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电子政务产生背景
20世纪70年代,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和生物工程的兴起为标志,世界经济迎来第三次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把整个世界经济的运转模式从工业化向信息化全面推进,而随后80年代的计算机技术和90年代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更是掀起了一场来势凶猛的信息化浪潮,正式揭开了人类社会从工业化迈向信息社会的序幕。
2.1.1信息化时代的全面来临
所谓信息化,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以物质与能量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与知识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采用现代技术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各领域,从而极大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
信息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发展集中表现为三方面:一是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二是信息技术发展、推广和应用;三是电子信息产业的迅速兴起。
经过几十年的技术发展和推广应用,全球信息化获得了巨大发展。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巨大进展
主要表现为六大方面:一是信息资源急剧扩展并得到高效整合;二是国家信息网络建设突飞猛进;三是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四是信息技术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五是信息化人才培养工作初见成效;六是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逐步建立和完善。尽管不同国情有所差别,但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进步有目共睹。
(2)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并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信息技术是能够实现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再生和利用等功能的新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支撑。信息技术的发展表现为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信息技术本身得到迅速发展并实现了产业化;二是基于信息技术的信息产业(包括信息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业和信息服务业)获得了巨大发展;三是信息技术手段在经济和社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2010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了《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达到28.9%。我国手机网民一年增加1.2亿人,手机上网已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的新增长点。受3G业务开展的影响,我国手机网民数量迅速增长,规模已达2.33亿人,占整体网民的60.8%。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作为网民上网终端的使用率迅速攀升,互联网随身化、便携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而商务交易类应用的快速增长,也使得中国网络应用更加丰富,经济带动价值更高。目前,我国网民总数和宽带上网人数均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我国IP地址近几年快速增长,总数达到6 830万个,拥有量排名世界第四。我国上网计算机总数达到4 560万台,与2008年同期相比增长25.6%;专线上网计算机数和拨号上网计算机数均首次出现了负增长,只有其他方式上网计算机数依然呈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我国互联网网站总数达到67.7万个,与2008年同期相比增长8.1%。我国互联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总数达到82.6G,与1999年相比增长了24倍,增长非常迅速。该报告的热点数据分析还表明,我国网上购物人数达到2 000万人。网上支付的比例增长至近半数,网上购物者半年内累计购物金额达到100亿元,半年内仅通过网络购买手机就达300万部以上。
(3)信息产业成绩巨大
信息产业指那些从事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的产业,其产品包括硬件和软件产品。信息产业构成包括信息设备制造、信息生产加工、信息服务、信息软件研制开发四部分。信息产业从20世纪70年代兴起,80年代得到高速发展,到90年代,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全球发展速度最快、从业人数最多、规模扩展最为迅速、创造财富最多的产业,是全球经济新的强有力的增长点。到21世纪,西方发达国家的信息产业增加值已经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或一半以上。从经济发展看,信息产业的发展,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能力、社会各行业和各领域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从社会进步看,信息产业的发展也正在飞速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贸易方式、经济开放度等,甚至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对国家的决策乃至社会的整体结构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面对全球信息化浪潮,我国不仅提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八条原则和“十五”期间的24字方针,而且,在“十五”期间,国家推动十大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设,构筑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信息基础平台和电子政务系统。
上述情况表明,信息时代已经来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各国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激烈竞争,政府作为引导和管理整个社会运转和发展方向的中枢,引入大量信息技术,实施自身的信息化和业务管理与服务的电子化,已经成为保持自身地位和参与全球竞争的不二选择。
2.1.2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获得迅猛发展:一方面,以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正式运转为标志,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正式建立,贸易自由化几乎成为所有国家为之努力的行为规则;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兼并与联合的经营战略,如电信、航空、石化和金融等部门出现了空前的兼并高潮,其规模、范围和影响都达到了历史最高程度,形成了一个更为庞大的全球生产和销售体系,研究和开发(R&D)合作更趋国际化,跨国联盟成为新趋势,全球性公司正在兴起;再一方面,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日益表现出某种整合态势。随着“冷战”的结束,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形成,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以及互联网的兴起,使整个地球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不仅传统的经济活动走向全球化,而且生产、服务和技术创新也明显地呈现全球化态势。
