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侗族的起源和发展

侗族的起源和发展

时间:2023-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 哲学思想侗族没有本民族创造、广泛使用的文字,许多文化的传承主要依从口耳相传,故而没有形成书面的哲学著作传世,也没有使其哲学思想得到深入和系统的发展。但这并不是说侗族没有哲学思想,相反,其丰富的哲学思想蕴藏在神话传说、史诗以及其他文化事项中。[13]而在《起源歌》中,侗族先民又有姜良、姜美创天地万物之说。
哲学思想_中国侗族

第五节 哲学思想

侗族没有本民族创造、广泛使用的文字,许多文化的传承主要依从口耳相传,故而没有形成书面的哲学著作传世,也没有使其哲学思想得到深入和系统的发展。但这并不是说侗族没有哲学思想,相反,其丰富的哲学思想蕴藏在神话传说、史诗以及其他文化事项中。

一、思想特征

侗族的哲学思想特征,突出地表现为朴素的唯物观和辩证法。侗族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认识具有直观、具象的特点,他们往往会从自己生活的各种场景和经验出发,思考或想象天地万物的起源、状态,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并将宇宙万物的形成归结于“雾”“气”“水”等物质,从而形成了朴素的唯物观。如在侗医的病理学里认为,天是看不见底的庞然大物,是气组成的,人是由气产生的,地是有形之物,由土和水涵养。还认为,人全靠气和水生存,水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元素,气和水的失调都会导致人生病。在讲到万物起源时,侗族创世神话说:远古时代混混沌沌,直到朦胧初开,才分天地,风云雷雨归天,土石人兽归地,太阳高照是白昼,月亮清辉是夜间。而那些“混混沌沌”的原始物质又是如何演化为万物呢?侗族先民把这一演变过程解释为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人类起源歌》唱道:“起初天地混沌,世界上还没有人,遍地是树蔸,树蔸生白菌,白菌生蘑菇,蘑菇化成河水,河水里生鱼虾,虾子生额茶,额茶生七节,七节生松恩”[11],松恩是侗族传说中最早的男子,繁衍了侗族的子子孙孙。这种基于物质的认识论,反映了侗族先民早期朴素的唯物论思想。

对自然界多端的变化和人的生死无常的观察与思考,使侗族先民逐渐认识到一些自然规律的运动与变化,从而也产生了一些辩证法的思想。如侗族先民认为宇宙最初是混沌一片,但其中的物质“雾”等,渐渐衍生出其他的物质,在这些物质的基础上,又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发展出万物,充满着天上和大地。这种对宇宙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观,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内涵。如《创世款》在谈到事物的发生缘由时说道:“我不说开头,便不知结尾。不说周边,便无中间。不说祖辈,便无父辈。不说父辈时代,便无我们时代。不说孙辈,更无曾孙辈。不说混沌初开,便无当今世界。”这是一段念款词的开场白,它表明了不论说什么事情,都应该有个缘由,要说明其来龙去脉,同时,每件事物都是朴素联系的,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又如《习俗款》讲到侗族习俗的产生、演变及发展时说道:“姜良创俗礼在前,姜美创俗规在后,姜良创俗礼给山村,姜美创俗规给后人。父置鸡尾插头,母织侗锦着身。一代传一代,一世传一世,老一代过去,新一代继承。竹老了,生笋来;过了山,换了岭,过了老鸭,换小鸭。过了父辈,换上我们这一代人。”[12]这些民间的神话传说、古歌古词,都在传达着社会、自然有其不断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的思想观念。日有光阴,月有圆缺,有生有死,有旧有新,福祸相依,在侗族形式多样的民间文学作品中俯拾皆是,看似浅显、直白的表述,却包含着深刻的哲理。

二、关于万物、人类的起源

(一)创世说

侗族有自己的宇宙观,对事物的起源有着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论,他们将“雾”作为解释万物本源的一个物质基点。侗族先民认为,天地形成之前,整个宇宙是一个混沌未开的状况,在大雾笼罩之中,既没有天地之分,也没有人类和自然界万物。雾气经过漫长的演变之后,才逐渐形成了天宇和大地,而后又产生日月星辰和万物生灵。如侗歌唱道:万年之前,天地不分,大雾笼罩,世上无人。云开雾散,把天地分,天在高上,地在低层,天有日月星辰,地有万物生灵。[13]

而在《起源歌》中,侗族先民又有姜良、姜美创天地万物之说。古歌唱道:

