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民间歌舞艺术
拉祜族善于歌咏而娴于舞蹈,奏响葫芦笙,弹起琴弦,踏着鼓点,放声起舞,是拉祜族山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拉祜族民间音乐舞蹈有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内容及表现手法也多种多样。歌场是拉祜族民间节日、婚礼、丧礼、祭礼时歌舞活动的特定场所。节日歌场大多是固定性的,一般设在村中或村外开阔的平场上;而婚礼、丧礼或祭礼的歌场则随仪式场合而定。拉祜族的歌舞活动有一定的习俗惯制,不同礼仪场合上的歌场有不同的歌舞内容和不同的演唱方法,有的歌场还有专门的主持人,专门的歌手。
一、民间音乐
歌唱的拉祜族姑娘
(一)民间乐曲
拉祜族民间的歌曲、乐曲和舞曲调子很多,单音唱,节奏多为复拍子,旋律悠扬。拉祜族民众喜欢吹葫芦笙、弹弦子、吹笛子,平时走路都离不了葫芦笙,边吹边走。拉祜族音乐的曲调很多,仅葫芦笙调就有早、中、晚调,老人、青年、孩子都有各自不同的曲调,哀有哀曲,喜有喜调,还有劳动生产调、过年调等。镇沅拉祜西的曲调则按形式和乐器分为三弦曲、芦笙曲、唢呐曲(景谷拉祜西也有)、独唱曲和对唱曲。歌分两种:即舞歌与民歌,二者有所不同,但都有几个固定的曲调,内容则可以因景而异,变化多端。舞歌,顾名思义是舞蹈时唱的歌,边舞边唱,有固定的曲调,歌词则不固定,可即兴发挥,如《跳歌调》《放羊调》《欢乐调》《芦笙调》《出门调》《采茶调》《做客调》等。民歌是拉祜族歌曲中较为自由随和、受众性较为广泛的歌体,有叙述性较强的传统民歌,如反映青年男女婚恋生活的《雅哈乃哈》《雅普乃普》等,因年代久远,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内容,但情节可依时间、地点、情感的变化而变化,曲调大多比较灵活;有比较自由的现代民歌,无固定内容,大多是反映拉祜族人民生产生活,抒发思想情感的即兴创作,如自唱或男女对唱的山歌,多在野外劳作或行走途中咏唱;有新中国成立后涌现的歌颂党和社会主义、歌颂新生活、歌颂人民解放军的新民歌,如《麻梨花开幸福来》《就像芭蕉一条根》等。
拉祜族歌手组合:达保兄弟
拉祜族歌手在央视《星光大道》上
拉祜族民歌中的传统唱词主要有创世歌、迁徙歌、过年调、生产调、结婚调、挽歌(祭祀歌)、礼仪习俗歌等。创世歌和迁徙歌是一种史诗性质的歌谣,反映拉祜族先民开天辟地的伟业和艰苦卓绝的漫长迁徙历程;过年调则是反映一年的生产、生活;结婚调反映婚姻习俗;生产调反映“刀耕火种”以及采集等原始的生产活动。生产调、过年调、创世歌、迁徙歌和部分祭祀歌、礼仪习俗歌属老年人唱的酒歌,一般只在节日里才唱,由一个人领唱,其他人跟着合唱,须遵循严格的唱腔、韵律和对仗。其他民歌,虽演唱曲调各有套路,但比较随意自由,易唱易懂,便于即兴编唱。至于情歌,因为是青年男女相恋时唱的,所以比较自由,不受时间的限制,在生产时或休息时都可以唱,但必须严格区分在家中唱和野外唱的调子,农闲时唱和农忙时唱的调子。
拉祜族的民歌曲调根据本民族的习惯和演唱内容可分为:颂歌、叙事歌、山歌、儿歌、催眠歌、情歌、习俗歌、悼歌和祭祀歌等。叙事歌,是一种双声部歌曲,由两人轮流演唱本民族历史文化史诗,咏唱者一般为精通古诗歌的男女老者,曲调平缓,近似于说唱。山歌,一般在野外劳作时咏唱,曲调丰富,歌词长短不一,可随意抒发一己之情,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和轮唱。情歌,拉祜语称“乃哈亚哈阔”,一般在歌场或野外咏唱,曲调优美流畅,相同的歌词可用不同的曲调咏唱,咏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和轮唱。催眠歌,亦称哄娃娃歌,大多由老年妇女和哺乳期的母亲们哼唱,以哄婴儿入睡,歌词内容简单,多为虚词,有的单哼曲谱,无歌词,曲调优美,婉转动听。儿歌,为少年儿童在戏耍娱乐时唱的歌,时间、地点不限,节奏轻快,形式多为齐唱或独唱。祭祀歌,内容多为祭祀祈福、驱鬼叫魂、安魂送葬等,一般都有固定专门的曲调,通常采用唱、念、说相结合的演唱方式,有时还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以增强某种氛围。习俗歌,如《说亲歌》《打猎歌》《酒歌》等,普遍采取一曲多用或一个内容多种曲调,有的则采用假声咏唱。20世纪初,随着基督教传入拉祜族地区,多声部演唱《赞美诗》之类的歌曲也随之传入,至今在部分拉祜族地区还流传着用拉祜语咏唱的《赞美诗》等歌。
(二)民间乐器
芦笙魂
