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民间科技
旱稻“五二合剂喷雾法”,是一种合理配制农药清除旱稻杂草的方法。旱稻,亦称陆稻、地谷。它是拉祜族粮食生产的一大优势,也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拉祜族地区旱稻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距今400多年前就开始在阿佤山区、黑河两岸、南朗河一带种植旱稻。旱稻是细粮,米质好,米饭香甜可口,出饭率高,深受拉祜族人民喜爱。田少、山地多、水利条件差的拉祜族地区,多年来一直以旱稻种植为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拉祜族人民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培育了丰富的旱稻良种。新中国成立后,旱稻生产得到了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但主要的问题是单产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旱稻育期正值5~10月,高温多湿,杂草茂盛。据调查,稻苗与杂草的比例高达1∶8~1∶40,杂草与禾苗争光、争肥,甚至导致病虫害滋生蔓延,严重影响着旱稻生产的发展。由于杂草多,旱稻的田间管理比较费工,每年中耕季节,需要投放大量的劳力薅除杂草,不薅两次以上则产量很低,乃至颗粒无收。有的旱稻地因草害严重而改种或轮歇,耕地难以固定。1974年,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广大拉祜族民众,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围绕旱稻化学除草,广泛地开展了科学试验,采用毒土法、喷雾法进行旱稻化学除草。1978年,终于试制成功了旱稻五二合剂(化学药剂60%的五氯酸钠和20%的二甲四氯乙组成)喷雾法化学除草,并在全县广泛推广,荣获当年云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旱稻“两化”,即化学除草和化学施肥。旱稻生产一个主要的问题是单产低,其中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旱稻育期正值5~10月,高温多湿,杂草茂盛,杂草与禾苗争光、争肥,甚至导致病虫害滋生蔓延,严重影响着旱稻产量的提高。过去传统的除草方法是人工薅除,中耕季节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人工除草,既费劳力又费时,且收效甚微。二是肥力不足。过去拉祜族传统的旱稻耕作方法从不施肥,只凭地里的自然肥力,严重影响着旱稻生产的提高。1981年,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回乡东岗、回笼两个村30家科技户和一个生产队,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了204亩旱稻“两化”试验并获得成功,平均单产达424.9斤,比对照面积每亩净增219斤。每亩旱稻地进行“两化”,成本约6~7元,可省人工10~15人,可增产稻谷219斤,增值20多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