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民族文学的创作
保安族的民族文学创作,与我国许多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一样,是从新时期以后才开始出现的。保安族书面文学的创作,可以认为是从1958年的“大跃进”时提倡全民写诗,歌唱“三面红旗”,唱“花儿”运动开始的。这时期作品虽未成熟,但已有一些保安族文人写下的即兴“花儿”诗,为以后的创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有关文化部门的扶持下,保安族的文学创作有了新的开端,文学新人逐渐成长起来,文学题材日趋丰富,逐渐形成保安族自己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和创作者队伍。保安族的书面文学的形成、发展是伴随着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改编和再创作以及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
一、诗歌
保安族的诗歌创作是在搜集、整理、创新民间“花儿”的基础上形成的。诗歌的创作又因保安族文学的整体发展而日趋成熟起来。例如,“花儿”诗《火红的太阳当头挂》《牛皮筏情思》等,自由诗《山庄锤声》。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呈现出勃勃生机的景象。保安族诗人马学武创作的诗歌曾发表于《星星诗刊》《民族文学》《诗刊》等刊物。“花儿”诗《我站在高高的山冈上喊“花儿”》非常有特点:
天空蓝得不能再蓝了
云朵白得不能再白了
我站在高高的山冈上
喊花儿一天又一天
一年又一年
始终没有跑调
跑调的是随意的风
青山开始流淌了
溪水最终倒立了
我站在高高的山冈上
喊花儿大雁南归又北飞
日出又日落
唱得我心上的尕妹妹
慌呀那个慌
二、散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保安山庄,农村生活、社会经济的变化为保安族散文作品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保安族作家创作的散文内容涉及保安族的风情、特产工艺、农村生活、人物等。代表性作品有绽秀义的《家门口的榆树》《飘香的冬果》《柳叶青青》和马少青的《积石山那崎岖的小路》《祖父》。其中《柳叶青青》于1985年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二等奖、甘肃省民族文学作品特别奖。《祖父》获甘肃省青年文学奖。
三、小说
保安族的小说也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中形成的。许多文学爱好者崭露头角,作品内容也较丰富。马少青的《艾布的房子》以饱满的热情、通俗的语言、鲜明的色彩描述了保安人的崭新生活,荣获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文学奖作品创作特别奖。他的《保安腰刀和蛋皮核桃》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叙述、幽默风趣的内容,讽刺了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短小凝练,具有散文风采,并且耐人寻味,曾获甘肃省1986年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二等奖。还有《马六》,刻画了农村改革和村干部的内心世界,同时反映了农村出现的令人担忧的新问题。农民作家绽秀义创作的小说《麻拉巴过节》曾获全州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全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1983年《麻拉巴过节》再获甘肃省少数民族文学二等奖。
马少青
四、戏剧
《索菲亚上大学》是马少青于1976年创作的独幕说唱剧,讲述了一名农村姑娘上大学的故事。因为时代的背景,作品明显受“文化大革命”中文艺创作的典型人物“高、大、全”的影响。这个独幕剧曾参加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会演。《桑摩尔》是一部五幕花儿舞剧。作者马少青和郭正清在深入研究保安族社会历史的基础上,以艺术的手法体现历史真实,歌颂了民族团结,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罪行。作品中虽然有些不成熟的地方,但作为开创保安族戏剧作品的先河,无疑在保安族的文学创作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五、电影艺术
由马少青撰写解说词,甘肃省黄土地电视制作中心拍摄的大型民俗片《中国保安族》是迄今为止第一部较为全面介绍保安族的电视片。该片在国内各地及东南亚地区播放,使得外界对保安族有了更具体而深刻的了解。根据传统宴席曲编排的舞蹈《快快收割》《保安腰刀》等节目,在北京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受到了观众的欢迎与好评。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教育的提高,保安族的文学创作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1997年在积石山县大河家召开的首届保安族文学艺术研讨会是保安族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保安族的书面文学以汉语文为载体,创作形式有继承学习汉族文学的创作手法的倾向。可以说保安族书面文学是以汉语形式反映保安族性格特征与生活内容的文学。[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