拉祜族民间传统乐器主要有葫芦笙、响篾、小三弦、哩嘎嘟、木筒鼓、“必噜”“吉谷”、稻谷杆笛、铓锣等,大体分为吹奏乐器、弹拨乐器和打击乐器三类,其中,打击乐器是近代以来从其他民族中传入的。葫芦笙、口弦、小三弦、哩嘎嘟、木筒鼓、“必噜”、稻谷杆笛、“吉谷”为本民族自制,余皆购自外族,乐器的制作使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些民族民间乐器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不同的乐器和各人的演奏都有着不同的韵味和风格,真可谓百花竞放,丰富多彩。极富民族特色的葫芦笙是拉祜族男子所喜爱的乐器,可平时吹奏,跳舞时可用它来伴奏。拉祜族妇女则喜欢吹口弦和竹笛,口弦是处于热恋中的拉祜族青年所喜爱的乐器,她们用它来表情达意,传递爱的信息。铓、锣、鼓、镲则为伴奏乐器,跳舞时才演奏。哩嘎嘟随时随地都可以吹奏。小三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拉祜族民间弹拨乐器,在拉祜人家的火塘边,常常可以听到小三弦声:有表现悲苦生活的“哭娘调”,有古老的“出门调”“过桥调”“口弦调”,以及欢快的“打歌调”等,委婉动听,情意绵绵。此外,还有流行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绿春等地拉祜族中的“腊笓”“巴乌”及用牛角制作的“牛角号”等吹奏乐器;流行于景谷、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拉祜西中,从汉族传入的唢呐、二胡、小号、大号、竹笛、竹箫;流行于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和耿马、临沧等县拉祜族中,从傣族传入的乐器牛腿弦;流行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回、糯福、酒井、东朗等地和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部分拉祜族地区的,从傣族传入的铓、镲等打击乐器。各地拉祜族喜好的乐器虽略有不同,但葫芦笙是其一致的共同爱好,且有着悠久的历史,唐《蛮书》载:“少年子弟夜游行闾巷,吹壶芦笙,或吹树叶。声韵之中,皆寄情言。”可见,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葫(壶)芦笙就已在操藏缅语的民族中流行,成为男女传情达意的媒介,而作为藏缅语族彝语支民族的拉祜族,至今仍酷爱着这一古老的乐器。
1.葫芦笙
演奏巨型芦笙
葫芦笙是拉祜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传统吹奏乐器,以葫芦做音斗而得名,清道光《云南通志》载:“倮黑娶亲时亲朋会饮,吹笙为乐……”。其共鸣箱用长颈小葫芦挖空制成,在葫芦腹部两壁对直钻五个呈梅花形的圆孔,插上五根带簧片的笙管。笙管用泡竹管制成,每根笙管上各开有一个小圆音孔,其中在次长和最短的两根笙管上,还开有一长方形的小音孔,安上簧片,分别插入葫芦孔内,交接处用蜂蜡密封粘牢。笙管长短不一,可得到不同的音高,一管可发出两个音,吹奏时每根笙管都会发出不同的音响,优美动听。吹管为一根细竹管套接于一截较粗的竹管上,吹奏时套接于葫芦嘴上,平时可以卸下,亦有直接以葫芦蒂部做吹管的。吹奏时,嘴对吹管吐气,手指按放音孔,每根笙管可发出不同的悦耳音响。可吹出和音,以手指在底口上轻轻抹动,可奏出装饰性的滑音,音色优美柔和,悠扬动听,但音量较小。葫芦大、笙管长的芦笙,音色浑厚、雄壮,多在节日活动中吹奏。葫芦小、笙管短的芦笙,音色清脆、嘹亮,便于携带,多为外出时吹奏,青年男子尤为喜爱。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一带的拉祜族芦笙,在笙管上再套一只葫芦,两个葫芦做音箱增加音色的共鸣与柔和感,习惯上人们将此种芦笙称为“套头芦笙”,多为中老年人青睐。
吹芦笙的拉祜族老人
齐奏芦笙
芦笙有独奏、合奏、笙舞结合等形式,几乎所有成年男子都会吹奏,十分普及,平时用来吹奏乐曲,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舞蹈时用来做伴奏乐器。每当农闲季节,拉祜族山乡的村村寨寨,大人小孩个个葫芦笙不离手,人们边吹葫芦笙边起舞,以抒发自己内心的喜悦之情。据说,一个真正的拉祜族男子,必须有两件东西不离身,那就是火药枪和葫芦笙。对于恋爱中的拉祜族青年男女来说,葫芦笙还有其特殊的用途,每一个拉祜族青年男子,都会别出心裁地吹奏出一支独特的葫芦笙曲调,来召唤自己心爱的姑娘出来幽会,无论他身在哪里,只要几声悠扬的葫芦笙响起,他的心上人都会在最幽静的地方找到他。拉祜族吹奏芦笙有一定的时限,一般是在每年的火把节开始,至第二年春耕下种时止,春耕开始后再吹芦笙将受到人们的耻笑和非议。
拉祜族吹奏芦笙
关于葫芦笙的由来在拉祜族民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生动传说。
2.小三弦
