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华尔街日报网站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开放门户报告》发布了一系列在美中国留学生的报告文章。根据网站视频介绍,容闳是第一位在美国高校(耶鲁大学)毕业的中国留学生,1854年他帮助达成了第一批中美学生交换项目。1906年初美国伊利诺大学当时的校长爱德蒙·詹姆士(Edmund James)等人发起了劝说美国政府退还过多庚子赔款、用于支持中国学生留学美国的活动,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留学预备学校就起源于此次退还庚子赔款活动。自那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约共有5 000人到美国留学。20世纪50年代,由于当时的国际环境变化,中国留学生显著下降。随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亚洲留学生数量上升,但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地以比美国院校更合适的学费来吸引亚洲学生。“9·11事件”后赴美留学生数量下降,2003年国际学生仅占全美大学生总人数的2.4%。然而2007—2008年的金融危机为美国高校的运营带来压力,他们不得不大量扩招国际学生。如今超过百万的国际学生在美国学习,其中超过31.5%来自中国。随着中美两国教育领域合作交流进一步加深,越来越多的夏令营、教育交流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从国家层面,到各级政府、各类学校、各类教育机构,都广泛地参与到国际交流合作的大潮中。
近几年,中美两国在高等教育方面开展的政府合作项目有:
1. 中美富布莱特项目
前述的富布莱特项目与中国的合作实施。作为中美两国政府间重要的教育交流项目,它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与美国驻华大使馆共同负责、平等磋商、合作管理,旨在通过教育和文化交流促进国家间的相互了解。
2. 十万强计划
“十万强”计划(100 000 Strong Initiative)最早是由美国前总统奥巴马2009年11月访问中国期间宣布的,2010年,美国和中国同意建立“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正式将该计划签署为双边协议,目的在于加深中美在教育、科技和体育等领域的互动合作,目标是派遣10万名美国学生来中国留学。“十万强计划”的目标包括了高中、大学以及研究生院的学生,无论是念书还是实习都算在内。“十万强”动议主要针对两类美国学生:一是致力于培养美国下一代的中国问题专家,他们应该是在中国进行过多年学习、真正了解中国的美国人;另一类是对中国感兴趣却由于资金等条件限制无法到中国留学的美国学生,如高中生和社区学院学生等。在学科方面,以往美国学生赴华大多学习语言、历史等人文学科,“十万强”动议将鼓励更多学生赴华学习科学、技术、工程、医药等学科,同时兼顾教师等职业交流和培训。“十万强”计划所需资金全部由美国私营企业和非政府组织提供和运作。为支持“十万强”计划,中方也提供政府奖学金支持。2013年1月,美方成立了“十万强”基金会,希望在既定目标实现后,还能更长远地推动中美青年交流。
3. 知行中国计划
知行中国计划于2015年开始实施,拟至2024年,每年邀请15至20人来华研修。申请人年龄在32岁至45岁,在各自工作领域已具备一定领导能力及经验,热爱中国文化,有志于从事与中国相关的工作。研修周期为4周,内容包括专题研讨、语言与跨文化培训、深度访问调研等。
4. 三个一万计划
2011年4月,第二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期间,中方宣布实施“三个一万”项目,“三个一万”是指中方“公派万名学生赴美攻读博士学位”、“汉语桥”万人来华研修项目、新设1万个中美人文交流专项奖学金名额。
除以上交流合作项目外,中国同美国曾经开展和目前正在开展的合作交流项目还有:美中友好志愿者项目、中美网络语言教学合作项目、艾森豪威尔交流学者项目、中国大学生暑期交流项目、政府代表团交换项目等。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也组织和承担了大量的中美教育交流项目,涵盖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等多个群体。中美两国之间的民间教育交流合作也非常活跃,特别是大学之间的校际交流合作涉及多个领域,交流合作形式多样,包括人员往来、项目合作、合作办学、学术会议等。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目前,在我国已设立了数百个中美合作办学项目,数十个中美合作办学机构(如浙大UIUC学院、天津音乐学院茱莉亚研究院等),以及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中美合作办学的大学。中国的清华大学也和美国的位于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合作成立了全球创新学院(GIX),致力于培养下一代创新人才。
