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国家安全政策与战略分析

中国国家安全政策与战略分析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中国国家安全战略1. 倡导新安全观新安全观是相对传统安全观而言的。由此,中国新安全观得以全面形成并实施。中国新安全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融入国际社会的大背景中,吸收了国际上的“综合安全”、“合作安全”等积极因素形成的新安全思维,代表了当代先进战略文化和安全理念。

(一)中国国家安全政策

为了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应对各种安全威胁,我国所实行的国家安全政策主要包括以下七点:第一,主张摒弃冷战思维,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第二,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增强综合国力;第三,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世界,和平解决争端,追求综合安全;第四,实现国防现代化,建设信息化军队,贯彻积极防御的国防政策;第五,继续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第六,在维护现有国际体系的基础上,推动现有体系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演变;第七,做“负责任的大国”。

2013年10月,中国周边外交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在会议上强调,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因此,做好新形势下周边外交工作,要着力推进区域安全合作。

(二)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1. 倡导新安全观

新安全观是相对传统安全观而言的。传统的安全观主要指军事安全。而应对安全威胁是一个系统工程,单纯依靠武力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新安全观所指的安全,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金融安全和生态安全等领域在内的综合安全。传统安全观以牺牲别国安全利益来谋求自身单边安全和绝对安全,而新安全观主张互相尊重对方的安全利益,在实现自身安全利益的同时,为对方安全创造条件,实现共同安全,追求“双赢”和“多赢”;传统安全观采取强化和扩大军事同盟的做法,排斥异己,而新安全观主张通过各种多边安全机制、多边安全论坛及非官方安全对话等渠道,以对话增进互信,以协商化解矛盾,以合作谋求安全;传统安全观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而新安全观则主张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发展求安全。

1996年7月,江泽民在第三届东盟地区论坛会议上提出摒弃冷战思维,顺应时代潮流,共同培育和推广新的合作安全观。1997年4月,中俄发表联合声明,主张确立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安全观,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之间的分歧和争端,以对话协商促进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建立,通过双边、多边协调合作寻求和平与安全。1999年3月,江泽民提出新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合作”。2001年,江泽民将八字中的“合作”改为“协作”。2009年,胡锦涛在第64届联大的一般性辩论中发表讲话,强调:“我们应该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既维护本国安全,又尊重别国安全关切,促进人类共同安全。”2013年习近平在周边外交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倡导全面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理念,推进同周边国家的安全合作,主动参与区域和次区域安全合作,深化有关合作机制,增进战略互信。由此,中国新安全观得以全面形成并实施。

新安全观的内涵主要有:以国家安全为安全主体,突出主权安全;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政治基础;以相互安全为理论前提;以综合安全为安全维护的内容;以合作安全为实现安全的途径;以“共同安全”和“普遍安全”为目标;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新安全观的核心。其中“互信”是指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异同,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心态,互不猜疑,互不敌视,各国经常就各自安全防务政策以及重大行动展开对话与相互通报;“互利”是指互相尊重对方的安全利益,在实现自身安全利益的同时,为对方安全创造条件,实现共同安全;“平等”是指国家不论大小强弱,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干涉别国内政,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协作”是指以和平谈判方式解决争端,就共同关心的安全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消除隐患,防止战争和冲突的发生。

中国新安全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融入国际社会的大背景中,吸收了国际上的“综合安全”、“合作安全”等积极因素形成的新安全思维,代表了当代先进战略文化和安全理念。它既是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继承和发展,又是中国谋求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基本理念的延伸。它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必将对全球安全与稳定、国际新秩序的建立起到积极作用。

2. 营造稳定安全的周边环境

稳定安全的周边安全环境是我国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与域外大国发展关系的基础。一直以来,中国始终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核心的睦邻友好政策,致力于营造稳定和平安全的周边环境。在北部和西部方向,扩大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经贸、能源往来,在更多领域拓展共同利益;维护南亚战略平衡,继续深化与巴基斯坦的全天候友好关系,争取改善中印关系;在东北亚维护朝鲜半岛稳定,推进与朝、韩友好合作关系发展,同时与美俄等国协调,防止朝鲜问题恶化和失控;对日既坚持交往,保持合作,增进双方互信,又对日本军国主义倾向和军事大国化等问题保持高度警惕;在东南亚,一方面以经贸为基础,推动区域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战略合作,另一方面要坚持以当事国双边谈判为基础,和平解决南海问题,防止区域外国家的干涉和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复杂化的企图。

3. 构建和平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2012年2月,习近平访美期间,提出要构建“前无古人,但后启来者”的新型大国关系。2012年5月,在北京召开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双方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作为主题高调推出。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同奥巴马总统在安纳伯格庄园会晤,双方达成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共识。2014年11月,在奥巴马总统访华期间,双方再次强调要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2016年6月,在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习近平以“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而不懈努力”为题发表演讲,提出要在以下五个方面重点推进:要增强两国互信、要积极拓展两国互利合作、要妥善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要就亚太事务加强沟通和合作、要厚植两国人民友谊。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代表着一种崭新的国际关系理念,是用一种新思维、新眼光来看待和规划中美关系前景。这种新型大国关系的核心内容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其中,不冲突不对抗是底线,相互尊重是交往准则,实现合作共赢是努力目标。这是中美两国元首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从两国国情和世界大势出发,共同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体现了双方决心打破大国冲突对抗的传统规律、开创大国关系发展新模式的政治智慧和历史担当。

4. 参与并推动建立区域性对话与合作机制

区域性组织和地区论坛,为各成员国提供了一个相互了解和表明彼此观点、立场以及增加信任、防止冲突的平台。中国积极推动“东盟地区论坛”的机制化进程和深化“上海合作组织”的机制化建设。

“东盟地区论坛”(ARF)是目前亚太地区唯一的较为松散的官方多边安全对话机制。随着成员国之间信任的逐渐建立,它将向对其成员国更具约束性的预防性外交方向发展。它未来必将更多的涉及地区内的一些具体安全问题,中国也应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推动其机制化建设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上海合作组织”(SCO),前身是“上海五国”会晤机制。2001年6月15日,“上海五国”成员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共同发表《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宣告上海合作组织正式诞生,也表明这一区域性组织向机制化建设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进入21世纪,面对全球化趋势,这一地区既面临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机遇,又充满各种风险与挑战。为应对新挑战、新问题,“上海合作组织”还需进一步明确其在地区与国际舞台上的定位,进一步加强其机制化、制度化建设,在其组织内部形成统一高效的合作管理系统,规范常设机构的工作职能和运作方式等。

5. 推动多极格局的形成

在多极化格局中,存在多个独立的权力中心,它们没有任何一个强大到可以统治别的国家,因此这个格局可能相对较为稳定,发生战争的几率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某些大国独断专行,给小国在某些情况下发挥较大作用提供了条件。因此,多极制衡的多极化格局有利于我国拓展活动空间,拓宽战略回旋余地;有利于制约霸权,维护地区与世界稳定和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