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区域政府的竞合能力指标设计
政府之间的竞争是无时无刻都存在的,而从竞争走向合作,则是各个行政主体在追求本地利益最大化目标下的需求转变过程。因为如果区域内地方政府之间只有激烈的甚至是恶性的竞争,则最终的结局只能是“你死我活”的“霍布斯丛林”状态。因此,所谓区域政府竞争力,不仅仅是单位地方政府自身竞争实力和能力强弱的问题,它还涉及区域内若干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水平和合作能力的问题,是通过合作的形式来整合和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其竞合能力涉及的内容结构图如图8-2所示。
图8-2
软环境建设。软环境建设主要指区域政府通过共同规划、集体抉择,不断加强区域公共政策、制度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问题的共同治理方面的引导能力。政府也秉承着“经济人”的有限理性,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公共问题如果缺乏一种协同的共识,同样存在着区域治理主体的“搭便车”现象,隐藏着“公用地悲剧”,因此,这种区域政策引导能力的培养和增强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是区域政府竞合能力的最重要体现。区域政府协同的“区域公共政策”在经济领域方面的作用体现为:由于资源禀赋等原因,以区域经济政策来规划区域的产业布局,引导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的流动,加快要素流动、加强产业联合、扩大地区协作,以降低区域发展成本、分享合作溢出效应,实现各城市之间的优势互补,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发展,便成为提高城市区域综合实力的现实选择。像区域间出现的形形色色的地方保护主义、“价格大战”,产业结构上的严重趋同现象等,都是区域政府缺乏协同的“区域公共政策”的表现;区域政府协同的“区域公共政策”在社会领域方面的作用体现为:一方面是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治理,诸如环境、文化、安全、卫生、生态等诸多领域的问题治理;如珠江水域环境的治理问题就体现了区域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在2002年之前,广东境内珠江三角洲沿江各市政府抱着“搭便车”心理,不愿主动处理珠江因污染而带来的外部效应,致使珠江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针对此问题,2002年10月,省委及“珠三角”地方政府共同商讨并制订了《广东省珠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珠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的恶化才得到了控制。[12]另一方面是区域“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各行政区的公共问题的外溢化,使得像突发性的经济社会危机(如金融危机)、高层政府腐败案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事故(如传染病SARS的传播)等,都明显地跨越了国境或单位行政区划,因此,这要求区域政府应建构公共危机管理的完整体系,如社会预警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和协调处理机制等。
硬环境建设。硬环境建设在城市群建设过程中,保证人口、资源、技术、信息等的自由流通,使得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群内聚力加强的关键是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机场,港口,桥梁,通信,水利及城市供排水、供气、供电设施和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于科教文卫等部门所需的固定资产,它是区域政府竞合能力的最直接表现。区域政府在区域公共物品的合作供给过程中,其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区域创新水平的高低和区域整体竞争力的优劣。因此,在交通网络建设方面,地方政府一方面要注意完善区域内连接市、县和沿海港口,构筑生活、通勤、都市、产业四大交通圈,建设复合交通走廊,完善城市交通网络系统;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加强连接周边省份高等级基础设施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