以拉祜族最喜爱弹奏而闻名的弹拨乐器小三弦,由于形状较一般三弦小,故称“小三弦”,主要流传于澜沧江以东的拉祜西民间。拉祜族小三弦,从形制到演奏方法都与汉族的大、小三弦区别较大,其音响则与汉族三弦几乎没有相似之处,别具一番风味。拉祜族小三弦,形体小巧,制作精致,长约60厘米,一般用椿木或花桃木雕制而成,共鸣箱为蛇皮或蛤蟆皮蒙面(旧时用笋壳),琴弦为三根同样粗细的丝弦或钢弦(旧时多用马尾或棕丝制成,现大多已为钢丝弦所代替),琴码为一枚旧时的铜币上面斜放一截小铁棒。弹奏方法也非常独特,不用指尖肌肉触弦,而用指甲背面紧贴指板来按音,使小三弦获得清晰明亮的余音,为它那迷人的揉弦、滑音提供了可贵的音源。人们演奏时右手食指绑一小竹片,用第一关节来弹奏。竹片坚韧有力,富有弹性,发音也清新、干净、有力而柔和。独特的形制与独特的演奏方法,使它具有独特的音响:音量较小而集中,音色清晰而柔美,并有较持久的余音,像吉它,似古琴,却没有二者宏亮,但比它们更纤细,能惟妙惟肖地模拟人声。民间著名的小三弦演奏艺人,奏出的乐曲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情趣,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深受拉祜族民众的喜爱,也是这些地区群众性歌舞“跳歌”的伴奏和领舞乐器。
3.哩嘎嘟
哩嘎嘟亦称“哩嘟嘎”或“哩嘟”“的噜”,为拉祜语译音,是拉祜族青年男女喜爱的一种民间吹奏乐器。系用泡竹或荆竹制成,长约15~30厘米,直径约0.7厘米,5个音孔(亦有4、6孔的),一个吹口,吹口安有簧片,末端制有音舌。形体小巧精致,形制与竹笛相仿,不同的是稍微短小,只有5个音孔,竖吹而不是横吹。吹奏时,用下嘴唇堵住管口,气从吹口进入管内发音,音色如同无膜笛。通常在山野中行走或放牧时吹奏,或在夜间谈情说爱时吹奏。为青年男女所喜爱,是他们赖以谈情说爱的辅助工具,以其悠悠咽咽的特殊音调来代替言语,倾诉内心的爱慕之情。关于哩嘎嘟,拉祜族民间有一个动人的传说:从前,有一个孤儿名叫扎莫,他爹妈生前在饥荒年月借了头人“卡些”一斗谷子,爹妈去世后,幼小的扎莫被头人抓去抵债。扎莫的童年是在头人“卡些”家背水、砍柴和放牛中度过的,等稍微长大一点,能够操刀使弩时,冬天为“卡些”撵山打猎,春季为“卡些”盖房修楼筑猪圈和牛棚,夏日为“卡些”开荒种田,秋季为“卡些”守谷收谷、采摘野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小扎莫渐渐长大了,长成了一个机灵聪敏,无论什么事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男子汉。
拉祜族群众在演奏哩嘎嘟
这年旱谷灌浆的时候,“卡些”又让扎莫到山上看守谷子,扎莫在地边竹林里搭了一个窝棚住了下来,白天,他与小鸟对话,与山风对歌;夜里,他吹一阵葫芦笙,数一阵星星。一天夜里,扎莫做了个梦,梦见死去的爹妈复活了,梦见家里有了牛,有了地,家人穿上了新衣裳,吃上了白米饭,盖起了新的竹楼,自己还娶了一个美丽贤惠的妻子。梦见自己和妻子、爹妈一道欢欢喜喜地耕田、放牛、盖房子和猪圈、牛棚,一家人亲亲热热地围在火塘边,阿妈织着布,妻子烧着肉干巴,自己和阿爹削着弩箭,扎莫高兴得手舞足蹈,哈哈大笑。扎莫从笑声中醒来,他揉揉眼睛,摇了摇头,看看四周,除了天上的星星外什么也没有,原来是一场梦。扎莫一时感到天高、山大、森林飞旋,好像要将自己覆盖起来。他想哭,却没有眼泪,他想喊,却叫不出声来。他的心,像堵了根火柴,无名火起,便顺手操起一把长刀,猛砍身边的竹林,砍呀砍,他砍倒了一片又一片,砍出了一身臭汗。最后,瘫倒在地上,喘着粗气。奇怪!什么东西硌得后脑生疼,用手一摸是根竹子,抽出来一看,原来,是一根滑溜溜、金灿灿,气味清香的紫荆竹。扎莫将荆竹捧在手里,左看右瞧,横看竖瞧,越看越喜欢;上下抚摸,越摸越爱;贴到腮帮上,凉荫荫、滑溜溜,舒服极了;凑到鼻前嗅,香气沁人心脾。扎莫心想,用它做葫芦笙的笙管该多好。于是,他在荆竹上钻了一个小孔,轻轻一吹,啊!妙极了,声音悠悠扬扬,心中的烦闷遂一下子烟消云散。扎莫高兴极了,又在竹管上钻了两个小圆孔,试着一吹,便能吹奏简单的音符。扎莫还不满意,反复地吹,反复地试,吹吹试试,试试吹吹,又在竹管上加了两个小圆孔,这下一节 竹管上便有了五个小圆孔,吹起来声音有高有低,更加好听了,什么调子都能随心所欲地吹出来。扎莫爱不释手,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哩嘎嘟。白天将它揣在怀里,有空便吹;夜里将它压在枕下,醒来便摸。他越吹越爱吹,越吹越动听,他用哩嘎嘟来倾诉自己的爱与恨,回忆与向往。不起眼的哩嘎嘟在扎莫手中变成了奇宝。美妙的乐曲声引来了金鹿、麂群,引来了白鹇、画眉、百鸟。放牛姑娘娜海听到这悦耳的笛声,也循声来到扎莫的身旁。
吹奏哩嘎嘟
娜海也是个孤儿,跟扎莫同在一个“卡些”家里帮工。她有着一副比画眉鸟还要美的嗓子,自从听到了扎莫的哩嘎嘟之声,她便趁着放牛的机会天天往扎莫的窝棚跑。他们有时一个吹,一个唱;有时则一个吹,一个静静地听。天长日久,两颗心慢慢亲近,只要两人在一起,便感到无比的欢乐;而一旦两人分开,便像心离了肝一般。
