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历史遗迹[4]
保安族虽然是一个人口很少的民族,但其民族发展与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在其民族化的过程中,有过从中亚到中国、从青海到甘肃的史诗般的迁徙历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模式,可以说是“小民族、大文化”。丰富多彩与内涵深厚的历史遗迹正是其历史与文化的见证。
青海同仁铁城山城墙
一、古城堡遗址
(一)铁城山城堡
铁城山城堡又称唐代铁城山古城遗址。元代探马赤军、明初军队营地,保安村小河以南铁城山,又称曼勒亥山隆务河东,距黄安州府驻地15公里。元代管理保安的长官驻在“郭歇日”(大山),又称曼勒亥山。
青海同仁“雕窠城”
该遗址位于今同仁县保安镇保安村保安河西铁城山上。据《同仁县志》载:“城依地形而建,平面呈不规则形状,东墙长350米,北墙长140米,南墙长210米,西墙长170米。城仅开西门。墙以夯土筑,残高5~7米,基宽5米,夯土层厚13厘米。北城墙上仍可见到女儿墙痕迹。”据《元和志》卷三十九河州条载:“振武军,在成天军西一百余里,天宝十三年哥舒翰攻吐蕃雕窠城置。”《新地志》所记亦同。成天军为唐置,在今甘肃临夏县金昌寺,距保安约180里,铁城山古城堡疑是吐蕃所筑之雕窠城。唐代于天宝十三年(754年)置军,唐至德元年(756年)复陷于吐蕃。1986年,青海省人民政府将此古城址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安族的先民在元初随蒙古军队来到同仁地区后,曾驻守在铁城山城堡中。明清以来,铁城山城堡一直是军事要地,是保安“营伍人”曾长期驻防的营地,留下了保安族先民的足迹。
(二)保安城
保安城位于今青海省同仁县隆务镇东北约15公里的保安镇保安村。元朝在此设保安站,明洪武四年(1371年)始建保安堡。明永乐九年(1411年)在同仁地区设立的吴、季、李、脱四屯就在城堡附近,而脱屯堡便是保安城的前身。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年),在铁城山北麓易地扩建,筑成保安城,四边城墙由季、吴、李、脱四屯所筑,在上西门上留下砖刻一方,题书“重建保安”,落款为“万历二年吉月”。清乾隆《循化志》记载,扩建的保安堡墙周长684丈,东、西两面城墙各长224丈,南、北两面城墙各长118丈,高2.5丈,基厚2丈,收顶宽1丈,城墙顶部筑有约高5尺的女儿墙。开有南、北两城门并建有城楼,城墙四角建有碉楼。城南门外建有瓮城,门朝北。保安堡扩建时所筑城墙部分现仍存。清代在此设保安营,置有都司衙门。1929年青海建省后,置同仁县,县治设在保安城,1930年迁往隆务镇。保安族的先民在元初随蒙古军队来到这里,一直到明清,屯田戍守,繁衍生息。保安城所在脱屯(包括当时的保安城,撒尔塔大庄、下庄,今属同仁县保安镇)是保安族在同仁时的主要聚居地,也是保安族的发祥地。
明清保安古城图(青海同仁)
青海同仁保安城排水洞
堡城水窗眼(排水道)遗址。清同治二年(1863年)九月,保安族从此洞突围。遗址位于保安镇城内村,距黄安州府驻地15公里。清真寺址位于城内村一社王涛家周围。
(三)吴屯城堡遗址
青海同仁保安城水窗眼(迁徙时的出口)遗址
吴屯村铁匠城,又称果尔拉仓(铁匠城),位于今同仁县隆务镇隆务河东,距黄安州府驻地6公里。曾发现《古兰经》手抄本两本,一本盖有“军”字印。据《同仁县志》载,城“为明代移民戍边时所建,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80米,南北宽135米。城墙以土夯筑,基宽4米,高10米。开东、西二门,两城门及城墙四角建有碉楼”。明朝实行移民实边政策,从内地征调大批汉族、穆斯林军士到同仁屯戍边防。果尔拉仓(铁匠城)清代有保安族工匠几十户。清同治初年迁到尖扎康杨家沙里木村。铁匠庄的得名可能与保安族先民中的工匠曾在这里居住过有关。
(四)郭麻日古城遗址
位于隆务河西,距黄安州府驻地15公里的郭麻日村。1956年在城东北角发现《古兰经》残片。2006年发现《古兰经》手抄本。郭麻日村属年都乎乡,为同仁古城堡之一。其古城为夯土板筑,呈长方形,东西长约220米,南北宽约180米,开东、西、南三门,东门为正门,巷道布局星罗棋布,错综复杂,如进入迷宫一般。每一处寨门顶上都设置嘛呢经轮,城内仍有土族人居住。城内民居庭院多为四合院式,房屋为土木结构平顶房,院落中央一般都有竖挂经幡的旗杆,还设有桑台,具有明显的藏式特点。城内居民自称是成吉思汗部队的后裔。郭麻日村是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很多村民都擅长绘画、雕塑、堆绣,热贡艺术繁荣,文化底蕴深厚。