姜良姜美,开亲成夫妻,

生下盘古开天,

生下马王开地。

天上分四方,地下分八角;

上天造明月,地下开江河。

先造山林,再造人群;

先造田地,再造男女。

草木共山生,万般从地起。

马公开山岳,

马婆开江河。

天上分三百六十六色,

人间分三百六十个姓,

田中分三百六十种禾。

云居高坡,

人住村寨,

禾在田间。[14]

这种人格化的神创造了万物,反映了侗族先民与自然融为一体和“人定胜天”的思想。

(二)关于万物的起源

基于一种朴素的唯物观,侗族先民在传说万物起源时,往往归于某种直观的或可视的物体,如前述的“雾”,又如民间传唱的《嘎冷顺》,讲到万物起源时,侗族先民谈及一个叫冷顺的人在他的身体化解后,变成许多与人们生活十分密切的物种。

从前有件稀奇事,有对夫妻生个怪娃娃,给他起名叫冷顺。夫妻生气把他砍死,尸体丢在河沙坝。说来真奇怪,第二天,冷顺尸骨全搬家,鼻变成了狗,嗅觉灵敏通天下。眼睛变成鹞,捕雀捉鸟眼不眨。嘴巴变成鹭鸶,潜入深潭把鱼抓。心变成老鹰,空中盘旋抓鸡鸭。牙齿变成耗子,牙利齿快毁庄稼。耳朵变菌子,团团长在深山洼。脑袋变豆腐,最白最嫩要算它。脑壳变葫芦,摇头摆脑像傻瓜。胆变成了酒,苦凉香千家。骨头变成了牛,身强力壮把田耕。下巴变青蛙,脑壳扁扁躲在岩底下。脚杆和手杆——变成黄瓜和丝瓜,吊在架下密麻麻。手肢指甲变螺蚌,坚甲硬壳任水打。头发胡须变青苔,河里池塘都有它。肠变泥鳅和黄鳝,又细又长个不大。血变成鱼,江河湖海去安家。口水变云雾,彩云朵朵罩天下,鼻涕变黄蜂,泥巴底下把营扎。尿变成了雨,洒遍高山和平坝。屎变成了菜种,年年春天发新芽。冷顺全身都变化,天上地下,万物来源都是它。[15]

这一写实的传说故事,一方面反映了侗族先民朴素的唯物观认识论,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侗族人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状态,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

(三)关于人类的起源

如同世界上大多数民族一样,侗族先民对于人类起源的问题同样充满着种种好奇和想象,在迷惑与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认识。在侗族民间,广泛流传着《棉婆孵蛋》的神话传说和古歌《嘎登》,它们都反映出一个相类的人类起源神话:远古时期,有4个棉婆或龟婆在溪旁或寨脚各自孵着一个蛋,其中有3个成了寡蛋(即坏蛋),只剩下一个好的生出了松恩(男)。又有4个棉婆或龟婆在坡脚或山岭孵蛋,其中3个成了寡蛋,只有一个好的生出了松桑(女)。松恩与松桑结为夫妻,繁衍了人类姜良、姜美以及其他动物和自然现象,如虎、熊、蛇、鸡、狗、鸭、猪、龙、雷、风、土、火等。人与其他动物和自然现象同源共祖和孵生的观念,反映了众生平等及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思想,也是侗族先民朴素的唯物史观的反映。

侗族先民关于人类起源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众生平等、人战胜兽的人定胜天的认识过程。松恩与松桑的12个人兽和自然子女后来因为“都想称大哥”而发生了争执与矛盾,相互之间互不相让,于是人运用智慧,打败了兽类,并在松恩和松桑的指点下各自找到了自己的归属,人兽揖别。这种人兽共处的朦胧记忆,反映了早期人类的历史进程。虽然人战胜了兽,但终究还是要受到其他自然因素的影响,因而,在侗族民间文学中又出现了姜良姜美再造人烟的传说故事。

