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政治动员,巩固国家政权
政权是国家的具体化身,也是现代国家建设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一个新政权的确立和历史新纪元的开端。但共和国成立之初,在外,尚未取得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在内,蒋介石盘踞华南、西南各省负隅顽抗,新区的土改尚未进行,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残留大陆的土匪、特务及反革命势力,严重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因此,巩固新生政权成为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首要任务。
人民政协在最初的五年里,根据《共同纲领》和《组织法》开展各项工作,在团结各族人民,反对国内外敌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和巩固国家的统一,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方面为巩固政权建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政治动员和代议会功能。
一届政协在全体会议闭会之后,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第四章规定,设全国委员会,主要职权是“协商并提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建议案”,“协助政府动员人民参加人民民主革命及国家建设的工作”等。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国家的大政方针,一般都先经过政协全国委员会的协商议论,然后建议政府施行。人民政协实际上参与了国家大政方针的诸多决策,如协商讨论了中央人民政府关于稳定物价、对财政经济工作实行国家统一管理和统一领导,关于调整工商业、调整税收等方案以及有关土地改革、惩治反革命、惩治腐败等方面的重大决策事项;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婚姻法》、《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暂行组织条例》等草案;向中央人民政府提出了把10月1日定为国庆节等建议案,经中央人民政府采纳,于1950年起实行。
1951年4月,在全国范围内掀起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的高潮,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成立参加三大运动筹备委员会,负责组织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参加三大运动的工作,大力协助政府动员人民开展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抗美援朝运动。11月14日,政协全国委员会根据广大人民的要求,经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充分协商后,由中国共产党领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人民政协无党派民主人士、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以及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联合发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严正宣布:中国各民主党派誓以全力拥护全国人民的正义要求,拥护全国人民在志愿的基础上为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神圣任务而奋斗,坚决支持出兵援朝。1951年3月,政协全国委员会会同抗美援朝总会派出以廖承志为首的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575人前往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和朝鲜人民。1953年秋,中央人民政府组织了一个大规模的赴朝慰问团,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负责人一道,参加慰问团赴朝鲜前线慰问。人民政协作为当时的国家权力机关,在政治动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0年6月14日,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改革封建土地制度问题,原则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建议的土地改革法草案。土改的基本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政协常务会议还专门讨论了关于动员中央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中央以及北京、天津两市的机关、党派、团体、学校的干部参加土地改革的问题。参加三大运动筹备委员会成立后,自1951年5月到1952年2月,政协全国委员会先后组织了中央及北京、天津两市的各民族党派、人民团体、政府机关的干部与文教界、科技界、医务界、工商界、宗教界人士等共6 107人,分47个土地改革参加团,5个土地改革参观团,分赴华东、中南、华北和西北地区参加或参观土改工作。[64]通过实地参观使民主人士感受土地改革对重构农村的阶级关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致公党中央党部和华南总支部多次举办学习《土地改革法》的座谈会,组织参观土改展览会,端正对土改漠不关心的态度和一些错误观点,提高党员政治觉悟和政策水平;召开华侨座谈会,了解华侨的土地情况和他们对土改的意见;还分批派出干部参加土改工作队,参加广东一些县的土改工作。他们在工作队的领导下,访贫问苦,扎根串连,组织农会,向农民宣传和解释土改政策,发动农民与地主作斗争,并按土改政策划分阶级成分,协助政府完成土改工作。著名爱国人士司徒美堂作为政协代表在土改中协助政府完成土改发挥了重要作用。1950年6月上旬,司徒美堂把了解到的情况口述由秘书司徒丙鹤写成政协会议提案《关于处理华侨土地房屋问题的建议书》,经他签字后提交1950年6月的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会后,司徒美堂又写成《关于华侨土地问题的几点意见》,由中央侨委会转呈毛泽东。他认为,土改是实现“耕者有其田”的途径,所以坚决拥护,但要考虑到侨乡的特殊情况,特别是对华侨用血汗钱建起来的洋楼,最好不要分,否则会引起意外的麻烦。毛泽东接到司徒美堂的信及反映的土改工作存在问题的材料后,很重视,批示:将此文在政协文件中刊登。后司徒美堂的提案全文在政协简报上发表。中央负责人和中央土地改革工作委员会也批示说,中侨委在草拟文件时,要采纳司徒美堂所提的正确意见。1950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其中第24条规定:华侨所有的土地和房屋,应本照顾侨胞利益的原则,由大行政区或省人民政府另定适当办法处理之。1950年11月,政务院又根据这个精神颁布了一个适当处理的详细办法:《土地改革中对华侨土地财产的处理办法》,基本上吸收了司徒美堂的正确意见,司徒美堂对中央的做法很满意。1951年2月,经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批准,司徒美堂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的身份,南下视察土改,历时100天。司徒美堂视察完毕回京后,写出长篇调查报告《粤中侨乡的土改》,详细记录了视察中的所见所闻,在《光明日报》上连载了一个月。后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基本吸纳了司徒美堂的意见。[65]到1952年冬,除台湾省和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全国的土地改革基本结束,使3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包括老解放区农民在内)分得了约7亿亩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1951年12月,中共中央发出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的号召;次年1月,紧随“三反”运动,全国各城市又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和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1951年底,政协全国委员会向各省市协商委员会发出指示,要求各地协商委员会协助政府推动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大胆揭发贪污浪费和盗窃国家财产的行为。
此外,人民政协在推动各界人士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协调统一战线内部关系;积极贯彻和平外交政策,促进国际合作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等方面为新中国各项事业的创建和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也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政协一届全国委员会除了承担外事接待任务和开展友好往来任务之外,在保卫世界和平、促进各国人民友好交往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动员工作。1950年6月,一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发起全国和平宣言签名活动,得到2.3亿多人的响应,一届政协还通过了《关于支持五大国缔结和平公约的要求的决议》,得到全国3.44亿余人的签名拥护。[66]自1951年到1954年期间,每逢五一国际劳动节和国庆节,政协全国委员会都要发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和庆祝国庆节口号。口号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民族、宗教等各个方面的政策,是当时政治动员实现团结全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建设各项任务共同奋斗的重要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