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时节的舞火龙与摸秋
那是在很早之前,香港的大坑区只是一个客家渔村,村民以耕种及打鱼为生。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终于把它击毙。不料,次日蟒蛇却不翼而飞了。
数天后,大坑便发生了一场前所未见的瘟疫。这时,村中父老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
说起来也奇怪,这个当时的无奈之举竟然奏效了。从此,舞火龙就流传了下来,据说舞了火龙后还可以趋吉避凶,保佑一年的风调雨顺。
不管这传说有多少迷信成分,但我国毕竟是龙的故土,在香港大坑中秋节舞火龙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这是值得珍视的。而大坑区的舞火龙活动规模颇大,轮番舞龙者达3万多人,场面甚是宏大。
从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四晚起,大坑地区就一连3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由青壮小伙子赤膊上阵,挥舞跑动。
中秋舞龙灯活动
盛会之夜,大坑地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火龙是用很多东西做成的。龙身是用稻草或珍珠草扎成,头部是由藤条屈曲为骨架,以锯齿的铁片作为龙牙,眼睛是装上的手电筒,舌头是漆红的木片,引龙的珠,原来是个沙田柚。
整条龙每部分都插上香火,在夜间舞动,点点星火,十分生动好看。村民们还会点燃鞭炮扔向火龙,小伙子们则舞动着龙头龙身,向抛来的鞭炮左推右挡。舞龙的小伙子们并不怕鞭炮烧,反而认为烧得泡越多,则以后可以好运连连。
自古以来,中秋丰厚的内涵,留存着我国独特的文化记忆。那不尽的思乡思亲之情,都融入了千百年来传诵的诗词、民谣、歌赋,以及兔儿爷文化、花灯文化、舞火龙文化等载体之中,让中华民族的中秋文化世代传承。
走月亮是汉代吴地的旧俗,清代的沈复在《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中记载:
中秋日…… 吴俗,妇女是晚不拘大家小户,皆出,结队而游,名曰“走月亮”。
清代顾禄的《清嘉录·走月亮》也说:
妇女盛妆出游,互相往还,或随喜尼菴,鸡声喔,喔,犹婆娑月下,谓之“走月亮”。
就是说,以前江苏地区的妇女,在中秋夜要“走月亮”。一般是结伴在月下游玩,或互相走访,或拜佛庵,或举行文艺活动。
据说苏州的妇女走月亮,至少要走过三座桥,才可以称为“走三桥”,有的甚至要走过更多的桥而不许重复,这就不仅需要体力,还须动智力,正如清代周宗泰的《姑苏竹枝词》云:
中秋共把斗香烧,姐妹邻家举手邀。
联袂同游明月巷,踏歌还度彩云桥。
“摸秋”,其实就是“偷秋”的意思。相传在元朝末年,淮河流域出现了一支农民起义军。这支队伍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
一天,起义军转移到淮河岸边,深夜不便打扰百姓,便旷野露天宿营。有几位兵士饥饿难忍,在田间摘了一些瓜果充饥。此事被主帅发觉,等天明了便准备将那几个治罪。
村民们得知后,纷纷向主帅求情。为开脱兵士的过错,有一老者随口说道:“八月摸秋不为偷。”那几个兵士因此话而获赦免。
那天正好是立秋节,从此留下了“摸秋”的习俗,尤其是在我国湖北荆州地区,这一风俗更胜。据清代梁绍壬《两般秋雨随笔》中记载:
中秋舞龙灯表演
女伴秋夜出游,各于瓜田摘瓜归,为宜男兆,名曰摸秋。
每年中秋节的夜里,当明月升起的时候,无论男女老少都走出家门,到别人家的田埂边、菜园里或山坡上去摸瓜果、蔬菜和豆类。
老人去村野摸“安乐菜”希望家庭祥和兴旺。做生意的老板娘上山坡摸芝麻,也叫“节节高”,期望生意兴隆。年轻人去溪边摸“甜到梢”,即甘蔗,盼望事业有成。小媳妇去田埂边摸南瓜,因为“南”与“男”谐音,所以企盼能生个儿子。
小伙子则去小路旁摸蛾眉豆,因为在当地,峨眉豆是美女的代称,期待以后自己能有一个漂亮的女儿。正在热恋的情侣们,会去莽林野地摸百合花,共同祝愿白头偕老,百年好合。
摸秋人的这些举动都是背着他人做的,形式上像偷,而又不是偷。这种风俗,在当时象征着人们的一种喜悦,代表着一种吉祥,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丰收的希望和梦想。
后来,摸秋成了小孩子们乐此不疲的一种中秋习俗,这天夜里,家长会放纵自己的孩子到别人家田中“摸秋”,如果是摘得葱,则认为小孩长大后能聪明,如果是摘得瓜,则认为以后小孩吃喝不愁。而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从不叫骂,反而会一起祝福这些可爱的孩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