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发音部位分类
发音部位是指发音时发音器官对气流形成阻碍的部位。根据发音部位的不同,普通话声母分为三大类七小类:
1.唇音
双唇音(上下唇):b p m
唇齿音(唇、下齿):f
2.舌尖音
舌尖前音(舌尖、上齿背):z c s
舌尖中音(舌尖、上齿龈):d t n l
舌尖后音(舌尖、硬腭前沿):zh ch sh r
3.舌面音
舌面前音(舌面前部、硬腭):j q x
舌面后音,也称舌根音(舌面后部、软腭):ɡ k h
发音器官图:
1. 上唇 2. 下唇 3. 上齿 4. 下齿 5. 上齿龈 6. 硬腭
7. 软腭 8. 小舌 9. 舌端 10. 舌前 11. 舌后 12. 喉头
13. 声带 14. 气管 15. 咽头 16. 口腔 17. 鼻腔
(二)按发音方法分类
发音方法是指发辅音时构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以及气流的强弱、声带是否颤动等。普通话声母按照发音方法的不同,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1.根据形成和消除阻碍的方法的不同,普通话声母分为五类
(1)塞音(6个):b p d t ɡ k
成阻时发音部位完全闭塞,软腭上升,封闭鼻腔通路;持阻阶段气流积蓄在阻碍部位之后;除阻时突然解除阻碍,气流迸裂而出,爆发成声。
(2)擦音(6个):f h x sh r s
成阻时构成阻碍的发音部位留有缝隙,软腭上升,封闭鼻腔通路;持阻阶段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除阻时发音结束。
(3)塞擦音(6个):j q zh ch z c
以塞音的成阻开始,随即过度到擦音的发音,并以擦音结束,塞、擦两个阶段结合紧密,形成一个先塞后擦的音。
(4)鼻音(2个):m n
成阻时发音部位完全闭塞,封闭气流从口腔外出的通路;接着软腭下垂,开启鼻腔通道,气流振动声带,经鼻腔流出成音。
(5)边音(1个):l
成阻时舌尖与上齿龈后部接触,造成口腔中路通道阻塞,同时软腭上升,封闭鼻腔通道;持阻阶段气流振动声带,沿舌两侧的空隙流出成音;除阻时发音结束。
2.根据发音时气流的强弱,普通话声母中的塞音和塞擦音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别。发音时送出气流较强的,是送气音;发音时送出气流较弱的,是不送气音。
(1)送气音(6个):p t k q ch c
(2)不送气音(6个):b d ɡ j zh z
3.根据发音时声带是否颤动,普通话辅音声母可以分为“清音”和“浊音”两类。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是清音,发音时声带颤动的是浊音。
(1)清音(17个):b p f d t ɡ k h j q x zh ch sh z c s
(2)浊音(4个):m n l r
结合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可以全面把握每个辅音声母的发音:
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p双唇、送气、清、塞音
m双唇、浊、鼻音
f唇齿、清、擦音
d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
t舌尖中、送气、清、塞音
n舌尖中、浊、鼻音
l舌尖中、浊、边音
ɡ舌根、不送气、清、塞音
k舌根、送气、清、塞音
h舌根、清、擦音
j舌面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q舌面前、送气、清、塞擦音
x舌面前、清、擦音
zh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
ch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
sh舌尖后、清、擦音
r舌尖后、浊、擦音
z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c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
s舌尖前、清、擦音
普通话辅音声母发音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