话说雷婆与姜良作对,被姜良用计关入铁仓中,姜美不知深浅,给了雷婆水喝,于是雷婆逃出铁仓,临走时留给姜美一粒葫芦子,姜美种下后,结出了一个大如房子的葫芦。雷婆上天后,兴雷下雨七天七夜,大地被淹没了,姜良姜美坐进大葫芦里才得以逃生。葫芦漂到天边,雷婆的腰被姜良用箭射中,又被细腰蜂螫了脸,雷婆没有办法,答应退去洪水,造出7个太阳照射大地。洪水退后,姜良姜美请细腰蜂砍下5个太阳,剩下两个,一个成为月亮,照晚上;一个是太阳,照白天。从此,日月正常运转,万物复苏,可大地已无人烟。后来,在岩鹰的指点下,姜良姜美结成夫妻,“时光很快过,转眼又一春,生崽叫丈古,不像个人身,无头无耳,无鼻无眼睛,姜良姜美认为是妖怪,把肉剁成浆,把骨碾成粉,撒进山里,骨肉各分,肉变侗家,侗家心善,心变客家(汉人),客家聪明,骨变苗家,住在坡顶。”于是,人类又开始繁衍了,而且还有不同的民族。[16]这一具有深厚民族意识的传说,反映了侗族先民经过漫长历史的发展,民族特征已日益显著,并以某些标准来区别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性。同时,它也说明了侗族先民在人类起源和发展上“一源多流”的朦胧认知。

二、生命观

在侗族人看来,人的生命是天注定的,福与祸、长寿与短命、富贵与贫穷,等等,都是与生俱来的,由天掌握,由阎王操纵。同时,人的一生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强到弱、由衰到死的过程,生、老、病、死是一个自然过程,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安葬斗萨》说道:

丁点细小,父养母生。

脚板二寸长,脚趾豆粒粗。

一早布来包,二早脸像人,三早新衣上身。

年满一十,认得父母;

年满二十,认得犁耙;

年满三十,像茶叶刚芬芳,像禾穗灌满浆;

年满四十,还是耕种之年,不能算老;

年满五十,头发灰白,守在寨头;

年满六十,头发白浪浪,守村守乡;

年满七十,得个不好的年岁,得个不好的年代。

早晚病魔缠身,痛得使人难忍。

借鸭遍了村寨,借鸡乡里。

借鸭再没人愿借,借鸡再没有人愿给。

四个催命判官撑船来到寨门,

祖宗用钩来拉也难护其身;

四个催命判官撑船来到河边,

祖宗用钱来买也难赎其命。

阳间的桥不愿走,逃脱走上阴桥。

去跟阴间的人为朋,

不愿跟阳间的人交友。[17]

这段念词形象生动地概述了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也反映出侗族人民对命运的顺应和认知。也正因为如此,在侗族地区形成了这样一种习惯,当一个人到60岁后,就开始给自己准备后事用品,如棺材、寿衣、孝帕等,他们并不以此为避讳,相反,如果东西没有准备好,自己总认为事情没有办好,心中十分不踏实。笔者曾在贵州黎平县的登岑村看到村寨里许多粮仓下置放着棺材,有的看起来已非常陈旧,想必主人已准备了寿棺多年,而今仍还健在。

由于灵魂观念的影响,在侗族人看来,人的死去,只是他的肉体和灵魂永远分开了,灵魂将进入另一个世界去生活。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侗族民间流传着一个名叫“高安俄安”(意为雁鹅之村)的传说。话说雁鹅村风景如画,人们生活得无忧无虑,歌声一年四季不断,没有政治机构,没有法规,人们友好相处,没有贫富,没有不均等,“不用种田也得白米饭,不用织布衣也成。”对阴界的美好描绘,解除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心理,从而对死亡的认识也处之泰然。

不过,在侗族民间也盛行转世投胎的说法,这种说法的本源依然是灵魂观念的影响。由于灵魂永生的观念,在侗族人看来,它也会行走、游荡,同时还会附着于某个东西,或人,或物,或动物,又转世来到阳间。如果变成动物或其他东西,而不是人的话,人们认为那是投错了胎所致。

从上可以看到,侗族人的生命观,既有顺天命、顺自然的认识,也有极力改变命运的愿望,同时还有对某种安宁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三、道德观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是说道德规范是社会成员规约自己行为的一个有效工具。侗族是一个重视人伦道德的民族。在侗族民间,不仅有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款约,社会舆论及超自然信仰等也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有效工具,而在更多的时候,在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的过程中,社会的各种规范已被社会成员内化为自身的自觉的行为标准,使得人们具有了高度的自律精神,树立起严格的道德观。正如“款词”所说:“古时人间无规矩,父不知怎样教育子女,兄不知如何引导弟妹,晚辈不知敬长者,村寨之间少礼仪,兄弟不知和睦,脚趾踩手指,邻里不团结,肩臂碰肩臂,自家乱自家,社会无秩序。内部不和肇事多,外患侵来祸难息。祖先为此才立下款约,订出侗乡村寨俗规。”[18]

