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资金从哪里来
前述的杰斯提文章“美国高校的钱花哪儿去了”同样也分析了公立高校和私立高校的收入来源。
对于公立大学来说,最大的收入来源是州政府拨款,占24%,其次就是学生的学费,占20%。私立大学学生的学费是最大的收入来源,占40%,大大高出其他单个性的收入来源。
1. 学费收入
学费收入(包括联邦政府提供的让学生用来交学费的贷款)占高校办学经费的很大一部分,私立高校由于获得的政府拨款较少,学费的比例会更高。但不同性质和规模的高校学费占总收入的比例也不尽相同。2014年,纽约理工大学、高登大学等高校学费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甚至超过80%。有的营利性大学收入的100%来自学费,这样的收入结构难以保障质量,无怪乎奥巴马政府曾向这些营利性大学宣战。
美国高校会依据办学经费的整体收支情况来决定学费的标准,一般都由学校的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决定。州政府、联邦政府都无权过问学校收费标准的制定。随着政府对各高校办学经费投入的减少,学校不断提高学费来满足日常运行的需要。美国私立高校因从政府取得的办学经费较少,一般学费收入都要明显高于普通公立高校。但如果他们通过了相应的认证,可以参加联邦政府学生资助项目。据2012年数据统计,有50%~ 60%的美国大学生需要通过助学贷款来缴纳学费。
2. 政府拨款
在美国公立高校中,政府拨款也占高校办学经费的一部分。联邦、州和地区政府都有可能拨款。在早期,州政府一般会以学生人数为基数将拨款全额划归各个州立高校,现在州政府在拨款时实行绩效拨款的模式,一般会预留5%~ 25%的经费,而对学校的考核指标一般有学生的毕业率、大一学生的辍学率等。州政府会定期对学校经费使用进行专门审计。此外,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会依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拨付一定的科研经费,如罗格斯大学2012年获得的科研经费为4.2亿美元。
3. 科研经费
美国联邦政府对大学没有拨款责任,主要是通过科研合同支持大学的科研。这项制度的实施源于1887年通过的“海奇农业实验法”,它要求联邦政府每年提供一定资金资助各州农工学院建立农业实验站,进行与生产实际结合的科学研究活动。后来,美国又实行“合同制联邦主义”,其实质就是联邦政府自己不设立研究机构,而是通过签订研究合同的方式,把科研任务交付给大学或私营机构,以使大学生有更多机会获得科研奖学金,从而减少大学的高昂学费对学生的影响。
4. 投资收益
美国高校,无论是公立高校还是私立高校都会有一定的留本基金,学校一般会将该基金委托给专业的基金公司运作。各个学校的基金规模各不相同。如哈佛大学的留本基金在2016年已经达到364亿美元,学校基金运作所得的投资收益也占了学校日常运行经费的一大部分,形成了较好的良性循环。
5. 捐助资金
个人或企业的捐助资金也在支持着美国高校的发展。尤其是美国私立高校,每年都会接收到校友大量的捐款,如哈佛大学,每年可以收到数亿美元的校友捐助。美国公立大学的捐助资金相对较少,但也占学校办学经费的一定份额。在美国2006—2007年的教育统计中显示,非营利性私立大学捐赠总额达29 750亿美元,占总支出的8.l%,其中基金会捐赠占28.5%,非校友的私人捐赠占19%,校友捐赠占28%,企业捐赠占16.1%,宗教组织捐赠占1.3%,其他组织捐赠占7.1%。
6. 其他资金
近年来,所谓的校园“辅助性单位”所产生的收入增长较快,这些辅助性单位通过为个体提供服务而收取一定费用,比如校园里的食品服务、自动售货机、停车场收入、书店、洗衣房、健康咨询中心等商业活动。据研究,大多数公立大学校园辅助性单位所筹资金占总预算的10%~ 20%,由于校园辅助性单位在筹资渠道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因而开始得到大学相关领导和管理人员的关注和青睐。美国高校还会通过其他的一些渠道来获取办学资金,如发展网络教育及其他赚钱的学位项目、开办企业等。这些资金的获取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学校的发展。
二、政府拨款:日益减少
大多数州,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资金占据了州所要花费的前三位。近年来,医疗卫生的花费迅速上升,选民要求对基础教育的经费实行保护,如此一来,如果州财政紧张,受挤压的就只有高等教育经费了。高等教育不仅占州政府预算的很大一部分,它还有一个替代的收入来源—即来自学生和家长的学费收入。当经济下滑税收下降时,州政府往往削减高校的预算,因为他们认为学校可以通过增收学费来弥补差额。
