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的天性不一样,这份独特性是与生俱来的,父母无法改变,也不应当试图去扭转,应该接受它、认可它,并顺应它,找到最适合每个孩子发展的引导方式。因此作为两个孩子的父母,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告诉每一个孩子,你们即便拥有同样的血脉,也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肯定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
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自我认同是自信心的来源,是对能力的肯定,是自尊心的体现。父母要理解每个孩子的独特性,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千万不要在孩子之间进行比较,“你看弟弟多乖”“哥哥小时候比你听话多了”这种话一定不要说,这些话的杀伤力跟“别人家的孩子”效果一样大。
只有理解孩子的独特性,才能使孩子感受到自己对父母及家庭的重要性,体会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才能帮助他们树立“我是不同于别人的独立的人”的信念。
从孩子的特质中挖掘正面的作用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每个孩子的特质都有正负双向的作用,往往优点的反面也是致命的缺点。比如孩子果断勇敢,但是可能会刚愎自用;孩子文静懂事,也往往会胆小内向等。
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发现孩子的特质,并做正面的引导,让孩子认识到“独特产生自信”,使孩子的每一个特质都在最优的方向发挥到淋漓尽致,让孩子带着与众不同的闪光点自信地前行。
TIPS
独特性不是任性,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同
独特性是指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某些特别的、独有的特质,但不是任性,不是孤僻,更不是我行我素,而是独特的身份、名字、外貌及独特的思考、见解、作为等。保护孩子独特性的目的是让孩子认识自己的独特之处,认可自己生命的重要性,不是让孩子自命清高、目中无人。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每个人的行为也必然需要放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因此社会认同即他人认同也很重要。如果所有人都不理解、赏识孩子的某种特质或表现行为,那是孩子没有被正确地引导,他的表达方式不符合社会的期望,父母的引导方式必须修改。只有融入社会,拥有良好的心态与人际关系,认同他人并取得大环境的认同,才能走得更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