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之所以能够指导实践,不仅要有严谨的内在逻辑,还要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国际贸易理论告诉我们,在国际贸易中,参与各方都能够从贸易中得到好处,尽管这些好处的分配往往不对称、不均衡。鸦片战争时期,殖民主义者靠着坚船巨炮,把刀子架在别人脖子上,强行贸易,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当今世界上,倘若有一方发现在国际贸易中吃亏了,完全可以退出贸易,不跟你玩儿了。
在大豆的国际贸易中,中国大量进口大豆,美国、巴西、阿根廷出口大豆,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这样一条生产—消费链:从美国、阿根廷和巴西运来大豆,榨油之后,中国渔民用豆粕饲养各种水产和畜产品,随后向美国、日本等国出口。和制造业中的来料加工有几分相似,中国进口的大豆当中有相当一部分被转化为水产和肉类,送了出去。在这个国际贸易循环中,中国农民(包括豆农和从事养殖业的农民)是一方,美国、巴西、阿根廷的豆农是一方,各国消费者是另一方。当然,还少不了大豆供销链中起积极作用的跨国公司(例如孟山都、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等)。不妨检查一下,在大豆贸易中有哪一方总是吃亏?如果有这样老是吃亏的参与者,他们为什么不退出大豆贸易?有些人鼓吹阴谋论,好像那些跨国公司具有操纵大豆贸易的本事。这是神话还是现实?
统计数据表明:在中国大量进口大豆的同时,水产品出口急剧增加,中国出口的大虾和海鲜鱼类登上了美国、日本和韩国的餐桌。大豆是土地密集型作物,美国、阿根廷、巴西有大量闲置的土地,正好多种些大豆。水产养殖业需要大量劳动力,正好给中国农民创造就业机会。进口大豆,出口大虾,恰恰构成了一个充分利用资源的国际循环。
从1980年到2011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从17.58亿亩减少到16.58亿亩,减少了5.69%。为了适应市场对饲料的需求,在粮食播种总面积减少的情况下,饲料播种面积有增无减。谷物增产中有90%是玉米,而这些玉米几乎都被用于饲料。尽管如此,还是难以满足市场对饲料的需求。中国面临着一个选择,是扩大国内饲料耕种面积,增加饲料生产,还是转向国际市场,从海外进口饲料。通过对玉米和大豆的生产成本、利润、进口成本、对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等多种要素比较,可以清楚地得出结论:种大豆不如种玉米,种玉米不如进口玉米,进口玉米不如进口大豆。于是,中国人做出了理性的选择:在国内减少大豆播种面积,从海外市场大量进口大豆。
中国大豆进口暴涨的原因只有一个:大豆榨油之后的豆粕是家禽、家畜和水产鱼虾的优良饲料,大豆进口量上升反映了对饲料需求的增长。从1995年到2011年,出口生猪从2.77亿美元增加到4.52亿美元,增长63.2%。出口水产品从20.87亿美元增加到109.84亿美元,增长426.3%(见表3-23)。
表3-23 中国出口水产品和进口大豆
资料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2年。
水产品的产量从改革开放初期1980年的1450万吨上升为2011年的5603万吨,增加了12.46倍。其中,海水养殖从44万吨上升为1551万吨,增加了35倍。淡水养殖从90万吨上升为2472万吨,增加了27.4倍(见表3-24)。毫无疑问,水产养殖业的高速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饲料,水产养殖极大地推动了大豆的需求。
表3-24 水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续表)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第486页。
近年来,中国水产养殖业快速增长,不仅中国人餐桌上的鱼虾大大增加,同时还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国。从出口的农产品来看,肉类出口量变化不大,唯独水产品出口数量剧增。出口水产品总额从1995年的20.87亿美元上升为2007年的47.48亿美元,翻了两番还多。1992年中国大虾的出口量仅为790吨,到了2006年上升到2亿多吨,增长253倍。特别是2005—2006年,一年之内大虾的出口量增加了1.96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