不仅州的经费,联邦经费也在削减。根据《中国教育报》报道,在2013财政年度,美国联邦开支削减额接近854亿美元。这一政策将持续到2022年,总共削减约1.2万亿美元开支,被称为预算“封存”(Sequestration)。除非美国国会能就削减财政赤字达成一个长期的协议,预算封存才会被取消。这次全面自动削减开支的“封存”政策对美国科技和经济发展是沉重的一击。而且,“封存”政策对美国高校财政的影响也不可小觑。2013财政年度,美国政府在高等教育预算中额外削减了11亿美元。
在美国联邦预算中,“封存”意味着对联邦支出中特定领域的预算削减,“封存”政策对高校财政带来了更多的挑战,直接影响着美国联邦政府对高校的研究与发展经费拨款,使联邦政府对高校学生的资助项目受到明显的消极影响,并将影响美国高校的入学率。高校特别是公立高校将不得不拓宽筹资渠道,同时,采取措施控制成本,更加积极地采用远程教学和网络学习等更灵活的教学方式。
事实上,对于公立高校,近年来来自政府的拨款越来越少,公立高校的收入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公立高校越来越依赖私人资金,自主权越来越大,产生了公立高校私营化现象。特朗普总统上台后,提出了大幅度削减联邦预算、改造联邦政府机构的计划,要将4万亿美元的年度预算砍去1/4,这对于公立高校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学生学费:不断增加
在美国公立大学来自政府的拨款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州政府和高校提高学费,将支付学费的责任从纳税人转移到学生身上,从而高校收入变得越来越多地依赖学费收入。根据美国大学理事会的报告,过去20年,学费的上涨率是通货膨胀率的2倍,超过了家庭收入和经济资助的增长速度。2000年学费占美国家庭收入中位数的比例是23.6%,到2010年增长到了36.4%。根据美国大学理事会(CB)的调查,2013—2014年度,以及2014—2015年度,美国当地考入公立大学的学生,年学费上涨了将近3%。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教授温顿(Richard Vedder)表示,从全美范围来看,2014—2015年度学费人均超过9 000美元,如果算上食宿和其他的强制性收费,费用将近20 000美金。
根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20世纪70—80年代,大学费用增长缓慢,而且低于其他的商品和服务。但从90年代以后,学费飞速增长,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其他商品和服务的增长速度。美国大学学费已经成为许多家长的最大困扰,在美国很多学生都是靠着贷款读大学的。这些学生的贷款来源主要来自美国联邦政府、私人贷款公司的贷款等。很多大学的学生和家长苦不堪言。据调查,目前美国大学生平均有近3万美元的债务,在3 800万的还贷学生中,四分之一的人还有高达5万美元以上的贷款。近十年来,美国学生债务快速上涨,联邦大学贷款债务已经超过5 000亿美元。经济学家施太吉(Ngina Chiteji)指出,自1983年以来,美国教育类贷款债务已经上涨三倍。在如此高压之下,不少学生只能选择靠救济粮生活(参见第二十章第一节“吃不饱的饭”相应内容)。
大学理事会发现,在过去的10年间,公立四年制高校的平均净学费增长了32%,这还考虑到了联邦和州政府的拨款。
2013年“封存”政策的实施使联邦政府对高校的拨款大幅减少,高校不得不继续提高学费的比例,而联邦学生资助项目的经费削减无疑是雪上加霜,使更多的家庭难以或不愿支付高额的高等教育费用,从而使高校入学率减少。
四、校长筹款:坚持不懈
美国高校之间的竞争,使得学校从社会各界争取更多的资源成为一种必要。校长往往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筹款。如果“要钱”是一门艺术的话,美国的很多校长都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大师。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华裔校长田长霖曾不止一次仅凭在飞机上与陌生人长谈便为学校筹得百万美金;而贝克斯菲尔德学院(Bakersfi eld College)前校长更是通过“杀熟”,从自己的医生那里筹到了1 400万美金,并以此刷新了美国社区学院个人捐款的历史记录。不仅校长,学院的院长也有一个重要的职责:筹资。事实上,大学的筹资能力如何,也决定了大学的发展和地位。如哈佛大学有380年的历史,从1636年到2016年,积累的发展基金已达到364亿美元,目前排美国高校第一。斯坦福大学只有125年的历史,他积累的基金总量少于哈佛。但是斯坦福大学奋起直追,这几年每年的筹款业绩都比哈佛大学要好。美国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30年前还只是一所区域性高校,但近几年来进步迅速,成为一所世界级高校,多数学者认为南加州大学“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展神速”,其他高校中只有纽约大学能在如此短的时间达到这一高度。其中,通过大规模的募款运动获得大笔资金,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武器。
