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宗教活动
保安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除了思想上的信仰外,还确立了一系列宗教功课和礼仪,达到从思想信仰到行动上的高度统一。伊斯兰教的基本宗教制度可概括为念、礼、斋、课、朝五项,中国穆斯林学者把它称之为“五功”,即五项功课:“身有礼功,心有念功,性有斋功,财有课功,命有朝功。”亦有把“五功”称为“五常”的。
一、念功
念“亥亭”
念功是对伊斯兰教基本信仰的表白,阿拉伯语叫“舍哈代”,意为“作证”,内容就是庄重而严肃地念作证词(即清真言):“我作证:万物非主,唯有真主;我作证: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任何人只要接受这个信条,公开表白,当众念诵,名义上就是一个穆斯林。清真言是穆斯林在重要宗教活动中必须念诵的。“穆斯林集中的地区,宣礼员在宣礼塔上宣扬清真言。在礼拜时,穆斯林必须反复念诵数遍。穆斯林的初生婴儿,首先听到的是清真言。人在临终前,也要念诵,不能亲自念诵的,可由其亲人或别人代念。”[10]念功包括心念和口念。心念(即意念)是无时无地、无形无声之念,聚精会神思念安拉。口念(即赞念)是有形有声之念,“感赞真主洪恩而兼之于至圣”。
念完“亥亭”后的聚餐
二、礼功
礼功即礼拜,阿拉伯语称“索俩提”。礼拜是伊斯兰教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课,穆罕默德称礼拜为“宗教之柱”。它不仅在伊斯兰教建立初期,而且在传播时期,均起着重要的作用。伊斯兰教对于礼拜的禁戒十分严格,身体不清洁不拜,衣服不清洁不拜,地方不清洁不拜,时间不正确不拜,朝向不端正不拜。因此,礼拜前要沐浴、净衣和洁处,按规定的时间,朝向麦加克尔白进行礼拜。沐浴分大净和小净两种,小净的做法是:先洗下身,然后洗手、漱口、呛鼻、洗脸、洗臂、抹头至双耳,最后洗脚。大净的洗法是先按上述方法做小净,然后用水由上至下冲洗全身。在缺水或有病等情况下,用洁净的土、砂、石砖等代替水做大小净,称“代净”。代净的方法是用两手在代替物上一拍,再抹两手至肘,并摸脸。做大小净或代净时,进行每一动作往往默念一定内容的祷词或赞词。
礼拜
礼拜
礼拜的规定是每日礼拜5次,第一次是在日出之前,称晨礼,保安人称为“邦布达”。第二次在中午12时至下午3时之间,称晌礼,保安人称为“撇申”。第三次在下午4时至5时之间,称“晡礼”,保安人称为“底格尔”。第四次在太阳刚落山后举行,称昏礼,保安人称为“沙目”。第五次在夜晚(天黑至翌日破晓之前)进行,称宵礼,保安人称为“虎夫坦”。每7日聚礼一次,即每星期五(主麻日)正午过后在当地清真寺举行集体礼拜。保安族穆斯林每周五都去当地大河家清真寺做集体礼拜,时间与晌礼相同。伊斯兰教认为真主造化“七日周复”(天体按土、日、月、火、水、木、金七星周而复始运行,故七日为一周),为“达真主化成之恩”而聚礼。每年会礼两次,即在开斋节和宰牲节举行,一般在清真寺,也可露天举行,礼仪之隆重胜过主麻日的聚礼。除以上这些礼拜外,一些虔诚的保安族穆斯林还进行“副拜功”,如深夜礼拜、斋月里每晚宵礼后的休息拜。也有的穆斯林因遇特殊情况或为实现某种愿望而举行礼拜。这些礼拜拜数不定,可单独做,亦可集体举行,一般无特别规定。此外,所有穆斯林都有为亡人向真主祈祷的集体礼拜,即站“者那则”。
三、斋功
开斋饭
这是表现在行为方面的重要功课之一。阿拉伯语称为“索姆”,波斯语称为“肉孜”,人们通常称为“封斋”或“把斋”,即在白天太阳出来前至当天日落时间内,封斋者不吃、不饮,不能干非礼的事。《古兰经》说“信道的人们啊!斋戒已成为你们的定制,犹如它曾为前人的定制一样”(2:183)。由此可见,斋戒的习俗在伊斯兰教以前的阿拉伯人中间已经存在。据传,古代阿拉伯人曾把伊斯兰历1月10日,“阿舒拉日”定为斋戒日,也非常重视莱麦丹月(伊斯兰历9月),每逢此月便到麦加城郊希拉山洞祈祷和忏悔。穆罕默德在传教前常去希拉山洞隐居。在他40岁那年的莱麦丹月,在希拉山洞首次接到安拉的启示:“赖买丹月中,开始降示《古兰经》,指导世人,昭示明证,以便遵循正道,分别真伪,故在此月中,你们应当斋戒。”(2:185)因此,伊斯兰教规定莱麦丹月为斋月,并成为穆斯林的定制。
斋月
伊斯兰教的斋月有两层意思,封斋者白天不吃、不喝、禁房事,只是狭义的方面;而广义方面是要通过斋戒达到使人节制,磨炼意志,清心寡欲,忍饥耐饿,防止犯罪等目的,即要对身、心、耳、目皆要有所节制,做到不妄听、不妄视、不妄思,举止唯敬,语默唯恭。