侗族的道德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讲究礼节,谦虚礼让

讲究礼节,懂规矩,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已成为侗乡的一个重要的习俗。“待客如待亲,宾朋满天下”“赢人三分不肥,让人三分不瘦”“山无绿树鸟不落,人不和气友不投”“铁炮迎客侗家礼,拦路敬酒侗家规”“鼓楼迎宾到,花桥送客归”。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知晓规矩,明白事理,见人要打招呼,热情款待宾客,以礼待人。遍布侗族村寨的鼓楼、风雨桥、凉亭,水井边置放的水瓢,无不体现着侗族人礼貌待人的社会规范。

2.热心公益,勤劳勇敢

侗族多聚族而居,无论是房族成员,还是同一村寨的成员,大家都视为集体中的一员。每一年,侗寨都有许多集体性和公益性的活动,修桥铺路,集体做客,人人视活动为自家之事,亦热心参与,体现着团结与和谐的精神。款词讲到:“独木不成林,滴水难成河。一根棉纱容易断,十根棉纱能把牯牛拴。三人同行老虎怕,一人走路猴子欺。我们要像鸭脚连成片,不要像鸡脚分杈杈。”[19]勤劳致富,勇于战胜困难,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也是他们正视和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气质表现。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精神,才使侗族人民创造出丰富灿烂的文化事象来。因而,在侗族民间也形成了勤勉、吃苦耐劳的品质。那些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人,往往遭到大家的鄙视。侗族民间有许多关于奋斗立业的谚语,如“春夏不去苦耕种,哪来秋冬果实丰”“只要口勤加手勤,笨人也会变聪明”“天不寒难结冰,不受苦难成名”“空手赶不上挑担人,空话赶不上实干人”“勤劳不空闲,空闲不勤奋”“勤如井水冒,吃穿用不了”“利刀全靠勤磨,人乖全靠勤学”“进山不弯腰,进屋没柴烧”“榕树无花暗结果,实干无语得收获”“早起家才富,晚起油盐空”“贫穷富贵没注定,勤奋比懒惰强”“打猎不怕深山,打鱼不怕险滩”……在侗族的民间传说故事中,还有许多称赞勤劳勇敢者,对那些懒惰、好闲之人则给予鞭挞、批评,如《乃桃甫桃》《丁郎龙女》《芒岁刘美》等,这些无不反映了侗族人崇尚勤劳的价值观。也正是因为如此,侗族先民非常重视生产技术的传承,老一代除了在劳动生产实践中对年轻一代进行言传身教,还将世代积累的生产经验编成歌谣、故事传颂,如《季节歌》《十二月劳动歌》等。

崇尚勤劳的同时,俭朴也是侗族人传扬的美德之一。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十分重视对孩子进行勤俭的教育,省吃俭用,精打细算,被视为持家的基本品德,浪费、奢靡则是一种罪过,连小孩将饭粒掉在地上也要捡起来。

3.善良正直,诚实守信

在侗族人看来,好人有好报,恶人遭天谴。因而,善良正直、诚实守信、安分守己、忠厚老实的道德规范一直是人们尊崇的品质。侗族谚语说:“好歌无谱人传唱,好人无碑姓名扬”“为人要明朗如照镜,处事要公正如天平”“头上帽歪戴,正步走不来”“莫昧良心,天有眼睛”“有利争抢小人辈,处事相难非丈夫”“人敬人才高,不抬船才飘”“杨梅无虚花,直人无假话”“火要空心,人要忠心”“好话万代传扬,好名世代留芳”“心正不怕旁人说,船正不怕浪颠簸”“人昧良心活不老,树糜根心树要倒”“人有好心人长寿,树有好根树常青”,等等。

