病害及8种虫害的防治于1995年首次在青海花椒产区应用。2005年,集马光辉20余年心血的专著《青海花椒栽培》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对花椒的栽植、管理、繁殖、病虫害防治及采摘与贮藏等作了详尽的论述,填补了省花椒栽培研究的空白。其中,马光辉首次在青海发现花椒虫害——玉带凤蝶,在没有任何参考资料的情况下,用6年的时间研究出该虫害的习性及防治等,对青海全省花椒增产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循化县小麦品种到20世纪90年代一直使用的是第五代优良品种,由于品种更新换代速度缓慢,产量逐年缓减。为寻求新的替代品,时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的马光辉主动承担起此项重任。在多年的品种选育中,马光辉倾心尽力,对生育期各个环节到穗粒数、千粒种、出粉率等方面进行了精心研究和对照,终于研制出第六代优良小麦品种。循化县广大农民一直沿袭种植春小麦的习俗,导致土壤板结、病虫害增多、产量不高。通过长期调研和多年可行性试种实验,马光辉决心对全县耕作制度进行改革,引进冬小麦进行不同播期、不同施肥量、不同下子量的试验,因其显现出的调节灌溉,不需除草,产量高、虫害少,可增加复种面积等优势被群众广泛接受,现种植面积已达3万多亩,占全县水浇地的52%。
循化县苹果曾红极一时,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衰落,马光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他的提议下,县委、县政府组织农村科技考察团两次赴甘肃实地考察。几个月后,马光辉向县委、政府提交了引进特色果品的可行性课题报告和实施意见,得到县委、县政府的认可和支持。随后,县农科部门引进了美国大杏仁、红李枣、薄壳核桃,种植、示范、推广面积达8000余亩,弥补了循化县特色种植业的空白。
在全县“菜篮子工程”建设中,马光辉根据全县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结构,积极引进包心大白菜、大葱、蒜苗等蔬菜并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逐步解决了城乡蔬菜淡季供给的难题,填补了全县蔬菜业的空白。他提出的“稳粮、增油、扩菜、抓果”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路,被县委、县政府采纳。通过几年的贯彻实施,目前,循化县特色农业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80%。
从“门外汉”到农业技术专家、高级农艺师,马光辉用20年时间实现了人生的跨越,他把自己的全部才智和情感都献给了广大农民和这片深爱的土地。他先后在各业务刊物上发表30余篇论文和科普作品,出版发行两部著作。同时,还写过不少关于撒拉族民俗和民间文学方面的文章。海东地区优秀科技工作者、劳动模范、青海省科协系统优秀工作者、全省粮油高产丰收竞赛活动先进个人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都是党和人民对他最好的回馈。
二十四、韩文良
韩文良(1954年~),撒拉族著名文艺工作者和农业科技专家。长期在农牧部门工作,对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农业科技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热心撒拉族民间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工作,撰写大量相关文章,如《撒拉族民间科技》《撒拉族民间医药》《撒拉族家庭礼仪》《撒拉族交往礼仪》《撒拉族诞生习俗》《撒拉族亲属称谓》《滋味悠长的红辣椒》等。
【注释】
[1]吴冠中(1919~2010年),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吴冠中终生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及中国画现代化之探索,坚韧不拔地实践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他执著地守望着“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心底”的真切情感,表达了民族和大众的审美需求,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化品格;国内外已出版画集约40种,文集10余种。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2]见2010年6月8日《人民日报》第20版。
[3]也不能完全断定嘎勒莽和阿哈莽没有著作,以两人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身份看,两位是学识渊博的学者,两位也许用两种文字阿拉伯文和撒拉尔固有文字土尔克文著书,只是由于撒拉族先民颠沛流离的生活和后来种种艰难环境未能保存下来罢了。
[4]炎帝与黄帝都被视为华夏民族的始祖。传说他们出自同一个部落,后来成为两个敌对部落的首领。两个部落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华夏族在汉朝以后称为汉人,唐朝以后又称为唐人。炎帝和黄帝也是华夏文化的始祖。传说他们以及他们的臣子、后代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不同的是,嘎勒莽和阿哈莽是兄弟,不是对手,他俩共同奠定了撒拉族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
[5]杰弗逊(1743~1826年),是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者,美利坚的国父之一,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伟大的思想家,是美国文化价值观的杰出代表。他从基督教教义中汲取了美国独立运动的正义性与合法性的信念、对全人类的博爱与关怀的崇高境界以及一个自由民主制度所需要的社会公德。他在思想理论方面的贡献有:(一)确立“人类公义”价值观;(二)追溯自然权利的精神来源;(三)制定超越国家权力的自然标准;(四)树立自由民主所需要的道德规范;(五)凝聚全民族共识;(六)提倡社会的多元与稳定的精神。
[6]华夏民族与中华民族有联系有区别,华夏主要指汉族,中华民族指所有生活在中国的56个民族以及海外华人华侨。
[7]秋夫经历详见《秋夫自述》,政协青海省委员会学习和文史委员会、政协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委员会编《青海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八辑《循化文史资料》第四辑。
[8]撒拉族特殊的政治生态环境包括历史、现实等多种因素,如清朝乾隆年间反对压迫的抗争——苏四十三起义被残酷镇压,民国时期与西北马家统治的荣辱纠葛,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至70年代中接二连三的政治运动等。在那些特殊的年代,是非被混淆,黑白被颠倒,人性被扭曲,正不压邪,政治表现出其最残酷无情的一面,给人留下刻骨铭心的集体记忆,这种集体记忆或集体无意识以所谓“经验教训”或“政治头脑”的面目传下来,遇事往往神经过敏,杯弓蛇影,直到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年代,仍然使一些人无视与时俱进理念,奉行“宁左毋右”的旧政治哲学,将真正有见解有思想的人加以压制、孤立,久而久之,形成一种鼓励平庸,遏制卓越的氛围,进而使那些具有创造性思维,敢想敢干的人感到窒息,而那些平庸的“聪明人”沾沾自喜。不过,撒拉族的政治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看好国家大环境,崇尚开拓进取、求新求变求发展成为多数人的诉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