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月在明清时期的演变
明清两代,赏月、祭月、吃月饼的风俗大盛,民间尤为重视中秋节。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中记载:
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
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了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同时,还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
明代时,北京人八月十五祭月,人们在市场上买一种特制的“月光纸”,这是一种神码,上面绘有月光菩萨像。月光菩萨端坐莲花座上,旁边有玉兔持杵,如人似的站立着,并在臼中捣药。这种月光菩萨像小的3寸,大的丈余长,精致的画像金光灿烂。
在我国的许多寺庙中都有“月光童子”的塑像,它是佛教护法神二十四天之一。在印度古宗教中,月神被称为“ 苏摩提婆”“创夜神”“星宿王”“莲花王”“ 大白光神”“ 冷光神”和“野兔形神”等。
吃蟹图
清代,北京祭月有所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崇拜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和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月光神多由道观寺院赠送,题名为“月府素曜太阴星君”。
古人对月亮的崇拜,最早见于史料记载的是《尚书·尧典》,文称:
日、月、星辰为天宗,岱、河、海为地宗;天宗,地宗合为六宗。
王逸注《楚辞·九章·惜诵》时云:“六神,谓六宗之神也。”可见月亮在此之前早就被人们视为神而加以崇拜了。其实古人祭祀月亮时,往往是辅助于太阳而行。且祭日于东,祭月于西,以别内外,以端其位。足以见古代“祭日为主,祭月为辅”的现象。
溯其源,太阴星君的产生与我国古代对月亮的崇拜有关。太阴星君又叫月光娘娘、太阴星主、月姑、月光菩萨等。崇拜太阴星君,在我国由来已久,在四海之内也是普遍现象,这是源于原始信仰中的天体崇拜。
在黑夜中,月亮给人带来了光亮,月色朦胧,又会使人产生许多遐想,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因此产生。此后,太阴星君就较普遍地为民间供奉。
月神像
我国古代男女热恋时在月下盟誓定情,拜太阴星 君。分离的恋人也拜求太阴星君祈求团圆。
元代大戏剧家关汉卿就写过一出《拜月亭》。《西厢记》里的崔莺莺也虔诚地对太阴星君倾诉希望遇到意中人的情怀。
清人丁耀亢所著的《续金瓶梅》第十八回中,一对痴男怨女郑玉卿和银瓶曾推开窗户,双双跪倒,对着月亮说:“如果两个人有一人负心的,就死于千刀万剑之下。”
这天也大多卖“月光马儿”,富察敦崇写的《燕京岁时记》中记载了:
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
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祭月、拜月是明清中秋时节全国通行的习俗,清代俗谚有:“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供神前。”
清代有特制的祭月月饼,此月饼较日常月饼圆而且大,正所谓“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特制月饼一般在祭月之后就由家人分享,也有的留到除夕再来享用,这种月饼俗称“团圆饼”。
陆启泓在《北京岁华记》中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兔;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
中秋祭月图
明清时,江南以素斋供月,有老南瓜、菱藕、月饼等,旁边放凉水一碗,妇孺拜月毕,以指蘸水涂目,祝曰眼目清凉。
此俗来源于六朝时人,在农历八月中以露水洗眼的风俗。那时,人们中秋时节相互馈赠的不是月饼,而是盛满百草露的眼明囊。
后来,祭月的风俗发生了重大变化,男子拜月渐少,月亮神逐渐成为专门的女性崇拜对象。于是,明末的时候,北京地区的中秋节又新添了一个节令物件“彩兔”,叫作“兔儿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