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涉及到悠久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地质学具有多因素互相制约的复杂性,任何一种地质过程,都不可能是单一的物理过程或化学过程,地质事件事实的不完整性和碎片化导致地质学具有非常强的地域性,因此,地质学必须来源于实践而又服务于实践,必须以地球为大课堂,以大自然为实验室。实践环节尤其突出和重要。世界一流的研究对维护经济繁荣以及应对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至关重要的。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不仅是知识创新的源泉,也是创新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知识经济中,地球科学领域的竞争优势在于独创性和潜在能力,它需要一种有创新和进取心的文化以充分利用各种机遇。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地质人才必须要经历实践检验的过程。仅凭教师的传授,而忽略甚至于缺乏让学生亲身实践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把学生成长的空间拓展到课堂之外、校园之外和海内之外,通过开展以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内容的“三基”训练和以练思想、练作风、练本领为主要内容的“三练”实践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求实作风和过硬本领,促进学生养成认真、严谨、规范的工作习惯,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激发学生锐意创新的激情和研究科学的兴趣,形成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并获得学科特有的专业技能。
一、加强野外实践基地建设
(1)实践是学生了解理论和知识的社会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条件,是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与掌握知识的动力源泉,是学生获得完全的知识而不是抽象的片面的知识的必要条件,是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智慧、精神、品格的必要途径,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是一个永恒而常新的话题。在人才培养中,理论和实践是两个重要环节,与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中具有理论教学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本科阶段要突出初步体验科研活动,培养实践能力和工作态度;在硕士阶段要突出提高研究修养,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博士阶段要突出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
(2)设施先进、条件优良的实践基地或实验室,特别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学工程项目、重点矿山企业、重点野外观测站或实验基地建设是我国培养和提升地质学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课堂,也是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对于学生开展研究、激发其创新意识、培养其实践能力、开拓其科研思维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地域广袤,资源丰富。中国地质,尤其是青藏高原构造、环境,以及改造型盆地、陆相生油盆地等领域在全球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典型性,在解决全球大陆动力学、中新生代环境演变、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和复杂油气勘探技术与方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显著的学术地位。我国特有的区域条件形成了造山带与盆地、古生物、陆相石油与天然气等学科优势与特色。地球科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性特点就是其地域特色,即某一自然现象或地球单元往往只存在于某一特定地区。因此,地球科学是世界一流学科,一定要有自己的、在国内外学术界有影响的野外观测、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目前重实验室数据、轻视野外数据的现象,导致了青年人才成长过程中急功近利的不良倾向,致使国家青年基金申请质量的下降。由于野外实践工作条件的艰苦,加之出成果难且慢,很多未来的地质理科博士生在就业、研究经费获取难易程度、待遇、受重视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毕业后有一部分人选择从事珠宝、地质工程、环保等应用性较强的工作而放弃从事地质基础研究。因此,应当通过系列的激励政策和约束机制,引导更多的青年地质学工作者热爱野外工作,特别要安心在一个地区长期深入地开展野外地质观测和采样工作,强化基础地质研究野外实践的广度和深度。
(3)加强校外学生实践基地建设,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训练或野外地质考察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训练促使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让学生更加了解研究过程,形成学生独立钻研的能力,把研究方法运用到实验过程中,对学习中的疑问通过独立实验得到解答,训练了其科研能力,增加了其学习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发挥。加强野外长期监测站、深部地球物理综合监测站、盐湖科学实验观测站、地下水监测站、地质灾害监测站等野外科学观测站的建设。重视野外天然实验室建设,对重大基础地质研究地区进行精细的地质观测研究,同时要加快地球深部物质研究领域的高温高压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平台建设,逐步缩小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为查明我国大陆深部动力学机制和地球物理深部探测资料的科学解释提供定量的实验条件。
二、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平台建设
