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高校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历史使命

论高校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历史使命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作为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负有重要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是一个个内在和谐发展的个人组成的。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定位,指明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政策措施,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都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及重大的现实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高校作为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负有重要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一、高校在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1.高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在当今时代,没有哪一个行业像教育一样,与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休戚相关,与一个人的利益、发展和命运联系得如此紧密。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由各个子系统构成,不仅要保证社会的自身和谐,还要保证其构成要素的自身和谐。只有无数个小环境和谐了,才会形成和谐的大环境。因此,高校必须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自己的价值目标,以构建和谐校园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高等教育的价值目标

和谐社会的理念不是凭空而来的,有其历史和现实依据,以及对未来的科学预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协调发展的目标,也是高等教育的价值目标所在。一方面,高校作为基于知识的学术组织,须遵循知识发展的内在逻辑,维护学术自由,倡导大学自治,以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根本宪法;主持合理的公开辩论,强调社会个体成员的自主和自立,摒弃对性别、阶层、种族或地域等方面的歧视,体现社会互动准则,影响并造就现代公民社会,畅行民主价值。另一方面,高校作为社会学习体系构筑的支撑力量和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坚守社会道德和正义的最后防线及屏障。因此,高等教育要充分体现和谐社会的要求,在教育方式上加强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团结的感化教育,发挥高校的育人功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3.高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个体培养的重要摇篮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和谐社会所要达到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必须建立在社会个体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之上。没有社会个体内在的和谐发展,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基于社会个体的更大范围关系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是一个个内在和谐发展的个人组成的。大学生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综合素质状况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文明的提升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和谐精神的人,他们不仅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还要具备高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教育活动促进人的发展,造就社会需要的可用之才,是高校的本体功能。因此,高等教育必须将和谐社会所包含的价值移植于现实社会的成员体内,培养其成为政治生活的合格参与者、学习活动的积极行动者、高尚道德的不懈追求者以及和平稳定的坚定护卫者,并使之所扮演的多种角色和拥有的多重身份有机整合统一起来,在代代相继的奋斗中推动社会的持续变革和不断演进。

4.高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阶层流动的基本渠道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种社会要素分化重组,使社会分层现象日趋明显,社会关系也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社会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趋势是社会阶层结构从金字塔形向橄榄形演化。由此可见,社会成员接受一定年限高等教育并取得相应文凭、学位,就可以进入具有较高薪酬、良好社会声望的高级职位,社会流动将主要呈向上流动趋势。对于地位较低的社会阶层,由于其数量规模巨大、向上流动的需求广泛而且更为迫切,如果没有向上流动的渠道和机制,容易使其产生对社会的绝望心理,放弃向上流动的任何努力,致使社会阶层关系僵化,社会失去活力或是诱发反社会行为。

高校作为培养人、教育人和造就人的机构,为社会向上流动提供了基本的平台,为社会创造更多的流动机会,满足普遍的向上流动的社会需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高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示范区、辐射源和重要阵地。高校历来是政治的敏感区、社会的晴雨表、人才的聚集地、知识的创新源,它对社会产生影响,与社会共生互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大学在确立知识价值、文化坐标、人文理想以及行为规范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充分发挥学科交叉、人才资源丰富、科研氛围宽松、学术交流活跃等优势,高校就可以为发展生产力、夯实构建和谐社会所需的物质基础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二、高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面临的挑战

1.高等教育国际化使高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面临挑战

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高等教育的开放、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差距、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现状的不平衡,必然导致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向发达国家的流失,大批优秀学生求学国外,影响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这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速创新和改革,向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多样性、多规格、分层次和有特色化的方向发展,满足社会经济对各类人才的需要和群众对教育消费的不同需求。另外,高等教育国际化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不同价值观、意识形态的挑战。高等教育的世界性要与民族性结合起来,各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应该办出自己的特色,探索本土化发展的道路。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国际化潮流中既要独立自主,又要改革开放;既要融入世界潮流,又要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2.建设创新型国家使高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面临挑战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无论是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大作用。一流的高校应该有一流的科研水平,这是高校培养一流人才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我国大学的科研水平与发达国家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差距很大,最突出地表现在原创性成果比较少,以及教师质量、科研经费和国际化方面与发达国家的重点大学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国内高校之间,学术和科研水平的差距也呈现出逐步拉大的趋势。科技创新能力弱、学术水平的相对落后影响着建设创新型国家任务的完成。

3.经济社会发展使高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面临挑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对高等教育在质和量的两个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独生子女大学学习时期的到来,社会各方面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家长不仅想要孩子上大学,而且还希望他们能上更好、更高水平的大学,能攻读市场前景好、能找到好工作的专业。这对我国高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调整、招生录取和办学条件带来了巨大压力。另外,教育资金的投入落后于我国教育发展实际状况,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尚未达到教育纲要提出的4%的目标,教育和科研经费的投入不足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

三、高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具体措施

高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高校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1.加强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建设,努力提高执政能力

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是高校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高校领导班子是高校改革发展建设的舵手,是团结与带领广大师生不断前进,实现高校发展宏伟目标的核心。因此,高校必须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党性原则,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解决自身矛盾和问题的能力。结合学校实际,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从办得到的事情做起,从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抓起,着力解决学校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使一切工作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群众的检验和历史的检验。

2.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高等教育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三大任务,内部系统的关系错综复杂,如高校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之间的关系,学校发展与行业、区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学校特色发展与整体提升之间的关系,学校近期发展与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跨越式发展与循序渐进之间的关系,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之间的关系,教学与科研、学科发展之间的关系,不同教育类别及办学层次之间的关系等。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统筹兼顾,才能保证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和谐发展态势,才能使高等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稳步前进。

3.创新人才机制,优化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队伍

和谐社会的高等教育,必定有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氛围。这要求高校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创新机制,激发活力,着力创建良好氛围。要求高校以人为本,一视同仁地为各类人才提供服务,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使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4.坚持依法治校,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高校必须坚持依法治校,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高校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学习法律知识,切实增强法制观念,自觉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履行对学校的管理职责。通过加强对高校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不断提高师生的政治素养、道德水准和法律素质,提高学校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依法健全、规范申诉举报和信访制度,自觉接受师生和社会监督,通过设立校长信箱和落实校领导接待日制度,保障师生申诉的法定权利,及时办理师生申诉案件。全面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及时向教师公布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学校的财务收支、福利待遇以及涉及教师权益的其他事项。进一步完善教师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保证教师对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情权和民主参与权。健全学籍管理制度,对学生的处分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依据合法、符合程序,保障学生的知情权、申辩权。

5.积极改善校园环境,构建和谐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花园式绿色校园、文明校园、数字化校园、教职工安居乐业的家园、师生迸发新思想的“畅想园”和塑造青年学子健康人格大课堂的标准,塑造一个功能优化、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个性鲜明、格调高雅、人文与自然和谐、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现代化大学校园,为师生员工创造一个心情舒畅、工作与学习便利、生活安逸的和谐人居环境、和谐工作环境与和谐学习环境。

(丁振国 构建和谐校园与高校领导创新 2008.6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