4.尊老爱幼,知恩图报

老人护寨,老树护村。在侗族人看来,老人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是智慧的体现。当其年老体衰时,理应受到尊敬和照顾;孩子是未来,是生命延续的象征,也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继替者,他们也理应受到呵护。孝敬父母,既是本分也是敬老的体现,侗族谚语说:“敬父敬母村寨夸,饿父饿母村寨贬”,“敬父敬母土地富,饿父饿母土地差”,反映人们尊老爱幼的风尚。《孝敬父母歌》唱道:“父母恩情流水长……山中百鸟朝凤凰,人生在世千般样,孝顺父母第一行。”“苦母之日(指分娩时)娘受苦,手拿死牌一张;命大在人间,命小见阎王。婴儿落地就喂奶,生下三天喂肉汤;整天背儿在背上,背带勒坏娘肩膀,背得半年儿会坐,把儿放在楼板上,又是爬来又是滚,屎尿灰尘一身脏,母亲拿去河边洗,脏水浑了半边江。人生都靠父母养,鱼靠水来泥鳅靠田塘。人生无论富贵与贫贱,孝敬父母理应当。”“若是忘记娘,就像芦笙坏了簧;芦笙坏了簧片吹不响,儿不孝顺父母家不昌。……只要你们孝顺父母,日子过得像那初升的太阳,只要你们孝敬双亲,家境发达不用磕头和烧香。”“有的崽长大无孝心,他把父母丢一旁,得了鱼肉躲在房间独自吃,深怕父母看见过去抢。老人害病他装傻,可怜父母倒在床。开田得鱼蛮大他说小,不敬父母他拿去送丈母娘。……儿媳不孝由儿起,丈夫缺德妻更无天良。嫌弃公公和婆婆,抱怨公婆命太长。她骂公婆何必贪生做那样,光吃不做不如趁早见阎王。媳妇鬼怪多,心似钢刀嘴角糖。儿子无孝心,娶了媳妇忘了娘。这样的人没有好结果,不遭雷劈定遭老虎扛。”“人生一代传一代,代代都是一个样。堂前椅子轮流坐,到你才知铁和钢。娘奶好吃难赔情啊,劝告儿子孝敬爹和娘。”[20]歌词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父母养育儿女的艰辛,对那些忘恩负义的行为进行了鞭挞,对孝敬的品行给予了赞扬。

为人不能忘恩负义,要知恩图报,同样是侗族尊崇的道德规范,正如民谚所说:“喝水不忘递瓢人,过河莫忘渡船人”“吃蕈记桩,吃笋记竹,吃饭记田”“吃蕈莫忘树蔸根,吃水莫忘挖井人”。

【注释】

[1]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州省志·民族志》(上),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355~ 356页。

[2]刘芝凤:《中国侗族民俗与稻作文化》,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9页。

[3]张世珊、杨昌嗣编著:《侗族文化概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22~123页。

[4]刘芝凤:《中国侗族民俗与稻作文化》,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1页。

[5]刘芝凤:《中国侗族民俗与稻作文化》,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6~89页。

[6]傅安辉:《九寨侗乡的祭俗》,载王胜先主编:《侗族文化史料》(1~10卷),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委民族研究所印发。

[7]湖南少数民族古籍办主编:《侗款》,岳麓书社,1988年。

[8]《侗族——贵州黎平县九龙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71~572页。

[9]陆中午、吴炳升主编:《侗族文化遗产集成·第三辑》(下)《信仰大观》,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69页。

[10]傅安辉、余达忠:《九寨民俗——一个侗族社区的文化变迁》,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3页。

[11]石佳能:《侗族创世神话与创世史诗中的哲学思想》,载王胜先、罗庭华、刘振国主编:《侗族文化新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3~74页。

[12]向零:《侗族哲学思想述略》,载贵州省侗学研究会编:《侗学研究》(三),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40~41页。

[13]石佳能:《侗族创世神话与创世史诗中的哲学思想》,载王胜先、罗庭华、刘振国主编:《侗族文化新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2页。

[14]向零:《侗族哲学思想述略》,载贵州省侗学研究会编:《侗学研究》(三),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9页。

[15]黔东南自治州文学艺术研究室编:《民间文学资料集》第一辑。转引自向零:《侗族哲学思想述略》,载贵州省侗学研究会编:《侗学研究》(三),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11~12页。

[16]向零:《侗族哲学思想述略》,载贵州省侗学研究会编:《侗学研究》(三),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18~19页。

[17]向零:《侗族哲学思想述略》,载贵州省侗学研究会编:《侗学研究》(三),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25页

[18]廖毅川:《侗族“款词”道德规范初探》,载《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研究》,贵州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91页。

[19]廖毅川:《侗族“款词”道德规范初探》,载《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研究》,贵州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93页。

[20]石若屏:《试论侗族曲艺的社会功能》,载贵州省侗学研究会编:《侗学研究》(三)“民族意识新觉醒”,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202~20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