娜海将自己的心事悄悄告诉了自己的好朋友娜戈,娜戈十分同情娜海,她白天常替娜海放牛,夜里常帮娜海为牛添加草饲料,让娜海去和扎莫相会。一回回,一次次,扎莫和娜海相亲相爱的事终于让“卡些”知道了,心毒手辣的“卡些”将扎莫一顿乱棍打死,娜海哭得死去活来,自己也吞食“狗闹花”(一种有毒的花本植物)殉情。娜海临死前将扎莫心爱的哩嘎嘟留给了娜戈。
扎莫和娜海死后,娜戈很悲伤,她在一个凄风苦雨的暗夜,带着哩嘎嘟悄悄地出走了,她一路走一路吹奏哩嘎嘟,逢人便倾诉扎莫和娜海的不幸。如果有人想学吹哩嘎嘟,她就耐心地教人家,并且依照着扎莫留下的哩嘎嘟做了一个又一个,分送给拉祜族乡亲们。于是,爱吹哩嘎嘟的人一天天多起来。天长日久,哩嘎嘟成为拉祜族人民纪念祖先,表达心声,寻求爱侣的乐器,拉祜族青年,不论男女,没有一个不会吹奏哩嘎嘟的。因为扎莫和娜海是在新米节前死的,所以,后人只在新米节前后这段时间吹奏哩嘎嘟。这一习俗一直沿袭至今,而今吹奏哩嘎嘟又增添了喜庆丰收之意。
4.响篾
又称口弦,拉祜语称“阿嗒”,是处于热恋之中的拉祜族女青年所喜爱的传统弹拨乐器。用薄竹片削成长条状而成,两指来宽,4寸来长,薄且柔韧,中间有一个刻削成小齿状的竹尖片,顶部成钩状,从中剖成两半,称为簧舌或簧牙,有一至四簧之别。响篾的尾端缀有棉线,一般还配有一个藏放竹片的小竹筒,竹筒上刻有图案,两端缀有多种彩色丝穗。弹奏时,用左手持响篾放于嘴唇边,右手拇指拨动小齿状竹尖片的顶部,使之颤动与嘴唇相触,同时口中轻轻吹气,以气振颤小齿状竹尖片发音,利用小齿状竹尖片的弹动和口形的变化,可弹奏出各种不同的曲调。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耿马、临沧一带的拉祜族,响篾的弹奏则有两种方式,除上述的用手弹拨外,另一种方式是在弹拨的一端系一根短线,用手拉动短线震动响篾簧片发音。响篾的音量不大,音域也较窄,但音色优美,悠然动听,是拉祜族女青年所钟爱的、自弹自娱的乐器,尤其是处于恋爱中的姑娘们,常用响篾作为表情达意的辅助工具。但见清清月光下,静静竹篷边,处处回响着悠悠的响篾声。有关响篾的由来,在拉祜族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蜀汉丞相诸葛亮统兵南征,平定南蛮时,打到了现在的拉祜山,遭到拉祜族的顽强抗击,蜀汉军屡攻不进。拉祜族男子个个凶猛剽悍,打起仗来,人人争先,异常骁勇善战,他们手执长矛,善使弓弩。蜀汉军屡遭挫折,汉丞相诸葛亮也不得不承认,拉祜人实在骁勇难敌。后来,诸葛亮使了一个计谋,他让汉军砍来竹子做成响篾,到拉祜族营地附近去吹奏,那悠美的响篾声,立刻吸引住了拉祜族妇女们,她们越听越爱听,越听越想听,便提出用银子跟汉军交换,汉军说不换,她们又提出用金子来跟汉军交换,汉军也不换,汉军说除非你们用男人弩上的扳机来交换,否则不换。于是,这些妇女们便趁各自的男人不注意,悄悄地将他们弩上的扳机全部偷去跟汉军换了响篾。因此,诸葛亮才得以攻破拉祜山,而响篾也传了下来。拉祜人常说:“葫芦笙曾救过拉祜的命,响篾是用土地换来的,因此不能丢。”后来便逐渐演变成为拉祜族青年男女用来谈情说爱,表情达意,互诉衷肠的乐器。
吹奏响篾
5.木筒鼓
木筒鼓是一种拉祜族民间传统打击乐器,主要流传于普洱市镇沅一带的拉祜族苦聪人中。一般采用椿树制作,鼓身长约150厘米,直径约70~80厘米。木筒鼓的制作过程具有浓厚、神秘的原始宗教色彩。各道工序都比较特殊和严格,无论哪一个寨子制作木筒鼓,事先都要求必须请一个德高望重的男性“毕摩”(拉祜语苦聪话译音,从事宗教巫术活动的神职人员),择一个吉泰平安的日子,再挑选几个身强力壮而又“干净”(指家中的妻子一不在月经期,二不怀孕,三不生娃娃坐月子)的男子汉。在所选定之日的当天夜里,寨人纷纷进入梦乡之时(约深夜12时)或晨鸡啼鸣之前,将选定制作木筒鼓的大树伐倒,按照工序的要求,进行精心制作。先用火烧树心,而后用凿子将树心凿空,用刀将鼓身凹凸部分削掉,使其变得圆滑,鼓面用牛皮蒙面(牛皮经泥塘浸泡处理过),最后用竹条将鼓身扎紧、固定住。木筒鼓只在跳木筒鼓舞的时候敲打,即每年的正月,其他时候,任何人不得敲响木筒鼓,正月一过,木筒鼓便由“毕摩”收藏起来,直到第二年正月始抬出来。
拉祜族木筒鼓
演奏象脚鼓
6.吉谷
吉谷是拉祜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民间传统打击乐器。“吉谷”为拉祜语译音,指称长鼓或象脚鼓。拉祜族的“吉谷”与傣族的象脚鼓形制相似,只是鼓身较小较短。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吉谷”是用芒果树做鼓身,麂子皮蒙鼓面,如今多采用优质木材来制作。“吉谷”的鼓身空心,鼓头成大喇叭形,皮革蒙面,鼓尾呈小喇叭形,长约8尺。演奏时挎于腰间,以手击鼓面,是拉祜族摆舞不可缺少的主打伴奏乐器。
二、民间舞蹈
舞蹈中的芦笙手