与上述发展相对应,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方面,以1997年7月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为起点的一系列经济动荡,充分暴露了国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暴露其远远落后于经济全球化内在要求的现实。1999年以来,无论是各类国际机构和组织,还是世界各国政府与金融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在讨论和实施面向全球经济的改革方案。应该说,在这一改革过程中,本国特色的成分不断减少,国际共同准则和规则将成为国际金融体系运转的基础,金融政策和金融监管的实施备受重视并更多地通过国际协调、合作形式进行;另一方面,伴随着国际经济联系与合作的扩展,国际银行业务迅速发展,创新工具增加,国际投资借助证券的流动性得到更快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国际资金融通,国际资金流动性大大超过国内资金流动。从外国直接投资(FDI)的增长看,已超过了世界贸易和产出的增长,从FDI的年均增长率看,FDI已成为国际融资的主要形式之一,国际性金融深化已进入全新时期,从而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高层次迈进;再一方面,金融机构的跨国经营普遍化,其中国际并购和国际联合银行引人注目。金融国际化趋势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种状况表明,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以自身独特的力量改变着整个世界的运行格局:
①使世界不平衡发展格局进一步加剧。这种不平衡涉及两个层面:一是意识形态力量的不平衡,全球格局从“两极世界”演化为“两超多强”再到“一极多元”;二是制度的不平衡,表现为机遇与挑战、利弊得失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严重失衡。这种不平衡格局,使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更强了。
②使全球性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使全球不平等问题进一步恶化。经济全球化使财富与贫穷的两极积累以及政治外交上表现出更大的不平等,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得的好处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富有,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却越来越受到贫穷和动荡的困扰,两个世界的差距因此越来越大。
③使国家主权变得更为突出。一方面存在着强大的全球趋同的势头,另一方面民族性的权利要求和主张日益强化,以至于演化为尖锐的流血冲突。处于弱势的国家无时不感到强权政治的存在所形成的无形压力,它所带来的冲击使国内问题国际化,使国家之间的双边关系多边化,使国际问题复杂化。
④使全球风险控制更为困难。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国际金融资本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系统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这种负面影响引起了人们的焦虑,也对以克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盲目性为己任而建立的全球经济组织的合理性与控制力产生了疑问。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通过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形成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政府治理结构,进而形成科学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调控体系,从而提高本国政府在全球化浪潮中管理经济的能力与管理质量,已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紧迫任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电子政务应运而生。
2.1.3政府改革浪潮的兴起
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政府自身的综合竞争力状况,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未来全球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为应对变化,提高自身竞争力,以政府精简、高效、透明和务实为主线的政府改革,已经形成一股巨大的全球浪潮。
全球政府的改革,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一方面,当时西方主要国家已开始推进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另一方面,西方国家普遍面临四种压力:社会压力、财政压力、经济全球化的压力和内部压力。所谓社会压力,是指当时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一种对政府的不信任感;财政压力是指西方国家长期实行的福利国家政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内部压力主要是政府自身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所形成的压力。
(1)推行非国有化
为了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方面承担过多的责任,减轻财政压力,西方一些国家如英国、日本、德国等,普遍推行了非国有化政策,将国家开办的一些国有企业通过市场向社会出售。这种做法不仅改善了企业长期存在的经营不善问题,而且使这些企业有了通过市场获取资本的渠道和可能,进而提高效率,改善经营。
(2)推行自由化政策
所谓自由化,是指政府尽量减少对市场不必要的干预,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的功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西方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如放松政府对市场的管制,大幅度地削减政府的规制等。在政府规制的削减方面,既包括有关政府保护产业的规制、管制市场的规制,也包括许多有关政府管理社会的规制。这些改革为进一步发挥市场的功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3)收缩政府的社会职能,减少政府包揽过多的社会福利,推进政府公共服务的市场化
在国外的政府改革中,一个重要理论指导就是新公共管理主义。新公共管理主义认为,政府包揽了许多具体事务和直接提供具体的公共服务项目是导致低效率的重要原因,强调在公共管理领域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推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主要做法是,将以往政府承担的服务性职能通过委托、合同、代理等方式,向社会出租或转移;打破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垄断,放宽某些公共领域对私人资本的限制,如中小学教育、社会保险、退休保障、廉价住宅等;建立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政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一些私人部门实行优惠政策,如土地出让、许可证的发放等;推行公共服务社区化,鼓励社区发展公益事业,开展公共服务。
(4)推进政府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西方国家在政府改革中,把改革政府自身的管理和运作,一直作为一项主要内容。其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精简机构和行政人员;实行分权和权力下放;将决策权与执行相分离,如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将中间执行层改革为实行企业化管理的行政经理责任制等;改革人事制度,简化人事管理的规制,注重激励机制、竞争机制的运用;将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如投入、产出、成本、效益等引入到公共管理部门的管理中来;注重绩效评估,加强绩效管理,从以往的注重管理过程到注重管理结果等。
持续了30多年的政府改革浪潮,已经成为推动西方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巨大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