图58 上海纽约大学校园日活动
四、留学美国
前述的《2016年美国门户开放报告》对中国学生赴美情况进行了分析:
中国依然是美国最大留学生生源地,这个“榜首”位置已经占据7年。2014/2015年,中国留美学生数首次突破30万,而2015/2016年度达到328 547人,同比增长8.1%,占美国留学生总数的31.5%。在2015年的报告中,中国留美学生本科生首次超过研究生,2016年仍是如此。在2015/2016学年,中国本科生数量是135 629人,比上一年度增长8.9%;研究生数量达到123 250人,比上一年度增长2.4%。
来自中国的非学位生和选择性实习训练(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 OPT)学生总数为69 668人,较上年分别增长了5.3%和21.1%。前者包括交流生项目等短期学习,后者即指毕业后实习,相当于我国的毕业见习。
2015—2016年度赴美就读研究生课程的中国学生集中在工程、数学与计算科学、商业类三个方面(占到72%)。交叉学科已成为美国研究生申请的一大趋势,尤其是理、工、商三类学科的交叉,如金融数学、数据挖掘等专业,抑或商科与理科或工科有重叠的学科,比如商业数据分析或者计算金融等。
一家民营留学服务机构对中国留学市场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留学生呈现低龄、理性、高质量的特点,且出国留学人数增速放缓,回国人数不断攀升。
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具体是在哪些学校呢?这个问题很简单,回答起来却变得困难:没有记录美国各所大学国际学生来源的完整公开的资料。美国外交政策网站基于《信息自由法》要求国土安全部提供有关信息—国土安全部收集F — 1签证(最常见的学生签证)的统计资料(包括学生来自哪个国家并进入哪所大学),得到了2014年全年以及截至2015年前三个月的有关F — 1签证的完整数据,弄清了哪些学校向学生发放签证。这些数据有力地显示了哪些美国校园的中国学生最多,并且在这些学校之间提供了比较。
结果显示,录取中国学生最多的十所大学分别是: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南加州大学、普渡大学、东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印第安纳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根据国土安全部的统计资料,对在美中国学生地理分布的考察显示,他们大都去沿海各州和东部地区的学校。但中国学生最多的大学是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这所学校为吸引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不遗余力,举办讲习班介绍橄榄球运动,2015年还提供对橄榄球比赛的中文广播,其他有大批中国学生的学校也在采取类似举措。排名前25的大学基本都是大型公立学校,只有哥伦比亚大学、波士顿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除外。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学校总体学生人数较多,但也因为公立学校学费较低—中国学生往往没有资格获得联邦财政支持。有些缺少资金的公立学校积极录取国际学生,因为他们支付的学费通常较高。
你知道吗
留学美国让学生对中国看法变得积极
美国《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网站2015年12月7日刊载了一篇文章“在美国的数年学习改变了这些中国学生的情感和思想了吗”(Do Years Studying in America Change Chinese Hearts and Minds)。该文章源于该杂志做的一项调查,有94名女性和92名男性参与了这项调查,他们都是曾经在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学习过的中国公民,大部分年龄在18岁至29岁之间,以20岁左右为主。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对美国的看法变得更加积极,23%的受访者的看法变得消极,其他受访者表示看法没有发生改变。而值得关注的是,有55%的受访者称自己对中国的看法有所改善。
该刊文章指出,在美的中国学生从两国教育、媒体、社会以及学术生活的差异中学到很多。他们通常因此变得对美国更加赞赏,但他们也更加尊重治理中国的艰巨任务,并了解到美国的街道并不全是由黄金铺成的。
虽然此项调查仅以不到200人为调查对象,但调查结果同样引起了不少在其他国家留学的中国学生的共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