拉祜族民间舞蹈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全民性,在拉祜族社会历史发展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拉祜族人民喜欢歌舞,且能歌善舞,世世代代将民间舞蹈作为抒发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每逢节日和宗教活动时,寨中男女老少都穿上盛装,夜以继日地歌舞,数日不止。拉祜族民间舞蹈形式多为大型集体舞,男女老少齐上阵,再现劳动场面,模仿动物动态,欢庆丰收,同娱共乐。其突出的特点是:全用脚踏动作,左面单摆。自从傣族的摆舞,汉族的三脚歌传入以后,摆舞的手部动作,左右双摆,以及三脚歌的刚劲动态,都曾对拉祜族舞蹈产生过积极的影响。拉祜族民间舞蹈种类有遍布村村寨寨的芦笙舞、跳歌和独具特色的摆舞三大舞种,各舞种又各自有数十或上百个套路(节目);此外,还有“嘎内嘎”舞、木筒鼓舞、祭竜舞、饭魂舞、欢庆舞等原始古朴的众多舞种。拉祜族民间舞蹈的步伐简单易学,一般人都能跳,舞蹈时不分男女老幼,手拉手围成大圆圈,有时边跳边唱,有时随着芦笙奏出的节奏起舞,民族色彩分外浓郁。正月初八、五月端阳节、火把节是拉祜族最热闹的节日,届时全寨老少男女,穿新衣、戴新帽,打歌、跳芦笙舞,有各种各样的舞步,较流行的有点玉米、栽种、收割、扫地、三脚歌、蹩脚歌、抬脚、合脚歌等。可见,拉祜族民间舞蹈与生产劳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拉祜族民间传统舞蹈芦笙舞,其样式多达三四十种,能够表现丰富的生产和生活内容,集体性的大型芦笙舞,几乎人人都会跳,由吹芦笙者带领,大家手拉手围成大圆圈,合着芦笙的节奏起舞,舞蹈动作与劳动生活紧密结合,如薅秧舞、割谷舞、打谷舞、丰收舞、孔雀舞等。还有从傣族传入的摆舞,经过融合已经带上了本民族的特色,与傣族的摆舞略有不同。
拉祜族民间舞蹈,既吸收了哈尼族雷周舞的锣鼓伴奏形式,同时又吸收了阿鲁人舞蹈的风格,而今已经拥有三四十种大型和小型的芦笙舞,如卡教、米其古、扎基、阿贝我斗、打法报喀扎、打法报厄马、克其扎、克其扎厄马、法查扎、枯扎苟、枯利娃、米其古厄马等。其基本舞步为,卡教:三步舞,跳圈;米其古:六步舞,双步跑跳;扎基:三步舞,模仿打谷劳动的一种生产舞蹈;阿贝厄马:六步舞,按米其古的跳法跳;克其扎:比脚舞,四至八人跳;法查扎:大回旋舞;枯利娃:倒舞;打法报喀扎:相比舞,两排对换着位置跳。
拉祜族无论音乐与舞蹈都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特征:即与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善于表现人类的劳动动态和体现劳动情感。如三步的打谷舞,六步的芭蕉吃水舞,都是模仿人的劳动动作和大自然中的动植物。
(一)芦笙舞
芦笙舞
芦笙独舞
芦笙舞的引舞者
芦笙舞,是一种以葫芦笙作伴奏乐器和道具的祭祀性、自娱性相融合的拉祜族民间传统广场舞蹈,是拉祜族人民欢度年节喜庆时必跳的一种大型集体舞蹈,是拉祜族民间最普遍、最具代表性的一大舞种,有136个民间组合套路(节目),分别表现拉祜族原始宗教礼仪、社会生产生活、动物情趣等内容。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时至今日,仍保留着男女老幼齐欢共乐和由芦笙手领舞的古老形式,以及庆丰收、祈丰年的内涵,可以说是拉祜族文化的代表和象征,凡是拉祜族男子,基本上都会吹芦笙和跳芦笙舞,他们常常用芦笙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芦笙舞主要流行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和西盟、勐海、耿马、沧源等县的拉祜族聚居区。芦笙舞有两种活动形式:一种为宗教礼仪活动,在民族节日和重大庆典活动中举行,要求按一定的程序跳完所有套路。宗教礼仪的芦笙舞活动,主要于农历八月十五在寨子上方的“神林”以及新年期间在寨内广场或家庭庭院举行,具有原始万物崇拜的内涵和严肃的礼仪性。由主办者(村寨头人或家长)选定一位德高望重、舞技娴熟的老者或成年男子担任领舞。舞蹈程序为:先在家中摆一张篾桌,桌上放一箩谷子、一对糯米粑粑(分别象征太阳和月亮)、一对蜂蜡、一对香火、一壶酒和一挂猪肉(第一、二年为一挂鲜猪肉,第三年为一个猪头,舞完后送给领舞者)作为敬献神灵的供品。主人给领舞者“拴线”、敬酒,以示敬重,然后舞者围着供桌跳“嘎祭”,接着由一人抬起供桌,其余舞者随之边走边舞来到屋外庭院或广场上,继续跳完其他祭祀舞蹈,再接着跳表现生产劳动过程、生活情趣和模拟动物形态的舞蹈,此时众人可以随意加入。最后以“嘎祭根”“收财进家”等套路,从庭院或广场跳回屋内,表示将得到神灵保佑的福气带回了家里。舞蹈结束后,由领舞者为主人“拴线”以示吉祥,供桌上的谷子被视为吉祥的种子留待春播。