伊斯兰教并不主张封斋越多越好,相反,它还特意规定了一些被严格禁止的斋戒。如禁止在开斋节、古尔邦节及节后3日内封斋,在此期间封斋不仅无功,反而被认为有罪,故称“犯戒斋”。又如,教法还规定,禁止在主麻日(星期五)封斋,禁止一年四季全部封斋等。
厨房斋饭
四、课功
课功即纳天课,阿拉伯语称“则卡特”,意为“洁净”,即通过交纳天课净化自己的财产。《古兰经》中说:“行善者,谨守拜功,完纳天课,且确信后世。这等人,是遵守他们的主的正道的,这等人确是成功的。”(31:4~5)
“穆罕默德传教初期,天课是一种自愿施舍,被认为是宗教上的善功,名义上是济贫,它曾在阿拉伯人中起到过调和贫富对立,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吸引了广大贫苦群众入教。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后,把完纳天课定为每个穆斯林必须遵守的‘天命’,同时,施舍仍作为一种宗教善行被提倡。按伊斯兰教规定,凡穆斯林每年除正常开支外,其盈余的财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如金银、牲畜、五谷、矿产品、商品等皆按不同的课率完纳天课,金银、现金的最低课率是百分之二点五,田园、房产等不动产,可按时价折现金计算付天课。天课有不同物类的最低征收率,但无最高限额,一般是一年交付一次。在早年的哈里发国家,天课则成为通过宗教形式征收的国税。后来在伊斯兰国家中天课由官方正式征集,并由政府有关宗教事宜的部门负责分配。伊斯兰教允许向贫困的亲属即邻居施散天课,在斋月内用天课作封斋费用周济穷人最好。但是天课不能给自己的父母、祖父母、子孙等;夫妻间不可互相交付天课。天课不许给异教徒。”[11]在我国,穆斯林不经常交纳天课,一般情况是每年向清真寺交纳学粮、“菲图尔”钱和“所得格”。学粮是阿訇、满拉的生活费用,多在夏秋两季收获后缴;“菲图尔”汉语意为开斋捐,即在开斋节日时,按家庭人口计算交纳一定数额现金;“所得格”亦称乜帖,是对穷人的施舍,平时任何时候都可以,数量不限,随心意决定。
天课是伊斯兰教的一种经济制度,具有严格的法律约束性,它对于伊斯兰教的稳定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五、朝功
这是伊斯兰教表现在行为方面的宗教功课。阿拉伯语称为“哈吉”。伊斯兰教规定,凡身心健康的穆斯林,在经济条件允许、旅途方便的条件下,不分男女,一生中至少朝觐麦加克尔白一次,以示对真主的虔诚之心。如果路途遥远或贫困无力,亦可免朝,在家孝敬父母、敬主礼拜也可代替,叫做“心朝”。
朝觐分为正朝和副朝。正朝是指在规定的朝觐期(集中在伊斯兰历12月8日至12日)穆斯林举行的“天命朝”,亦称“大朝”;副朝则指一年四季的其他时日朝觐麦加克尔白,亦称“小朝”。单独前去麦加进行副朝,然后待正朝日期到来后再举行正朝者,称为“分朝”,如正朝和副朝连在一起,则被称为“连朝”。
“在阿拉伯半岛,朝觐圣地是一种古老的习俗,麦加是伊斯兰教以前阿拉伯人就朝拜的圣地。公元629年,即伊斯兰教历7年,穆罕默德参照以前阿拉伯人的朝觐仪式,制定了伊斯兰教的朝觐制度和仪式。其实,在穆罕默德刚迁居麦地那时,曾受犹太人的影响,定耶路撒冷为礼拜朝向,但他很快意识到,初兴的伊斯兰教必须首先扎根于阿拉伯人之中,麦加的地位和古老的宗教仪式是保护和发展伊斯兰教可靠的屏障,于是改朝向为麦加。632年,穆罕默德率领朝觐团从麦地那到麦加进行了最后一次朝觐,这次朝觐中所实行的一系列仪式,就成了以后穆斯林朝觐时遵循的范例。”[12]
“按照伊斯兰教的规定,朝觐者进入麦加之前必须履行受戒仪式,即在指定的地点沐浴净身,着戒衣(两块无接缝白布,一块围腰,一块披肩)。在朝觐期间戒修饰,戒房事,戒争吵,戒流血,戒狩猎和损伤树木等,然后以受戒者的身份进入圣地麦加;在麦加,朝觐者须以反时针方向绕‘克尔白’走七圈,边走边诵读《古兰经》,或默诵祷词。每绕过‘黑石’必吻拜或抚摸黑石,无法靠近者,则面对黑石举双手致意。之后,走向离天房东面不远处易卜拉欣的‘驻足地’礼拜两次;接着是奔走仪式。朝觐者来到麦加城外萨法和麦尔卧两山之间往返奔走7次。据说,易卜拉欣之妻哈哲尔和儿子易司玛仪抵达麦加,水尽粮绝。为了寻找泉水,哈哲尔曾在萨法和麦尔卧两山坡之间奔走了7次,一无所获,返回麦加同儿子继续寻找,无意间,易司玛仪用脚踢一沙堆,发现了泉水,即为今日渗渗泉。为纪念此事,朝觐者要往返两山之间奔走7次。在正朝期间,除做完以上仪式外,朝觐者要在伊斯兰历的12月8日那天,成群结队奔向麦加以东约7公里的米那,驻扎过夜。朝觐者在帐篷时诵念《古兰经》、赞词,并在此过夜,12月9日清晨,朝觐者离开米那,到达距麦加城约25公里的阿拉法特山,并在这里驻扎至黄昏。