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共危机决策配套措施分析介绍

公共危机决策配套措施分析介绍

时间:2024-09-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是做好公共危机决策的沟通与宣传工作,以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从制度上还要建立公共危机决策的反馈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反馈机制能够及时把决策中的问题反馈给决策者,以便决策者及时调整决策。社会参与机制可以及时让群众通过正常的渠道了解公共危机决策,推动决策公开。

3.4.2 公共危机决策配套措施

公共危机决策是一套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原则,所以,在公共危机决策时,除了坚持公共危机决策必须遵循的原则、流程外,还需要一些配套措施,在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这些措施对公共危机决策的及时性、准确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致说来,这些配套措施主要包括[20]:一是决策手段的现代化。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发展处于加速度状态,新的科技工具对公共危机决策的科学化和准确化起着推动作用,所以,在公共危机决策中,要不断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如现代通信工具、电子计算机统计分析技术等,有助于大幅度提升公共危机决策的速度与效率。二是决策程序的科学化。当今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公共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和频率逐步增加,公共危机决策是各类各级决策者必备的素质,以前习惯于“拍脑袋”的决策方式早已过时,必须遵守决策的科学程序,在决策时不但要深入实际及时了解情况,而且还要考虑决策实行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条件,这就是公共危机决策科学化的要求。这就要求决策者在平时培养着眼于全局性决策、科学决策、公开决策、效率决策等危机决策新理念,培育包括应变能力、心理约束能力、决断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在内的公共危机管理决策者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很多时候公共危机的恶化是与决策者的素质低下导致事态恶化分不开的,提高决策者的科学素质,关键是要使其掌握决策方法和最先进的配套工具,并进行必要的公共危机管理实战训练,全面提高决策者的公共危机决策素质,不断提升其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决策能力。同时,建立专家参与制度,弥补决策者的专业知识,科学、快速地解决公共危机。三是做好公共危机决策的沟通与宣传工作,以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公共危机特别是事故灾难类和社会安全类公共危机,公众的情绪和矛头有时候直指政府的决策者,有时候甚至呈对立对抗状态,这时作为决策者,必须认真、诚恳、耐心地听取群众意见,积极做好疏导、解释和说服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使公共危机决策为民众所接受,宣传过程要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使公共危机引起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从制度上还要建立公共危机决策的反馈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反馈机制能够及时把决策中的问题反馈给决策者,以便决策者及时调整决策。社会参与机制可以及时让群众通过正常的渠道了解公共危机决策,推动决策公开。同时拓宽各种形式的参与渠道,给群众以经常表达意见的机会,有助于决策者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有利于消除群众心中长期积累的不满情绪。加强决策沟通,有助于决策者更多地得到真正的决策信息和适时地根据群众意见做出决策调整,并且得到决策对象的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