集体性的祭祀礼仪舞蹈在寨内广场举行,程序大体与上述相同,所不同的是最后由头人将供桌上的谷子分给大家,由各户捧回家掺在谷种中留待春播时下种。另一种为庆祝娱乐活动,在一般娱乐场合或婚嫁场合进行,除不跳祭祀性内容的套路,其余套路无一定次序,可随心所欲,任意增减,每个套路既可作单独节目反复表演,又可作为舞蹈的一部分连贯其中。以男子每人一个葫芦笙逆时针方向围圆圈边吹边舞,女子则在外围携手上下甩动,踏步作伴舞。舞者人数不限,均随一名领舞变换舞蹈套路和节奏。其间,部分模拟动物形态和情趣的表演套路,出现单人、双人和三人以上的技巧及配合表演形式。舞步以走步、踏步、蹲步、绕脚和身体的俯、仰、摆、转等为主要动作特点。节奏有张有弛,动作幅度时大时小,表演手法时而夸张洒脱,时而逼真细腻。音乐以八度音域的五管葫芦笙伴奏,旋律多为三度或五度跳进,呈三度或五度自然和音,多数为徵调、宫调两种调式。舞蹈不受音乐长度的严格限制,仅与节奏合拍,无限反复至舞完曲止。
拉祜族芦笙舞的舞蹈语汇非常丰富,种类也很繁多,有表现生产劳动的,如点豆、种瓜、割谷、打谷等;有表现日常生活的,如喂猪、喂鸡、摆饭、拴牛等;有表现动物的动态的,如公鸡打斗、水牛顶角、斑鸠拣谷子等,共有72套之多。以其中的斑鸠拣谷子舞来说,在拉祜族地区,凡遇丰收之年斑鸠便特别的多,因此拉祜族人民便将斑鸠视为丰收的象征,每逢丰收之年必跳“斑鸠拣谷子”的芦笙舞。其内容为三只斑鸠飞来,在一起觅食拣谷,两只小斑鸠抢谷嬉闹,惹得老斑鸠生了气,它教育小斑鸠要团结,最后三只斑鸠愉快地一起飞走了。
拉祜族大型集体芦笙舞
拉祜族民间的大型集体芦笙舞会主要在春节期间才举行,举行大型芦笙舞会的那天,清晨由一群年轻的拉祜族小伙子簇拥着一位老者,步出家门,来到寨子中央的一块空地上,点燃火药炮,向周围各寨的拉祜族发出举行芦笙舞会的邀请通知。“轰!轰!轰!”三声响亮的火药炮响过之后,小伙子们便急不可耐地吹响了手中的芦笙,悠扬的笙曲伴随着远去的炮声,久久地在寨子上空回荡。
附近各村寨的拉祜族,听到火药炮声后,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穿起了节日盛装,成群结队地吹着葫芦笙涌向发起芦笙舞会的寨子。吹葫芦笙跳舞,是拉祜族祖辈流传下来的一种古老的风俗。他们用跳舞来庆祝丰收的喜悦。每逢丰收之年,便要邀请附近各村寨的邻里乡亲前来吹芦笙跳舞。
置于芦笙舞场中央的烟、酒、肉、粑粑和谷种
山寨芦笙舞
芦笙舞会一开始,首先在场子中央放张竹篾桌,桌上放一箩谷子,谷子上放两对大糯米粑粑和一块腊肉。吹芦笙的男子围着桌子翩翩起舞,他们以村寨为单位,挑选出全寨吹笙跳舞的能手,集体上场,同时吹奏出一个曲调,跳出优美的舞姿。一个寨子吹完跳歇后,另一个寨子的接着跳,这样轮换上场,相互间变换着芦笙的音调,改变着舞蹈的姿式。以芦笙吹奏得整齐,动作、舞姿优美的而取胜,获胜者将得到奖赏,享受米酒。妇女和孩子们,则在葫芦笙动听的乐曲声中,手拉着手,跳着简单的舞步,围成一个圆圈,围了一层又一层,成百上千的人们站满了整个舞场,翩翩而舞,舞步轻盈飘逸。随着人们身姿的摆动,妇女身上的银饰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更添一番风情。
太阳落山的时候,芦笙舞会进入了高潮,这时寨中说话算数、有一定威望的老人,抱着一坛子米酒,走进舞场中央,边给吹芦笙的人敬酒,边对大家说:“跳吧!大家尽情地跳吧,跳得越欢快,明年粮越多、钱越多、猪越多、牛越多。跳吧!大家紧紧地拉在一起,天旱、水灾,拉祜人都能闯过去。”
老人的话刚落音,“轰!轰!轰!”的火药炮声又在舞场的上空响起,好像在告诉前来参加跳舞的人们,舞会的高潮已到,还在场外观望的人们,赶快进场来欢跳吧,不然就要等待明年了!于是,站在场外的人们纷纷加入舞蹈的行列中。
“加油!加油!”舞场上响起一阵阵欢呼声和喝彩声。小伙子们跳着、跳着,姑娘们也紧跟着跑呀、跳呀,脚下踏起的尘土飞得老高老高。姑娘们用包头蒙住了半个脸,有的则用搭在包头上的白毛巾遮住整个面庞,这一方面是姑娘们用以装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遮羞,以防多情的小伙子偷看她们的脸。
夜幕渐渐降临了,先是一小伙子钻出人群,抢走了自己心爱的姑娘的包头,姑娘愣了一下,脸刷地红了,她立即挣脱了拉着自己双手的两个小伙伴,追着小伙子跑了,接着小伙子们一个接一个地钻出人群,抢走了姑娘们的包头,姑娘们便一个个地追着小伙子们跑了,跑向幽静的密林深处去。
剩下的吹笙老将和老人们便抬起竹篾桌,边跳边进了舞会主办者的家里,围着火塘边饮酒边对歌,直到黎明才散。
一天的芦笙舞会便这样结束了。
(二)摆舞
拉祜族摆舞
拉祜族摆舞
击象脚鼓、跳摆舞的拉祜族姑娘