朝觐者在阿拉法特山或礼拜,或赞念,均独自进行。但五时礼拜要集体进行,同时,当天的晌礼和晡礼结合起来。黄昏时分,不礼昏礼,就离开阿拉法特山向米那方向,并在阿拉法特山与米那之间的穆兹代里过夜,并礼昏礼和宵礼,拾小石子以备次日射石打鬼。12月10日清晨,朝觐者去米那山谷投石子打鬼。相传易卜拉欣曾在此投石驱魔。为纪念此事,朝觐者以小石子投击象征魔鬼的三根柱子。投石后朝觐者剃头或剪头,以示开戒,然后宰牲,过古尔邦节(宰牲节),这是为了纪念易卜拉欣遵从主命准备牺牲自己的儿子易司玛仪,后安拉以羔羊代替易司玛仪作为牺牲这件事情。朝觐者完成上述仪式离开麦加之前,还须再一次去天房绕行,以示朝觐仪式履行完毕,辞行而归。
朝觐麦加之后,许多人还要前往麦加北面约450公里处的伊斯兰教第二圣城麦地那,拜谒先知清真寺,瞻仰先知陵墓。在条件允许的时候,有人也前往耶路撒冷朝拜,那里有阿克萨清真寺和穆罕默德‘升霄’的遗迹。”[13]
朝觐仪式虽艰辛,但穆斯林将其当作获取真主喜悦和报偿的良机,所以每年朝觐者人数很多。特别是近年来,全世界每年去麦加朝觐的穆斯林达数百万之多。在我国,穆斯林到麦加的朝觐记述可追溯到明初。著名航海家郑和曾率船队七下西洋,1430年最后一次出海,船队的一部分人到过麦加,并绘制了“天房图”。据载,郑和的先辈就曾朝觐麦加。清代初期前往麦加朝觐者更多,其中有一些是著名的阿訇或伊斯兰教学者。但由于交通及生活条件的限制,能够去朝觐者有限。新中国成立以后,从1955年到1964年先后派出过10批朝觐团。“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迫停止,1979年后又恢复了朝觐活动。这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要求前往麦加朝觐的穆斯林越来越多。中国穆斯林的朝觐活动,不仅圆满地完成了宗教功课,而且还加深了与世界穆斯林的友好联系和相互了解。新中国成立前,保安族几乎没有一人去麦加朝觐,这是因为除交通原因外,最主要的是经济上困难造成的。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保安族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富裕的人越来越多,朝觐的人数每年在10人以上,累计有上百人。
保安族的基本信仰、宗教制度、宗教节日和宗教禁忌基本上与回族、东乡族、撒拉族是一致的,没有太大的区别。即使有些差别也是不同教派或门宦之间的差异,没有明显的民族差异。因此,可以说保安族的宗教信仰是我国内地伊斯兰文化的一部分,并且经过多年的继承和发展,已经融入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所以说,中国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是水乳相融、不可分割的关系,任何人为地将两者对立起来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也无利于民族间的团结,对两者任何一方的割舍都会引起另一方的不完整。
如前所述,伊斯兰宗教文化对保安族的民族心理、生活方式、社会行为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保安族穆斯林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无不渗透着伊斯兰教对该民族的影响。伊斯兰教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机制,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保安族穆斯林对伊斯兰宗教文化的认识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但保安族群众严格遵守教规教律,从内心对伊斯兰教有一种独特的情感,内心的深刻信仰没有发生丝毫的动摇。中国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相协调的内容还有许多,只要抱着扬弃的态度看待伊斯兰教,引导和依靠广大穆斯林发挥其积极性,中国伊斯兰教对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适应性就会更强,促进作用就会发挥得更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