重点实验室与野外科学观测站都是地质观测、获取和积累原始数据及资料、进行地质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以地质科技创新的需求为导向,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国家地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健全和完善地质科学学科建设,增强原始数据采集和积累能力,推进成果共享和服务,为地质学创新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以我国优势学科领域为依托,着力打造—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国际研究中心。现代地球科学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高精度的观测、探测、监测、模拟和信息管理等高新技术,离不开产生原始性创新成果、培养和汇聚高层次人才、承担完成国家重大项目和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实验室。实验室应该把吸引、凝聚和培养国际一流人才作为队伍建设的重点,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为优秀中青年拔尖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生活环境,把他们尽早推向国际学术舞台,参与国际竞争,使实验室在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吸引和凝聚优秀学者、培养拔尖人才方面真正起到重要作用。美国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与基础研究密切相关的学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和研究基地大都设置在大学。对我国而言,一要加大对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投入;二要新建设一批急需和新兴、交叉学科方面的实验室,促进相关实验室之间的联合与合作;三要改革地球科学重点实验室的设置布局,将大学作为国家今后重点实验室设置的主要地点,或者建立若干产、学、研相结合的联合研究中心或实验室,促使我国地质科学研究工作早日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四要建立能激发学生创新兴趣的实验室人文氛围,打破单一的教学、科研功能,建立实验室复合功能,及其特有的育人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产生对地质科学的强烈兴趣,养成个人良好的人格、品质、素养。
三、拓展地质博物馆育人功能
地质博物馆作为多功能的文化复合体,是传播地球科学知识、弘扬地球科学文化、促进地球科学研究、培育地质精神的重要场所。具有文化传承、艺术熏陶、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辅助等重要功能,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提升高等地质教育质量、加强地球科学文化自身建设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发达国家经验告诉我们,除了实验室、研究学术中心和科研项目作为地质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外,地质类博物馆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学术研究中心和重要基地。有特色的地质博物馆对现代地质学的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美国哈佛大学1784年就建立了矿物学博物馆,长期陈列着新英格兰的宝石和矿物;美国密歇根大学1878年成立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内有地质学展、天文学展、恐龙和史前生命展等;斯坦福大学有专门的布劳纳(Branner)地球科学图书馆,专门用于地球科学学院师生的教学与科研需要;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建有地球演变博物馆。这些地质类的博物馆对现代地质学的教学、研究和优秀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在此方面,也有很多类似的地质博物馆,而且有明显的优势和自身特色,应该在地质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发挥更大的效用和价值,不能简单地建设成为一个仅供观光欣赏的“陈列馆”。地质博物馆应当转变方式,拓展育人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通过地学夏令营、科普讲座、科普巡展、科普咨询等各种地学科普活动的开展,使地质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普及地球科学知识的课堂和传播地球科学文化的窗口。
四、突显项目研究训练
参加项目研究的学习或面向问题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1998年,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提出,“研究型大学应通过一种综合教育,造就出一种特殊的人才,他们富有探索精神并渴望解决问题,拥有代表其清晰思维和熟练掌握语言的交流技巧,拥有丰富的多样化的经验。这样的人将是下一个世纪科学、技术、学术、政治和富于创造性的领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2007年发起了“工程领导力计划”,以领导力为导向、以学科为基础、以工程项目实践为支撑,训练学生对实际问题求解的能力和工程领导力。英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主题中心、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会卓越教学中心等在大学积极推行基于项目的学习。2003年澳大利亚在26个大学推行“无边界工程师培养计划”,训练大学生的工程问题求解能力,一要秉承基础厚实、专业精深、注重能力、知行合一的培养理念,以学生为本,促进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搭建大学生创新教育平台,构建大学生创新实践教育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组建专兼职结合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教育保障体系,激发大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实践活动的热情,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二要建立多层次、系统化的创新实践育人体系,注重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课内与课外良性互动,并且由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思路、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到学生模拟科研训练,再到学生产学研结合实际训练,分年级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创新能力、竞争意识、攻坚毅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