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曾提出:要发展成为“自觉而全面发展的新人”。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当代大学生必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完全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1.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在众多素质中,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古往今来,凡是有成就的人都十分注重自身“德”的培养。
美国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富兰克林,是一个善于盘点心灵的人,这位事业上的成功者早年在一家印刷厂当学徒,是一位胸怀大志的年轻人,为了成功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给自己拟定了一份“美德反省表”,表中列出了他应遵守的具体美德:节制、严谨、勤奋、果断、节俭、诚实、大度、公正、缄默、整洁、沉着、谦虚和廉洁,共有13种。每天晚上临睡前,富兰克林都要按“美德反省表”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反思有没有做到这13项美德的要求,如果其中哪一项做到了,他就在这一项的下面画上一颗红星,以便鼓励自己坚持做好,如果其中哪一项未能做到,他就在这一项下面画一颗黑星,以便提醒自己尽快改正,就这样,富兰克林严格要求自己,保持优点,克服缺点,日臻完善,终于从一个印刷厂的学徒成长为一个对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人。
无论对谁来说,盘点心灵的过程,都是接近真善美的过程,都是远离假恶丑的过程,都是坚持自我完善的过程,都是走向成功的过程。
所谓成功的人并不一定非得是高官厚禄的人,并不一定非得是轰轰烈烈的人,并不一定非得是可歌可泣的人,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机遇有好坏。
所谓成功的人,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就是今天比昨天更智慧的人,今天比昨天更慈悲的人,今天比昨天更宽容的人,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爱的人,也就是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儿,心灵和行为日趋高尚的人。
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德国著名作曲家门德尔松认为:“智慧是知识的善于运用。”智又是当代大学生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本领,是能否成为对国家、人民有用的人才的重要基础。
吉刚是一名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没能上本科,于是他选择了比较感兴趣的高职园艺专业。在开学不久“我的未来不是梦”的主题班会上,他立志要在园艺技术领域内成为能工巧匠,为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干一番事业。为此,他主动适应高职学段的学习生活,确立了较详细的学习目标,利用课内外时间主动学习,利用图书馆资料及校园网查阅收集的专业资料,提升自身职业岗位能力。闲暇时,他带上相机去公园、花卉市场等地观看、拍照,甚至每天新闻联播中领导会见外宾时的礼仪插花他也要随时拍下来。天长地久,积累了大量的图片资料。三年中,凡是学校、区、市和社会上的各种与园艺有关的技能比赛、社会实践活动,他都积极参加,且多次获奖。为了更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还多次参加专家举办的短训班。毕业分配时,北方花卉公司看了他获奖作品的照片后当即录用了他。工作后,他仍不断刻苦钻研,与同事合著了一本花卉养护方面的书。同时,他的作品在中国举办的国际插花艺术大赛中获奖。此时,吉刚只是个毕业不足两年的高职生。
3.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贡献。健康的体魄是成才的基本条件,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4.美是人才素质的内容
马克思指出:“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