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健全体制机制,制度保证形势与政策教学

健全体制机制,制度保证形势与政策教学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样既可以充分依赖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资,挖掘相关专业特色优势,还可以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的学术水平,进而保证“形势与政策”课能得到长期而稳定的发展。

建立健全形势与政策课的相关制度,不仅可以做到目标明确、职责分明、有章可循,而且有利于提高师生对形势与政策课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各部门间协调合作解决问题,有利于增强任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调研情况表明,部分高校经过探索与实践,建立了学校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分工合作的领导体制和专业机构具体负责,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以及以教研室为课程建设主体,各学院党总支负责日常教育的运行机制,从制度上保证了形势与政策课的正常教学。

1.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分工合作的领导体制

部分高校确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和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共同主管,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具体指导,马克思主义学院、宣传部、教务处、学工部分工合作的领导体制。把形势与政策课纳入学校总体的教学计划中,统一安排,核定学分,安排课时,与其他课程一样进行考核考评。实践证明,这种统一领导下的分工合作的领导体制有利于把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统筹考虑,协调解决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保证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各个环节落到实处。

2.马克思主义学院具体负责落实的工作机制

多年来,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管理机构不尽相同。教学实践充分证明,课程建设确实是一门科学,与管理职能部门的其他工作有着很大的不同。教育部2015年9月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在“机构建设”二级指标中明确要求:“独立设置直属学校领导的、与学校其他二级院 (系)行政同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二级机构,承担全校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这就为本课程的归属明确了政策依据。这样既可以充分依赖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资,挖掘相关专业特色优势,还可以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的学术水平,进而保证“形势与政策”课能得到长期而稳定的发展。

3.以教研室为课程建设主体,各学院党总支负责日常教育的运行机制

2006年开始,一些高校党委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就进一步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专门发布了《关于加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建立完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工作机制和教学组织,提出切实改进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方式,要求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这些高校将原“形势与政策教研组”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中分离出来,单独成立“形势与政策教育教研室”,负责全校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组织工作与日常的形势、政策教育,并在经费、人员等方面予以相应落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那种教研室 (组)“无经费,无人员,无场地,无组织”的状况,努力将教研室建设成为“课堂教学的示范者,教学研究的引领者,课程建设的组织者,教学改革的探索者”。同时,明确了“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是 ‘形势与政策’日常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加大了学院党总支书记的责、权、利,在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时间、场地、人员等方面予以最大的保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功能互补,全校统一与各学院自主相结合,大量的课外专家讲座、形势报告会等形成对课堂教学有力的支撑与补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