摆舞是拉祜族民间一种自娱性的集体舞蹈,多由女性参加,主要流行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东朗、酒井、糯福、东回等地和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南雅、勐马、景信等地。这些地区拉祜族与傣族毗邻而居,受傣族文化的影响较深,摆舞便是在芦笙舞的基础上吸收了傣族民间舞蹈的某些因子而融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舞蹈形式。它吸纳了傣族民间舞蹈《嘎光》的手部动作,伴奏乐器采用傣族的打击乐器,手舞足蹈地表现传统芦笙舞的内容。舞蹈一般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凡高兴便可聚而舞之,节假日等欢庆活动中尤为盛行。舞蹈程序为:先由舞技娴熟者数人手持长鼓、铓、镲边敲边领舞,其余参舞者依鼓点节奏和领舞者的动作翩翩起舞,参加人数不限,可多可少,形式灵活多样,可围成一圈或几圈跳,也可列队跳。内容大多表现生产劳动和生活情趣,共81个套路,分坝卡乃摆舞、班利摆舞和蜡福摆舞三种。表演形式大体有两种:一种为步法型,参加者成一字队形做前后左右调度,以踮、跺、踢、摆、划、小跳等丰富的步法为主,配以不同幅度和不同方向的甩手,形成组合动作,表现生产生活中各种动作和欢快情绪,风格稳健热烈;一种为摆手型,参舞者逆时针方向围成圆圈,或向圆心进退,或两个圆圈互相穿花,以手臂和肩的上下左右摆动为主,模仿各种生产生活的动作和表现欢乐的情绪,风格轻快、舒展。舞者以膝部关节有韧性的上下屈伸、小踮步,配合双手的摆动,形成摆肩和整个身段向上延伸起伏的动律。伴奏形式有两种:一种以长鼓、铓、镲等打击乐器伴奏,多由舞者分别持乐器边敲奏边舞,由击长鼓者担任领舞,负责变换套路和节奏的快慢,亦有场外伴奏的;一种以口琴作为伴奏乐器,由技艺娴熟的数名舞者边吹口琴边领舞,众人随之,曲调欢快流畅,风格别致。无论打击乐伴奏还是口琴伴奏,摆舞只注重节奏与舞蹈的合拍,曲调长度随舞蹈无限反复,然后任选其他套路连接贯穿,也可以一个套路反复始终。常见的民间组合套路有:拜年、扫地、讨福种、洗脸、舂谷子、簸米、筛米、背水、洗菜、舂辣子、吃饭、洗碗、砍柴、背柴、点火、理草、背草、盖房子、挖地、犁地、撒谷种、拔秧、栽秧、栽包谷、薅草、撵小雀、割谷、抱谷、晒谷、打谷、背谷、回家、扶手、穿花、放牛、摘果子、抢帽、进退三步、包包头、招手、扭身、抬手、比脚、绕脚、对手、梳头、握手、搓步、拿鱼、扇凉、斗鸡、磕头、欢乐、蝴蝶、交叉、颠步、晃身、颠步转身、拍掌、推手等。舞蹈姿势舒展优美,脚部与手部动作并用,节奏轻快,婀娜多姿,给人以美的享受。
跳摆舞的拉祜族姑娘
(三)跳歌
跳歌亦称“打歌”“三跺脚”“跳笙”,是融歌舞于一体,以歌为主的拉祜族民间传统集体舞蹈形式。主要流传于澜沧江以东的思茅、普洱、景谷、墨江、新平、镇原、绿春、金平等县和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北部的富东、大山、东河、谦六、新城、糯扎渡、发展河等乡的拉祜西居住地区。从其动作风格上看,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踏跺型,以踏步、跺步、扭胯为基本步法,多以葫芦笙作伴奏,风格古朴浑厚。二是走步型,以拖步、提腿、晃身走为特点,多以小三弦作伴奏,风格轻盈、洒脱。三是组合型,兼有以上两种动作的特征,形成较固定的动作组合和队形变化。每逢年节和喜庆时,拉祜族都要举行群众性的跳歌活动,尤其以新年、火把节、新米节、贺新房、办喜事最为隆重热烈。跳歌时用小三弦做伴奏,由一个或多个技艺娴熟的小三弦手在舞场中央边弹边跳边领舞,其余的人手拉手围成圆圈按照小三弦的节奏和弦匠的步调而舞。舞步为三步一跺脚,故俗称“三跺脚”。歌手们边跳边唱,歌词内容不固定,多为即兴自编自唱,随意抒发情感,亦有固定的民间歌谣。一般有独唱和对唱两种形式,独唱比较随和,想唱什么便唱什么,一人唱三五句,一人唱毕另一人接唱;对唱则含有比试之意,有一人对一人的,也有一人对多人的。内容有盘曲(即相互盘根问底,讲述历史故事)、猜曲(即相互猜谜语、典故等)、情歌等。每唱四句为一小节,众人和之以“啊叔在哟哟!西叔在来吗哟哟!”歌手歌唱时,其他人甩手踏步,待和声完后便急旋转,接着歌手继续演唱……如此循环往复,通宵达旦,兴尽方散。跳歌,不仅在拉祜族中流行,而且在云南尤其在滇西、滇南各民族中亦普遍流行,它形成于各民族长期交往的历史过程中,又受文化传统、经济发展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的拉祜族地区既保持着一定的民族特点,又有较大的地域特色。拉祜族跳歌因地域的不同,大致有:澜沧跳歌、双江跳歌、勐海跳歌、临沧跳歌、镇源跳歌、景谷跳歌、新平跳歌、江城跳歌、绿春跳歌、元江跳歌、云县跳歌、凤庆跳歌等。
拉祜族跳歌
表演木筒鼓舞的舞者
(四)木筒鼓舞