青海同仁郭麻日土族村落发现的距今300多年的保安族先民《古兰经》手抄本
(五)年都乎古堡城遗址
位于隆务河西,距原黄安州府驻地5公里的今同仁县年都乎乡年都乎村。古城堡完好,有东门和南门。年都乎城内土族自称是成吉思汗部队后裔。据《同仁县志》载,城堡“相传为明代移民戍边时所建,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310米,东西宽90米。墙以土夯筑,高10米,基宽4米,只在南面开一门”。明永乐九年(1411年)在同仁地区所设四屯中,季屯就是后来的年都乎。保安族的先民曾在季屯屯田戍守,明清时部分保安人生活在这里。
青海同仁年都乎南城门
二、古清真寺遗址
青海同仁隆务清真寺存元明时期的《古兰经》
在保安族历史发展过程中,伊斯兰教一直对保安族的文化有着深厚的影响,在保安族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也遗留下了许多清真寺的遗址,成为保安族文化研究的重要证据之一。在青海同仁境内,清真寺的遗址有两处,分别是距黄安州府驻地17公里,隆务河西畔的尕撒尔清真寺遗址和在年都乎村四社,年都乎古堡城东城墙附近的年都乎古清真寺遗址。据口头传说记载,当年在尕撒尔村信仰伊斯兰教的村民占一半,尕撒尔村的清真寺被称为是“黑黑八十家”的清真寺。而年都乎是“马吉默赫”(马家军人)主要居住的地方,年都乎的清真寺就是这些马家军礼拜的地方。清代马家巷道有40户回回。2005年发现伊斯兰经典两本。在甘肃积石山境内,也有5座保安族的清真寺,分别位于甘肃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刘集乡、柳沟乡的大墩村、甘河滩村、梅坡村、高李村、李家村、肖家村。这几处的清真寺部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毁,1979年后又重建。
青海同仁年都乎原清真寺礼拜楼
三、其他遗址
明代石碑
(一)年都乎明代王廷仪碑
此碑1958年前立于年都乎村庙堂院中,现存于同仁县年都乎寺院。《同仁县志》载:“王廷仪纪功碑通高114公分,宽88公分,厚17公分,红沙石。碑顶呈半椭圆形,额题‘大明’二字。正面右侧正文15行,楷书阴文,共504字,其中字迹漫漶莫辨者共97个字,占19.2%;碑身左侧刻着立碑者官衔、姓氏及工匠姓名,共排列成17行。碑文启首开宗明义云:‘陇西郡属河州卫境外保安,建堡设官增兵饷,得彼人王廷仪抚番立功授官实迹,特以碑拜祭云。’这通碑文记载了在今同仁县保安设寨筑堡过程中,王廷仪作为当时的屯首,在保护一方的社会安定中所作出的贡献。碑文记其功德,应名之为‘王廷仪纪功碑’。碑文指出,保安‘……为三寨之咽喉,挟九边之鼎峙’,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明代在这里筑堡设官防御,对研究地方历史有重要价值。由于建碑时日一行字迹漶漫,只能判读‘八年八月朔日立石’八字,建碑年代难以确立。据芈一之、席元麟、宋挺生等考证推断为明万历二十八年八月初一日立碑。”
碑文落款中可以看到粮房、督工防军、总小旗、木匠、石匠、铁匠和画匠的姓名中有保安族惯用的姓名,由此推断明代驻守保安堡的官兵中有一定数量的保安族人,工匠中也有保安族人。在碑文中“果木”一词是保安语大河之意,在官方文书中也采用了保安语的名词。这块碑对研究保安族历史有重要价值。
(二)积石关禁伐林木告示碑
此碑原在积石山县和循化县交界的积石关,后来移到了青海循化县木厂清真寺。积石关禁伐林木告示碑,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立。此碑圆顶无座,长104.5厘米,宽76.5厘米,边有残,长14厘米。告示碑附近为保安族居住区域,立此碑禁伐积石关附近林木,这项规定直接针对保安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积石关禁伐林木告示碑”对研究保安族迁徙大河家时期的经济生活状况,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注释】
[1]董克义:《甘肃保安族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78页。
[2]王仲宝、胡兴国:《甘肃民俗总览·保安族》,作家出版社,2006年,第553页。
[3]哈斯:《保安族“奇石镇邪”风俗初探》,《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7年专辑。
[4]本章历史遗迹主要根据马世仁、杨文炯:《保安族古迹文物的实地调查》,马少青:《保安族古籍与文化形态》《中国保安族》以及保安族文化网站上所提供的资料整理而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