募捐筹款,有两个主要方法。一个是例行年度募款,这是一种用于鼓励并维持定期募捐的基本募款方式,包括网站募捐、电话募捐、电子募捐、直邮募捐和出版物募捐等。举个例子,哈佛校友凯特女士多年来每年定期给哈佛大学捐100美元用于助学金项目,以快速便捷的在线支付的方式完成募捐行动,这是以例行年度募款的方式捐款。另一个募款方法是大型募款运动。这是一项“为满足不同机构各式各样的投资需求,在规定的时间段内,为了筹集固定金额的资金而集中进行的募款活动”。例如,哈佛大学的助学金筹资运动旨在为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都处在劣势的学生提供帮助。经由募款项目工作人员劝说,哈佛校友凯特女士支持并为此做出一万美元的一次性捐赠。这即是以大型募款运动形式捐款。“大型募款运动”具有“intensive”(集中进行)、“designed”(经过设计)、“specifi ed sum”(固定金额)、“defi ned time period”(固定时间段)以及“asset-building needs”(投资需求)等特征。
美国南加州大学宣布,在2018年前筹款60亿美元用于奖学金,至2015年11月,南加州大学募集46亿美元资金,宣告进行募款运动四年后,达成目标金额的76%。哈佛大学2013年发布公告称在2018年前募款运动目标为65亿美元,2015年9月,哈佛已筹集超过60亿美元的资金。此前,这两所大学都曾在20世纪90年代进行过大型募款运动,筹得超过25亿美元的资金。此外,达特茅斯学院、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都有旨在筹集数十亿美金的募集活动。不少公立和私立学校、全国和地区性的学校也都开始了筹款之路,目标金额从几千万到上亿不等。
顺带说一句,根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6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显示,1980年至今,北京大学累计接收校友捐赠21.09亿元,为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总额最高纪录。2016年9月21日,电子科技大学校友熊新翔在母校60周年校庆之际,捐资10.3亿元设立“博恩教育发展基金”以支持电子科技大学的发展。这应该是目前我国高校接受的最大一笔单笔捐赠。
五、校友捐赠:贫富不均
2012年,耶鲁2002届毕业生张磊(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向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捐赠8 888 888美元,主要用于耶鲁管理学院新校区的建设和奖学金,这是当时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捐赠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一时间,张磊向外国高校捐款的行为引起了网上的一片热议。
在美国大学,不同的高校,所收捐赠存在着冷热不均的情况。不少高校,收到的捐赠可能根本提不上台面,学校主要靠学生的学费生存,就这点学费还是从政府及各种机构获得的贷款。在耶鲁、哈佛、斯坦福等大学,捐赠这部分来源超过了学费的总额。在公立大学,日益紧缩的政府支持迫使公立大学逐渐加入到他们的私立同行,从学校的校友和社会各界那里争取资金。每年全美各大学共得到超过300亿美元的捐款。不管是私立大学还是公立大学,校友捐款决定了各大学对学术研究、教学的投入水平,也是学术自由的财务保障。哈佛大学捐赠基金的总额在2016年达到364亿美元、耶鲁大学也超过256亿美元。不过,现在捐赠也有些“马太效应”,华尔街的一串数字让一些人对这种“富者越富,贫者越贫”的状况感到担心:在美国,将近一半的奖学金掌握在24家精英学府中,被用于奖励2 000万美国高校学生中的5%。
校友捐赠是美国高校各类捐赠收入中非常重要的一块。美国大学校友积极自愿捐赠除了税收方面的优惠外,还有以下原因:宗教信仰和长期形成的校友捐赠文化传统;“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让毕业后成功的学生感恩回馈;学校对于筹措资金所做的努力、学校对校友捐赠的荣誉激励与奖励。
联邦税收政策支持对大学和学院获得的私人赞助作用很大。美国所得税法规定向对教育和有章程的组织(charitable organization)捐赠获得减税,从而使得捐赠者感觉向大学和学院给予或大或小的捐赠很有吸引力。联邦税收政策同时通过科研免税条款,利用减收用于研究与发展的资金税来促进公司向大学捐赠。另外,学校接受奖学金捐赠是不用纳税的,据此测算,每个哈佛学生每年能省下来的税务就达到4.8万美元。
北京大学闵维方先生在《美国大学崛起的历史进程与管理特点分析》一文中分析了美国政府通过财政制度和税收政策鼓励社会向教育捐赠的机制:
前几年我在加州调研时发现,在加州,对一定收入水平以上的人来说,联邦政府所得税加上州政府所得税,一年是42%。假如你挣100元,你每年要交42美元的税。假如你挣300元,需缴纳42%的就是126元税,你拿回家的钱是174元。但是如果你挣300元,给大学捐100元,第二个100美元免税,第三个100美元照章纳42美元的税,这样你拿回家是158美元。实际上你不捐,你拿回家是174美元,你捐了以后,你拿回家是158美元,只差16美元,但是你得到了一个向大学捐赠100元的美名,而且通常你所在的公司还要为你的捐赠进行配套捐赠,当然各个公司配套比例是不同的,而学校还要用自有资金对你捐赠的这个钱配套。我认识一个人,他很多年前给斯坦福大学捐了50万美元作为基金用其投资收益资助中国学生到斯坦福去留学。由于每年的投资收益率可能是10%、15%,或更高或更低,但是无论收益率多高,该校每年只使用5%,其余的返还到本金中去。现在这个基金已经从50万美元变成100多万美元了,还是用捐赠人的名字来命名的。这种制度本身就是千方百计鼓励人们捐赠,鼓励学校筹款。美国人对这个问题研究得很清楚,鼓励学校引导社会资源向教育领域里的配置,实际就减轻了政府教育经费紧张的财政压力。
部分大学捐赠金被规定用途,如用于设立某专项奖学金或建造指定教学楼等。学费收入和部分不被规定用途的捐赠基金在使用过程中则可由大学自主按需分配。
你知道吗
美国历史上的募捐者
有意思的是,美国高等教育历史上的捐赠者,还和另外一种人密切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募捐者,他们当时被戏称为“高贵的乞丐”,并且,历史上这种乞丐的形象和我们所想的形象可能并不一样。塞林在他的《美国高等教育史》中提到1880年到1910年间一位叫盖茨的核心募捐者,他于1890年完成了募捐“程序守则”备忘录。塞林写道:
盖茨和同仁们用一些相当丰富的词汇形容他们的工作。在相互交谈中,他们将募集资金的活动称为“钓鱼之旅”(fi shing expedition),将可能的捐助者称为“鳟鱼”(trout)。一位即将给出巨额善款的捐赠者被戏称为“大礼物”(big with gift)。在其他时候,他们用一种略带歉意的口吻称呼捐赠者为“受害者”(victims)。
六、投资收益:不断增值
高校筹集的资金和未指定专门用途的捐赠往往形成了学校的基金。只有少数大学具有可观的基金,多数学校基金很小甚至没有。一些著名公立大学的基金也很大。许多情况下,捐赠者要求将这些资金用于投资,只有投资收入才能使用。学校的基金是通过基金会管理并通过投资机构的投资来保证不断增加的。
1. 基金会
像所有其他非营利组织一样,高校基金会作为金融管理法人机构,具有一定的自治性。以佛罗里达大学基金会为例,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基金会的各职能部门和所属院校相关部门分工合作,共同处理基金会的有关事宜。在该校基金会的网站上可以看到一串很长的联络表,其中列出了来自各个职能部门和学院的280位基金会工作者的联络方式。如果说职能部门为基金会的正常运作打下了基础,那些在院系和附属单位设置的项目组或办公室则更是在深度和广度上都为募捐工作及校友服务工作做好了准备。通常,校长也在基金会中担任要职。
2. 专业的投资机构
为实现尽可能高的投资回报率,美国很多高校都会委任专业的投资人员,并成立专业的投资公司或投资办公室来管理大学基金,并且在基金运作过程中严格控制投资风险。如全球规模最大的高校捐赠基金—哈佛大学的捐赠基金(2016年已超过360亿美元)就是由哈佛管理公司负责投资管理的,耶鲁大学设有投资办公室,佛罗里达大学也在2004年成立了佛罗里达大学投资公司,负责管理来自校基金会、校体育协会、校医院等机构总额超过19亿美元的资金。在管理方式上,耶鲁大学设有投资委员会及投资专家两层结构,投资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投资政策、基金使用政策,并在季度会议中对资产配置、捐款表现及投资策略进行核查,投资专家则主要负责制定具体的投资计划,并对计划进行落实。耶鲁大学投资办公室的负责人,被称为西方机构投资教父的大卫·史文森,正是他在1999年引入在耶鲁管理学院的张磊进入投资办公室实习,从而成就了在中国投资界赫赫有名的高瓴资本传奇,以及后来为人所津津乐道的耶鲁捐款8 888 888美元故事。
不同于其他机构介入资本市场,高校所进行的投资虽然重视投资回报,却并不以营利或分红为目的,并且会在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相对于营利性的投资机构,高校的投资部门会更严格地遵循“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不追求高风险、高回报,而是最大化地降低投资风险。
此外,除了传统的投资项目,美国的大学基金会也会看准时机,把钱投向其他方向。如哈佛管理公司除了对私募股本和对冲基金进行投资之外,近年来还逐渐加强了对农田等自然资源的投资力度。哈佛大学曾一度拥有780余万亩森林,成为除造纸业之外世界上最大的森林拥有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