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素质模型的公务员培训内容设计

基于素质模型的公务员培训内容设计

时间:2024-09-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基于素质模型的公务员培训内容设计需要体现针对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的特征,要以素质模型为目标导向,结合职位特征、公务员自身素质现状以及组织未来发展需求而设计。

在完成基于素质模型的培训需求分析后,如何设计丰富、恰当、合理的培训内容成为接下来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培训内容设计在公务员培训中占有相当突出的地位,它不仅决定着公务员培训的性质,同时也决定着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基于素质模型的公务员培训与开发工作亦然。基于素质模型的公务员培训是个性化的培训发展方式,通过对公务员培训需求分析,结合公务员素质模型中具体的素质标准,可以发现公务员素质现状与理想素质要求之间的差距,参照培训内容的设计原则,进而确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训与开发的内容。具体而言,基于素质模型的公务员培训内容设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基于通用素质模型的培养内容设计。基于通用素质模型的培训内容设计是对公务员通识素质的培养。通识素质是各级、各类公务员都应具备的素质要素的集合。对公务员素质模型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的相关研究分析表明,对于基层公务员来说,政治理论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公共管理知识等要素所构成的专业知识模块,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等要素构成的沟通交往模块以及不断学习能力、自我认知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发展自我模块等八大模块构成了当前我国基层公务员通用素质模型的主要素质模块。这就要求基于素质模型的公务员培训内容的设计必须满足这些基本的素质要素的需要,在培训课程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对基层公务员通用素质的培养,加强对基层公务员的一般理论、基本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的培训。

二是针对职能分类与行政类别培养内容的设计。素质模型差异性的特点决定了不同性质、不同级别、不同岗位的基层公务员素质模型结构有明显差异。这种素质结构的差异为培训内容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指导。针对不同性质、不同级别和不同类型的基层公务员,应该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体系、培训内容和课程。例如,对于基层普通公务员而言,他们身处第一线,与民众的联系最为直接,是联系人民群众和政府之间的桥梁。因此,对普通公务员的培训应着重加强群众工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工作责任心等能力素质。而由于基层处级公务员很大程度上担当着领导的职责,因此,对其培训应注重战略思考、宏观决策、组织协调、舆论引导等方面的能力,开设诸如战略决策领导艺术、管理效能等专题讲座或研讨课。从行政类别来看,党的系统的基层公务员主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因此对其培训应着重宏观决策、战略思考、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政府各部门是贯彻执行党委的各项政策和具体决策的重要载体,主要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因此,对其培训应当注重经济知识、行政执行、统筹规划、信息处理等方面的能力。总而言之,不同的类型、层次和职能的基层公务员具有不同的素质结构。基于素质模型的公务员培训既坚持通盘考虑、统一部署,又要注意在培养内容的设计上因人而异,有所区别,从而使整个培训方案设计、培训内容安排按需施教、有的放矢。

要保证设计一套丰富、恰当、合理的培训内容还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一,一致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原则。该原则要求在公务员培训工作的总目标指导下设置基于素质模型的公务员培训的具体内容,既要做到培训目标的一致性,又要实现不同层级、类别的公务员分层分类地设置培训内容。同时,这里的“一致性”还指各级各类公务员必须学习通用素质模型所规定的能力素质,如政治理论知识、一般科技基础知识和时事政策、法律法规等知识,用以突出普及、全面的特点;多样性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公务员工作岗位职责上的差异,结合培训对象实际要求,选择其所接受培训的内容,按需施教;主要强调精深、新实的特点,例如对岗位专业知识以及与岗位相关的能力和心理特质的培养和训练内容。

其二,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原则。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基于素质模型的公务员培训内容设置也应遵循这一原则。该原则要求在设计公务员培训内容时,要充分考虑教学模式的转变——既要考虑理论课的设置也要考虑实践课的设置,要将基础科学理论与实践性、技能性、应用性的培训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力求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兼备。例如,将对公务员政治理论、岗位专业和一般科技等理论知识的培养,与实地见习、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模拟作业(如案例教学、挂职锻炼)、典型案例分析等内容项目的锻炼联系起来,以用促学,学用结合。

其三,传承性与时代性相统一原则。传承性和时代性的统一原则是指在设置培训内容时,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经典的课程,又要设置体现时代要求的新课程。公务员通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政治理论知识,培养职业素养素质理念等传统的教育内容,来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上述课程是多年来我国公务员或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工作的经验总结,是被历史证明和实践检验得出的行之有效的重要内容。同时,在设置公务员培训内容时,也需体现时代的特性,例如注重对创新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培养等,使公务员培训跟上时代的步伐。此外,传承性和时代性相统一的原则还表现在把具有时代性特征的新学科、新理论、新知识,同传统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等。

可见,基于素质模型的公务员培训内容设计需要体现针对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的特征,要以素质模型为目标导向,结合职位特征、公务员自身素质现状以及组织未来发展需求而设计。其中,作为目标导向的“目标”也是组织的未来发展目标和方向,在设计培训内容时需要有效结合组织的发展目标。正因为公务员素质模型的设计是建立在科学分析组织内外环境、发展战略目标的基础之上的,将素质模型所规定的素质要素作为标准来设计公务员培训内容正是目标导向的具体体现,它可以把主要培训项目与组织的战略方向和规划相结合,有助于打造一支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公务员队伍。对于本书所研究的客体基层公务员队伍来说,专业知识、相关知识、宏观统筹能力、政务处理能力、沟通交往能力、自身发展能力、职业素养和内心修养等模块共同构成了基层公务员素质模型的八大素质维度。对于基层公务员培训内容的设计应主要体现在基于上述八个维度分析基础之上的公务员素质当前现状与未来要从事的岗位素质要求之间的差距上,具体如表7-2所示。

表7-2 基于通用素质模型的我国基层公务员培训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