拉祜语称“敌独夺”,拉祜族民间传统祭祀性舞蹈,多为驱邪避鬼,祈求山寨人畜平安。主要流行于思茅地区镇源县一带的拉祜族中。新中国成立前较普遍,1958年后逐渐消失,20世纪90年代经改编后重新被搬上舞台。舞蹈有较固定的时间限制,除民族部落之间发生械斗或驱赶野兽的侵袭之外,一年中只有一个月跳,即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到正月结束,其他时间,任何人不得敲响木筒鼓,更不能跳起木筒鼓舞。其中,正月里第一个属牛日“祭竜”节时跳的木筒鼓舞最为隆重热烈。舞蹈均为成人或老人参加,虽男女不限,但多为男性老者。三人一组,每人两手各持一根长约一尺的鼓槌,一人坐于鼓的一端敲击,两人站于鼓的另一端边舞边敲。参加者轮流而舞,一组下场另一组紧跟而上,其余的人则围观。可以以村寨为单位而舞,由寨中一长者(多为“毕摩”)将木筒鼓架于舞场正中的两个三角形木架上,三个舞者各持两根鼓槌从东面进入舞场,按各自的位置分别立于鼓的两边。舞者时而面对鼓,时而背对鼓,时而半侧身,不停地用力敲击,舞完一遍后交换位置。木筒鼓发出的声音粗犷、低沉,十里外都能听到,舞蹈古朴、粗犷、奔放,表现出拉祜族人民勤劳、淳朴而又剽悍的民族气质和大山一样的宽广胸怀。
拉祜族迎宾舞
(五)者东祭祀舞
者东祭祀舞,拉祜族民间传统祭祀性舞蹈,主要流行于思茅地区镇源县一带的拉祜族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祭竜舞》和《饭魂舞》。祭竜舞于每年农历正月第一个属牛日“祭竜节”时在家中进行,一为祭祀祖先在天之灵,二为祝愿民族团结,共同驱逐一切外来侵略和邪气,使全寨平泰安康。舞蹈基本队形为围圆圈,舞者左肩对圆心,圈中摆放有一张桌子,桌上置有猪头、酒坛、香炉、米饭、茶叶及蔬菜等物,由12个有名望的老者分别抱着饭甑、斗、升、瓢、碗、酒、谷子、肉、玉米等,其中一人弹三弦、一人吹芦笙、一人吹哩嘟,围桌逆时针方向起舞。先在堂屋中舞,然后由堂屋门舞出,顺门右边行进至庭院中央,最后由演奏三弦、芦笙、哩嘟者带领从堂屋门的左侧舞进堂屋,直至全体舞者进入堂屋,舞蹈便告结束。如果助兴者要加入,必须等12位老者舞完后方能入舞。音乐无限反复,舞完曲止。《饭魂舞》于每年农历二月间选一吉日进行,届时请寨上有名望的12位老者到家中为迎谷神而舞。音乐、队形、动作、人数均与《祭竜舞》相同,所不同的是表演地点的顺序正好相反。《饭魂舞》先在庭院里围桌而舞,然后再进入堂屋内舞,最后边舞边抬起桌子舞上楼,至存放谷物处,至此舞蹈便告结束,意思是已将谷魂接回到了家中,来年一定会五谷丰登,粮食满仓。舞蹈表现了拉祜族人民期盼五谷丰登,粮食满仓的愿望。
(六)欢庆舞
拉祜族民间传统舞蹈,主要流传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县勐拉乡南棵村一带的拉祜族中。每逢过年和婚娶之日举行,过年时在屋内跳,结婚时在屋外跳。过去主要由老年女子携手围圈而舞,舞蹈风格古朴,乡土气息浓郁,显示出老年舞蹈的特点,具有拉祜族原始舞蹈的一些形态。现今,除老年女子外,青年男女们也加入舞圈。欢庆舞动作简单,参加者围成圆圈,人数不限,无道具,舞者面对圆心手牵手逆时针方向行进,手部动作主要是推和拉,腿部动作以屈膝和跺脚为主,没有大幅度的动作,动作顺序多次反复,舞完打击伴奏乐止。伴奏乐器为铓、锣和牛皮鼓。舞蹈显得较平稳,但平稳中又显欢快气氛,表现了拉祜族人民在喜庆的日子里,欢聚一堂,携起手来庆祝新人的结合和年成的丰收,而尽情欢跳的心愿。
(七)“嘎内嘎”舞
有的地区亦称“嘎尼哩”,为拉祜语译音,“嘎”意为“舞蹈”,“内”意为“交媾”,“嘎内嘎”即交媾舞之意,是拉祜族民间传统舞蹈,主要流行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格朗和乡较偏僻的拉祜族山寨。现会跳此舞的人已很少,在当地拉祜族民间流传有这样的口头语:“草一年要发一次新芽,树木一年要开一次花、结一次果,草木才会永远繁盛;人类只有通过交媾,才能得以繁衍生息。”此舞于每年“扩塔”(新年)的初四凌晨五时进行,舞场选在寨子中央的平地上,舞者人数不限,除未成年的孩童外,青壮年、老年男女均可参加,一般成偶数围双圆圈起舞,男子吹葫芦笙在里圈,女舞者手牵手在外圈。舞蹈必须反复跳三遍,多则不限。舞蹈的特点是:脚跟立起跺地,同时膝稍曲,向前送胯。舞蹈为男女对跳,人数虽不限,但男女要均等。男舞者与女舞者步法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女舞者始终面向圆心横走或双脚跳。音乐无限反复,舞完曲止。此舞跳过之后,新年便算过完了。
拉祜族民间歌舞艺术,有着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人人都是艺术的创造者,又都是艺术的鉴赏者,在共同的创造与享受中,体味生活的苦涩与欢欣。其突出的特点是直接再现生产劳动,表达民众对生活的回顾,对未来的企盼和探求,从而激起新的热情,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拉祜族民间歌舞艺术,格调古朴,听觉、视觉感逼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